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本文通过对社会上赞成者与反对者核心观点的辩证分析,得出延迟退休既不可冒进,亦不能杯弓蛇影,止步不前,要在承认政策本身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却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趋利避害,制定出更完善的执行与补偿措施上来的结论,最后在政策落实的时机和方法上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延迟退休;研究现状;辩证;观点和建议
一、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现状
由于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会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利益,学术界对该问题也颇为关注,在赞成与反对声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一)支持延长退休年龄的观点
1、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延长退休年龄已经是全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40岁,女性为42.3岁;到201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和女性分别增长到72.38岁和77.37岁。在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养老负担会越来越重,一般的规律是退休年龄随人均寿命的增长而提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都有了相关实践。
2、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养老金支付面临巨大的压力。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3、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加大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
尽管我国一直以劳动力资源大国著称,但未来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必然是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劳动年龄人口逐渐下降的,届时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不复存在,所以说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状况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初始劳动年龄被延迟了,劳动者知识层次越高,工作时间反而越短,无形之中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极大浪费。
(二)反对延长退休年龄的观点
1、延迟退休年龄会增加就业压力
紧张的就业形势已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老人不退,新人没位",延迟退休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大大影响就业率水平,带来新的社会矛盾。
2、延迟退休会增加企业雇佣成本,影响竞争力
我国的工资与各项福利的水平基本上与年龄保持着正相关关系,但老年员工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有限,他们的绩效产出相对于他们的报酬来说是偏低的。
3、延迟退休会损害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不利于社会公平
一线企业工人及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都盼着早日退休拿养老金过日子,延迟退休会使他们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相对于普通劳动者,只有那些在职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人更能得到延迟退休的福利,这样就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
二、我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和建议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下面谈谈我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看法。
(一)对延迟退休的个人观点
1、不可贸然把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作为延迟退休时不可待的依据
诚然,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相对于以前有了大幅度的上涨,但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资料还表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主要来自人的寿命的延长,而在较大程度上受婴儿死亡率下降的影响。而且预期寿命的增加并不能代表老年人健康生活年数的增加,如果后者没有相应增加的话,大幅度延迟退休年龄,无疑将导致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延迟退休不可冒进。
2、延迟退休对就业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从短期来看,不可否认延迟退休会增加劳动力供给,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是有限的。首先,法定退休年龄的高低与就业率水平的高低并不存在高度的负相关。我国青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主要倾向于结构性矛盾,而且,就业压力的形成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岗位不足问题,要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要发展经济,鼓励再就业。其次,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并不存在老年人与青年人就业之间的绝对替代关系。退休人员数量不能代表能腾出就业岗位的数量,由于法定退休年龄低,退而不休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并未从总量上释放出可供年轻人就业的岗位。再加上,我国退休年龄人口规模不大,而且这种影响也取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延迟退休实施的时间长度越长,对就业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以就业压力作为反对延迟退休理由的做法可谓杯弓蛇影。
3、延迟退休不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养老金面临压力的救命稻草,也不是造成就业紧张形势的罪魁祸首
延迟退休政策可以说是一种手段,一个策略。一方面,它的实施有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养老金的缺口,但不意味着仅仅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就能解决养老统筹基金不足的窘境,问题的关键还是得靠社保制度本身的改革与完善。另一方面,"早退"不能解决就业问题,"晚退"也造不成太大压力,退休年龄只是众多影响就业因素中的一个,不能把延长退休年龄视为造成就业紧张局面的罪魁祸首。无论何时,社会都不会害怕有人干活。归根结底,解决就业问题,还是得靠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4、要把未来研究方向由要不要"延退"转换到怎样制定趋利避害的"延退"政策上来
首先,我们要在承认与正视"延退"政策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分析,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执行与配套措施,趋利避害,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他国家的改革可以给我们借鉴,但是并不能照搬。未来我们要致力于在"延退"时机与策略的角度做出更多的研究,而不是在要不要"延退"的问题上争论个喋喋不休,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
(二)对延迟退休的个人建议
1、从政策推行的时机上来说,建议从2015年开始推行
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来看,2015年老年人口数大约2.4亿,老年人口抚养比约为27%,养老的压力巨大;而从就业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就全国总体而言,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在到达峰值后开始下降,就业的压力相对减轻。也就是说此时是一个养老压力加大,就业压力相对减轻这样一个提高退休年龄的较好时机。
2、从政策的推行方式上来说,建议以小步渐进的方式弹性推迟
为降低负面影响,我国在提高退休年龄时要制定一个长期的方案,小步渐进的稳步实施。同时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坚持自愿原则,对不同的职业弹性处理,鼓励高职等技术人员延迟退休。
3、从政策的配套措施上来说,不能只有延迟退休,没有利益补偿
社会保障的刚性发展要求推迟退休必须给政策的接受者以实在利益,否则没有人愿意"老当益壮"。如给予推迟退休者以更高的养老金领取比例,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整体社会保障水平等。
参考文献:
[1]张树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关延长法定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
[2]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2).
[3]赵金贝.延迟法定年龄的制度设计[J].华人时刊.2011,(12).
[4]周辉.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限制因素分析与建议[J].学术交流.2011,(2).
[5]李晨光.退休年龄为什么就不能被延迟[J].经济2011,(3).
[6]李光旭,于凯,程国华.提高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2009,(8).
作者简介:张慧(1986-)女,河北唐山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关键词:延迟退休;研究现状;辩证;观点和建议
一、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现状
由于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会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利益,学术界对该问题也颇为关注,在赞成与反对声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一)支持延长退休年龄的观点
1、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延长退休年龄已经是全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40岁,女性为42.3岁;到201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和女性分别增长到72.38岁和77.37岁。在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养老负担会越来越重,一般的规律是退休年龄随人均寿命的增长而提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都有了相关实践。
2、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养老金支付面临巨大的压力。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3、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加大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
尽管我国一直以劳动力资源大国著称,但未来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必然是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劳动年龄人口逐渐下降的,届时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不复存在,所以说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状况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初始劳动年龄被延迟了,劳动者知识层次越高,工作时间反而越短,无形之中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极大浪费。
(二)反对延长退休年龄的观点
1、延迟退休年龄会增加就业压力
紧张的就业形势已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老人不退,新人没位",延迟退休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大大影响就业率水平,带来新的社会矛盾。
2、延迟退休会增加企业雇佣成本,影响竞争力
我国的工资与各项福利的水平基本上与年龄保持着正相关关系,但老年员工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有限,他们的绩效产出相对于他们的报酬来说是偏低的。
3、延迟退休会损害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不利于社会公平
一线企业工人及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都盼着早日退休拿养老金过日子,延迟退休会使他们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相对于普通劳动者,只有那些在职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人更能得到延迟退休的福利,这样就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
二、我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和建议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下面谈谈我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看法。
(一)对延迟退休的个人观点
1、不可贸然把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作为延迟退休时不可待的依据
诚然,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相对于以前有了大幅度的上涨,但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资料还表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主要来自人的寿命的延长,而在较大程度上受婴儿死亡率下降的影响。而且预期寿命的增加并不能代表老年人健康生活年数的增加,如果后者没有相应增加的话,大幅度延迟退休年龄,无疑将导致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延迟退休不可冒进。
2、延迟退休对就业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从短期来看,不可否认延迟退休会增加劳动力供给,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是有限的。首先,法定退休年龄的高低与就业率水平的高低并不存在高度的负相关。我国青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主要倾向于结构性矛盾,而且,就业压力的形成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岗位不足问题,要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要发展经济,鼓励再就业。其次,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并不存在老年人与青年人就业之间的绝对替代关系。退休人员数量不能代表能腾出就业岗位的数量,由于法定退休年龄低,退而不休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并未从总量上释放出可供年轻人就业的岗位。再加上,我国退休年龄人口规模不大,而且这种影响也取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延迟退休实施的时间长度越长,对就业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以就业压力作为反对延迟退休理由的做法可谓杯弓蛇影。
3、延迟退休不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养老金面临压力的救命稻草,也不是造成就业紧张形势的罪魁祸首
延迟退休政策可以说是一种手段,一个策略。一方面,它的实施有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养老金的缺口,但不意味着仅仅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就能解决养老统筹基金不足的窘境,问题的关键还是得靠社保制度本身的改革与完善。另一方面,"早退"不能解决就业问题,"晚退"也造不成太大压力,退休年龄只是众多影响就业因素中的一个,不能把延长退休年龄视为造成就业紧张局面的罪魁祸首。无论何时,社会都不会害怕有人干活。归根结底,解决就业问题,还是得靠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4、要把未来研究方向由要不要"延退"转换到怎样制定趋利避害的"延退"政策上来
首先,我们要在承认与正视"延退"政策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分析,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执行与配套措施,趋利避害,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他国家的改革可以给我们借鉴,但是并不能照搬。未来我们要致力于在"延退"时机与策略的角度做出更多的研究,而不是在要不要"延退"的问题上争论个喋喋不休,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
(二)对延迟退休的个人建议
1、从政策推行的时机上来说,建议从2015年开始推行
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来看,2015年老年人口数大约2.4亿,老年人口抚养比约为27%,养老的压力巨大;而从就业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就全国总体而言,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在到达峰值后开始下降,就业的压力相对减轻。也就是说此时是一个养老压力加大,就业压力相对减轻这样一个提高退休年龄的较好时机。
2、从政策的推行方式上来说,建议以小步渐进的方式弹性推迟
为降低负面影响,我国在提高退休年龄时要制定一个长期的方案,小步渐进的稳步实施。同时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坚持自愿原则,对不同的职业弹性处理,鼓励高职等技术人员延迟退休。
3、从政策的配套措施上来说,不能只有延迟退休,没有利益补偿
社会保障的刚性发展要求推迟退休必须给政策的接受者以实在利益,否则没有人愿意"老当益壮"。如给予推迟退休者以更高的养老金领取比例,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整体社会保障水平等。
参考文献:
[1]张树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关延长法定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
[2]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2).
[3]赵金贝.延迟法定年龄的制度设计[J].华人时刊.2011,(12).
[4]周辉.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限制因素分析与建议[J].学术交流.2011,(2).
[5]李晨光.退休年龄为什么就不能被延迟[J].经济2011,(3).
[6]李光旭,于凯,程国华.提高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2009,(8).
作者简介:张慧(1986-)女,河北唐山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