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灵魂。然而广大一线教师往往忽略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学生习作普遍存在思想片面性、幼稚化、论证逻辑不严密的现象,导致作文得分不高。本文基于学情分析和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全国卷作文命题热点,并提出了升格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的五种策略。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升格;策略
今年,我省高考已恢复使用全国卷,相较于过去十年高考自主命题的“福建卷”作文,全国卷作文题对学生议论文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历年的全国卷作文题,不管是2011年的《彩票》、2014年《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还是2015年《女儿举报老爸》和《谁最风采》,2016年漫画《惩罚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全国卷的作文题命题紧扣社会熱点事件,现实感更强,注重考查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进行思考,更加尊重个体思考的差异性,更注重考查学生思想的深刻性。笔者认为,这是高考作文写作风气的变化,由欣赏抒情、文采,转而注重理性、思辨。《2011年全国课标卷作文解析》(余闻)中说:“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在原来设定的E级基础上,又加上了F级(探究)”。强调考生要重视“有文采”一样,重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 “丰富”。要做到“深刻”就必须通过观点说理,丰富自己的思想,即升格写作思维。因此,在全国卷背景下,提高学生习作的思想深度,是我们写作教学实践的重中之重。
当然,一切写作思维训练都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是高二学生,有一定的议论思维水平,但这种议论思维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展开的。现代学生的信息输入不能说少,但写起文章来仍空洞干瘪,不具备对信息进行逻辑处理,进而上升到理论层次的能力,因此文章思想肤浅化,幼稚化。他们对议论文写作缺乏兴趣,热情不高,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厌烦心理,敷衍心理!据笔者调查,98%的学生不喜欢写议论文,一旦让他们动笔,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因此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在及格线上徘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论证思路单一,生硬,或像堆砌积木一样堆砌论据,或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理屈词穷,或论据加论点简单罗列,强词夺理,强加因果,没有深入分析挖掘。不管拿到什么话题,每次的思维模式都是“因为话题,所以成功”,中间穿插一个名人的例子。例如:因为“坚持”,司马迁坚持十年创作,所以成功。因为“苦难”,司马迁遭受宫刑,所以成功。而要达到高分必须升格作文写作思维,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立足教材,对比迁移。
借助名家佳作的论证思路,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思维的顺序。如在教授《劝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和三个分论点,并思考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以及分论点之间的联系。《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三个分论点分别是“学习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学习贵在积累,坚持,专心。”不难发现,如教授鲁迅杂文时,重点引导学生赏析其议论策略:抓住论敌的要害所在,予以致命一击地反驳;教授梳理《寡人之于国也》《六国论》的行文脉络,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维模式追问事件,发散思维。如分析《伶官传序》时,引导学生采用正反对比推理,进而迁移到写作谋篇布局上来。
其次,指点江山,头脑风暴。
利用课前三分钟,学生讨论时事热点事件,指点江山,形成一套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
初期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师生合作,总结思维方法、规律。
1. 仅是市长们不读书吗?实际反映了什么问题?
(特殊到一般,现象到本质)
2. 国人为什么不读书?危害是什么?(背景、原因、后果、影响)
3. 读书意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意义、作用)(横向:个人、国家、世界;纵向思维:过去、现在、未来)
4. 怎么解决“国人不读书”这个问题?(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师生共同总结出更多打开思路的方法,形成一套逻辑思维体系。
1. 集中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外化为话题。比如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女儿举报父亲”,就可外化为“亲情与法律”这一话题,这样审题立意就不至于走向偏题、离题。
2. 深度思维:从材料出发,从“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去发散思维。
3. 纵向思维:考虑到背景、原因、现状、后果,影响以及过去现在未来等。
4. 横向思维:从自然界(动植物、微生物)想到人类社会,从商界,娱乐圈,艺术界、文学界想到政治界,军事等等。
5. 双向思维:从正面想到反面(积极到消极)等。
只有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发散思维,让学生爱上思考,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谈思想深度和广度!
第三,唇枪舌剑,思维碰撞。
开展趣味辩论赛,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驳论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推荐时下口碑好、质量高的时评杂志、报纸、电视栏目、微信公众号、论坛等,让学生去广泛阅读!比如:泉州晚报“刺桐锐评”、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老徐时评”、电视节目“道德观察”“今日观察”等等。
第五,当堂训练,付诸文字。
布置当堂限时“微作文”,养成练笔的习惯,将思维付诸文字。为什么强调“限时”呢?依然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因为在考试紧急情况下,要求学生写好草稿再修改,是不现实的。
总之,在全国卷背景下,一线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两耳多闻窗外事”,而且要引导学生“两眼透视世间人,一心体察天下事”。只有加强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才能避免作文思想的“片面性”“幼稚化”,以及行文论证过程中“强词夺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黄胜.高考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初探[J].高中,2008,(12).
[2]匡中琴.作文教学中思维习惯的培养[D].课程与教学论,2014:17-58.
[3]余寒冬.欠佳作文升格的案例研究与策略[J].读写算,2012,(04).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升格;策略
今年,我省高考已恢复使用全国卷,相较于过去十年高考自主命题的“福建卷”作文,全国卷作文题对学生议论文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历年的全国卷作文题,不管是2011年的《彩票》、2014年《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还是2015年《女儿举报老爸》和《谁最风采》,2016年漫画《惩罚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全国卷的作文题命题紧扣社会熱点事件,现实感更强,注重考查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进行思考,更加尊重个体思考的差异性,更注重考查学生思想的深刻性。笔者认为,这是高考作文写作风气的变化,由欣赏抒情、文采,转而注重理性、思辨。《2011年全国课标卷作文解析》(余闻)中说:“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在原来设定的E级基础上,又加上了F级(探究)”。强调考生要重视“有文采”一样,重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 “丰富”。要做到“深刻”就必须通过观点说理,丰富自己的思想,即升格写作思维。因此,在全国卷背景下,提高学生习作的思想深度,是我们写作教学实践的重中之重。
当然,一切写作思维训练都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是高二学生,有一定的议论思维水平,但这种议论思维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展开的。现代学生的信息输入不能说少,但写起文章来仍空洞干瘪,不具备对信息进行逻辑处理,进而上升到理论层次的能力,因此文章思想肤浅化,幼稚化。他们对议论文写作缺乏兴趣,热情不高,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厌烦心理,敷衍心理!据笔者调查,98%的学生不喜欢写议论文,一旦让他们动笔,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因此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在及格线上徘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论证思路单一,生硬,或像堆砌积木一样堆砌论据,或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理屈词穷,或论据加论点简单罗列,强词夺理,强加因果,没有深入分析挖掘。不管拿到什么话题,每次的思维模式都是“因为话题,所以成功”,中间穿插一个名人的例子。例如:因为“坚持”,司马迁坚持十年创作,所以成功。因为“苦难”,司马迁遭受宫刑,所以成功。而要达到高分必须升格作文写作思维,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立足教材,对比迁移。
借助名家佳作的论证思路,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思维的顺序。如在教授《劝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和三个分论点,并思考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以及分论点之间的联系。《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三个分论点分别是“学习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学习贵在积累,坚持,专心。”不难发现,如教授鲁迅杂文时,重点引导学生赏析其议论策略:抓住论敌的要害所在,予以致命一击地反驳;教授梳理《寡人之于国也》《六国论》的行文脉络,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维模式追问事件,发散思维。如分析《伶官传序》时,引导学生采用正反对比推理,进而迁移到写作谋篇布局上来。
其次,指点江山,头脑风暴。
利用课前三分钟,学生讨论时事热点事件,指点江山,形成一套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
初期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师生合作,总结思维方法、规律。
1. 仅是市长们不读书吗?实际反映了什么问题?
(特殊到一般,现象到本质)
2. 国人为什么不读书?危害是什么?(背景、原因、后果、影响)
3. 读书意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意义、作用)(横向:个人、国家、世界;纵向思维:过去、现在、未来)
4. 怎么解决“国人不读书”这个问题?(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师生共同总结出更多打开思路的方法,形成一套逻辑思维体系。
1. 集中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外化为话题。比如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女儿举报父亲”,就可外化为“亲情与法律”这一话题,这样审题立意就不至于走向偏题、离题。
2. 深度思维:从材料出发,从“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去发散思维。
3. 纵向思维:考虑到背景、原因、现状、后果,影响以及过去现在未来等。
4. 横向思维:从自然界(动植物、微生物)想到人类社会,从商界,娱乐圈,艺术界、文学界想到政治界,军事等等。
5. 双向思维:从正面想到反面(积极到消极)等。
只有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发散思维,让学生爱上思考,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谈思想深度和广度!
第三,唇枪舌剑,思维碰撞。
开展趣味辩论赛,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驳论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推荐时下口碑好、质量高的时评杂志、报纸、电视栏目、微信公众号、论坛等,让学生去广泛阅读!比如:泉州晚报“刺桐锐评”、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老徐时评”、电视节目“道德观察”“今日观察”等等。
第五,当堂训练,付诸文字。
布置当堂限时“微作文”,养成练笔的习惯,将思维付诸文字。为什么强调“限时”呢?依然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因为在考试紧急情况下,要求学生写好草稿再修改,是不现实的。
总之,在全国卷背景下,一线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两耳多闻窗外事”,而且要引导学生“两眼透视世间人,一心体察天下事”。只有加强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才能避免作文思想的“片面性”“幼稚化”,以及行文论证过程中“强词夺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黄胜.高考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初探[J].高中,2008,(12).
[2]匡中琴.作文教学中思维习惯的培养[D].课程与教学论,2014:17-58.
[3]余寒冬.欠佳作文升格的案例研究与策略[J].读写算,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