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到大地测量中,能够以GPS测量仪器和系统替代原本的角尺测量以及人工绘图,测量效率更高,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在今后的发展中,技术人员应做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深入研究,促进测量精度提高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的难度,使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大地测量;应用
  引言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大地测量的范围从原本的地面扩展到了天空,对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相关技术空缺的填补,为大地测量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然而,要进一步强化大地测量的效果,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方法的深入研究。
  1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是GPS(是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首字母縮写词,其原理就是利用导航卫星作为介质,实现时间和距离的测量,在此架构上形成对应全球定位系统。其实全球定位系统,一开始仅仅适用于军方,关注的领域是三维测速、导航定位和授时系统的架构。也就是说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于对应目标进行连续性的定位和测速,无论是时间传递维度,还是定位精密维度,都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状态。发展至今,全球定位系统已经被使用到各个领域和行业,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进展。以先进技术的发展为支撑,GPS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能够使测量精度和效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在空间地理科学中,大地测量不仅可以精确地获取物体的空间信息,而且涉及多项测量类的内容知识。
  对于GPS系统的架构进行分析,会发现主要可以将其归结为三个部分:其一,空间部分。24颗GPS工作卫星构架而成,形成对应的星座,当然这些卫星的工作价值是不一样的,有21颗是以导航为主导业务的,还有剩下的是3颗扮演着备用卫星的角色;其二,控制部分,定位控制部分,是全球多个跟踪站构建的监控系统的综合体,不同的监控系统,其作用不同,所要发挥的效能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会将其归结为主控站、监控站和注入站三个类型;其三,用户部分,主要是使用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用户设备等为终端,确保与实际的定位系统形成关联,在此基础上确保对应定位功能得以实现。
  2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1 GPS定位精度高。GPS技术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这一特点在大地测量工作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也是GPS技术可以代替人工测量的重要原因。在测量的过程中每一个测点都可以通过GPS系统所收集的反射信号和发射信号进行计算,这样能够获取准确的定位,且定位精度可以满足1E-8要求。在测量工作中应用GPS技术,能够提升图像画面的清晰度,并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此外,GPS技术具有多样化的工作模式,测量人员可以按照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测量模式。
  2 操作简洁方便。GPS技术在操作上比传统的大地测量技术简便,使得测绘工作的难度有所降低,测量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GPS技术在大地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过程非常便捷,工作量小,减少人力。测量人员在开展大地测量工作时,只需要开启测量设备即可。由此可见,GPS技术应用在大地测量工作中可以带来非常大便捷,使得测量工作更加简单。
  3 布点较灵活。测量布点是大地测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大地测量技术往往会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且布设观测点的难度比较大。在选择布点位置时会受到环境和具体位置的影响,然而在大地测量工作中引入GPS技术中,能够有效解决该项问题。通常而言,只要满足视野开阔性特点,就可以实行布点测量。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将GPS技术应用到大地测量中可以提升测量设计,合理选择控制网点。
  4 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外部环境因素会影响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效果,GPS技术较强的适应性体现在其对客观环境要求低,能够有效满足大部分的测量条件。在实际应用期间会由于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增加测量过程的复杂性。GPS技术可以很好地适应大多数的测量条件,而且不会因为外界环境因素而导致测量过程变得复杂,在应用GPS技术之后,受外界条件影响低。
  3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3.1断面放样
  将GPS技术应用到大地测量中,能够突破地形、环境等因素的限制,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展开,面对不同的测量对象时,可以凭借良好的适应性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以公路测量为例,需要先对公路横、纵断面以及中线位置进行放样,利用GPS技术对公路中线进行放样的过程中,只需要将公路的桩点坐标输入相应的GPS系统电子手册中,系统就会自动完成数据计算,确定最佳的放样点位置,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计算。同时,在纵断面放样过程中,可以将放样数据输入系统的电子手册中,系统会自动生成全面、细致的数据文件,并自动进行保存,从而为施工现场的测量放样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横断面放样时,需要工作人员对横断面挖填的方式进行明确,完成对应数据信息的输入后,GPS系统会快速生成对应的放样文件,并做好文件的存储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放样工作的效率。
  3.2地形图绘制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大地测量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要求测量工作必须达到更高的测量精度。基于GPS技术进行大地测量时,测量人员能够确保测量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缩减测量时间,降低测量成本。前期准备阶段,应结合测量区域的实际情况绘制大比例地形图,从GPS技术的特点出发,设置相应的测量网,并且将其与现有的测量网点一起进行共同测量,对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筛选处理,为地形图的绘制提供可靠支撑。GPS技术的应用虽然要求进一步加大地形图的比例,但是因为计算机系统和专业绘图软件的应用,地形图绘制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3.3工程计算
  在大地测量工作中,GPS技术的合理应用还能为工程测量和计算提供便利。例如,进行土石方量计算时,通过GPS系统和地面线数据,能够完成对于土石方开挖总量的自动精确计算,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计算精度,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资金浪费的问题,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又如,在一些跨度较大的桥梁工程中,测量工作往往需要在水面或山谷中进行,可能会遇到雾气遮挡的情况。为了保证测量效果,放样前,应借助空间三点后方距离交会的基本原理,准确定位测量对象,提升平面坐标测量结果的精准度。结束语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运用在大地测量的工作中具有定位精度高、操作简洁方便、布点较为灵活和适应性较强的特点。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提升了大地测量工作的效率,在大比例绘制地形图和公路的放线放样等工作中都有具体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在大地测量中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替代其他传统技术,逐步成为大地测量中的重要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海涛.基于大地测量中的GPS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9(19):105-106.[2]许欣欣.基于大地测量中的GPS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3):149-150.[3]廖维昌,张俊宇.浅谈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8):44-45.[4]陆宇航.大地测量中的GPS技术的应用浅谈[J].科技展望,2016,26(10):171.[5]姜官臣.浅析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98.
其他文献
摘要:区块链技术通过分散的共识机制为网络空间计算提供了安全、高效、可靠的环境;时间戳、加密和签名技术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分布式存储和加密算法保证了区块链数据库的不可逆性和不可读性,为解决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区块链技术在加密风险、协商一致算法的效率方面还仍需努力,同时还要重视交易回溯数据的复杂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应用  1
期刊
摘要:在本文研究中,针对目前土木工程当中的发承包环节进行了深度分析,从造价管控这一点出发,从财务方面对工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最后能够得到相应的财务收益和社会收益,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管控策略,即发包方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提高发包单位的重视程度、选择合理的合同计价方式,旨在进一步提高项目施工发承包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避免不必要的造价溢出。  关键词:施工阶
期刊
摘要:我国农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具备十分久远的发展历史,到了当今时代也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与提升。现阶段,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大部分是将小型工程项目作为主要,在实际施工进程中浆砌石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这一施工技术方式操作起来较为简便,并且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较低,在实际建设进程中牢固性较强,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之中获取大范围推行与应用。  关键词:浆砌石技术;小型水利工程;分析  引言  随着
期刊
摘要:基于实际项目为研究对象,由景观设计、可识别性概念延伸至对项目的区位分析、现状分析,发现项目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从多方面进行解决,提出道路景观可识别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道路景观;可识别性;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扩大,道路景观的建设规模也不断提升。城市道路连接着城市的各个区域,不仅丰富了城市绿化层次,也充分展现着城市的魅力。然而近几年来,城市道路景观大多凸显出绿化层次单一、道路可识别性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自然环境,同时能源的供应状态也愈发紧张。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节能与环保是极其重要的话题。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时,积极融入节能环保的思想,有助于能源体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所以,相关的技术工作者有必要强化对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体系的研究,持续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与装置,从而对给排水工程的节能效果进行改善。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节能措施  在社会快
期刊
摘要:主要从成品保护问题、构件质量问题、构件连接质量问题阐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隐患,并分析了施工中的实际采取的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来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质量问题;防范措施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越发的重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在建筑领域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的一定的优势,和其它建筑种类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具有简便性与快捷性等
期刊
摘要:农业综合开发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态农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是以小流域为基础单元,进行农业生态型开发,本文以新泰朝阳小流域为例,阐述了基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农业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基础,促进生态保护及流域内农业发展,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基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速度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明显与日俱增,不过高层建筑对于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先进技术,为工程提供质量保障。当下高支模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项目有很多优势,但是施工中要注意安全规范,控制好各项环节,避免出现模板支架垮塌等事故,应基于安全的状态下应用该技术。本文对高层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通过有秩序的搭建、严格控制管理,全面
期刊
摘要:随着对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多,天然气站场也在逐渐发展,其规模和功能日益完善,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天然气长输管道输气站场的安全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简单分析站场运行特点,并对其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尝试给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旨在维护天然气站场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天然气;输气站场;安全管理  引言:天然气在运输的过程中,若距离过长,应设置相应的输气站场,对天然气进行储存
期刊
摘要:面对国内城市化的全面推进,如今的房屋转让和租赁,还有征收和平改,渐渐成为许多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房屋征收的时候放权变更,由于牵扯许多内容,故往往会出现业主和施工方分歧情况,影响和制约房屋征收活动组织。对此有必要对房屋征收产权变更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分析房屋征收产权变更情况,研究影响产权变更的要素,提出合理的应对办法。  关键词:房屋征收;物权变动;征收拆迁;立法  前言:国内近些年的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