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象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企业广泛认知。但气象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服务缺乏形成规模化的产出发展战略,制约了发展。
关键词:市场主体 市场规则 复合人才 完善服务
从科技型气象到“商业气象”
长期以来,我国的气象事业是科技型,是基础性的公益性事业,气象产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是提供一项气象预报信息产品需要大量的气象探测资料和计算机资源,其成本核算是相当复杂的。为了补偿气象部门在加工和制作特殊产品时额外付出的成本,从1985年开始,经过国务院的批准,中国气象台开始了专业有偿服务。气象部门开始为用户提供专用化、有针对性的服务,这种气象服务是有偿服务,被称为“商业气象”。
“商业气象”从最初为农业、建筑、仓储等行业服务,发展到目前服务领域涵盖了农业、工矿、城建、交通运输、旅游、仓储、环保等行业和部门,为他们提供从一年天气趋势展望到6小时内短时预报等各种服务,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上百个服务点,气象有偿服务的收入一年超过1亿元。
近几年来,气象部门又开展了海洋气象预报、空气质量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沙尘暴监测预警、空间天气监测预报等业务,为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趋利避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较之发达国家,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更没有获得较大的商业利润,发展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因此,探寻“我国商业气象发展方略”问题必要而又迫切。
国外气象服务的公益性与商业性的范畴与界限
要使国内面向市场的商业性气象服务业务健康发展,首先就是要借鉴国外气象部门组织运行体制的经验,对气象服务进行分类,区分公益性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范畴与界限,明确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方向,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制定气象服务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等。
目前,国外气象商业化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⑴完全由国家气象部门从事商业化服务——代表是新西兰。新西兰是1992年7月起开始实行气象商业化,成立了国家气象服务公司(MetService),下设三个服务实体,开展航空服务、信息服务等相关业务。⑵国家气象部门只搞公益无偿服务,由私人公司开展商业化服务——代表是美国和日本。国家气象部门只从事无偿公益服务,不搞商业化活动,鼓励私人机构开展商业化气象服务,由国家气象部门无偿给社会和私人公司提供资料和产品,但私人气象公司必须经过审查登记才能开展业务。⑶国家气象部门既搞公益服务又搞商业化服务,同时也允许私人公司从事商业服务——代表是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英国气象局既开展公益服务也搞商业化服务,同时也鼓励私人公司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据统计,英国气象局经费来源中,商业性服务占13.2%;民航为22.1%;防务为38.3%;各类基金和研究经费占26.4%。法国气象局情况与英国类似,气象局下设商业化服务中心。其经费14%来自商业化服务;25%来自民航服务;61%来自政府拨款。
确立气象部门的市场主体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气象部门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体制基础。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破除以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科技服务与产业。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的实体发展,关键是推进运行机制的转换。对于具备条件的科技服务型经营实体要转制为内部企业。商业性气象服务通过转换机制,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以及优质优价来求得发展。
培育气象服务中介环节
长期以来,许多气象服务单位之所以只局限于提供大众化的气象服务产品,与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和有力的营销队伍不无关系。仅靠气象部门内的一些专业人士去“跑市场”存在很大弊端。气象业务员存在先天不足,懂气象但不懂经营,他们的出发点只局限于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至于如何创造市场需求?如何开拓新的目标市场?需要专业性经营部门和人才,通过多年实践,气象部门已经认识到,在气象服务市场的培育方面缺少一个关键环节,中介即“气象服务经纪人”,上海市气象局成为气象系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气象服务经纪人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了气象用户与服务实体之间的沟通,使市场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因为气象服务市场最终是由用户决定的,有需求,气象服务市场才能发展壮大,反之,市场就会萎缩。可以乐观预估:一大批既懂气象又会经营的复合型气象服务经纪人的出现,将大大地推动商业性气象服务的进程。
培育气象经济“龙头企业”
中国气象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哪里?从国际气象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看,成立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公司,特别是科技实力雄厚、在业内颇有影响的大公司并将其培育成引领广大气象服务企业迅猛发展的产业龙头,此乃大势所趋。因为这有利于促使气象部门积极主动研究市场、研究用户需求,杜绝低层次开发和重复开发以及以公众预报产品代替服务产品、以公益气象服务产品代替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现象。有助于改变气象服务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上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地方,有助于解决各地气象部门各自为政,“散、小、乱”难以扩大规模效应的问题;有助于我国气象服务企业面对咄咄逼人的国外同行时的整体抗衡能力。而且有助于促使气象行业向深层次发展和优秀气象人才的脱颖而出。所以说,只有培育成一批能引领广大气象服务企业迅猛发展的气象产业龙头企业,中国的气象服务市场才会日渐成熟发展。
完善服务,努力扩大市场需求
从观念上,企业和普通居民对气象产品消费的意识需要提升。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企业真正看到使用气象服务能够为自己带来收益的时候,才会带来真正的需求。气象部门也要加大对产品的开发,不仅让人们知道天气信息的重要性,也要让人们知道他们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另外还要让气象产品的制作方式与使用方式相互结合,在明确需求的条件下生产有针对性的气象产品。例如,保险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结合。气象经济所带来的风险,可以集中到靠风险“吃饭”的保险业上,保险公司可以用经济手段弥补自身的不足;保险公司也可以对气象台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我国正在飞速发展的保险业,以及即将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保险业是可发掘的潜在的有偿气象信息服务大用户,它们正在开拓各种与气象有关的灾害风险补偿业务,气象服务部门可以与保险公司开展“关系营销”的战略合作伙伴。
加强气象经济学的理论研究
实践要突破,理论应先行。 我国加入WTO后,气象服务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和压力,气象经济学应在明确各类气象服务的经济学性质和运作规律等方面发挥理论先导作用。
再者,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也要求对气象服务的经济学基础特别是气象公共财政的投入渠道和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责任,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和发挥最大效益。
第三,要加强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估工作,一是加强对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或行业的气象服务总体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调查和研究,二是对某些灾害性气象气候事件过程中提供的气象服务进行效益评估,积累量化数据,特别是随着我国气象部门大力开拓展新的服务领域,经济效益评估工作尤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市场主体 市场规则 复合人才 完善服务
从科技型气象到“商业气象”
长期以来,我国的气象事业是科技型,是基础性的公益性事业,气象产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是提供一项气象预报信息产品需要大量的气象探测资料和计算机资源,其成本核算是相当复杂的。为了补偿气象部门在加工和制作特殊产品时额外付出的成本,从1985年开始,经过国务院的批准,中国气象台开始了专业有偿服务。气象部门开始为用户提供专用化、有针对性的服务,这种气象服务是有偿服务,被称为“商业气象”。
“商业气象”从最初为农业、建筑、仓储等行业服务,发展到目前服务领域涵盖了农业、工矿、城建、交通运输、旅游、仓储、环保等行业和部门,为他们提供从一年天气趋势展望到6小时内短时预报等各种服务,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上百个服务点,气象有偿服务的收入一年超过1亿元。
近几年来,气象部门又开展了海洋气象预报、空气质量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沙尘暴监测预警、空间天气监测预报等业务,为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趋利避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较之发达国家,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更没有获得较大的商业利润,发展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因此,探寻“我国商业气象发展方略”问题必要而又迫切。
国外气象服务的公益性与商业性的范畴与界限
要使国内面向市场的商业性气象服务业务健康发展,首先就是要借鉴国外气象部门组织运行体制的经验,对气象服务进行分类,区分公益性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范畴与界限,明确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方向,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制定气象服务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等。
目前,国外气象商业化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⑴完全由国家气象部门从事商业化服务——代表是新西兰。新西兰是1992年7月起开始实行气象商业化,成立了国家气象服务公司(MetService),下设三个服务实体,开展航空服务、信息服务等相关业务。⑵国家气象部门只搞公益无偿服务,由私人公司开展商业化服务——代表是美国和日本。国家气象部门只从事无偿公益服务,不搞商业化活动,鼓励私人机构开展商业化气象服务,由国家气象部门无偿给社会和私人公司提供资料和产品,但私人气象公司必须经过审查登记才能开展业务。⑶国家气象部门既搞公益服务又搞商业化服务,同时也允许私人公司从事商业服务——代表是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英国气象局既开展公益服务也搞商业化服务,同时也鼓励私人公司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据统计,英国气象局经费来源中,商业性服务占13.2%;民航为22.1%;防务为38.3%;各类基金和研究经费占26.4%。法国气象局情况与英国类似,气象局下设商业化服务中心。其经费14%来自商业化服务;25%来自民航服务;61%来自政府拨款。
确立气象部门的市场主体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气象部门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体制基础。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破除以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科技服务与产业。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的实体发展,关键是推进运行机制的转换。对于具备条件的科技服务型经营实体要转制为内部企业。商业性气象服务通过转换机制,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以及优质优价来求得发展。
培育气象服务中介环节
长期以来,许多气象服务单位之所以只局限于提供大众化的气象服务产品,与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和有力的营销队伍不无关系。仅靠气象部门内的一些专业人士去“跑市场”存在很大弊端。气象业务员存在先天不足,懂气象但不懂经营,他们的出发点只局限于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至于如何创造市场需求?如何开拓新的目标市场?需要专业性经营部门和人才,通过多年实践,气象部门已经认识到,在气象服务市场的培育方面缺少一个关键环节,中介即“气象服务经纪人”,上海市气象局成为气象系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气象服务经纪人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了气象用户与服务实体之间的沟通,使市场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因为气象服务市场最终是由用户决定的,有需求,气象服务市场才能发展壮大,反之,市场就会萎缩。可以乐观预估:一大批既懂气象又会经营的复合型气象服务经纪人的出现,将大大地推动商业性气象服务的进程。
培育气象经济“龙头企业”
中国气象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哪里?从国际气象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看,成立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公司,特别是科技实力雄厚、在业内颇有影响的大公司并将其培育成引领广大气象服务企业迅猛发展的产业龙头,此乃大势所趋。因为这有利于促使气象部门积极主动研究市场、研究用户需求,杜绝低层次开发和重复开发以及以公众预报产品代替服务产品、以公益气象服务产品代替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现象。有助于改变气象服务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上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地方,有助于解决各地气象部门各自为政,“散、小、乱”难以扩大规模效应的问题;有助于我国气象服务企业面对咄咄逼人的国外同行时的整体抗衡能力。而且有助于促使气象行业向深层次发展和优秀气象人才的脱颖而出。所以说,只有培育成一批能引领广大气象服务企业迅猛发展的气象产业龙头企业,中国的气象服务市场才会日渐成熟发展。
完善服务,努力扩大市场需求
从观念上,企业和普通居民对气象产品消费的意识需要提升。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企业真正看到使用气象服务能够为自己带来收益的时候,才会带来真正的需求。气象部门也要加大对产品的开发,不仅让人们知道天气信息的重要性,也要让人们知道他们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另外还要让气象产品的制作方式与使用方式相互结合,在明确需求的条件下生产有针对性的气象产品。例如,保险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结合。气象经济所带来的风险,可以集中到靠风险“吃饭”的保险业上,保险公司可以用经济手段弥补自身的不足;保险公司也可以对气象台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我国正在飞速发展的保险业,以及即将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保险业是可发掘的潜在的有偿气象信息服务大用户,它们正在开拓各种与气象有关的灾害风险补偿业务,气象服务部门可以与保险公司开展“关系营销”的战略合作伙伴。
加强气象经济学的理论研究
实践要突破,理论应先行。 我国加入WTO后,气象服务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和压力,气象经济学应在明确各类气象服务的经济学性质和运作规律等方面发挥理论先导作用。
再者,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也要求对气象服务的经济学基础特别是气象公共财政的投入渠道和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责任,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和发挥最大效益。
第三,要加强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估工作,一是加强对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或行业的气象服务总体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调查和研究,二是对某些灾害性气象气候事件过程中提供的气象服务进行效益评估,积累量化数据,特别是随着我国气象部门大力开拓展新的服务领域,经济效益评估工作尤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