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之所以要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责任感是重要的:它是道德的内核,是道德评价的最一般尺度,是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的缺失:人们常常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将个体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之上,将个人理想置于社会理想之上。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应同时考虑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方面的因素,从这四个方面协同推进,而不应从单一的层面推进。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 教育 必要性 基本策略
Abstruct The reason to conduct the education of responsibility, on the on h,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important, it is the kernel of moral, it is the most general scale of moral education, it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talented person, on the other h, the reason is the los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modern society; human always put personal interests on the social interests, put personal development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ut personal ideal on the social ideal. To conduct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taking into ac four factors of society, family, school personal, collaboration to promote four factors, rather than from a single aspect.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necessity strategy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家将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国家未来教育的战略主题,将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大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社会责任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此,有必要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推进策略进行分析。
一、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一)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个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上,从社会整体利益转向个人利益。一个人光做好人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做一个有用的好人。所谓做一个有用的好人,就是他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然而,有些人无法抵挡金钱、物质的诱惑,把追逐个人财富、名利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第一目标。
第二,在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上,从社会整体发展转向个人发展。目前,考研、考公务员热在大学校园里悄然流行起来,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职业规划、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大部分人考研考公务员的动机都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和前途,而没有真正考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哪些方面的人才。
第三,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上,从社会理想转向个人理想。 如今的社会,由于受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青年人大谈个人理想,而很少谈及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问题。以前所宣扬的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富强振兴而奋斗的精神越来越少。
(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受到不良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国人的责任感出现缺失和淡化现象,一部分人偏重个人主义,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社会方面关心的较少。过去,人们把以爱国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追求标准。然而,现在却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倾向于把实现个人利益看得比其他利益更为重要,在面临选择时更加偏重实利主义。
第二,学校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其教育方式主要以教师的传授说教为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非常少,而没有亲身实践的经历则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造成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意识不强这样的问题。
第三,家庭原因。我国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的时代,现在的孩子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他们是关爱有加、过分溺爱,从而导致现在的孩子就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出现了问题,不知承担义务,养成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恶习。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难以树立健康的社会道德意识,很难适应社会群体生活,很难用社会规范来约束其行为。也难以形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
第四,个人自身原因。如今的一代青年人基本上都是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很少经历过真正的挫折,也很少接受挫折教育,导致抗挫能力很弱。另外,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力薄弱等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更无从谈及认识到历史和时代所赋予自己的使命问题。
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感是道德的内核。任何道德都是相应责任的具体体现:师德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在道德领域的内在反映,医德是医生的社会责任在道德领域中的内在反映,家庭责任在道德领域中表现为家庭美德……。有责任感的人,会自觉的遵守法律,服从各种道德规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认真负责,会妥善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相反,缺乏责任感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言行极不负责,甚至不顾基本的道德规范,去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第二,社会责任感是道德评价最一般的价值尺度。社会责任感是对每一个人共同的社会要求。当代的“活雷锋”郭明义之所以成为我们当今时代道德的楷模,主要是因为他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样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使我们相信,人的社会责任感是整个道德大厦的基石,离开了社会责任感,道德教育就无从谈起。
第三,社会责任感是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学校里走出的毕业生他们将扮演着一个新的角色,那就是职场新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会把他身上的责任感融入到他所从事的职业之中。反之,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工作也不会很出色。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21世纪的人才应掌握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通行证则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并指出,没有第三张通行证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没有意义。这“第三张通行证”就是讲人的责任感。由此可以看出:责任感对人生的发展,对能力的发挥以及对纪律的遵守都具有特殊的影响。
三、社会责任感提升的基本策略
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自身四方面因素共同发挥的作用。因此,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体自身四个方面同时进行,而不能仅仅依靠某一单一的渠道:
第一,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有利于责任感培育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而这种道德氛围的形成主要有赖于政府的价值引导,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建立健全的行政、法律、经济的措施与政策,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学校要加强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责任感。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任的责任感,可以从完成作业情况、讲安全、讲卫生、遵守班级纪律等点滴小事做起。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任的良好责任感,要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目标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同时要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共同努力。
第三,重视家庭教育,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责任感培养。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堂,家长或监护人是学生的启蒙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权威的人。家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影响自己的孩子,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做一个诚实、文明、守信用的人,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兄弟姐妹、邻居朋友和谐相处、互相帮助,逐步形成努力与人合作的责任意识。
第四,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增强其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起点是个体对责任对象的主动关注,拉近与对象的心理距离;在此基础上把个体融入到相关事物的关联之中,这是社会责任感建构的关键。一个人的一言一行虽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支配其言行的主要动力却来自于主体本身,所以,学生自身要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通过学习深化自己对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识,让自己更多的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切身参与其中时,学生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才能内化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自己履行责任的意识水平,进而更好地去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于浩华.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73-76.
[3] 宋加木,王娟,巩其亮.西方文化冲击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省团校学报.2008(2):18-19.
[4] 熊良华.家庭教育要重视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1990(2):20-23.
[5] 于浩华.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73-76.
[6] 廖安辉.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5,(6):27-29.
[7] 刘飞,刘义.责任感问题的理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3):155-157.
[8] 刘兴翠.从培育责任心开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J].思想政治教学,2002,(11):52-53.
[9]《学习—内在的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1996.
[10] 孔伟红.论当代青少年责任感的缺失与培养[J].湖湘论坛,2008,(5):112-113.
[11] 韦琼芬.浅谈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9,(5):5-6.社.1996.
[12] 刘铁芳.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构与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2):26-30.
作者简介:
孙莹, 女,汉族, (1989— ) , 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研究生。
杨道宇,男,汉族,(1978—),河南商丘人,渤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哲学。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W2011075。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 教育 必要性 基本策略
Abstruct The reason to conduct the education of responsibility, on the on h,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important, it is the kernel of moral, it is the most general scale of moral education, it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talented person, on the other h, the reason is the los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modern society; human always put personal interests on the social interests, put personal development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ut personal ideal on the social ideal. To conduct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taking into ac four factors of society, family, school personal, collaboration to promote four factors, rather than from a single aspect.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necessity strategy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家将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国家未来教育的战略主题,将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大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社会责任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此,有必要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推进策略进行分析。
一、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一)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个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上,从社会整体利益转向个人利益。一个人光做好人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做一个有用的好人。所谓做一个有用的好人,就是他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然而,有些人无法抵挡金钱、物质的诱惑,把追逐个人财富、名利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第一目标。
第二,在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上,从社会整体发展转向个人发展。目前,考研、考公务员热在大学校园里悄然流行起来,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职业规划、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大部分人考研考公务员的动机都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和前途,而没有真正考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哪些方面的人才。
第三,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上,从社会理想转向个人理想。 如今的社会,由于受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青年人大谈个人理想,而很少谈及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问题。以前所宣扬的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富强振兴而奋斗的精神越来越少。
(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受到不良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国人的责任感出现缺失和淡化现象,一部分人偏重个人主义,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社会方面关心的较少。过去,人们把以爱国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追求标准。然而,现在却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倾向于把实现个人利益看得比其他利益更为重要,在面临选择时更加偏重实利主义。
第二,学校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其教育方式主要以教师的传授说教为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非常少,而没有亲身实践的经历则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造成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意识不强这样的问题。
第三,家庭原因。我国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的时代,现在的孩子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他们是关爱有加、过分溺爱,从而导致现在的孩子就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出现了问题,不知承担义务,养成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恶习。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难以树立健康的社会道德意识,很难适应社会群体生活,很难用社会规范来约束其行为。也难以形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
第四,个人自身原因。如今的一代青年人基本上都是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很少经历过真正的挫折,也很少接受挫折教育,导致抗挫能力很弱。另外,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力薄弱等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更无从谈及认识到历史和时代所赋予自己的使命问题。
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感是道德的内核。任何道德都是相应责任的具体体现:师德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在道德领域的内在反映,医德是医生的社会责任在道德领域中的内在反映,家庭责任在道德领域中表现为家庭美德……。有责任感的人,会自觉的遵守法律,服从各种道德规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认真负责,会妥善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相反,缺乏责任感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言行极不负责,甚至不顾基本的道德规范,去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第二,社会责任感是道德评价最一般的价值尺度。社会责任感是对每一个人共同的社会要求。当代的“活雷锋”郭明义之所以成为我们当今时代道德的楷模,主要是因为他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样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使我们相信,人的社会责任感是整个道德大厦的基石,离开了社会责任感,道德教育就无从谈起。
第三,社会责任感是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学校里走出的毕业生他们将扮演着一个新的角色,那就是职场新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会把他身上的责任感融入到他所从事的职业之中。反之,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工作也不会很出色。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21世纪的人才应掌握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通行证则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并指出,没有第三张通行证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没有意义。这“第三张通行证”就是讲人的责任感。由此可以看出:责任感对人生的发展,对能力的发挥以及对纪律的遵守都具有特殊的影响。
三、社会责任感提升的基本策略
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自身四方面因素共同发挥的作用。因此,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体自身四个方面同时进行,而不能仅仅依靠某一单一的渠道:
第一,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有利于责任感培育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而这种道德氛围的形成主要有赖于政府的价值引导,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建立健全的行政、法律、经济的措施与政策,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学校要加强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责任感。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任的责任感,可以从完成作业情况、讲安全、讲卫生、遵守班级纪律等点滴小事做起。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任的良好责任感,要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目标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同时要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共同努力。
第三,重视家庭教育,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责任感培养。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堂,家长或监护人是学生的启蒙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权威的人。家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影响自己的孩子,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做一个诚实、文明、守信用的人,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兄弟姐妹、邻居朋友和谐相处、互相帮助,逐步形成努力与人合作的责任意识。
第四,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增强其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起点是个体对责任对象的主动关注,拉近与对象的心理距离;在此基础上把个体融入到相关事物的关联之中,这是社会责任感建构的关键。一个人的一言一行虽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支配其言行的主要动力却来自于主体本身,所以,学生自身要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通过学习深化自己对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识,让自己更多的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切身参与其中时,学生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才能内化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自己履行责任的意识水平,进而更好地去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于浩华.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73-76.
[3] 宋加木,王娟,巩其亮.西方文化冲击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省团校学报.2008(2):18-19.
[4] 熊良华.家庭教育要重视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1990(2):20-23.
[5] 于浩华.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73-76.
[6] 廖安辉.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5,(6):27-29.
[7] 刘飞,刘义.责任感问题的理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3):155-157.
[8] 刘兴翠.从培育责任心开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J].思想政治教学,2002,(11):52-53.
[9]《学习—内在的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1996.
[10] 孔伟红.论当代青少年责任感的缺失与培养[J].湖湘论坛,2008,(5):112-113.
[11] 韦琼芬.浅谈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9,(5):5-6.社.1996.
[12] 刘铁芳.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构与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2):26-30.
作者简介:
孙莹, 女,汉族, (1989— ) , 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研究生。
杨道宇,男,汉族,(1978—),河南商丘人,渤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哲学。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命体验取向的课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W201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