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分原因】
表达语言一般,词汇贫乏,平庸者众,醒目者寡,显得语气平淡,如开水一杯。
【原作亮相】
心灵的答案
百花盛开的春天、火热奔放的夏天、肃杀的秋天、寒冷的冬天,你喜欢哪一个?柔情的西子湖、粗犷的戈壁滩,你更向往哪一个?富足有余的生活、清贫艰苦的日子,你挑选哪一个?……你也许左右为难,或者坚定选择,这都是你可能做出的答案。
现在,一张志愿表摆在我的面前,使我左右为难,因为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就是选择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开了台灯,一个人坐在桌子前,倒上一杯茶,想用它来帮我稳定和整理一下纷乱的思绪。
又是一个有雨的夜,今夏的雨水格外的多。雨打着窗户的玻璃,发出杂乱的响声,吵得我心烦意乱。
我从小一直想当一名企业家,多赚一些钱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我知道这个想法很俗气,但又很现实。现在我又被电视媒体吸引,想做一名记者,而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但是小时候的梦想又是那样的现实,而且又是那样的具有吸引力,似乎也不应该随便放弃。我的心里真是矛盾啊。
我望着天空,天空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端起桌上的茶杯,我喝了一口,淡而无味,干热的喉咙总算清爽了一些。
突然,我被窗外的雨吸引了。
雨,使我想到了雨打荷叶和在荷塘边沉思的朱自清先生。他看起来是柔弱的一介书生,实质是一个硬汉子,以不吃“嗟来之食”受到毛泽东的赞扬而成为中华优秀儿女的代表。
雨,让人想起了零丁洋畔被风吹雨打的英雄文天祥,他在逃亡途中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南归的豪迈,震撼了敌人,也震醒了一代代仁人志士。
雨,让人忽又记起一个在雨夜里孤独的侧影,他是两指夹着香烟,紧锁着眉头的老人鲁迅先生,他为了医治麻木的国人的心,为了拯救华夏民族的灵魂,居然弃医从文,拿起笔来战斗,让人钦佩,但更让人仰慕的是他做出如此的决断。
……
我想到了太多太多的往事,都一幕幕清晰地涌上脑海,这些人都做出了无比高尚正确的选择。
我明白自己将来该做些什么了。做一名记者吧,也像鲁迅那样拿起笔来才是我最理想的选择。
我扭灭了台灯,安心地睡了。
【考场得分】
四类卷,43分。(70分制)
【场外分析】
优点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作者选择专业时的一段心路历程,把
平淡的专业选择看作为心灵选择的突破口,真实而自然。文章结构完整。开头一段引子,使文章自然过渡到对填写志愿表需要做出选择这个中心内容;然后写自己的思想斗争的过程;接着写名人如何对自己的人生做出的选择,最后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全文语言通顺。
缺点 全文语言显得平实,无精彩夺目处,淡而寡味,很难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些排比或对偶的语言缺乏应有的变化,显得呆板,缺乏诗意;结尾直白,缺乏散文应有的意蕴。
【跳级作文】
心灵的答案
妩媚多姿的春,火热奔放的夏,深沉内敛的秋,冷静严谨的冬,你更爱哪一季?柔情满怀的西子湖,粗犷豪放的戈壁滩,你更向往哪一处?纸醉金迷的声色之娱,清戒自守的为人之道,你挑选哪一种?……你也许左右为难,抑或确定无疑,这都需用你的心灵做出答案。
人生,就是如此,矛盾又真实。
而今,现实真真切切地将一个选择的权利交付于我,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听上去有些绝对又有些不太浪漫,可你得承认,人生,就是如此。
台灯被缓缓地扭亮,我独坐案前,一盏香茗,飘着袅袅白雾,可以帮我稳定和整理一下思绪了。
这是一个有雨的夜,今夏的雨水格外多,淅淅沥沥敲打着窗子,冲刷着大地,也荡涤着我的心灵。
我从小梦想当一名企业家,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理想很俗但又很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梦想逐渐淡化,我被电视媒体所吸引,渴望做一名记者,而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儿时的梦被悉心保护到现在,总不愿轻易放弃,现实又是如此难以割舍。
人生,就是这样,矛盾又真实。
呷一口清茶,热热的,滋润着干涸的喉。望着黑黑的夜,无边无际,我思绪翩翩。
雨,让人想到了被雨洗过的清雅的荷和在荷塘边沉思的朱自清先生。那个外貌似柔弱书生实质铁骨铮铮的汉子,在死亡和救济粮之间以不吃“嗟来之食”的抉择而成为中华优秀儿女的代表。
雨,让人忆起零丁洋畔被风吹雨打颠沛流离的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震撼了敌人,也震醒了一代代仁人志士。
雨,让人记起在雨夜里两指夹着香烟紧锁眉头的鲁迅先生,他弃医从文的果敢让人钦佩,但更让人仰慕的是他做出如此决断的原因——为医治麻木的国人,为拯救华夏民族的灵魂。
……
太多太多的名人往事,在雨夜伴着清风,一幕幕清晰地涌上脑海,这些人正是用心灵做出了无比高尚的选择。
我明白自己将来该做些什么了。做一名记者,宣传真理坚守正义才是我最理想的选择。
台灯被扭灭,我安心地睡了。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跳级要点】
第一,美化语言。美化语言的常用之法:一是运用修辞手法;二是多用整句或四字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化腐朽为神奇,化枯燥为生机。如文章开头“百花盛开的春天、火热奔放的夏天、肃杀的秋天、寒冷的冬天”,运用拟人和整句,把它改成“妩媚多姿的春,火热奔放的夏,深沉内敛的秋,冷静严谨的冬”,使文章凝练、夺目、增色,具有人情味。
第二,活化语言。好的文字妙在灵动,忌在呆板、一成不变。一成不变的文字往往表现出作者语言的贫乏,功力欠缺。如上文第一段连用的三处“一个”可分别改为“一季”“一处”“一种”,文章就立显活泼。
第三,诗化语言。
追求语言的诗意化,使语言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有个性和质感,写来含蓄蕴藉,读来余味悠长,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如以上
跳级作
文中运用了反复的过渡段,“人生,就是如此,矛盾又真实”,结尾增加了一段“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虽是平平常常的词句,但使文章过渡自然,脉络分明,且显得含蕴有余味。
【应考攻略】
苏轼《与侄书》云:“凡文字,少小时须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不仅仅是“少小”作文,考场作文更应如此。在准确地遣词造句的前提下,做到绚丽多姿,文采飞扬,给人一种光彩夺目的美感。要使作文的语言“绚烂”,又不能仅仅是辞藻的堆砌,必须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
一、 多用修饰语,给人以形象美。有同学作文这样写,“马路上过来一辆小车”,不妨改为“马路上吱吱呀呀地过来一辆小车”,用修饰语“吱吱呀呀”写出声音。上文“倒上一杯茶”,不妨改成“一盏香茗,飘着袅袅白雾”,这就有色、有味、有动感。虽仅几字之差,文句便大为改观。这种具象描写,能引起读者的想象,给人一种形象美,文章也不再干瘪瘦削而显得细腻丰腴了。
二、 运用叠字反复,给人以韵律美。叠字与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用了可以给人或舒缓,或紧张,或回环缠绵的感觉,文章也就不再是扯直了嗓子让人听了生厌的腔调。如上文中的“缓缓”“袅袅”“淅淅沥沥”“望着黑黑的夜,无边无际,我思绪翩翩”等,有一种轻柔舒缓的韵律美。鲁迅的《马上日记》这样描写北洋军阀横冲直撞的声势:“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少顷,又是一辆;少顷,又是一辆,又是一辆,又是一辆……车中人看不分明,但见金边帽。”就有一种急促紧张的韵律美,比“摩托车一辆接一辆驰过”更能吸引人。
三、 乐用四字格,给人以和谐美。古人爱用四六文,是因为它具备固有的那种匀称和谐的节律,读起来铿锵有力,琅琅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今人写作现代文乐于用“四字格”也可产生同样的韵味,如上文:“柔情满怀”“粗犷豪放”“纸醉金迷”“清戒自守”“铁骨铮铮”等,读来觉得底蕴深厚,简约精粹。我们不妨试着把作文中的散句改为四字格词语,让作品中的语句匀称些、有力些、简约些、动听些。
四、 引用名言警句,给人以理性美。名言警句有些是权威宏论,有些是千古精粹。只要不是拉大旗作虎皮,适当加以运用,便是画龙点睛。引经据典,让人觉得言而有据,渊博深邃,在逻辑思路的引导下,给人一种理性美。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吃‘嗟来之食’”等。
五、 变用多种句式,给人以参差美。变用多种句式,整散兼行或散中见骈,参差错落,跌宕腾挪;状物写景,叙事说理,都能变化生姿,各擅其胜,给人一种参差美。如上文“呷一口清茶,热热的,滋润着干涸的喉。望着黑黑的夜,无边无际,我思绪翩翩”,运用定语后置的变式句,句式长短富于变化,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清奇深邃的感觉。
六、 改用动态写静物,给人以灵动美。画面是死的,但把它们串接起来成了电影,就非常动人。写文章贵在把静物写得有动感,就能吸引人。朱自清写威尼斯城小岛“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它奇就奇在不写绿波荡漾,而写成小岛在荡漾着,可谓妙笔生花,使本来不动的小岛有了灵气。以动写静,作文也就不再是平板一块,而像串接的电影镜头,变成活生生的了,静物也就被赋予了灵气。
七、 常用修辞手段,给人以绚烂美。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文句也要用各种修辞手段装点。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格,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它能使苍白的语言染上色彩,平板的文章错落变化,有云:“偶句使文句整齐,散句使文意流动,排比使文章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反复使文章产生一唱三叹的节奏……”其例俯拾皆是,这里不再赘述。
考场作文讲究绚烂,并非纯技巧的搬弄。精通运用语言的技巧,但决不能向技巧顶礼膜拜。归根结蒂,技巧的运用离不开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轨道,文辞的绚烂必须制约于文章的主题及感情基调。然而,当你掌握技巧,改变了原先的那种平板干瘪的语言,使考场作文绚丽多彩、夺人眼目时,就会有一种脱胎换骨般的感受,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习作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改观,而是思想与心灵的升华。这样的文章还有谁不爱读,谁还会吝啬地给分呢?
【相关链接】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请以“昂起头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者:胡锡良,宜兴市教研室;孙勤东,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表达语言一般,词汇贫乏,平庸者众,醒目者寡,显得语气平淡,如开水一杯。
【原作亮相】
心灵的答案
百花盛开的春天、火热奔放的夏天、肃杀的秋天、寒冷的冬天,你喜欢哪一个?柔情的西子湖、粗犷的戈壁滩,你更向往哪一个?富足有余的生活、清贫艰苦的日子,你挑选哪一个?……你也许左右为难,或者坚定选择,这都是你可能做出的答案。
现在,一张志愿表摆在我的面前,使我左右为难,因为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就是选择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开了台灯,一个人坐在桌子前,倒上一杯茶,想用它来帮我稳定和整理一下纷乱的思绪。
又是一个有雨的夜,今夏的雨水格外的多。雨打着窗户的玻璃,发出杂乱的响声,吵得我心烦意乱。
我从小一直想当一名企业家,多赚一些钱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我知道这个想法很俗气,但又很现实。现在我又被电视媒体吸引,想做一名记者,而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但是小时候的梦想又是那样的现实,而且又是那样的具有吸引力,似乎也不应该随便放弃。我的心里真是矛盾啊。
我望着天空,天空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端起桌上的茶杯,我喝了一口,淡而无味,干热的喉咙总算清爽了一些。
突然,我被窗外的雨吸引了。
雨,使我想到了雨打荷叶和在荷塘边沉思的朱自清先生。他看起来是柔弱的一介书生,实质是一个硬汉子,以不吃“嗟来之食”受到毛泽东的赞扬而成为中华优秀儿女的代表。
雨,让人想起了零丁洋畔被风吹雨打的英雄文天祥,他在逃亡途中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南归的豪迈,震撼了敌人,也震醒了一代代仁人志士。
雨,让人忽又记起一个在雨夜里孤独的侧影,他是两指夹着香烟,紧锁着眉头的老人鲁迅先生,他为了医治麻木的国人的心,为了拯救华夏民族的灵魂,居然弃医从文,拿起笔来战斗,让人钦佩,但更让人仰慕的是他做出如此的决断。
……
我想到了太多太多的往事,都一幕幕清晰地涌上脑海,这些人都做出了无比高尚正确的选择。
我明白自己将来该做些什么了。做一名记者吧,也像鲁迅那样拿起笔来才是我最理想的选择。
我扭灭了台灯,安心地睡了。
【考场得分】
四类卷,43分。(70分制)
【场外分析】
优点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作者选择专业时的一段心路历程,把
平淡的专业选择看作为心灵选择的突破口,真实而自然。文章结构完整。开头一段引子,使文章自然过渡到对填写志愿表需要做出选择这个中心内容;然后写自己的思想斗争的过程;接着写名人如何对自己的人生做出的选择,最后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全文语言通顺。
缺点 全文语言显得平实,无精彩夺目处,淡而寡味,很难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些排比或对偶的语言缺乏应有的变化,显得呆板,缺乏诗意;结尾直白,缺乏散文应有的意蕴。
【跳级作文】
心灵的答案
妩媚多姿的春,火热奔放的夏,深沉内敛的秋,冷静严谨的冬,你更爱哪一季?柔情满怀的西子湖,粗犷豪放的戈壁滩,你更向往哪一处?纸醉金迷的声色之娱,清戒自守的为人之道,你挑选哪一种?……你也许左右为难,抑或确定无疑,这都需用你的心灵做出答案。
人生,就是如此,矛盾又真实。
而今,现实真真切切地将一个选择的权利交付于我,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听上去有些绝对又有些不太浪漫,可你得承认,人生,就是如此。
台灯被缓缓地扭亮,我独坐案前,一盏香茗,飘着袅袅白雾,可以帮我稳定和整理一下思绪了。
这是一个有雨的夜,今夏的雨水格外多,淅淅沥沥敲打着窗子,冲刷着大地,也荡涤着我的心灵。
我从小梦想当一名企业家,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理想很俗但又很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梦想逐渐淡化,我被电视媒体所吸引,渴望做一名记者,而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儿时的梦被悉心保护到现在,总不愿轻易放弃,现实又是如此难以割舍。
人生,就是这样,矛盾又真实。
呷一口清茶,热热的,滋润着干涸的喉。望着黑黑的夜,无边无际,我思绪翩翩。
雨,让人想到了被雨洗过的清雅的荷和在荷塘边沉思的朱自清先生。那个外貌似柔弱书生实质铁骨铮铮的汉子,在死亡和救济粮之间以不吃“嗟来之食”的抉择而成为中华优秀儿女的代表。
雨,让人忆起零丁洋畔被风吹雨打颠沛流离的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震撼了敌人,也震醒了一代代仁人志士。
雨,让人记起在雨夜里两指夹着香烟紧锁眉头的鲁迅先生,他弃医从文的果敢让人钦佩,但更让人仰慕的是他做出如此决断的原因——为医治麻木的国人,为拯救华夏民族的灵魂。
……
太多太多的名人往事,在雨夜伴着清风,一幕幕清晰地涌上脑海,这些人正是用心灵做出了无比高尚的选择。
我明白自己将来该做些什么了。做一名记者,宣传真理坚守正义才是我最理想的选择。
台灯被扭灭,我安心地睡了。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跳级要点】
第一,美化语言。美化语言的常用之法:一是运用修辞手法;二是多用整句或四字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化腐朽为神奇,化枯燥为生机。如文章开头“百花盛开的春天、火热奔放的夏天、肃杀的秋天、寒冷的冬天”,运用拟人和整句,把它改成“妩媚多姿的春,火热奔放的夏,深沉内敛的秋,冷静严谨的冬”,使文章凝练、夺目、增色,具有人情味。
第二,活化语言。好的文字妙在灵动,忌在呆板、一成不变。一成不变的文字往往表现出作者语言的贫乏,功力欠缺。如上文第一段连用的三处“一个”可分别改为“一季”“一处”“一种”,文章就立显活泼。
第三,诗化语言。
追求语言的诗意化,使语言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有个性和质感,写来含蓄蕴藉,读来余味悠长,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如以上
跳级作
文中运用了反复的过渡段,“人生,就是如此,矛盾又真实”,结尾增加了一段“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虽是平平常常的词句,但使文章过渡自然,脉络分明,且显得含蕴有余味。
【应考攻略】
苏轼《与侄书》云:“凡文字,少小时须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不仅仅是“少小”作文,考场作文更应如此。在准确地遣词造句的前提下,做到绚丽多姿,文采飞扬,给人一种光彩夺目的美感。要使作文的语言“绚烂”,又不能仅仅是辞藻的堆砌,必须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
一、 多用修饰语,给人以形象美。有同学作文这样写,“马路上过来一辆小车”,不妨改为“马路上吱吱呀呀地过来一辆小车”,用修饰语“吱吱呀呀”写出声音。上文“倒上一杯茶”,不妨改成“一盏香茗,飘着袅袅白雾”,这就有色、有味、有动感。虽仅几字之差,文句便大为改观。这种具象描写,能引起读者的想象,给人一种形象美,文章也不再干瘪瘦削而显得细腻丰腴了。
二、 运用叠字反复,给人以韵律美。叠字与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用了可以给人或舒缓,或紧张,或回环缠绵的感觉,文章也就不再是扯直了嗓子让人听了生厌的腔调。如上文中的“缓缓”“袅袅”“淅淅沥沥”“望着黑黑的夜,无边无际,我思绪翩翩”等,有一种轻柔舒缓的韵律美。鲁迅的《马上日记》这样描写北洋军阀横冲直撞的声势:“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少顷,又是一辆;少顷,又是一辆,又是一辆,又是一辆……车中人看不分明,但见金边帽。”就有一种急促紧张的韵律美,比“摩托车一辆接一辆驰过”更能吸引人。
三、 乐用四字格,给人以和谐美。古人爱用四六文,是因为它具备固有的那种匀称和谐的节律,读起来铿锵有力,琅琅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今人写作现代文乐于用“四字格”也可产生同样的韵味,如上文:“柔情满怀”“粗犷豪放”“纸醉金迷”“清戒自守”“铁骨铮铮”等,读来觉得底蕴深厚,简约精粹。我们不妨试着把作文中的散句改为四字格词语,让作品中的语句匀称些、有力些、简约些、动听些。
四、 引用名言警句,给人以理性美。名言警句有些是权威宏论,有些是千古精粹。只要不是拉大旗作虎皮,适当加以运用,便是画龙点睛。引经据典,让人觉得言而有据,渊博深邃,在逻辑思路的引导下,给人一种理性美。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吃‘嗟来之食’”等。
五、 变用多种句式,给人以参差美。变用多种句式,整散兼行或散中见骈,参差错落,跌宕腾挪;状物写景,叙事说理,都能变化生姿,各擅其胜,给人一种参差美。如上文“呷一口清茶,热热的,滋润着干涸的喉。望着黑黑的夜,无边无际,我思绪翩翩”,运用定语后置的变式句,句式长短富于变化,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清奇深邃的感觉。
六、 改用动态写静物,给人以灵动美。画面是死的,但把它们串接起来成了电影,就非常动人。写文章贵在把静物写得有动感,就能吸引人。朱自清写威尼斯城小岛“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它奇就奇在不写绿波荡漾,而写成小岛在荡漾着,可谓妙笔生花,使本来不动的小岛有了灵气。以动写静,作文也就不再是平板一块,而像串接的电影镜头,变成活生生的了,静物也就被赋予了灵气。
七、 常用修辞手段,给人以绚烂美。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文句也要用各种修辞手段装点。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格,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它能使苍白的语言染上色彩,平板的文章错落变化,有云:“偶句使文句整齐,散句使文意流动,排比使文章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反复使文章产生一唱三叹的节奏……”其例俯拾皆是,这里不再赘述。
考场作文讲究绚烂,并非纯技巧的搬弄。精通运用语言的技巧,但决不能向技巧顶礼膜拜。归根结蒂,技巧的运用离不开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轨道,文辞的绚烂必须制约于文章的主题及感情基调。然而,当你掌握技巧,改变了原先的那种平板干瘪的语言,使考场作文绚丽多彩、夺人眼目时,就会有一种脱胎换骨般的感受,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习作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改观,而是思想与心灵的升华。这样的文章还有谁不爱读,谁还会吝啬地给分呢?
【相关链接】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请以“昂起头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者:胡锡良,宜兴市教研室;孙勤东,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