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是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要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问题。首先介绍了“钱学森之问”产生的背景及内容,进而阐述了社会各界以及钱老自己对该问题的回答,最后结合回答,立足工科大学实际,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提出对工科大学的启示。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工科大学
作者简介:韩永强(1973-),男,满族,辽宁本溪人,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讲师;柳叶(1982-),女,辽宁建平人,沈阳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助教。(辽宁 沈阳 11087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19-02
钱学森同志(1911-2009)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钱老一生为我国军事科技发展解决了无数问题,他只向共和国提出一个问题,即“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是什么、对工科大学有什么启示将是本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一、简述“钱学森之问”
1.“钱学森之问”产生的背景
200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术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人才来源于高校,我国高校目前的现状是:在培养人才方面,目前招生规模世界最大。2002年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200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招生规模最大的国家,2010年我国毛入学率持续上升,达到23%;同时,我国也是博士学位授予最多的国家。而在输出人才方面,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较少,至今没有一位中国国籍的人获得诺贝尔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
2.“钱学森之问”的内容
在此背景下,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1]钱老有一句话对总理讲过五六遍,是什么呢?这就是“钱学森之问”的内容,即“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
在这里“杰出的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钱老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3]
二、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1.社会各界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1)温家宝总理的回答。温家宝总理听到钱老的问题后内心十分焦急,并亲自多次去学校听课,找寻答案。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前去北京市35中听课,一上午听了五节课,“在语文课上,两节课记了四五页纸的课堂笔记”,听完课后总理起身离开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后面的内容会论述到。
2010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与北京大学同学们共度“五四”青年节。一位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温家宝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4]
(2)教育部的回答。“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焦点是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教育部是如何回应的呢?
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问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有几方面内容: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还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
同时,教育部在清华、北大等国内11所名校内启动“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项由中央专项拨款提供资金支持的人才计划旨在培养创新型的领军人物。
(3)学者、专家的回答。 钱学森的弟子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以及曾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认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敌人。”[5]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沈向洋提出:“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敢于否定的精神非常重要。”[6]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李邦河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杰出人才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在学校打好基础后,还要在创新实践中长期努力。” [7]
2.钱学森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钱学森的助手曾说过“钱学森一旦提出一个问题,心里就已经有自己的见解了。”[8]他的回答为社会各界共同应对“钱学森之问”增添了丰富的营养。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钱老提出:“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创新思维。”[9]2007年8月3日,钱学森又一次当面向温家宝总理建议:“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10]
三、启示
通过对“钱学森之问”及对其回答较全面的了解,立足工科大学实际,从宏观、微观谈谈其对工科大学的启示。
1.从宏观层面上,对工科大学的启示
温家宝总理说过:“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1]所以,本文主要论述“钱学森之问”对工科大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两方面的启示。
(1)进一步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精心设计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钱伟长1985年就提出“理工科学生必须懂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素养,否则他们就有可能给‘四化’建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2]目前很多理工科高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文社科类必修课,这样也使得学生很自然地觉得人文学科不重要。所以,要大学生信服人文教育,工科大学首先要精心设计人文学科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置是比较根本的问题,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之根本,课程设置就要有主次,从最核心的课程向外扩展。如在2001年,山东大学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在全校非文史类本科生中同时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课程,建构“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课体系,以之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课程推出后受到政府及学生们的肯定。
重视人文社科选修课,明确规定学生所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课时。目前,很多工科大学选修课分为很多层次,往往人文社科类选修课都属于不是十分重要的层次,课时设置也比较少,有些人文社科选修课形同虚设。工科大学应重视人文社科选修课,把其放到重要的位置,明确规定出学生所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课时所占全部选修课课时的比例。
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工科大学既要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也要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师资培训方面,经常鼓励并组织人文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夯实人文学科基础;在经费投入方面,为工科大学人文学科教师设置专门奖励,并为人文学科购置必需的教材和器材。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工科大学
作者简介:韩永强(1973-),男,满族,辽宁本溪人,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讲师;柳叶(1982-),女,辽宁建平人,沈阳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助教。(辽宁 沈阳 11087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19-02
钱学森同志(1911-2009)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钱老一生为我国军事科技发展解决了无数问题,他只向共和国提出一个问题,即“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是什么、对工科大学有什么启示将是本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一、简述“钱学森之问”
1.“钱学森之问”产生的背景
200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术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人才来源于高校,我国高校目前的现状是:在培养人才方面,目前招生规模世界最大。2002年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200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招生规模最大的国家,2010年我国毛入学率持续上升,达到23%;同时,我国也是博士学位授予最多的国家。而在输出人才方面,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较少,至今没有一位中国国籍的人获得诺贝尔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
2.“钱学森之问”的内容
在此背景下,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1]钱老有一句话对总理讲过五六遍,是什么呢?这就是“钱学森之问”的内容,即“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
在这里“杰出的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钱老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3]
二、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1.社会各界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1)温家宝总理的回答。温家宝总理听到钱老的问题后内心十分焦急,并亲自多次去学校听课,找寻答案。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前去北京市35中听课,一上午听了五节课,“在语文课上,两节课记了四五页纸的课堂笔记”,听完课后总理起身离开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后面的内容会论述到。
2010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与北京大学同学们共度“五四”青年节。一位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温家宝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4]
(2)教育部的回答。“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焦点是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教育部是如何回应的呢?
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问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有几方面内容: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还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
同时,教育部在清华、北大等国内11所名校内启动“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项由中央专项拨款提供资金支持的人才计划旨在培养创新型的领军人物。
(3)学者、专家的回答。 钱学森的弟子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以及曾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认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敌人。”[5]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沈向洋提出:“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敢于否定的精神非常重要。”[6]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李邦河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杰出人才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在学校打好基础后,还要在创新实践中长期努力。” [7]
2.钱学森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钱学森的助手曾说过“钱学森一旦提出一个问题,心里就已经有自己的见解了。”[8]他的回答为社会各界共同应对“钱学森之问”增添了丰富的营养。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钱老提出:“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创新思维。”[9]2007年8月3日,钱学森又一次当面向温家宝总理建议:“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10]
三、启示
通过对“钱学森之问”及对其回答较全面的了解,立足工科大学实际,从宏观、微观谈谈其对工科大学的启示。
1.从宏观层面上,对工科大学的启示
温家宝总理说过:“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1]所以,本文主要论述“钱学森之问”对工科大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两方面的启示。
(1)进一步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精心设计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钱伟长1985年就提出“理工科学生必须懂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素养,否则他们就有可能给‘四化’建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2]目前很多理工科高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文社科类必修课,这样也使得学生很自然地觉得人文学科不重要。所以,要大学生信服人文教育,工科大学首先要精心设计人文学科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置是比较根本的问题,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之根本,课程设置就要有主次,从最核心的课程向外扩展。如在2001年,山东大学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在全校非文史类本科生中同时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课程,建构“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课体系,以之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课程推出后受到政府及学生们的肯定。
重视人文社科选修课,明确规定学生所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课时。目前,很多工科大学选修课分为很多层次,往往人文社科类选修课都属于不是十分重要的层次,课时设置也比较少,有些人文社科选修课形同虚设。工科大学应重视人文社科选修课,把其放到重要的位置,明确规定出学生所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课时所占全部选修课课时的比例。
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工科大学既要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也要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师资培训方面,经常鼓励并组织人文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夯实人文学科基础;在经费投入方面,为工科大学人文学科教师设置专门奖励,并为人文学科购置必需的教材和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