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任危机、道德失范、价值错位、感情冷漠等网络道德问题,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网络道德自律的途径主要是建立网络主体道德自律机制,进行网络空间的道德调控;加强网络主体道德修养,培养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精神。
关键词:网络道德 ;自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人类生活和交往不可或缺的第一大空间。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由些、平等性、变动性以及资源丰富性和时间压缩性等特点。网络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和空前自由度的同时,也在检验着人们道德意识的强弱和自律程度的高低。应对网络中大量涌现的道德失范现象,网络道德自律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和至高的社会控制目标被赋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极高的期望。
一、网络引发的道德问题
1.1 信任危机
在网络中, 网络主体往往以一种虚假的、虚拟的或构造的身份参与对话,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和他人。“我”所面对的“你”和“你”所面对的“我”都消失了, 网络主体都成了似曾相识的“他人”。人们既然可以随意地伪装自己,也可以随意地编造故事,这就不免让网络主体对网上的事情都抱以似信非信的态度。在这种错位的世界里,网络主体很难以真实的态度对待网络社会,从而对别人产生不信任感。
1.2 道德失范
网络主体可以创造新身份,假身份,并允许改变身份,主体身份的多样性、差异性、灵活性会使人觉得,不是“我”在活动、说话、交流,而是一个“他者”,反正“没有人认识我”,“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在因特网中,现实社会活动及网络社会的道德制约被淡化了,出现了诸如随意公布他人隐私,不负责任地制造虚假信息,充当电脑黑客等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
1.3 价值错位
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文,它具有国际性,可打破国界连通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网络文化的多元体性,使得西方文化凭借其技术和经济优势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而对与他们不同的异质文化则横加鞭挞。在我国,据调查表明,全国网络用户80%是青年人,他们思想开放、活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他们在错误思潮面前,容易盲目吸收,受到蒙蔽,甚至受“西化”影响,腐蚀而迷失方向,价值观念发生错位。
1.4 感情冷漠
人际情感是需要社会交往来维持的。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际变成了“人机”。一些人上网成瘾,出现心理疾病和情感异化。各地网民中都已发现患有电脑综合症,认识虚幻症和电脑狂躁症的人。有的网民甚至“宁信机不信人”,遁入“虚拟时空”,到网上去寻求感情寄托,不愿直面现实,从而迷失了自我,丧失了人性化的生活能力。[1]
二、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有助于解决社会他律性手段在解决网络问题上面临的困境
从社会调控的角度看,道德是自律性的手段,技术、法律等是他律性的手段。他律性手段有助于解决网络问题,但都存在着某种天然的缺陷。比如网络安全技术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反应性技术,无论其如何不断地产生、升级、更新,黑客、病毒编制技术常常发展速度更快、水平更高。同样,现实社会的“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订的”,[2]法律的滞后性及应用范围不一致等使得其在解决网络问题上也存在着困境。因此,在网络技术、法律等外在手段难以即时应对各种问题时,通过内心来调节人的行为的道德注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网络主体能够高度自律和自我管理,自觉地担负起各自道德上的责任,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2.2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有助于引导网络主体进入“慎独”境界,符合网络发展的内在要求
“慎独”是指个人独处,在他人和社会监督、法律和道德舆论监管不到的情况下,也谨慎不苟,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人-机-符号-人”的交往模式为网络主体“慎独”提供了一种前提性的可能。在网络空间中,作为终端的个体始终是独处的,甚至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资料,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压力失去了确定的对象,网络主体的内心信念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3]从这个意义上讲,“慎独”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还是对每一个网络主体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来看,网络空间秩序的维护主要是依靠网络主体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因此,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引导网络主体进入“慎独”境界,符合网络发展的内在要求。
2.3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有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助于促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 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 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 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4]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网络用户大国,上网用户总数增长快,发展空间非常大,网络主体道德建设已经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营造出我国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的空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三、实现网络道德自律性的途径
3.1 建立网络主体道德自律机制,进行网络空间的道德调控
3.1.1 建设以网络道德规范为主的自律规范体系
一个完善的自律体系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规范体系。只有获得了规则保障的自律机制,才会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力量,否则自律就成为一句空话。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系统的自律规范尚未建立起来,即便有一些规范已经建立,但显然被遵循的程度不够。网络自律规范的逐渐建立和完善能为网络主体树立了行为准则,使其在激烈的网络冲突中能够有规可循,从而减少不道德行为的产生,促进网络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与合作,并且可以由外而内地培养和促进网络用户道德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3.1.2 加强以主体性教育为取向的网络道德教育
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开发、引导、满足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主体性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所迫切需要的。探索以主体性教育为取向的网络道德教育要转变封闭型的德育观,重视网络主体的主体意识,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唤醒网络主体的主体意识,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网络主体道德的判断、选择、推理和道德践行能力;注重养成教育,培育网络主体健康道德人格。[5]
3.1.3 发挥法律、技术、经济等其他手段的调控功能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之一。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律约束、 技术调控、社会赏罚等手段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发挥其有效性。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调控的手段。道德的实施以法律为前提、保证。另外,要加强网络自律技术及其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使之成为网络主体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工具;要利用经济手段,打击利用网络进行非法牟利的个人或组织;建立热线制度,鼓励网络主体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检举非法和有害信息,加强对不良信息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不同组织、机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
3.2 加强网络主体道德修养,培养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精神
3.2.1 关注网络自律规范,提高网络道德认知水平
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是促使道德信念形成的认知基础,也是道德自律的导向性机制。网络主体如果道德认知水平低下或者缺乏,显然不可能产生自律意识和行为。网络道德认知应包括对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认知和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知两方面。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网络主体对网络自律规范的认同和接受。网络主体应从内心真正认同网络道德的必要性,树立起道德主体感,以一种高度的理性自觉指导网络行为。
3.2.2吸取传统道德精华,不断加强网络道德修养
要使外在的自律规范内化为网络主体内在的自律准则,进而形成自觉的行动,必须要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不断加强网络道德修养,可以培养对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等问题的憎恶之情,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定信念,可以锻炼出坚强的道德意志,按自律规范行事,最终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3.2.3 积极投身各种实践,形成网上网下互动机制
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和提高。网络空间中的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实践,青少年可以满足其表现自我、体验新奇等心理需要。网络实践与现实实践应该要统一起来,网络主体网上网下的行为也应该要统一协调、相互促进。网络主体首要的是要加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磨练,实现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的现代化,并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自律精神潜移默化地移入网络空间,这样才能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才能在网络实践中建立起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更加理性的认识和使用网络。
3.2.4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进行网际自我调适
网络主体要身在网中而不被“网”住,特别应该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辨别力和免疫力,既要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伪,还要拒绝网上文化垃圾,慎重对待不知情交流,对网络空间中存在的不公平竞争态势和文化环境在思想上要有清醒的认识,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抵制网上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避免掉入“网络陷阱”。同时,针对“网络沉溺”、“网络孤独”、“信息强迫症”等网络疾病,从生理和心理上不断进行自我调适。
参考文献:
[1] 聂沉香.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J].山东社会科学.2002,1
[2] (美)尼葛洛庞蒂. 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 肖永梅,胡树祥.论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4
[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5] 唐晓燕.网络社会个体道德自律的养成[J].广西社会科学 2007.2
关键词:网络道德 ;自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人类生活和交往不可或缺的第一大空间。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由些、平等性、变动性以及资源丰富性和时间压缩性等特点。网络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和空前自由度的同时,也在检验着人们道德意识的强弱和自律程度的高低。应对网络中大量涌现的道德失范现象,网络道德自律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和至高的社会控制目标被赋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极高的期望。
一、网络引发的道德问题
1.1 信任危机
在网络中, 网络主体往往以一种虚假的、虚拟的或构造的身份参与对话,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和他人。“我”所面对的“你”和“你”所面对的“我”都消失了, 网络主体都成了似曾相识的“他人”。人们既然可以随意地伪装自己,也可以随意地编造故事,这就不免让网络主体对网上的事情都抱以似信非信的态度。在这种错位的世界里,网络主体很难以真实的态度对待网络社会,从而对别人产生不信任感。
1.2 道德失范
网络主体可以创造新身份,假身份,并允许改变身份,主体身份的多样性、差异性、灵活性会使人觉得,不是“我”在活动、说话、交流,而是一个“他者”,反正“没有人认识我”,“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在因特网中,现实社会活动及网络社会的道德制约被淡化了,出现了诸如随意公布他人隐私,不负责任地制造虚假信息,充当电脑黑客等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
1.3 价值错位
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文,它具有国际性,可打破国界连通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网络文化的多元体性,使得西方文化凭借其技术和经济优势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而对与他们不同的异质文化则横加鞭挞。在我国,据调查表明,全国网络用户80%是青年人,他们思想开放、活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他们在错误思潮面前,容易盲目吸收,受到蒙蔽,甚至受“西化”影响,腐蚀而迷失方向,价值观念发生错位。
1.4 感情冷漠
人际情感是需要社会交往来维持的。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际变成了“人机”。一些人上网成瘾,出现心理疾病和情感异化。各地网民中都已发现患有电脑综合症,认识虚幻症和电脑狂躁症的人。有的网民甚至“宁信机不信人”,遁入“虚拟时空”,到网上去寻求感情寄托,不愿直面现实,从而迷失了自我,丧失了人性化的生活能力。[1]
二、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有助于解决社会他律性手段在解决网络问题上面临的困境
从社会调控的角度看,道德是自律性的手段,技术、法律等是他律性的手段。他律性手段有助于解决网络问题,但都存在着某种天然的缺陷。比如网络安全技术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反应性技术,无论其如何不断地产生、升级、更新,黑客、病毒编制技术常常发展速度更快、水平更高。同样,现实社会的“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订的”,[2]法律的滞后性及应用范围不一致等使得其在解决网络问题上也存在着困境。因此,在网络技术、法律等外在手段难以即时应对各种问题时,通过内心来调节人的行为的道德注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网络主体能够高度自律和自我管理,自觉地担负起各自道德上的责任,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2.2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有助于引导网络主体进入“慎独”境界,符合网络发展的内在要求
“慎独”是指个人独处,在他人和社会监督、法律和道德舆论监管不到的情况下,也谨慎不苟,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人-机-符号-人”的交往模式为网络主体“慎独”提供了一种前提性的可能。在网络空间中,作为终端的个体始终是独处的,甚至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资料,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压力失去了确定的对象,网络主体的内心信念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3]从这个意义上讲,“慎独”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还是对每一个网络主体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来看,网络空间秩序的维护主要是依靠网络主体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因此,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引导网络主体进入“慎独”境界,符合网络发展的内在要求。
2.3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有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助于促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 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 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 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4]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网络用户大国,上网用户总数增长快,发展空间非常大,网络主体道德建设已经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性,营造出我国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的空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三、实现网络道德自律性的途径
3.1 建立网络主体道德自律机制,进行网络空间的道德调控
3.1.1 建设以网络道德规范为主的自律规范体系
一个完善的自律体系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规范体系。只有获得了规则保障的自律机制,才会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力量,否则自律就成为一句空话。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系统的自律规范尚未建立起来,即便有一些规范已经建立,但显然被遵循的程度不够。网络自律规范的逐渐建立和完善能为网络主体树立了行为准则,使其在激烈的网络冲突中能够有规可循,从而减少不道德行为的产生,促进网络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与合作,并且可以由外而内地培养和促进网络用户道德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3.1.2 加强以主体性教育为取向的网络道德教育
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开发、引导、满足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主体性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所迫切需要的。探索以主体性教育为取向的网络道德教育要转变封闭型的德育观,重视网络主体的主体意识,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唤醒网络主体的主体意识,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网络主体道德的判断、选择、推理和道德践行能力;注重养成教育,培育网络主体健康道德人格。[5]
3.1.3 发挥法律、技术、经济等其他手段的调控功能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之一。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律约束、 技术调控、社会赏罚等手段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发挥其有效性。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调控的手段。道德的实施以法律为前提、保证。另外,要加强网络自律技术及其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使之成为网络主体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工具;要利用经济手段,打击利用网络进行非法牟利的个人或组织;建立热线制度,鼓励网络主体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检举非法和有害信息,加强对不良信息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不同组织、机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
3.2 加强网络主体道德修养,培养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精神
3.2.1 关注网络自律规范,提高网络道德认知水平
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是促使道德信念形成的认知基础,也是道德自律的导向性机制。网络主体如果道德认知水平低下或者缺乏,显然不可能产生自律意识和行为。网络道德认知应包括对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认知和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知两方面。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网络主体对网络自律规范的认同和接受。网络主体应从内心真正认同网络道德的必要性,树立起道德主体感,以一种高度的理性自觉指导网络行为。
3.2.2吸取传统道德精华,不断加强网络道德修养
要使外在的自律规范内化为网络主体内在的自律准则,进而形成自觉的行动,必须要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不断加强网络道德修养,可以培养对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等问题的憎恶之情,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定信念,可以锻炼出坚强的道德意志,按自律规范行事,最终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3.2.3 积极投身各种实践,形成网上网下互动机制
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和提高。网络空间中的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实践,青少年可以满足其表现自我、体验新奇等心理需要。网络实践与现实实践应该要统一起来,网络主体网上网下的行为也应该要统一协调、相互促进。网络主体首要的是要加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磨练,实现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的现代化,并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自律精神潜移默化地移入网络空间,这样才能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才能在网络实践中建立起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更加理性的认识和使用网络。
3.2.4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进行网际自我调适
网络主体要身在网中而不被“网”住,特别应该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辨别力和免疫力,既要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伪,还要拒绝网上文化垃圾,慎重对待不知情交流,对网络空间中存在的不公平竞争态势和文化环境在思想上要有清醒的认识,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抵制网上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避免掉入“网络陷阱”。同时,针对“网络沉溺”、“网络孤独”、“信息强迫症”等网络疾病,从生理和心理上不断进行自我调适。
参考文献:
[1] 聂沉香.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J].山东社会科学.2002,1
[2] (美)尼葛洛庞蒂. 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 肖永梅,胡树祥.论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4
[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5] 唐晓燕.网络社会个体道德自律的养成[J].广西社会科学 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