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对机械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促进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制造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对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文章主要对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同时对工科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以及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制造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需要更多高端技术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我国的中职学校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学历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1.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理论教学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功能,然后按照工作条件选择标准参数,在强度计算后校核检验。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只需要掌握相应的步骤即可完成设计。在教材中只是设置简单的计算实例和课后习题,难度较小,但是却与工程实际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应该具有系统观,应该以机械零部件的整个寿命周期为出发点,让学生了解在零部件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尽量与工程实际相连接,站在企业工作岗位的视角为学生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优化教学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对机械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的机械设计课程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的比例,并且合理规划实践教学时间。教师可以适当减少公式推导和计算部分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项目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将实验课和实践课相结合,采用項目教学或者研讨课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熟练结合。项目题目可以是机电产品机械系统设计方面,或者机电产品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题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打造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尤其是对于机械类专业而言,对教师要求更加全面,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授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在部分中职学校中,教师队伍呈现梯级结构,这也就是导致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老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但是教学理念较为保守,接受新理念的速度较慢。而年轻教师的思维较为活跃,学习能力较强,但是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为了优化教师队伍,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从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强化。同时可实行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只有打造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有效提升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
4.建设健全实验实训平台
因为机械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应该为学生创建与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配备齐全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学生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提供有力的条件。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实践和实习,学生在企业中能够更加真实的对机械设计专业知识有直观的认识,通过在企业中的实习,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5.结语
不同的时代背景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有不同的标准,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学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对机械设计教学内容和企业中的岗位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并且进一步完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瑞.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02),220-221.
[2]马雪亭,丁羽,周岭.基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机械设计”教学实践[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1),117-118.
[3]邵兵,胡晓莉,汪慧群.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01),226-227.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同时对工科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以及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制造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需要更多高端技术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我国的中职学校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学历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1.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理论教学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功能,然后按照工作条件选择标准参数,在强度计算后校核检验。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只需要掌握相应的步骤即可完成设计。在教材中只是设置简单的计算实例和课后习题,难度较小,但是却与工程实际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应该具有系统观,应该以机械零部件的整个寿命周期为出发点,让学生了解在零部件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尽量与工程实际相连接,站在企业工作岗位的视角为学生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优化教学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对机械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的机械设计课程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的比例,并且合理规划实践教学时间。教师可以适当减少公式推导和计算部分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项目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将实验课和实践课相结合,采用項目教学或者研讨课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熟练结合。项目题目可以是机电产品机械系统设计方面,或者机电产品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题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打造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尤其是对于机械类专业而言,对教师要求更加全面,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授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在部分中职学校中,教师队伍呈现梯级结构,这也就是导致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老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但是教学理念较为保守,接受新理念的速度较慢。而年轻教师的思维较为活跃,学习能力较强,但是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为了优化教师队伍,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从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强化。同时可实行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只有打造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有效提升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质量。
4.建设健全实验实训平台
因为机械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应该为学生创建与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配备齐全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学生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提供有力的条件。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实践和实习,学生在企业中能够更加真实的对机械设计专业知识有直观的认识,通过在企业中的实习,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5.结语
不同的时代背景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有不同的标准,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学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对机械设计教学内容和企业中的岗位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并且进一步完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瑞.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02),220-221.
[2]马雪亭,丁羽,周岭.基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机械设计”教学实践[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1),117-118.
[3]邵兵,胡晓莉,汪慧群.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01),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