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徕卡镜头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徕卡光学研发总监彼得·卡伯(Peter Karbe)是徕卡镜头研发的第4代领军人物,他设计的徕卡M系列镜头包括APO Summicron-M 50mm F2 ASPH、APO-Summicron-M75mm F2.0 ASPH、Noctilux-M 50mm F0.95 ASPH、APO-Summicron-M 35 f/2 ASPH等。徕卡镜头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有什么特点?摄影器材研究者透明蓝和彼得·卡伯为您一一解读。
  透明蓝:徕卡镜头的特点是什么?
  彼得·卡伯:在我看来,徕卡镜头的特点是在拥有优秀光学性能的同时保持小巧的外形。除此之外,镜头的坚固及耐用也是徕卡最为看重的特性。
  透明蓝:徕卡在近一百年里制造了那么多优秀的镜头,有什么诀窍吗?
徕卡M 35mm F1.4“钢嘴”镜头

  彼得·卡伯:别雷克教授于1930年出版了《实用光学基础》一书,该书总结了他在镜头设计方面的经验,并诠释了其镜头设计理论。别雷克教授的“光学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理论也成为徕卡公司镜头研发生产的基础理论。这本书1969年再版后一直销售到1985年,这几乎是一个奇迹。得益于别雷克教授的理念,徕卡光学设计师设计出了一只又一只优秀的徕卡镜头。
  透明蓝:徕卡早在1953年就开始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镜头,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辅助设计工具,光学设计师还重要吗?
  彼得·卡伯:在新镜头的研发过程中,對光学系统进行分析即使在当今依然十分重要,同时也是研发新镜头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计算机和软件只是帮助回答问题的工具,而问题则是由光学设计师提出的。
  透明蓝:新型玻璃材料的应用(比如20世纪50年代镧系放射性玻璃),以及提高加工精度都可以制造出更好的镜头。现在,徕卡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以便制造出更优秀的镜头?
  彼得·卡伯:近年来生产的新一代徕卡M镜头光学特性有了一些改变。镜头在全开光圈下就可达到优异的成像质量,但缩小光圈,光学性能不会提升,仅能继续增加景深。为此,新一代徕卡M镜头制造使用了特殊的玻璃镜片(APO),它具有高折射率及消除色差的特性。另外非球面镜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浮动镜组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镜头结构中,这样可以使同样的光学素质覆盖镜头全部的焦段,这对研发大光圈镜头来说尤为重要。
  透明蓝:关于徕卡镜头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徕卡曾采用程序控制的恒定冷却速度在玻璃材料熔融的状态下进行长达一年时间的冷却,以保证光学质量,这是真的吗?
  彼得·卡伯:不是。徕卡过去自己制造镜头用的光学玻璃时,对光学玻璃的允许误差率要求非常严格,冷却时间常常需要几周。现在徕卡已经不再生产制造镜头的光学玻璃,而是从知名的玻璃生产商订购。
徕卡M 21mm F1.4镜头结构

  透明蓝:很多徕卡拥趸认为HTF曲线不足以描述徕卡镜头的光学素质,徕卡镜头有一些不能言传,只可意会的“德国味道”。您认为评判镜头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什么?
  彼得·卡伯:所有评判徕卡镜头光学素质的核心参数都可以用物理量来描述,但这些核心参数并非都能通过镜头宣传页中的MTF曲线表达,比如生产工艺的精度及镜片镀膜的允许误差率等。一只镜头是否可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与生产工艺息息相关,而生产工具的精度对加工精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透明蓝:胶片时代的徕卡老镜头应用在数码相机上时,是否有与新镜头同样优秀的表现?反之,如果将数码时代的镜头用到胶片相机上,效果会怎样?徕卡在数码时代会针对电子感光元件的特性对镜头光学做一些优化吗?
  彼得·卡伯:徕卡已经将数码技术与M系统进行完美的融合。针对电子感光元件对光线入射角度敏感的问题,徕卡和柯达共同研发了微透镜偏移(Micro Lens Offset)技术。该技术对相机里的电子感光元件进行了优化,搭配“胶片镜头”使用也有优异表现。数码时代的镜头用在胶片相机上效果同样优异。
  透明蓝:数码时代,照片是“算”出来的。徕卡是否将在胶片时代积累的大量经验融入到算法当中呢?算法是否会直接影响到数码照片的质量?6 bit的功能是什么?
  彼得·卡伯:数码化使校正像差、暗角、变形更为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徕卡在胶片时代定义的镜头质量目标在数码时代会被推翻。恰恰相反,徕卡始终将镜头的光学素质维持在最高的水平。通过软件校正的主要是镜头的畸变和暗角。6位编码将准确的镜头型号传送给相机,以便可以使用相应的校正数据。
  透明蓝:很多徕卡用户十分在意镜头的用料,认为这是区分徕卡镜头与其他镜头品质的关键之一。近年来某些徕卡镜头的用料似乎不那么考究了,比如现行版的银色35mm F1.4ASPH。这是为了节约成本,还是有技术方面的考量?
  彼得·卡伯:过去,黄铜材料在徕卡镜头中有重要作用。其一,在镜筒内部使用黄铜材料固定镜片,黄铜和铝两种材料的结合可以保证镜片运动顺畅、精确对焦。其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徕卡银色镀铬镜头的镜筒材质必须使用黄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外观的均匀性,缺点是增加了镜头的重量。而现在,随着工艺的进步,达到相同的外观,银色镜筒也可以用铝材进行阳极化处理,这可以在不影响镜头质量的前提下减轻镜头的重量。
  透明蓝:有人痴迷老徕卡镜头,如八枚玉、50mmF1.2双非、钢嘴等。近年来,徕卡推出了若干复刻镜头,如Summaron-M 28mm F5.6、Thambar 90mm F2.2等。今后我们会继续看到复刻镜头吗?
  彼得·卡伯:对未来的新产品无可奉告,但我们会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责任编辑:李毅刚)
徕卡Summilux-M 50mm F1.4镜头
其他文献
西澳大利亚(Western Australia,以下简称“西澳”)是澳大利亚联邦最大的行政州,占国土面积的1/3,幅员252万平方公里,人口262万。地广人稀的西澳被印度洋温暖的“大手”半握其中,南回归线贯穿东西,2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含岛屿)串起了阳光大海和星辰沙漠。这里不仅是览胜探幽的旅游打卡地,更是风光摄影师此生不可错过的圣殿。希腊传说中的大洋神俄刻阿诺斯(Oceanus)有三个孙女,她们是激
期刊
01:早期的照片匣没有什么装饰,以皮革蒙面,也没有印花照片匣的出现02:这张拍摄于1840年代的照片经手工上色,照片的内框十分简单,没有任何图案03:使用原玻璃在2019年重新密封的照片匣。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照片都经过重新封存  1839年法兰西科学院公布达盖尔法摄影术后,人们亲眼目睹了能够真实记录影像的照片,随即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摄影热潮。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Daguerretype)照片
期刊
本期训练主题:如何拍好一张肖像照片  本期指导老师:王攀  本期学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本期训练主题:如何拍好一张肖像照片本期训练要点  拍摄肖像照片前,必须做好前期工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拿起相机的那一刻,要有足够的自信,制造出良好的拍摄氛围。  每个媒体属性不同,对肖像照片的要求也都不同。我有17年的媒体经历,从纸媒报刊到互联网、移动端,工作岗位也从一线摄影到图片编辑,一直以职务作品
期刊
今年37岁的共产党员杨明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锦绣学校的教师。2009年,他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从浙江省杭州市来到黔西县支教,一干就是十多年。2021年4月15日,杨明回访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莲城街道坪子小学时与学生们互动交流。杨楹摄作者手记:  初次见到杨楹老师,是2018年的一天,我刚加入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队伍不久。他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穿着干练。50多岁的他已满头白发,每一根白发背
期刊
3月29日,儿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小城伯灵格姆街头的一个重新开放的游乐场玩耍。伯灵格姆所在的圣马特奥县目前处于加州四级防疫等级中相对较低的“橙色”等级,大部分商业和社会活动在控制客流的前提下得以恢复。吴晓凌摄  编辑让我谈新闻摄影。但新闻摄影是个很“重”和“大”的话题,不是我有限经历和杂乱感悟能把握的。  就像现在,因为疫情居家一年了。两个月前开始,不爱运动的自己开始每天带着相机报复性出门散步
期刊
海洋,生命诞生的摇篮  地球,宇宙孕育的孩童  以勇者爆燃心  上下求索  怀游子浮云意  初心不忘  我们的目标:星辰大海  是未知征途  也是归乡的路5月15日,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5月6日,在美国芝加哥,一列挂有7000系列车厢的地铁列车载客试运行。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四方)在美国制造组装的7
期刊
图01:风暴乳状云与闪电,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2020年8月9日。刘屹靖 摄图02:多单体雷暴,江西南昌,2020年5月5日。刘屹靖摄图04:秃积雨云,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2020年7月14日。刘屹靖摄图05:超级雷暴单体-弧状积雨云,内蒙古呼伦贝尔,2020年8月1日。刘屹靖摄图03:下击暴流,江西南昌艾溪湖,2020年7月3日。刘屹靖摄  编者按:  刘屹靖是一名风暴摄影师,初中开始自学大
期刊
转眼又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很多朋友都会想到去拍摄花卉。近年来,用延时摄影的方式拍摄花卉,然后做成一段几秒钟的小视频放在网络平台展示,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那么今天就来用小实验的方式,一起带大家看看,如何用最简单的拍摄器材记录一朵花开的时间。实验主题:  用延时摄影,记录一朵“花”开的时间实验准备:  这个实验是为了模拟一朵花开的延时拍摄,我们选择使用干燥的松果。一颗外形很像花朵的松果,泡在水中,用
期刊
2019年8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检修期间拍摄)。欧东衢摄这是2016年6月2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检修期间拍摄)。欧东衢摄2019年8月2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检修期间拍摄)。欧东衢摄编者按:  “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新华社记者欧东衢从2008年开始一直守候在“中国天眼”的身边,在他的镜头和心里,记录着这
期刊
福伦达Vitomatic系列相机是在Vito B系列后推出的新系列高档相机,一共推出了10种型号,包括没有联动对焦功能的Ⅰ、Ⅰa、Ⅰb和ⅠCS四款,增加了联动对焦功能的Ⅱ、Ⅱa、Ⅱb和ⅡCS四款,以及在Ⅱ型的基础上使用了口径更大的Ultron 2.0光圈镜头的Ⅲb和ⅢCS两款。依据时间顺序,这10个机型可以分成4个批次,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Vitomatlc Ⅰ型(左)和Ⅱ型(右)第一批:Vit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