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1999-2008年间国内26种期刊上公开发表并且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气排球的45篇科研论文进行了作者分析,发现:我国气排球科研队伍已初步形成,高等院校教师是科研的主体;作者单位分散中有集中;作者年龄集中在中青年群体;合作方式以同单位为主;核心作者群相对薄弱。
【关键词】气排球;科研队伍;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25-01
0 前言
气排球运动在1984年诞生于中国,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为世界排球家族增添了新成员。本文从气排球科研队伍的人数、职业、职称、年龄、单位、合撰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气排球科研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99-2008年期间公开发表并且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6种期刊上有关气排球的科研论文。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气排球科研队伍人数
从调查结果知道,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有24人,占作者总数的77.42%,高于洛特卡定律中发表1篇作者比例60.7%,可见,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2.2 气排球核心作者分析
根据普赖斯定律对活跃作者的界定,计算得出发表文章数等于以及大于3篇的作者才能成为气排球科研的核心作者。气排球科研人员在1999-2008年中文体育类期刊上发表等于以及大于3篇以上的作者只有2人,共发表文章11篇,占论文总数的6.46%,这与普赖斯的推论核心作者的论文总数应该占论文总数的50%的指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表明我国气排球科研高产核心作者群还相当薄弱。
2.3 作者职业分布
通过调查,论文作者(独立或第一作者)中,从职业状况看,教师类40篇,占总数的88.89%,科研类4篇,占总数的8.89%,未注明1篇,占总数的2.22%。可见,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是我国气排球科研的主体。
2.4 作者职称分布
对调查对象统计,中级职称14人,占总数的45.16%,居首位,其次是副高级以及高级职称9人,占总数的29.04%,初级职称8人,占总数的25.80%。可见,气排球科研的主体是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人员,而高级职称只有2人,只占总数的6.45%,比例偏小。
2.5 作者年龄分布
在有据可查的31位作者中(独立或第一作者):30岁以下的作者有3人,占总数的9.68%;30-40岁的9人,占总数的29.03%;41-50岁的11人,占总数的35.48;51岁以上的5人,占总数的16.13%;还有3人未注明。文章作者的年龄状态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可见,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50岁的中青年科研群体中。
2.6 作者所属单位论文数量分布
通过调查,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在标明作者单位的45篇文章中,作者来自全国22个单位。1999-2008年中文体育类期刊所刊发的气排球文章作者源于两个: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可见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是气排球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高产区。
2.7 气排球科研的合作率
从表1可以看出,文章作者为独立作者的有27篇,占总数的60%,随着作者人数的增加,文章所占篇數的比例逐渐下降,文章作者人数署名最多的有5人。45篇文章中,合撰论文有18篇,占总数的40%。从表2还可以看出,1999-2008年气排球科研文章合撰率有上升的趋势。
2.8 气排球科研额度合作方式
通过统计,同单位同专业文章的合撰率类型最高,占总数的44.44%,但明显低于我国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同类合撰类型64.9%的水平。跨单位同专业以及跨单位跨专业文章合撰率比例较低,各占总数的16.67%。可见,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更注重同单位的交流,而跨单位以及国际间的交流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气排球科研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但核心作者群还相当薄弱,核心作者的论文平均产出率急需提高。
2) 气排球科研工作者以中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为主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50岁中青年科研群体中。
3)气排球科研作者单位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是气排球科研的主要力量。
4)气排球科研合作以同单位合作为主,跨单位合作较少,而国际间的合作几乎还是空白。
3.2 建议
1)气排球科研应该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跨学科、跨单位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
2)加强气排球科研队伍的建设,培育核心作者,增加核心作者及其文章数量。
参考文献:
[1]赵歌,等. 1995-2000年我国排球科学文献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
[2]凌文杰,等.1994-2003我国沙滩排球科研状况的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5).
[3]张凤先.1994-2002年我国软式排球科研状况分析[J]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1).
【关键词】气排球;科研队伍;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25-01
0 前言
气排球运动在1984年诞生于中国,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为世界排球家族增添了新成员。本文从气排球科研队伍的人数、职业、职称、年龄、单位、合撰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气排球科研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99-2008年期间公开发表并且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6种期刊上有关气排球的科研论文。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气排球科研队伍人数
从调查结果知道,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有24人,占作者总数的77.42%,高于洛特卡定律中发表1篇作者比例60.7%,可见,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2.2 气排球核心作者分析
根据普赖斯定律对活跃作者的界定,计算得出发表文章数等于以及大于3篇的作者才能成为气排球科研的核心作者。气排球科研人员在1999-2008年中文体育类期刊上发表等于以及大于3篇以上的作者只有2人,共发表文章11篇,占论文总数的6.46%,这与普赖斯的推论核心作者的论文总数应该占论文总数的50%的指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表明我国气排球科研高产核心作者群还相当薄弱。
2.3 作者职业分布
通过调查,论文作者(独立或第一作者)中,从职业状况看,教师类40篇,占总数的88.89%,科研类4篇,占总数的8.89%,未注明1篇,占总数的2.22%。可见,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是我国气排球科研的主体。
2.4 作者职称分布
对调查对象统计,中级职称14人,占总数的45.16%,居首位,其次是副高级以及高级职称9人,占总数的29.04%,初级职称8人,占总数的25.80%。可见,气排球科研的主体是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人员,而高级职称只有2人,只占总数的6.45%,比例偏小。
2.5 作者年龄分布
在有据可查的31位作者中(独立或第一作者):30岁以下的作者有3人,占总数的9.68%;30-40岁的9人,占总数的29.03%;41-50岁的11人,占总数的35.48;51岁以上的5人,占总数的16.13%;还有3人未注明。文章作者的年龄状态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可见,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50岁的中青年科研群体中。
2.6 作者所属单位论文数量分布
通过调查,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在标明作者单位的45篇文章中,作者来自全国22个单位。1999-2008年中文体育类期刊所刊发的气排球文章作者源于两个: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可见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是气排球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高产区。
2.7 气排球科研的合作率
从表1可以看出,文章作者为独立作者的有27篇,占总数的60%,随着作者人数的增加,文章所占篇數的比例逐渐下降,文章作者人数署名最多的有5人。45篇文章中,合撰论文有18篇,占总数的40%。从表2还可以看出,1999-2008年气排球科研文章合撰率有上升的趋势。
2.8 气排球科研额度合作方式
通过统计,同单位同专业文章的合撰率类型最高,占总数的44.44%,但明显低于我国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同类合撰类型64.9%的水平。跨单位同专业以及跨单位跨专业文章合撰率比例较低,各占总数的16.67%。可见,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更注重同单位的交流,而跨单位以及国际间的交流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气排球科研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但核心作者群还相当薄弱,核心作者的论文平均产出率急需提高。
2) 气排球科研工作者以中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为主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50岁中青年科研群体中。
3)气排球科研作者单位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是气排球科研的主要力量。
4)气排球科研合作以同单位合作为主,跨单位合作较少,而国际间的合作几乎还是空白。
3.2 建议
1)气排球科研应该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跨学科、跨单位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
2)加强气排球科研队伍的建设,培育核心作者,增加核心作者及其文章数量。
参考文献:
[1]赵歌,等. 1995-2000年我国排球科学文献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
[2]凌文杰,等.1994-2003我国沙滩排球科研状况的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5).
[3]张凤先.1994-2002年我国软式排球科研状况分析[J]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