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侠女柔情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_we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辽朝长达209年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太后,她天资聪颖,又很好地接受了家庭教育。她在失去丈夫后能独当一面、笼络人心、治理国家,她身居高位却舍得放权。她的子女都很敬重她。她就是辽朝承天皇太后——萧绰(燕燕)。
  作家蒋胜男曾说:“虽然辽国几乎所有的皇后太后都姓萧,但一般人说起萧太后就是指这位承天太后萧燕燕,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兴趣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她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她又与中国古代历史上其他拥有至上权力的女人有何不同?历史评述、戏剧表演中是否能真正反映、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又或者作家的思想感情能否影响其对人物的描写,并进一步引导读者的价值和情感走向?所有这些问题,促使笔者对这位历史人物、对相似的人物及作家和读者的感情走向进行新的思考,并希望做出一些合理的回答。
  一、天时地利人和,促成完美人格
  小时候的燕燕经常闯祸,十分淘气,父亲萧思温能找到的唯一有效的惩罚办法就是写文章,没想到从这件事上却看出燕燕的长处。对于写文章这件事,她极为认真,每件事都要细细地弄明白,交出文章的时候一脸得意。辽穆宗耶律璟当朝时期,春捺钵之前,燕燕骑马。没想到这马还没被驯服,忽听得一下鼓声巨响,这马出于危险本能的恐惧,一路疯狂,不辨目的地往刑场跑,刑场正好有犯人被砍头示众,本来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被燕燕和马一闹,整个刑场鸡飞狗跳,乱作一团。燕燕也是第一次看见杀头,被吓得不轻,后来被韩德让送回家,免不得受一顿惩罚。萧思温就让燕燕把南判投案的结案奏报看了,写出一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若写得不好,便不准去春捺钵。“燕燕本是勉强接罚,不想看着看着却生了兴趣,当下就从南逃叛乱开始查历年南逃之事,一查又查到国朝对汉人的制度上去,直到出行时坐到马车上,手中还捧着案卷。”
  萧思温是辽朝的宰相,所以书房中常有军事机密,这就使萧燕燕可以自由进入书房看相关资料,加上父亲为她配备一个书童,为她随时解答疑惑,久而久之,燕燕看待问题也多了一分自己的想法。萧思温不仅按照后族观念教授萧家三姐妹骑射之学、御兵之术,也让她们研习汉学,培养天下大局的观念。所以如外界所说,大辽下一届皇后必出自萧思温家,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辽朝的皇后不是简单的要工于心计,一辈子“囚禁”在深宫之中,而更像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太后那样,能够亲自率兵征战,引导士兵,思考最有效的作战方略,更甚者要在皇帝不在的时候,有独立执掌朝政、带领天下的果敢和勇气。
  二、妇唱夫随予信任,独当一面显才能
  萧燕燕的丈夫——辽景宗耶律贤,可以说完全信任这位自幼就看上的姑娘,也信任并甘心将整个国家交给燕燕去打理。简单举两个例子。
  第一,辽景宗在位期间,因为身体欠佳,所以事情都让燕燕帮忙处理,而对于燕燕所做的决定,辽景宗最多只是听听通报,表示“知道”即可,不做过多干预。每次的任务,燕燕也不负众望,完成得非常出色。所以在燕燕的治理下,辽国日渐强盛,经济步入正轨。
  保宁八年(公元976年)二月,辽景宗传谕史官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著为定式”。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以后凡是皇后说的话,你们统统以‘朕’来记录”。把皇后的地位提升到与自己同等的高度,说明辽景宗完全信任自己的这位皇后。
  第二,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九月,三十五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卒于云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宫。临终之时他留下一道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将辽国交到了二十九岁的萧绰手里。
  “听皇后命”这句话有何不同,当初唐高宗给武则天留的遗诏是“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宋仁宗给刘太后留的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权取皇太后处分”。笔者对此进行了简单比较,如表1所示。
  一个直接、一个兼取、一个权宜,权力程度由大到小,辽景宗的这道遗诏,给了萧燕燕至高无上的权力,为燕燕以后管理国家打开大门。虽然中国古代不乏女性掌权,垂帘听政、幕后指挥,在父权主导式王权下,这些女人通过影响执政者,对朝廷决策产生实际影响,从而获得自己的权力,这种权力是隐形的、不可见的,甚至是依靠自己的身份获得众人的俯首称臣,这种身份就是古代女人活得权力的来源。而辽景宗以一道遗诏,白纸黑字,赋予萧燕燕名正言顺的权力,所以可以说,这种权力具有“合法性”。
  三、知人识人御人有术,唯贤善任忠臣辅助
  在辽景宗去世后,长子耶律隆绪年仅十二岁,主少国疑,宗室亲王势力雄厚,局势易变。团结群臣、拉拢人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于是,燕燕把辽国大将军耶律斜轸和当年的未婚夫——汉臣韩德让,叫来大殿。两人一进来,燕燕就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声泪俱下:“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不得不说,这时候女人的眼泪果然是最好的法宝。两位臣子立刻上前安慰,并发下重誓:“信任臣等,何虑之有!”待两人走后,皇后还是不放心,于是让自己的儿子拜耶律斜轸为哥哥。至于韩德让,燕燕直接对他说,以后隆绪就是你的儿子。因此,后来韩德让出入后宫,亦如自家。对于他们的这段姻缘,时隔多年,到现在才终于完美地实现。很多人说燕燕“移情别恋”,倒不如说她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归属,更何况她与韩德让本就有过婚约。
  四、奉献半载登巅峰,不恋高位舍放权
  有政治才能的女人不在少数,难能可贵的是对权力的放下。萧燕燕和武则天两个人同样手掌大权、同样拥有政治才能,也同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是萧燕燕并没有学武则天把权力聚拢,而是归政于自己的儿子,开创了辽国的盛世,也让辽国的权力平稳过渡。
  作者还出版了另一本书《芈月传》,与芈月得到权力但失去愛情、亲情相比,萧太后在家庭、情感、功业三个方面都做到了大圆满,这种圆满在古代的男权社会殊为不易。她母为公主,父为宰相,入宫不久即封后,更在此后因为丈夫辽景宗多病而为她铺就了权力人生。她的儿子辽圣宗不仅是辽国历史上少有的英君明主,更能够尊重母亲,在她执政数十年间,母子之间未见重大分岐。
  五、结语
  作家的感情就似一双无形之手,用文字、用语句,或者多用一个修辞格,就能无声无息地在读者脑海中渲染出一个人物,同时出现的还有读者对这个人物的褒奖与憎恶。所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会影响作品人物的描写,作者若是喜欢这个人物,会想向读者传达积极的一面,会潜意识里希望读者也如自己一样,喜欢上这个人。相反地,如果作者对这个人物没有好感,那么他不会对人物赋予太多的情感,会字里行间向读者宣传人物不好的一面。很多人看过明朝人编写的历史小说《杨家将》,也看过翻拍成电视剧的版本,如果把《杨家将》的小说当成历史来读,认为契丹就是落后的蛮夷之邦,萧太后就是可恶至极的,这就过于片面了。其实在历史上,萧燕燕的整个人生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她与中国古代历史上其他拥有权力的女人截然不同。
  (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首届南丁文学奖于2018年9月29日在河南省文学院揭晓,周大新以其长篇新作《天黑得很慢》荣获10万元大奖。  南丁文学奖是为纪念南丁先生在中原作家群建设和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推动新时代中原作家群创作繁荣,由瓦库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评奖秘书处设在河南省文学院。  首届南丁文学奖共有10部作品提名进入终评,分别是《梁光正的光》(梁鸿),《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刘震云),《寐语》(张鲜明),《
期刊
少女怀春 少男钟情  丁香树亦情窦初开  羞涩地露出美丽脸庞  敞开藏着秘密的芳心  一串串 一簇簇  白的纯洁  紫的坚贞  红的热烈  少男少女  坐在鲜花盛开的树下  情不自禁地  相拥相亲 卿卿我我  丁香花激动不已  模仿著相同姿态  他们热恋了  丁香花暗暗送出  幽幽清香
期刊
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9月24日在京开幕。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开幕式强调,个人的创作只有根植于人民生活的大地上,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力量;希望青年作家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文学经典学习,珍爱文学,贴近生活,叩问良知,诚实写作。  记者从会上了解,中国各地作协(文学院)的签约作家,80%以上是有发展潜力、创作活跃的青年作家、评论家。青年作家涌现出一大批思
期刊
常青藤急匆匆爬上窗户  紫罗兰焦虑探头观望  雨不顾一切敲打芭蕉  心绪透过长空守望  惊恐的火龙乱窜乍响  一股凉风乘虚而入  吹遍全身每个角落  所有欲望暴露无遗  一阵蛙声叫停了雨神  蝉的歌声也随之嘹亮  彩虹晾開太阳心事  层层叠叠搭七色彩桥  风喘着粗气  着了迷地周旋  刚回过神的树  兴奋地披上霓裳  放飞的思绪  染上七彩炫光
期刊
李光洙作为朝鲜近代文学的先驱作家,享有无数赞美与批判,是风靡一时的人物。李光洙在文学上提出了许多新概念,也影响了很多作家的创作,对于朝鲜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同时也奠定了韩国现代文学的基础。李光洙的小说及作品代表了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启蒙主义和理想主义倾向,其中,启蒙主义是李光洙最具代表性的文学观。  李光洙是韩国文学现代化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光洙的文学功绩代表了
期刊
“江南三部曲”中,格非一方面呈现中国百年乌托邦历程下的爱情悲剧,另一方面塑造了一系列极具生命力的女性形象,本文以作品中女性身份的变迁为切入点,直指当下女性生存状态,并探究孤岛主题中隐藏的格非的女性观。  一、“江南三部曲”概述  20世纪90年代,经过早期先锋的探索,格非的作品开始回归传统,关注人物自身的细节,女性形象也一点一点从平面走向立体,新世纪的“江南三部曲”中,女性形象的饱满度随着格非作品
期刊
鲁迅在1918-1922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合,被称为《呐喊》。鲁迅的《呐喊》描绘出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真实社会生活写照,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黑暗状态,对中国的一些陈腐思想及旧制度的抨击,充分表现出鲁迅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爱国情怀,展现出其变革旧中国制度的决心。本文从作者主观意识出发,对《呐喊》做出解析。  《呐喊》这部小说集包含鲁迅所写的14部短篇小说,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
期刊
“白毛女”的故事和喜儿的形象在中国是妇孺皆知,人们根据当时革命战争的现实状况进行提炼和加工,创作了《白毛女》电影、歌剧、舞剧等。本文以1972年上海市舞蹈学校改编的芭蕾舞电影作为探讨对象,从电影的内容、形式、表演形态、音乐和舞蹈等方面做详细阐述。  一、从民间传说到电影“白毛女”  20世纪30年代末,晋察冀边区流传着“白毛仙姑”的故事。传说,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法力
期刊
人们对柳永《雨霖铃》的传统教学理解和处理多是定位在词人浓重的离情别绪中,对于作者在离别情背后的思考不够,对文本解读不够到位。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鲜明提出柳永表达的离别情里蕴有丰富的内涵——三重离别情。一是柳永表达对亲密恋人的伤心离别情,二是柳永表达对红颜知己的无奈离别情,三是表达对过去自己的痛楚离别情。通过三重离别情感的分析思考,本文旨在启发读者对《雨霖铃》有新的深度和高度解读。  柳永《雨霖铃》描写
期刊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发展形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单一传承与发展,而是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这樣就形成了多元文化。而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具有多元化特征。多元音乐为我国传统器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我国传统器乐的发展构成挑战。目前,我国传统器乐在多元音乐的冲击下显得张皇失措,甚至是停滞不前(部分中国传统器乐的现状)。所以,有必要探讨新形式下我国传统器乐的传承发展之路。  一、对中国民族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