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fas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语言训练渗透到音乐活动中,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体会作品所表现出的美好意境及蕴含的强烈情感,这样既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关键词:语言训练;音乐活动;音乐创编
  对幼儿进行语言训练,可使幼儿增长知识,发展思维,开阔视野。语言训练不能单纯地在语言活动中进行,还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尤其要渗透到音乐活动中。结合音乐活动进行语言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一、运用语言进行节奏训练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提升幼儿音乐素质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1. 从朗读入手加强节奏训练
  人类语言有丰富的节奏性,如果给儿歌配上节奏谱,让幼儿边说儿歌边打节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练习节奏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朗读水平。这样的节奏训练形式令枯燥难懂的图谱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幼儿接受。
  对于重点字,要给予幼儿发音、咬字、口型等方面的辅导,提高幼儿的口齿清晰度,使幼儿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歌曲。幼儿在朗诵儿歌的同时,要感受音乐节奏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体验学习儿歌的乐趣。
  2. 在语言游戏中进行节奏训练
  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许多音响都能形成节奏,要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分辨它们的节奏特点,并用语言模拟,然后配上相应的节奏谱进行表演,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节奏训练。
  例如,小班的节奏训练:小鸡,叽叽|叽-|;小狗,汪汪|汪汪|;小猫,喵-|喵-|。或者让幼儿说一句简单的话,拍出其节奏,如我有|一辆|小汽|车-|滴滴|滴-|滴滴|滴-|。
  大班幼儿在玩“送信”游戏时就可以按照节奏进行:当当|当-|,谁-|呀?|我是|小小|邮递|员-|呀。|哪里|来的|信-|呀?|××|来的|信-|呀。|送给|谁的|信-|呀?|送给|××|×的|信-|呀。|轻快的节奏,可以变化的人名与地名,都非常吸引幼儿。
  二、运用语言理解、感受音乐
  在音乐活动中教唱歌曲时,教师改变了以往要求幼儿记背歌词,一句句听琴模仿的方法,而是在幼儿感受音乐、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例如,学唱《小娃娃跌倒了》这首歌时,先让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再启发他们用语言讲述情境的内容,体会情感的变化。这样,幼儿学唱歌曲时就有了丰富的实际感受,会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
  此外,还可以把歌词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以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掌握歌词,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学习《小鼓响咚咚》《谢谢好叔叔》等歌曲。
  三、运用语言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利用幼儿表现欲强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为幼兒创设表现音乐的氛围,重视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培植幼儿创造力的萌芽。
  1. 变换歌词
  为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语言,对熟悉的歌曲变换歌词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例如,幼儿都很熟悉歌曲《小朋友想一想》,对其可以进行如下改编:“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脖子长?脖子长,是长颈鹿,长颈鹿脖子最最长。”“李XX,我问你,什么背着房屋走?”“许XX,告诉你,蜗牛背着房屋走。”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创作音乐的积极性,还提升了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
  2. 创设音乐情境
  以语言来创设音乐欣赏情境是最简便、最有效的策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改变传统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知识灌输模式,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在理解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大胆地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例如,在欣赏《洋娃娃的葬礼》这首曲子时,先让幼儿完整地听音乐,然后教师提问:“你们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有的幼儿说:“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有个小朋友的车子丢了,他很伤心。”还有的说:“我看到小熊迷路了,它找不到妈妈就哭了。”幼儿灵活地借助语言积极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教学中把语言美与音乐美巧妙结合,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在语言与音乐共同营造的氛围中,幼儿根据不同性质的音乐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极大地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通过语言训练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使语言和音乐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其音乐素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学音乐、练语言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责任编辑:章 蒙 吴田田)
其他文献
一、设计意图  刚入园的幼儿通常会因为与亲人的分离以及对环境的陌生感而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教师需要帮助他们缓解,使之减少对新环境的恐惧感,逐渐安定下来。同时,教师还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有趣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放松和快乐。班级环境和区域材料的丰富性与生活化,能有效降低幼儿的入园焦虑,使他们爱上幼儿园。  二、主题墙  良好的感受和体验是幼儿形成安定、愉快情绪的基础,幼儿若
期刊
摘 要: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师及家长要通力合作,尽可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进步。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提出了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习惯养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两者只有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一个阶段性的实验,对幼儿园大班桌面建构游戏材料的投放进行观察、记录、整理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平铺式桌面操作材料投放和指导方式对大班幼儿发展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  建构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比拟的,丰富多彩的建构材料吸引了各年龄段的幼儿,为幼儿提供了巨大的创造和想象空间,使幼儿在自主选择、大胆想象、自由探索中,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尝试开拓与创新,体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总结了幼儿科学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探讨了开展中班幼儿生活化科学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活动;生活化  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幼儿科学品格,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兴趣的教育方式。开展幼儿科学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幼儿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探索精神  目前,很多幼儿园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只重视科学知识的
期刊
摘 要:提问是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如何有效提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言活动;幼儿;有效提问  提问是语言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此,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特点
期刊
摘 要:作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主题活动可以给幼儿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本文结合美术活动开发的具体意义,对美术活动开发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节日主题;美术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美术活动也更加重视,希望通过节日主题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开展幼儿园节日主题美术活动的意义  节日主题与美术活动有机结合对于幼儿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摘 要: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音乐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独特作用,它是开启幼儿智力的钥匙。本文对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  一、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作为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平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也会对幼儿的人格培养、价值观的树立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幼儿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音
期刊
摘 要:幼儿美术活动要注重通过丰富的形式,还原真实的生活,促进幼儿智力、认知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本文对幼儿生活化“创意美术”活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意美术;幼儿生活;创造性  幼儿“创意美术”从幼儿的生理、心理出发,强调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兴趣和内心需求。选择源于幼儿兴趣的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美术创意活动,既是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的基础,也是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创作,发掘幼儿潜能并使之得到快乐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环境下幼儿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成为当今幼儿园教育的一大课题。在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教师只有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才能使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幼儿园;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如何将信息化环境与幼儿园课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幼儿手工活动教学的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手工活动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学;手工活动;审美创造  手工活动能够充分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因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幼儿手工活动教学的价值  1. 开发幼儿智力  手工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利用收集来的教学资源或创作材料,通过对幼儿的科学引导,帮助幼儿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在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