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石窟艺术中的代表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足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是我国石窟艺术本土化、世俗化的代表,同时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标志。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大足石刻的相关资料,笔者就此对其保存完好的原因及它特有的历史意义简单的进行论述,或有不当之处,还请斧正。
  关键词:大足石刻;石窟艺术;世俗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02
  大足石刻简介
  我国的石窟艺术源远流长,向上可追溯到公元三世纪左右,石窟艺术源自于古印度,后经西域传入中国,其中最为著名的四大石窟,按时间顺序分别为南北朝时期的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云冈石窟,隋唐时期的河南龙门石窟,最后则为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窟,这四大石窟均在我国的石窟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大足石刻又名大足石窟,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现分布于重庆大足区内北山、宝顶山、石篆山、石门山、南山、妙高山等地。大足石刻凭借规模宏大、题材广泛、雕刻细致精美、内容丰富而扬名海内外。大足石刻开凿于初唐时期,鼎盛于两宋,境内大小石窟近百处,造像高达五万余尊,其中更有75处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中国石窟艺术,一直有着“唐盛宋衰”的说法,我国的石窟艺术以魏晋南北朝为开端,唐代是石窟艺术的鼎盛时期,再到宋代已经接近末尾。然而在这个时候,大足石刻崛起于长江流域,可见两宋时期,中国的石窟艺术重心已经南移,阎文儒先生曾称“唐以后四川石窟居全国之冠(97年前重庆归属于四川省)。”大足石刻也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被称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最具代表性的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
  大足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别为北山石刻,和宝顶山石刻。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北山,开凿于唐代景福元年(公元982年)至南宋绍兴末年(公元1162年),多为观音造像,以其雕刻细腻、精美闻名,被称为“唐宋观音造像陈列馆”。较为出名的有玉印观音,通高236厘米;白衣观音,通高198厘米;数珠手观音,高195厘米,皆开凿于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至十六年(公元1146年)。其中数珠手观音又因为头戴花冠,面含笑意,体态轻盈,衣饰飘扬,有迎风飞舞之感,十分妩媚动人,又被称为“媚态观音”。
  宝顶山石刻,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年—1252年),由高僧赵智凤主持建造而成,其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别具一格,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但是内容连贯,衔接有序,形成一个宏大的规模。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宝顶山龛高770厘米,宽1250厘米,建造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的千手观音。这尊千手观音雕出了1007只手,且每只手各持不同的法器,宏大壮观。还有只有半身却长达3100厘米的睡佛——释迦涅槃胜迹图,栩栩如生的吹笛女,以及长达三十余米的牧牛图,都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大足石刻保存完好的原因
  大足石窟是四大石窟中保存最完好,受破坏最小的一处。追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石刻选址考究。例如宝顶山的大佛湾,此地为山中一处峡谷,地势东高西低,呈马蹄状,石刻均在东、南、北三处。西面为缺口,又因西面不远有一处峭壁,形成了四周高中间低的形态,避免了石刻被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使之保存较好,可见选址之人的心思巧妙。
  第二,造像的工艺,建筑力学的运用。佛像的设计皆为倾斜20度,最甚者40度。以宝顶山华严三圣像为例,像高7米,宽2.9米,普贤菩萨手中的七重塔都有1.8米高,重约千斤,开凿者用菩萨的袈裟将宝塔的重量化解到佛像的基座,进而引入地面,支撑起了佛像的重量,并在佛像顶部开凿了石檐,对佛像的保护起了一定作用,在力学的运用上也颇有考究。
  第三,排水系统。历来在石窟的建造中,排水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大足石刻中以圆觉洞为代表,洞中东面壁上有两条纵向的排水沟,一条在洞窟后,位于第四、第五身菩萨的之间的石壁内,所有的排水管道都在难以察觉的暗处,充分运用起了洞内的装饰、菩萨衣饰的走向,另外一条在壁外,用于引出洞顶的渗透水,两条排水沟相互配合,却又让人难以发现,保持了洞中的整体美感,十分巧妙。
  大足石刻特殊的历史意义
  第一,佛教世俗化、生活化的代表。大足石窟造像的世俗性,远远超过了前代的各个石窟。而大足石刻,则代表了佛教世俗化的最高峰,佛像的造型,神韵等细节雕刻方面,更加趋于细腻 、精美、且富有生活气息,可以说是对现实生活的刻画。例如吹笛女、推干就湿恩,地狱变相图中的戒酒图所出现的“父不识子”“夫不识妻”“子不认母”“兄不认弟”等画面,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具生活气息。
  第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体现。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教有着很多矛盾冲突,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从思想上入手,常常会单一的推崇某一教派。例如汉朝开国时,信奉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初李氏王朝推崇道教,而武则天时期则大肆推崇佛教。当一个教派极被推崇时,另外两教多少会受到一些损害。然而在大足石窟内,儒释道三教共处一窟的就有六处,把儒家的孔子,佛家的释迦佛,道家的老子,同坐于一窟之中,展现了儒释道三教极为和谐,同处一室的画面。
  第三,佛教完全本土化的标志。早期的石窟造像,外来特征十分明显,到魏晋时期的龙门石窟,才开始表现出本土化的特征。大足石刻的大多数造像不同以往,对过去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改造,人物造型以当地百姓为基础,成为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对象,如上文所说到的数珠手观音,面含笑意,十分亲切,又被称之为“媚态观音”,极具个性,又有了强大的亲和力,进一步的融入了百姓。
  大足石窟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历经千年岁月,至今仍保存完好,是我国石窟艺术史上不朽的丰碑,代表了我国石窟艺术的辉煌。同时也为后人对我国的石窟造像、雕刻、选址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全集》重庆出版社,2017。
  [2]张俊芳,黄继中.石窟寺中的古代排水系统[J].雁北师院学报.1995年第5期。
  [3]宋朗秋.大足石窟人物造像特征的研究》[J].雕塑,总第4期。
  [4]何圣毅. 大足石窟:涤荡心灵的艺术奇观[J].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8(1)
  [5]张国圣. 课本里的重庆[J]. 党员文摘, 2019(01)。
  [5][6]龙红.论大足石刻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結合[J].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1期。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改革时期,小学美术虽然并非文化课程,但也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与任务。小学美术课程的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这一学科的育人功能之上。基于此,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美术教师还需要对现有教学课堂进行积极改革与创新。本文针对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改革进行简单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88  美术课程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教材中《最短路径问题》的教学思路及反思,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最短路径问题;教学思路;反思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89  教学改革的路上走到今天,做过不少尝试后才发现,站在教师“教”的角度,始终关注“如何教好”,而不关注学生“如何学好”,最终的收获是微小的,实现的也终将是“一个人的表演”。现就以《最短路径问题》的教学为例,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视逻辑和抽象思维的学科,与其他课目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在数学教学的时候若引导不当,就会让学生无法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导致数学成绩差,甚至产生厌恶、抵触、害怕的心理状况。因此老师应该以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教育学生,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后阶段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奠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启蒙学前教育受到普遍关注。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幼儿园教育过度重视智育,往往室内进行小学化的教学,较少开展游戏化教学,户外区域游戏活动很少开展。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活动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优化策略中图分
期刊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只有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才能顺利实现小升初的过渡和跨越。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学生习作能力需要迅速提升的黄金阶段,彻底改变学生言之无物与惧怕写作文的现状,积极调动学生对习作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的探索下,学生会逐渐变得乐于写作。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
期刊
摘要:实验是用于探究或是验证的科学方法,对于生物学科来说,很多结论认知都需要从实验中得到,实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积极探究生物实验试题与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91  引言  生物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存在明显的差别,实验的实践性与趣
期刊
摘要:“让学引思”的教学是通过引导、启发,指引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将学与思结合在一起。《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作业,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然而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巧用这种差异,使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切实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本文通过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布置静态分层作业,使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01  前言  两饥饿之人,得一智慧长者恩:一鱼竿与一篓鱼。一人要鱼,一人取竿,后分道扬镳。得鱼者,取柴搭火煮鱼,熟后,狼吞虎咽,鱼与汤皆食。待数日,鱼尽,卒于篓旁。提鱼竿者,续挨饿,行百里,止于海,力竭,卒。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即便给了“渔”,其也未必能好好的生活。到这里,一个全新的故事出现了。  一位老人坐在河边钓鱼,由于钓鱼技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可以有效的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然而,数学在许多学生心中是一门比较难懂的学科,一部分学生甚至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导致班上学生的数学水平差距较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分层教学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主要探究在数学教学当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一定的
期刊
摘要:现如今,在职业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当中,其音乐教师可以构建情境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职业培训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对欣赏主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职业培训中的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必须根据音乐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提高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職高音乐鉴赏教学;情境创设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9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