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钱学森之问”谈工科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是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要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问题。首先介绍了“钱学森之问”产生的背景及内容,进而阐述了社会各界以及钱老自己对该问题的回答,最后结合回答,立足工科大学实际,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提出对工科大学的启示。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工科大学
  作者简介:韩永强(1973-),男,满族,辽宁本溪人,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讲师;柳叶(1982-),女,辽宁建平人,沈阳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助教。(辽宁 沈阳 11087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19-02
  
  钱学森同志(1911-2009)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钱老一生为我国军事科技发展解决了无数问题,他只向共和国提出一个问题,即“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是什么、对工科大学有什么启示将是本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一、简述“钱学森之问”
  1.“钱学森之问”产生的背景
  200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术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人才来源于高校,我国高校目前的现状是:在培养人才方面,目前招生规模世界最大。2002年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200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招生规模最大的国家,2010年我国毛入学率持续上升,达到23%;同时,我国也是博士学位授予最多的国家。而在输出人才方面,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较少,至今没有一位中国国籍的人获得诺贝尔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
  2.“钱学森之问”的内容
  在此背景下,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1]钱老有一句话对总理讲过五六遍,是什么呢?这就是“钱学森之问”的内容,即“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
  在这里“杰出的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钱老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3]
  二、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1.社会各界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1)温家宝总理的回答。温家宝总理听到钱老的问题后内心十分焦急,并亲自多次去学校听课,找寻答案。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前去北京市35中听课,一上午听了五节课,“在语文课上,两节课记了四五页纸的课堂笔记”,听完课后总理起身离开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后面的内容会论述到。
  2010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与北京大学同学们共度“五四”青年节。一位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温家宝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4]
  (2)教育部的回答。“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焦点是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教育部是如何回应的呢?
  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问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有几方面内容: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还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
  同时,教育部在清华、北大等国内11所名校内启动“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项由中央专项拨款提供资金支持的人才计划旨在培养创新型的领军人物。
  (3)学者、专家的回答。 钱学森的弟子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以及曾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认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敌人。”[5]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沈向洋提出:“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敢于否定的精神非常重要。”[6]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李邦河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杰出人才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在学校打好基础后,还要在创新实践中长期努力。” [7]
  2.钱学森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钱学森的助手曾说过“钱学森一旦提出一个问题,心里就已经有自己的见解了。”[8]他的回答为社会各界共同应对“钱学森之问”增添了丰富的营养。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钱老提出:“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创新思维。”[9]2007年8月3日,钱学森又一次当面向温家宝总理建议:“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10]
  三、启示
  通过对“钱学森之问”及对其回答较全面的了解,立足工科大学实际,从宏观、微观谈谈其对工科大学的启示。
  1.从宏观层面上,对工科大学的启示
  温家宝总理说过:“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1]所以,本文主要论述“钱学森之问”对工科大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两方面的启示。
  (1)进一步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精心设计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钱伟长1985年就提出“理工科学生必须懂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素养,否则他们就有可能给‘四化’建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2]目前很多理工科高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文社科类必修课,这样也使得学生很自然地觉得人文学科不重要。所以,要大学生信服人文教育,工科大学首先要精心设计人文学科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置是比较根本的问题,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之根本,课程设置就要有主次,从最核心的课程向外扩展。如在2001年,山东大学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在全校非文史类本科生中同时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课程,建构“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课体系,以之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课程推出后受到政府及学生们的肯定。
  重视人文社科选修课,明确规定学生所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课时。目前,很多工科大学选修课分为很多层次,往往人文社科类选修课都属于不是十分重要的层次,课时设置也比较少,有些人文社科选修课形同虚设。工科大学应重视人文社科选修课,把其放到重要的位置,明确规定出学生所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课时所占全部选修课课时的比例。
  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工科大学既要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也要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师资培训方面,经常鼓励并组织人文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夯实人文学科基础;在经费投入方面,为工科大学人文学科教师设置专门奖励,并为人文学科购置必需的教材和器材。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将布鲁纳认知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应用到“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遵循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认知理论;布鲁纳;光电检测技术;专业课教学  作者简介:莫文琴(1978-),女,湖北武汉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讲师;晋芳(1978-),女,湖北武汉人,
期刊
摘要:在“传感器”课程教学中,需要学生去了解详尽的传感器资料,解释有关学术名词,查阅专业文献,获得有价值的应用模型。网络百科(特别是维基百科)为学生的资料获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探讨了师生共同利用网络百科知识建立自己的“传感器”课程体系,丰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过程。结果表明,这一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教学;网络百科  作者简介:潘欣裕(1981-)
期刊
摘要:随着各种集成电路产品的不断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全球集成电路经济繁荣的带动下,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繁荣,对集成电路设计相关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仅靠国内少数高校的研究生已很难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集成电路设计在国内众多高等院校都由原来纯粹的研究生教学逐渐转为由本科教学开始。文章从课程设置到实验教学等多方面详细阐述了集成电路设计在本科教学的现状,剖析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
期刊
摘要:“DSP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课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课程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突出通信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达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目的。在教学效果上取得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统一。  关键词:DSP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窦高奇(1981-),男,山西长治人,海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系,讲师
期刊
摘要:针对农业机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从差异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方法,学生就业的教学目标,“产学研用”环节等方面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产学研用  作者简介:毛鹏军(1972-),男,河南方城人,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伏(1978-),男,
期刊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是高等学校机类和近机类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今后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的必修课,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只有针对“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应作出相应改革,才能达到工程上对人才的使用标准。 
期刊
摘要:低碳环保、绿色和节约理念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有机化学”理论课堂教学中,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理念的教育;而在实验教学中,则可以从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理念的实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关键词:有机化学;低碳;环保  作者简介:丁国华(1969
期刊
摘要:“工程制图”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深远意义。对“工程制图”课程双语教学中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对双语教学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双语教学;工程制图;教学方法;解决办法   作者简介:王虹(1973-),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陈红余(1978-),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山东泰
期刊
摘要: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国内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基于戴尔蒙德课程模型理论,初步探索了双语课程编制的一般性方法。提出应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才需求、课程性质、课程参与者以及课程资源等因素的内在联系,围绕双语课程目标、教学模式、评价工具等内容设计课程方案的每个细节,才能有效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水平,实现双语教学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系统设计;戴尔蒙德模型
期刊
摘要: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目标、内容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文章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特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制度、教材及师资队伍的调研与分析,试图解决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现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朝阳(1982-),男,湖南衡阳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讲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