“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面临的现实挑战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世博会在经过了184天的展示之后已经精彩谢幕,给人留下了很多回味,也带来了诸多思考。事实求是地讲,虽然去了一趟世博园,很辛苦地走马观花了一天,对于世博的整体感知还是比较模糊的,唯一清晰留在脑海中的,就是本届世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由此而反复在想一个问题:城市一定能让生活更美好吗?
  就拿世博的主办城市上海来说,20年以前笔者曾经到过那里,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很强烈的现代感,但城市的生活气息还是很浓郁的,很有地方特色和情调。但现在正在变成“国际化大都市”,变成投资者的热土,也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水泥丛林和温室效应的实验场,在现代化的挤压之下,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却似乎变得越来越小……
  岂止是一个上海,现在中国许多城市在建设中越来越失去了理性,都做着做大做强的美梦,建设大城市、中心城市甚至国际大都市的冲动与日俱增,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前一阶段北京的全城大堵车,何其壮观,再一次向城市的盲目扩张敲响了警钟。受此困扰的也不仅仅是北京,现在大一些的城市都有这种情况,道路时不时就成了停车场,严重拥堵无法通行。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正在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而言,究竟应该采取一个什么的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应该确立一种什么样的城市发展理念,需要也是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论证的问题。资源高度集中和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成为长期以来城市发展的一种主要态势。过去一个时期,也曾提出加强小城镇建设,但热情和力度似乎都不是很大,城市化的大趋势就是大中城市日益扩张和向区域中心地带的不断集中。由乡镇到县城,由县城到市州,由市州到省会,由省会向全国各大城市,成为人才流动、仕途升迁、资源流动、上学就业的共同方向,最终导致很多大中城市不堪重负,弊端丛生。高企的房价,拥堵的交通,短缺的资源,恶化的环境,不断增加的生活成本,都已成为许多城市的普遍特征。
  城市开发建设的狂热与无序,还在于各级政府对于利益的全力追逐,土地财政早已成为地方政府心目中的最爱。以旧城改造和公共建设为名的大规模的城市拆迁运动,多年来在华夏大地上早已蔚为壮观,暴力拆迁引发的惨剧成为各种媒体最常见的新闻,最近更有地方官员喊出了“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雷人之语,让我们看到了伸向拆迁户的一张张血盆大口。一些地方城市的发展变化背后,是无数人的辛酸和无奈,甚至是血的代价。近一个时期,全国不少地方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山东、河北等二十多个省市正在利用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政策,进行村庄改社区、宅基地换楼房、土地换社保的“新农村”建设,大规模取消自然村,强迫农民“上楼”,许多新修的村居被拆除,一些地方的农民“被打上楼”,也有人因补偿款买不起足额面积的楼房而自杀。而对于政府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把农民的宅基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而转化后的增值收益,按有些评论者的说法,就是被权力和资本合谋“拿走”。更有专家指出,这是一次对农村的掠夺,后果十分严重。城市不但没有使城市人的生活更美好,也已经殃及池鱼,让农村人也不得安宁,也许这又是另一种中国特色吧。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城市是许多人的向往,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却不能成为各级政府创造政绩和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机遇”。政府的利益冲动必将使它的施政行为失去理性,在城市建设中不是为民谋利,而是与民争利,甚至夺民之利。在一些地方,政府在有利可图的方面不惜动用公共资源竭力为之,而在真正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少有作为或者不作为,城市并没有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而是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目标渐行渐远。
  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我国城市的发展格局缺乏统一的战略性规划,因而使得公共资源的配置过度向大中城市集中,强化了人口向单一方向的流动,导致这种集中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陷入了一个怪圈而难以自解。
  与此同时,高层次城市规划和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我国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长官意志和政绩冲动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发展模式雷同,城市建设缺乏个性,千城一面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的一大特色。由于管理的行政化色彩浓重而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使得已有的公共资源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管理成本高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城市运转不畅,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
  所以,不是什么样的城市都能让生活更美好,只有人口适中、政府廉洁高效、管理科学有序、公共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城市,才有可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试卷讲评课;备课;错题分析;失分统计;原则;讲解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1(B)—0036—02    习题检测是复习阶段各科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检测的重要途径。测验或练习后的讲评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就是查缺补漏。高质量的讲评课,不但有助于学生正确
期刊
编者按2010年10月,随着碌曲县、玛曲县、积石山县、东乡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甘肃省完全实现了“两基”目标。这标志着我省“两基”攻坚取得最后胜利,使我省义务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陇原大地上掀起的 “两基”大会战如同一幅历史画卷,各级领导、普通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这幅画卷增颜着墨,才使得它如此艳丽和光彩照人。如今,回望二十多年来走过的“两基”
期刊
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构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种教育的基本形式中,家庭教育是开展最早、范围最广泛、方法最为灵活的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伴随家庭生活而进行的教育,它更多地诉诸情感,伴有情感性特征,因而能够给孩子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但是,家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私人性、个别性、随意性等特点,使每个家庭教育子女的水平参差不齐,
期刊
〔关键词〕 家庭作业;布置;限量;分层;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1(B)—0061—01    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在于巩固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服务,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而长期以来,教师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时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掌握,以反复训练为主,让学生练习再练习,作业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
期刊
〔关键词〕 作文教学;素材;积累;课外阅读;网络资源;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1(B)—0069—0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亦是如此,要想写好文章,搜集好素材是先决条件。合作市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经济欠发达,小学生大多没有外出旅游过,见闻太少,又没有一定的材料积累,这些对写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帮助
期刊
〔关键词〕 乐理教学;教学内容;视唱;练耳;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1(B)—0063—01    乐理全称为音乐理论基础。缺乏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生则无法准确、细腻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乐理课程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课程,其与音乐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支撑作用。作为乐理课
期刊
〔关键词〕 作文教学;“下水文”;示范性;内容;语言表达;出示时间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1(B)—0065—01    “下水文” 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前自己撰写的文章。它一般要能体现本次习作的要求,接近或略高于学生的习作水平,为学生提供范例,是写作指导中较有效的手段之一。一方面,通过写“下水文”,教师能真正体会写作的甘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教学;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1(B) —0081—01    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可知,本章高考命题形式比较稳定,主要考查线线、线面及面面的平行与垂直、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空间角和距离的计算。建议复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立足课本,控制难度,突出重点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时代特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1(B)—0084—01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不少沿用了多年的老课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观念的更新,文本的价值取向或多或少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比如,《落花生》就是一篇语言质朴、意蕴丰富
期刊
〔关键词〕体育教学;800米跑;训练强度;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1(B)—0073—01    800米跑是我省体育田径类考生高考的必考项目之一,也是学生难以取得良好成绩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体育运动训练的实践告诉我们,在训练——恢复——提高的过程中,对学生运动状态起决定作用的是运动负荷。许多体育教师认为,学生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