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钟海涛的章草越来越被书坛所关注和熟悉。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先生评价其章草:“尚古意、化笔法、呈文人志趣。”其以高古大气的章草作为艺术创作载体,以古雅朴茂的笔调,书写卓异才情、深厚学养 ,体现出“以文化书,以书呈文”的书法内涵,在当代章草书家中鹤立而独行。
钟海涛对章草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统研习章草的阶段,这一时期,其对书法的学习,涉猎的面非常广。对汉、魏、六朝碑版中圆笔者如《夏承》《乙瑛》《孔宙》《封龙山》《云峰山刻石》《郑文公》等,方笔者如《张迁》《衡方》《张黑女》《张猛龙》等,都下过很深的功夫。在行草书方面,先是对于王羲之的《圣教序》《十七帖》笔法、结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流传于世的章草《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以及简帛、钟鼎吉金进行了反复临习。第二阶段是对于章草的融化阶段。这一时期,他探索向今草系统中借鉴“气势”,把古人的字字独立的章草转换为类似于今草作品的连绵回护,增强了节奏和韵势上的美感。他2008年以后创作的作品,开始上升为深层内化的阶段,用笔果断凝重,结体简练自然,朴中见秀,气息高古,有皇象、索靖的章草遗意。
钟海涛的章草不仅有古意,还有己意,有新意,注重创作主体精神与书法形式之间的契合,重视书法的“抒情”特质,体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有着浓浓的书卷气和文人志趣。这源于钟海涛涉猎的广泛,以及历史、哲学、文学、美学、音乐等相关艺术门类的滋养。
海涛的作品重视抒情畅意艺术表现,力求达到功、性与技、意的完美融合。“气”、“韵”作为中国书法的一条抒情达意的主要命脉,在其作品中承接得生动传神,富有魅力。他给古朴的章草赋予了新的文人气息,为当代章草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贵的范例。
从书法史的角度看,钟海涛走的是“尚碑”“尚气”一路。章草本身就是碑帖结合的代表之作。因此,金石气是钟海涛寻获的重要美学理念。他对于书法金石气的营构,得力于在章草领域大力拓化,将章草的古、拙、厚与碑学的骨、势、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肆意雄强、朴厚大气的独特风格。
钟海涛所形成的碑体章草,在审美的主层面上张扬着震撼人心的阳刚之美。“碑体章草”在碑的骨格上出以金石味,又具笔势连贯的动态美,这实际上有很大的难度。魏碑和草书,一个以方笔为主,多折而少转;一个以圆笔为主,多转而少折。没有方折谈不上北碑,没有圆转也谈不上草书。钟海涛将凝重的北碑与流畅的章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字形上,集古代书迹于一体,将先贤遗迹化为己有,求字字有来头,笔笔有出处。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其劲健的行笔,开阔的体态,有一种金石韵味和雄强气魄。
钟海涛章草的高人处就在于他的笔法和风格气韵。读钟海涛的章草,让我感到他旺盛的书法创造潜力和喷薄欲出的艺术才情。钟海涛春秋正富,生活阅历、笔墨修养、创作思维蓄积丰厚,且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因此,我相信,假以时日,他的章草艺术必能在当代书坛中树立新的审美范式!(编辑/可敬)
钟海涛对章草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统研习章草的阶段,这一时期,其对书法的学习,涉猎的面非常广。对汉、魏、六朝碑版中圆笔者如《夏承》《乙瑛》《孔宙》《封龙山》《云峰山刻石》《郑文公》等,方笔者如《张迁》《衡方》《张黑女》《张猛龙》等,都下过很深的功夫。在行草书方面,先是对于王羲之的《圣教序》《十七帖》笔法、结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流传于世的章草《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以及简帛、钟鼎吉金进行了反复临习。第二阶段是对于章草的融化阶段。这一时期,他探索向今草系统中借鉴“气势”,把古人的字字独立的章草转换为类似于今草作品的连绵回护,增强了节奏和韵势上的美感。他2008年以后创作的作品,开始上升为深层内化的阶段,用笔果断凝重,结体简练自然,朴中见秀,气息高古,有皇象、索靖的章草遗意。
钟海涛的章草不仅有古意,还有己意,有新意,注重创作主体精神与书法形式之间的契合,重视书法的“抒情”特质,体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有着浓浓的书卷气和文人志趣。这源于钟海涛涉猎的广泛,以及历史、哲学、文学、美学、音乐等相关艺术门类的滋养。
海涛的作品重视抒情畅意艺术表现,力求达到功、性与技、意的完美融合。“气”、“韵”作为中国书法的一条抒情达意的主要命脉,在其作品中承接得生动传神,富有魅力。他给古朴的章草赋予了新的文人气息,为当代章草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贵的范例。
从书法史的角度看,钟海涛走的是“尚碑”“尚气”一路。章草本身就是碑帖结合的代表之作。因此,金石气是钟海涛寻获的重要美学理念。他对于书法金石气的营构,得力于在章草领域大力拓化,将章草的古、拙、厚与碑学的骨、势、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肆意雄强、朴厚大气的独特风格。
钟海涛所形成的碑体章草,在审美的主层面上张扬着震撼人心的阳刚之美。“碑体章草”在碑的骨格上出以金石味,又具笔势连贯的动态美,这实际上有很大的难度。魏碑和草书,一个以方笔为主,多折而少转;一个以圆笔为主,多转而少折。没有方折谈不上北碑,没有圆转也谈不上草书。钟海涛将凝重的北碑与流畅的章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字形上,集古代书迹于一体,将先贤遗迹化为己有,求字字有来头,笔笔有出处。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其劲健的行笔,开阔的体态,有一种金石韵味和雄强气魄。
钟海涛章草的高人处就在于他的笔法和风格气韵。读钟海涛的章草,让我感到他旺盛的书法创造潜力和喷薄欲出的艺术才情。钟海涛春秋正富,生活阅历、笔墨修养、创作思维蓄积丰厚,且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因此,我相信,假以时日,他的章草艺术必能在当代书坛中树立新的审美范式!(编辑/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