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读写交融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62282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是理解内容、获取语言的途径,写是倾吐表达的平台。教材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阅读教学既要指导学生赏析其遣词造句的精妙,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又要引领学生发现文本写作的智慧,破译写作密码,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在读中感悟作者写的匠心独具,在写中检验自己读的品味与广博。那么,读与写如何水乳交融呢?
  一、梳理文脉,培养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指标之一。能够将很多信息筛选并浓缩,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将厚读薄”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概括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梳理文脉基础之上的概括训练是百试不爽的训练方法。如我执教《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的“三问三答”:
  问:北大荒的秋天怎样?
  答: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
  里?只读第2、3、4三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看看有什么发现?
  答: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見底,原野热闹非凡。
  问: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答略,联系中心句,将提取的三个第一句话组合,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采用“三问”的方式,梳理出课文的脉络,既化解了概括的难度,又达到了概括的目的。学生对课文大意以及课文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文本思路变得清晰起来。
  阅读有法,课堂得法。因为题材的不同,概括课文的方法虽有差异但也有迹可循,教师要借助不同的课文或显性或隐性地传授给学生。写人的文章可以抓住写的谁、在哪里、做的什么事来归纳;叙事类则可以抓住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去概括;写景类的文章可以抓住写的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来归纳;状物类的则可以抓住写了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事物的特点、怎样写的去概括。除此之外,抓重点词句、课题扩充、段意合并等方法也要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需要加强训练。
  二、链接生活,培养理解能力
  针对学生自己就能够读懂90%的课文内容的学情,阅读教学真的没有必要在内容理解上花费精力。教师贵在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赏析,含英咀华。如,在执教《春联》一课的时候,我只是引导学生抓住“春联富有声律美”这一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具体教学分三步:
  第一步,播放微课“春联的声律美”,将“一联之内,平仄相间;两联之间,平仄相对;上联尾仄,下联尾平(仄起平落)”的写作知识呈现给学生。第二步,让学生比对刚才所学,说说自己的名字平仄是怎样的。学生饶有兴致地探究了一番,明确了姓名也具有声律美,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化,进而真正读懂了“春联富有声律美”的内涵。第三步,让学生选学一副春联,读出它的声律美,在朗读、背诵中加深体验声律美。
  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词语生发,与生活衔接,策划探索发现的言语玩味活动,吸引学生全身心沉浸体验。如此,学生的思维从宽泛走向明晰,并且将文本内容内化、吸收、积淀,为写作做好了储备。
  三、关注“新”“特”,培养构思能力
  每一篇课文,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都会选择独特的视角,这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时候很难发现的,因此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发现。《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赞颂母爱、感恩母爱的文章。作者选择写“第一次抱母亲”表现母爱,角度抓得好,一入笔便引人入胜;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以小见大;角度新,不落俗套,新鲜感十足。教学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母爱伟大,一般文章都会写母亲关心孩子、教育孩子等,作者不写这些,而是写母亲体重很轻却力大无穷。感恩母亲,一般人会写给母亲物质、金钱上的回报,作者不写这些,而是用抱母亲入睡这个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内心的感激。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学生感受到的是大海一样宽广的母爱和孩子之于母亲如寸草之于春晖一样的感激。大师和成熟的作家写文章自然为文,不刻意玩弄技巧,但读者细品其文章,却又能感受到深沉的技巧和构思,正可谓不见技巧并非没有技巧,不见匠心而匠心独具。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越学越聪明,知道作者的别出心裁。教师或直接告诉,使学生直接得其妙处,或逐步引导、点拨发现其秘密,练就学生一双善于捕捉写作智慧的眼睛。
  四、聚焦语用,培养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模仿经典语言,在大量模仿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创新。
  如郑振铎的《燕子》第1自然段是写动物外形的经典语言,语言简明洗练,抓住三个代表性部位准确到位地将燕子栩栩如生描写出来。教师在学生学完外形后,随即出示小狗、小猫、小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外形图,组织学生结合实际,练习仿写。有的学生写出这样的文字:一身雪白发亮的绒毛,一对直立长长的耳朵,两颗红宝石般的眼睛,一个小毛球似的短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白兔。
  对这段的仿写,不止于此。如《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写女孩与爱因斯坦偶遇时,爱因斯坦的肖像和衣着让小女孩印象深刻。我把这两课的写法结合起来让学生练笔,有学生这样写道:“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深陷在眼窝里的棕褐色眼睛,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穿着一身又肥又长好似大被单一样的衣服,脚上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就像是刚从童话书里走出来的爱因斯坦。”将两处相隔的内容融合在一起,爱因斯坦给人的第一印象特征更加鲜明、特别、另类。
  阅读与写作虽为语文学习的两个系统,但是如果离开阅读教学,单纯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就会有如隔靴搔痒而无所归依;阅读教学如果没有融入写作的训练,就会显得浅薄直白而没有根基。透过写作点化阅读,帮助学生品味作者构思、获取写作密码,感悟作者思想、文本语言的魅力;向“读”学“写”,在阅读中,引领学生学习写作的知识,培养写好作文的意识,储备丰富的写作经验,进而再促进学生带着写作经验去阅读。这样,阅读与写作便水乳交融,学生在兴致盎然的阅读中乐此不疲地去发现,在喜出望外的探索中卓有成效地去吸纳、积淀,智慧地赏析并富有个性地表达,知识、语言、思维、精神同构同生,获得活泼泼的成长力量,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刘集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在我想来,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都应该会住着那样一个人:无论独处或喧嚣,无论失意或自足,无论是人生的巅峰或低谷,无论是勃发的青春岁月或温婉的夕阳时光,她,总会浸润在你的沉思里,渗透在你的气息里,沉淀进你的人生里……她,就在那里,不言不语,不远不近,却微笑盈盈,一天一天地督促你向前,再向前,向前遇见那个更美好的自己。  记忆溯流而上,回到了五年前的秋天。那个黄昏的夕照特别的美,把金秋十月的通源小学渲染得
提到“起跑线”,可能热度最高的当属“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了。关于“起跑线”,中国的家长有很多话题和经验,更有很多教训。“赢在起跑线”是太多家长的梦想,因为梦想驱动,家长对孩子的各种开发、各种抢跑都投入了极大热情,“零岁方案”“提前占坑”一片火热,让人目不暇接。不少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抢先起步,就可以抢先成功,因此大家乐此不疲、甘之如饴,有人亦步亦趋,也有人叫苦连天。那“赢在起跑线”究竟靠
文本解读  《金木水火土》是统编本一上识字部分的第一篇学习写字的课文。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儿歌首行以“一二三四五”起句,五个数字是先人认识世界的开始。第二句,介绍自然界最基本的五种物质。第三、四句,介绍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  本课是第
有一次,我把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瀚的《凉州词》两首边塞诗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学习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对战争场面、宴飲场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会,对诗词内涵和情感的把握都还算到位,朗读也呈现出看得见的变化,教与学的效果都达到了我的心理预期。高兴之余,我问了一个问题:“两首诗学到现在还有什么问题不懂吗?”  一个男孩子缓缓举起了手,我把话筒递给他。  “我不懂‘醉卧沙场君莫笑’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我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两位大家的书信都谈及了“奉献”的道理。《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中,高尔基在给儿子的信中也谈到了“奉献”的道理。  两封大家的书信是学生学习的宝贵教材。其朴素又不乏生动的语言,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其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亟待补充的思想之钙;其就地取材、现身说法的大智慧,则给学生学习说理以很好的启示。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价值
很多人听了我的课,都觉得课堂上“接学生的话”这方面,我做得好,希望我能说说自己的“秘密”。  其实,课堂上学生发言后我的瞬间反应,纯属对语言的敏感,算是条件反射。“想都没想”,嘴上就冒出这样一句。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我把这样的答案说给身边几个徒弟听,大家评价说“真小气,有保留”。窘迫之余,追溯十几年前着力修炼课堂教学基本功时,还确实针对“如何接话”有过一段自我修炼的方法,具体、实在、可操作。十几
将多篇不同的文本进行整合,让这些文本凝聚在一起的首先是语文教学的目标逻辑——即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课程建构和实施策略,群文阅读要确保具体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首先就要在文本的选择和整合的策略上下功夫。那么,群文整合有哪些不同的策略,这些整合策略下的群文阅读实践的学习价值分别有哪些?  一、读写目标式整合  为了聚焦具体的读写目标,并让学生拥有足够充分的
教学目标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一线语文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常常是靠个人的教学经验,或直接套用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仅凭个人经验必然带有主观性和局限性,直接套用语文课程目标的分类方式则会过于简单机械。那该如何科学、准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呢?  一、立足全册,明确年段总目标  我们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借助随文旁批、泡泡提示、课后习题等,进一步学习“有目的地阅读”。知道有目的地阅读要根据阅读的目的调整阅读速度,与阅读目的无关的不需要逐字逐句读。阅读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2.帮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实现自己的阅读目的。  教学
我爱读书,也偏爱那些喜欢读书的孩子,能和她们一起读书,一起交流,碰撞出一些思维的火花,就像看见礼花绽放苍穹,那真是幸福倍增的时刻。  少年不识读书乐,爱听表扬。爱听表扬,为求数量强低头。  而今识得读书乐,欲罢不能。欲罢不能,却道好书赛佳肴。  第一次批阅淑女班的作业:我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一个班里有那么多人不写作业! 17个学生,8个没按要求写完;没想到有一个女孩子居然会读文艺复兴时期的书,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