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主要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单一的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只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被动发展,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是相背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去促进每一位学生实现合作学习,实现最优发展。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家D.L.Stufflebeam所认为的那样:“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1 发展性评价理论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拉托尔(Latoner)和克利夫特(Crift)最早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思想。他们主张,评价在方向上要重视未来,在目的上要重视评价对象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传统的评价方式直接导致了教育的“标准化”,即用相同方式把相同内容传授给所有学生,用相同方法和相同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评价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评价应该是发展性的,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项智能,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发展学生的各自优势。
发展性评价的主要观点是:以被评价者科学素质全面发展为评价目标,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关注发展过程,关注被评价者为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途径,获得的经验和体验,情感和态度等,倡导动态过程性评价;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发展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2.1 实施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的要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和淘汰功能,强调评价的内化激励功能,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要改变过分追求评价的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倾向,突出评价发展性。
2.2 实施发展性评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4条课程标准评价部分强调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浅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觉学生的优点,最终使得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 发展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3.1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他人评价包括学生、老师、家长、管理者等人的评价。由于长期以来,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纸笔测验,它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挥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的结果往往是量化打分制,它过于集中反应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情况,忽视了其他智能的发展情况。它只关注结果而不关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抑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教与学才会更有效果。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前自学“导学案”,上课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探究导学内容以便上课中小组展示学习结果,其他同学点评、纠错,师生共同探究、点评、提升。最后自我评价、组内、组间评价、,同时,倡导教师评价、随机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3.2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结果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如期末的考核、考试等,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结果性评价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判定最终的学习成果,并做出成绩评定。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过程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
评价应该过程与结果兼顾,重过程、重应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即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交流、对话的程度,看学生是否发挥了主体作用。评价中不完全以活动成果为重点,应挖掘活动环节中内含的因素作为个性教育素材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有些问题学生虽然付出很大努力,但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但结果没有成功。我们在评价时就不能简单的说他们是失败的,我们要看到他们在探究中获得的体验。这是一个人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的经历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不可量化的“长效性”和“内隐性”。
3.3 知识测验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
所谓的活动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境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它可以系统地衡量一个学习者使用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活动表现评价要求学生有较高水平的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可促使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际中的应用;力求学生表现出创造、设计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知识检测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表现性评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要有效地使用表现性评价,我们要明确实施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或结果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要有据可依,要体现出评价的可操作性。
4 发展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化学教学的评价方式确实应该有重大的改变,通过改变常规的知识测验和纸笔测验一统 天下的局面,开发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测验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与相平衡的新型评价体系,以满足培养科学素养的目的需要,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和策略发生积极的改变,保证此次改革的顺利实施。化学教学评价的改革不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教师营造了宽松民 主的专业发展氛围。也许我们作教师的,在新评价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会付出很多,但我们不感到沉重;因为我们策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测评形式,受到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 中华人命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王磊《走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文稿
[4] 毕华林。化学教育新视角[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86-189
1 发展性评价理论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拉托尔(Latoner)和克利夫特(Crift)最早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思想。他们主张,评价在方向上要重视未来,在目的上要重视评价对象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传统的评价方式直接导致了教育的“标准化”,即用相同方式把相同内容传授给所有学生,用相同方法和相同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评价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评价应该是发展性的,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项智能,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发展学生的各自优势。
发展性评价的主要观点是:以被评价者科学素质全面发展为评价目标,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关注发展过程,关注被评价者为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途径,获得的经验和体验,情感和态度等,倡导动态过程性评价;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发展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2.1 实施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的要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和淘汰功能,强调评价的内化激励功能,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要改变过分追求评价的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倾向,突出评价发展性。
2.2 实施发展性评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4条课程标准评价部分强调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浅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觉学生的优点,最终使得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 发展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3.1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他人评价包括学生、老师、家长、管理者等人的评价。由于长期以来,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纸笔测验,它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挥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的结果往往是量化打分制,它过于集中反应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情况,忽视了其他智能的发展情况。它只关注结果而不关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抑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教与学才会更有效果。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前自学“导学案”,上课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探究导学内容以便上课中小组展示学习结果,其他同学点评、纠错,师生共同探究、点评、提升。最后自我评价、组内、组间评价、,同时,倡导教师评价、随机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3.2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结果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如期末的考核、考试等,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结果性评价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判定最终的学习成果,并做出成绩评定。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过程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
评价应该过程与结果兼顾,重过程、重应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即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交流、对话的程度,看学生是否发挥了主体作用。评价中不完全以活动成果为重点,应挖掘活动环节中内含的因素作为个性教育素材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有些问题学生虽然付出很大努力,但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但结果没有成功。我们在评价时就不能简单的说他们是失败的,我们要看到他们在探究中获得的体验。这是一个人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的经历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不可量化的“长效性”和“内隐性”。
3.3 知识测验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
所谓的活动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境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它可以系统地衡量一个学习者使用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活动表现评价要求学生有较高水平的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可促使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际中的应用;力求学生表现出创造、设计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知识检测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表现性评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要有效地使用表现性评价,我们要明确实施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或结果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要有据可依,要体现出评价的可操作性。
4 发展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化学教学的评价方式确实应该有重大的改变,通过改变常规的知识测验和纸笔测验一统 天下的局面,开发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测验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与相平衡的新型评价体系,以满足培养科学素养的目的需要,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和策略发生积极的改变,保证此次改革的顺利实施。化学教学评价的改革不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教师营造了宽松民 主的专业发展氛围。也许我们作教师的,在新评价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会付出很多,但我们不感到沉重;因为我们策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测评形式,受到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 中华人命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王磊《走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文稿
[4] 毕华林。化学教育新视角[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