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培养目标指导我们,中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有明确的理想志向。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为物理学科,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知识基础和技能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容易渗透那些德育内容呢?本人实践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
  一、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为起点
  1、现行中学物理教材,重视人类长期探索和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果和结论,而对于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苦卓绝、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阐述得不多,唯物辩证法思想、科学方法论知识也往往包含在教材内容的深层,有关爱国主义的材料需要进一步整理、充实、提高。物理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讲物理学史,讲科学家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忘我奋斗的精神,甚至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壮举,讲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祖国科技发展,为祖国强盛,默默无闻地从事科学研究,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高尚的追求。比如在进行高中物理选修3—5反冲运动这一节教学任务的时候我们可以举以下例证:最早的载人火箭的记录是明代一名叫万户的人,他坐在绑有几十支火箭的椅子上。因此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深入发掘,适当拓宽,随机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激情。
  2、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激情、热情、意志力和积极精神,在性格上表现为开朗、平和、善于交往。中学物理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在教学内容方面,以恰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比如:通过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该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习惯的惯,有惰性、保持原来状态之意。由此让学生意识到:人,不仅仅从运动学角度看具有惯性,在成长过程中也具有“惯性”,总想保持原来状态而难得进步,甚至受阻力作用反而使原来状态变得更不理想。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物理知识中本身隐含着重要的德育内容,其中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德育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将它们挖掘出来,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便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教书育人的新观念,在备课的过程中将德育内容和物理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在授课中要自然贴切,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决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三、明确中学物理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1、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把我国某些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实地亮给学生,激发他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2、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最高成果”。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他坚持实践,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巨人。
  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用哲学思想把物理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近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掌握方法论都有积极作用。
  3、道德品质教育以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为主。介绍科学家发现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知、务实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品质。
  四、发展人文科技,在学生远大理想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学习者和掌握者,还应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的最高利益结合起来,服务于国家利益。我把它设计为开放的课题,如在“天体运动,人造卫星”的教学中,我事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相关栏目,课后利用互联网搜集宇宙和航天有关资料,利用物理讲座形式,开展师生,生生相互探讨,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介绍了人类探索太空的艰难旅程,特别是我国航天科技的飞猛发展及在国际上占有航天大国的席位,航天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其他科技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特别是我国正在我们文昌建设的大型火箭发射场,将对我国的航天事业产生质的飞跃,我国将开展多层次的深空探索,占领航天技术的制高点,一个中国航天大国的身影正在凸现。文昌航天城的建设,带动文昌当地的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文昌的人文建设环境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对身处航天城具有无比的自豪感,也感受到科技与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学生在相互探讨和辩论中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德育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教书的过程必然是教人的过程。物理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意识,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因素,通过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双丰收。在相同的教育条件中,教育对象,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艺术性选择,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语言平淡,教法呆板,则效果欠佳。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需求深入挖掘德育因素,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教育教学的艺术体现,教师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过程要图文并茂,幽默中藏有睿智,启发学生情感,启迪他们的思维,一定能取得明显的德育教育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论文阐述了建立自助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图书馆自助服务的现状,总结了自助服务的一些主要模式,并以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实践为例,分  析了公共图书馆自助服务的积极意义与推行自助服务及推自助服务所带来的社会成效。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自助服务;成效  一、建立自助图书馆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网络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公共图书馆的“休闲娱乐”、“学习交流”、“文化超市”等各种功
期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文家韩愈给老师的定论;教师的职业,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是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给教师职业的无尚褒扬。然而学生眼里的老师形象又是什么形象的呢?  一、老师是完美无缺的使者  在学生眼里,老师是他们崇拜的偶像。老师的衣着、言行、举止……。都是完美的,是他们刻意追逐和效仿的全部。比如女老师身上的衣着款式、色调搭配、发型及发髻的打结等,都是女生争相模仿的地方;而男老师的上课语
期刊
为师者可能都体验到了:要想教育好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得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可要想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真的又好难好难,但也并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以下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用深厚的情感打动学生  时下有“情感投资”一说,意思是只要你投入情感,就会获得相应的回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加强“情感投资”,也同样能获得学生极大的回报——信任、尊重。只要学生信任、尊重老师了,那老师的教育、
期刊
【摘要】要经过高考的学子,必须经过高三一年紧张的复习备考,然而大部分学生是带着恐惧心情进入高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们认为在高三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题,熬不完的夜。特别是理科生,在高三流传着物理难学,在高三学一年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是不是真的不会有提高呢?笔者认为在高三一年如果复习方法得当的话,物理成绩是会有很大的提高的。那么,在高三如何学好物理,又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关键词】方法;基础
期刊
中国古人云:“师如父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人们把老师比做“慈母”,主要是对那些有着“”童心母爱“的女老师给予的最亲切的、最真挚、最感人的尊称。 ”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有效的语文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语文教师只有真正转变思想,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关注学生的收获,思考学生的发展。那么,什么样语文教学课堂是有效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来谈谈个人的
期刊
人们常说: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美育抓不好要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要出危险品。人们还说:先做人,后读书。可见,在教育中,我们的德育教育是多么重要。人就像一只木桶,道德就是其中的一块木片,只要缺损了这一块木片,桶里的水将会全部流失。也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以,如果教学中我们只注重知识而轻视德育,那无疑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
期刊
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了的学习行动方式,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定型。“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是成才的基石!”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数学学习习惯是建立在基本习惯与一般习惯的基础上,经过数学课训练而成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
期刊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亟需注重人文精神培养,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教育,使学生成长为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富的人;成长为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成长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人,成长为自主、合作、进取、爱国、负责、创新等人文精神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
期刊
就中学教育而言,从我们的教育系统到学生和家长,总体上还不太重视生物这一学科。尤其是在初中生物学科一直作为副科,因为不参加中考所以在初中教学中一直倍受冷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涉及因素很多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是只要我们能从低年级抓起,尽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意识和兴趣,尽早地灌输生命科学重要性的意识及生物学相关的学习,必然能使这种不良的状况得到改善。  初中生物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