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虫大战的漫长历史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urr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是先有虫而后有人。也许正因此,“虫”这个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动物群体无处不与人们争利,于是就有了连绵不断的人虫大战
  大约3.5亿年前,昆虫的老祖宗们就已追随登陆先锋蕨类植物爬上了陆地,开始了占领整个地球的宏伟征程。
  一
  经过几亿年前赴后继的努力,其种类竟然进化出了150多万种。在北极寒冷的冰山上,在赤道炎热的小岛上,在高耸入云的山顶上,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中,在地下数千米的岩石缝里,在海拔数万米的稀薄空气中,还有在你家床底下、衣柜内、米袋里、餐桌上到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在地球上几乎已无处不在,并且还在继续蔓延、扩散。也许它们认为这颗蓝色的星球本是它们首次发现,理应完全属于它们所有。
  大约在300万年前,人类闯进这个世界,睁开朦胧的睡眼,发现这儿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也蓦然喜欢上了它。可是,摘点水果充饥却发现一些小肉虫已捷足先登,把果肉掏空了;捧些河水解渴却看见许多小虫子正在水中似无忌殚地嬉戏,把清澈的河水污染了;找个地方躺一会儿,也召来许多虫子捣乱,搅的人不得安宁;自己开荒种点粮食,昆虫也来抢夺;盖间小木屋栖身,昆虫又来破坏,把好好的房子蛀得千疮百孔;稍不留神,自身也成了蚊子类“吸血鬼”的猎物。
  是可忍,孰不可忍?小小昆虫胆敢向充满无穷智慧的人类挑衅!自此,被激怒的人类开始了与可恶昆虫的漫长较量。
  说不清什么时候人类把侵害人类利益的昆虫称作“害虫”的。早先,人类对昆虫似乎毫无办法,任其肆虐。尤其在农作物中,昆虫们都有自己的藏身绝技,平时很难被发现;而当见到它们时,却又如同突然降临的“神虫”,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措手不及,只能任其为害后收获残羹冷炙。在那段时期,人们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每年期盼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做的只是祈求“神灵”保佑。
  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醒悟了,自己辛勤播种的稻谷,为什么要让昆虫分吃?自己辛苦建造的居所,为什么要让昆虫分享?豺狼虎豹这些凶猛的野兽,我们都能打死,还怕这些小小的昆虫吗?我们应该、也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成果——就这样人类赤膊上阵了。
  当面对面、一对一地搏斗时,人是绝对的胜利者。虽然昆虫们把几丁质的骨骼长到外面,充当铠甲。但对人类来说,那点硬度太微不足道了。用手一捏或用脚轻轻一踩,昆虫立刻命丧黄泉,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就这点能耐,也敢与人类争高低,太不自量力了!地球是人类的,智能的人类才是地球万物真正的主宰,昆虫要么顺从人类的意愿,忠心耿耿地为人类谋福利;要么靠边站。倘若胆敢捣乱,就地处决,决不姑息!
  一只又一只的昆虫被踩死,人类非常解气,得意的笑容常常堆在脸上、挂在眉梢。这就是最早的害虫防治技术——人工捉虫。别小看这一技术,它标志着人类正式向昆虫宣战,赤手空拳地拉开了人虫之战的序幕。直到今天,我国许多地方还把这一古老的治虫技术当作一项时常运用的有效措施,作为防治害虫的最后一道屏障。
  人类与昆虫的恩恩怨怨,说来也是情中之事。人类以老大自居,想让世界万物都听从调遣,为己服务;而昆虫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它们就已在这世上生存了数亿年,当然不愿轻易退出这个舞台。说不定,它们还在惦记着人类不过像当年不可一世的恐龙一样,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它们才是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完全没有必要向人类屈服。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双方为争夺食物和资源而进行无休止的争斗。
  三
  一对一,昆虫肯定吃亏,因为与人类相比,它们的体型实在太小了,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像博击运动中,轻量级运动员怎能与重量级选手比高低,更何况一只昆虫的重量尚不及人类体重的万分之一!
  然而,昆虫繁殖快,数量大,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一只昆虫死去了,它的兄弟姐妹们还会毫不畏惧地继续跟人类周旋。以牺牲个体来换取群体的利益是昆虫世界中的一条重要的生存之道!
  我们经常从小说中看到这样的描述:热带森林中,一群蚂蚁自远方爬来,沿途未及逃走的动物顷刻间被蚂蚁食尽,只剩一堆白骨,遇到小河挡路时,聪明的蚂蚁会结成圆球向河对岸滚去,等冲到对岸时,外层的蚂蚁早已被河水淹死了,可是它们的死换来了内层同伴们的生存,那些活着的蚂蚁抛下同伴的尸体,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前赶路,顽强地爬向它们预定的目的地。如果你留意,你身边也常常发生这样的动人故事。想想你熟悉的蜜蜂,当蜂房受到威胁时,小蜜蜂们会毫不犹豫地向入侵者攻击,射出罄尽毕生心血的螯刺。你也许还不知道,那螯刺是蜜蜂的生命,没有了螯刺的蜜蜂是不允许再回蜂房的,而摆在离群蜜蜂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亡!换句话说,蜜蜂蛰人是一种自杀性的攻击,是在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同伴的安全!
  四
  俗话说,好汉难敌四手,猛虎害怕群狼。一个人无论多么强大,却只长有两只手,累死累活一天也不过捏死几百只昆虫。这对成千上万的昆虫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更何况,正面打不过人类的昆虫,屡次受挫后与人类展开了捉迷藏式的游击战。
  人类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它们有的反其道而行之,夜间活动、白天休息。比如有一种叫“地老虎”的害虫,白天卷着身子躲在地下睡大觉,傍晚人们休息时才探头探脑地从地下钻出来,爬到幼小的作物旁,张开贪婪的小嘴,将作物拦腰咬断,吃几口后抛到一边,再去啃下一株。也许它是像小老鼠那样为了磨磨牙,也许它是想学习樵夫多砍点柴,但却没学会如何把柴弄回家。总之,一夜过后,田间作物横七竖八,一片狼藉。而它呢,早忘了一分钟前干过的事情,又钻到土下安然睡觉去了。人们对其恨之入骨,但苦于见不其踪影,纵有浑身的力气却派不上用场。
  人类毕竟是万物之灵,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会使用和创造工具作为人体自身的延伸。在漫长的实践中,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杀虫技术,有与田间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农业防治技术,借助自然界外援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昆虫生物学特性的诱杀技术,以及随现代科技发展不断产生的化学农药、激素合成、作物育种、遗传不育、基因工程等现代防虫新技术等。在防治策略上,也先后经历了自然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生态防治等几个阶段的发展。
  借助这些技术和策略,人类曾在人虫大战中取得过哪些辉煌战绩?且听下期道来。(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博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
  链接
  几丁质
  又名甲壳素、甲壳质,其有效成分是几丁聚糖(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几丁质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除纤维素以外的又一重要多糖。因几丁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故几丁质又称做动物性纤维。节肢动物的外壳中有35%的蛋白质、30%的钙和无机盐、35%甲壳质。
其他文献
提要: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何正确认识及预防H7N9禽流感已成为眼下公众当务之急  进入今年4月以来,关于H7N9禽流感的字眼铺天盖地而来,从电视到网络,再到纸质报刊,各家媒体争相报道,也同时推出了各种预防手段。随着确诊的H7N9病例的数量与日俱增,再加上上海、南京等地陆续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的事件,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公众难免在恐慌情绪的支使下,疏于甄
做科学研究也是一种探险,每天都是新的。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寻找自然科学的真相,永远被好奇心追着走:下一步我又会遇见怎样的奇迹?  无论是否入选“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都不会妨碍42岁的女科学家王晓晨时常问自己:大脑如何发挥功能?人为什么会生病?我们为何日渐老去?  在用科学探索人的终极命题的路上,最困扰这位生物学博士的,是有关凋亡细胞的问题:凋亡细胞的信号是什么?这些凋亡细胞
光谱是元素的身份证,可以用光谱分析方法鉴定物质的组成。这是德国化学家本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合作研究的成果。  光谱分析方法非常灵敏。在纯净的条件下,百万分之一克的物质在煤气灯下发出的光,也能被光谱仪所发现,所鉴别。  他们用光谱分析方法分析了花岗石、烟灰、牛奶、血液、猪肉等物品,了解到这些物质的组成。遗憾的是,这些物质的元素都是已知的常见元素。  本生相信肯定还有新的元素没有被发现。他找来凡是能找
地质——地球的性质和特征,通过它,你可以近距离触摸古生物生存的宫殿、领略地球构造的变迁、畅游古生物成长的乐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游历由贵州大学地质博物馆、贵州大学地质实习基地等组成的贵州大学地球科学实验实习基地,感悟地球经历的时代变迁。  基地内完整的地层、丰富的岩石类型、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典型的地质构造等记录了数亿年来区域的地质发展和演化历史;基地有地质遗迹,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标本可供你
2013年12月14日夜,“嫦娥”携带着“玉兔”安全平稳着落月面。中国成功实现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中国人千百年来期盼登月的梦想。终于通过“嫦娥”变成现实。  嫦娥三号探测器随之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等一系列科学探测。  可以预见,肩负着探月使命的“嫦娥”,在未来承担更多中国深空探测重任的同时,还将用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各国分享探月成果。  届时的
“无论是古代的田忌赛马、丁渭修宫,还是当前的各种搜索引擎、滴滴打车,运筹学的充分运用,会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  在6月26日至29日的中国科协“女科学家走基层一贵州行”科普报告会上,来自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闫桂英研究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以“数学之运筹学,做事情到最好”为主题的科普报告,向大家介绍了运筹学之义、之美、之用。  咋一看这个主题,你可能觉得很理论、很深奥。而在闫老师的报告里
罗登义,贵州省贵阳市人。全国著名农业生物化学家,教育家。1928年毕业于北平京师大学农业化学系,先后在成都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8月17日安然与世长辞,享年95岁,安葬于贵州农学院桐木岭职工公墓。  “新酿刺梨邀一醉,饱与香稻愧三年”,是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黔西知州吴嵩梁在《还任黔西》中对刺梨酒的高度评价。关于贵州野生刺梨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和《中
月球南极地区最高和最低温分布  和地球一样,月球南北两极的温度要比赤道地区低的多。由于月球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部分低洼的地形使得其终年见不到阳光,这些被称为永久阴影区。这些地区的温度最低可以达到250℃,如果存在水的话,那将会以水冰的形式稳定地保存下来。这些理论假设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科学家提出,并逐渐得到科学界的认可。一般认为这些地区的水冰主要来自彗星或者含有水冰的陨石,降落到永久阴影区
您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吗?相信看了本文,有助于您科学地选购放心食品  以法律形式规定食品必须有保质期,并在产品外包装上打印出来(主要指预包装食品)的国家不多,中国是其中一个。英文中,关于保质期有几种标示方式,其中“Best Before Used”和“Expired Date”比较常用。前一个可以翻译为“在此日之前食用最佳”,后一个是“保质期”。在国外,使用“Best Before Used”的最多。
“师父,您终于回来了。方才有人来看诊,可是他等不及,就先回去了,那人……”庞宪见李时珍出外诊归来,急忙向他汇报今日发生的事情。“咦,师父,您怎么拿了一堆干草回来呀?”庞宪这时才注意到李时珍手里的东西。  “这可不是干草,这是卷柏,是……”  “一种草药!”庞宪与李时珍异口同声地说道。  “你認识这种草药?”李时珍有些惊讶地问道。  “不认识。”庞宪撇了撇嘴,又说,“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师父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