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艺青年”到摄影记者
白天,光圈8,快门1/125秒,夏天减少一挡,冬天加一挡 —— 这是35年前王颂笔记本上记录的相机使用指南,也是他当时重要的拍摄经验。
1976年,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也是王颂在农村插队的第四个年头。一支解放军宣传队到农村招兵,浑身充满艺术细胞的王颂做梦都想当兵,眼看着机会到了跟前,王颂使出浑身解数,吹小号、拉二胡、唱样板戏,自编自演,朗诵、唱歌,最后被“艺术特招”,成了一名文艺兵。
王颂到了部队,宣传队每天排练,排练完了就下连队演出。每次演出要留资料,宣传队的领导就叫王颂去新闻科请干事带着相机过来拍。干事拍完后还要冲洗胶卷,洗照片,就叫着王颂一块。渐渐地,王颂对摄影和暗房工作有了兴趣,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摄影技法。后来,在宣传队在下基层演出时,他就借来相机为大家拍照。王颂说,那时他的全部摄影经验,就是笔记本上的那段话。而那段话还是从胶卷包装上摘录的。
在部队宣传队待了两年,王颂练就一套特殊本领,吹、拉、弹、唱样样拿手,有弦能拉,有孔能吹,地方戏、流行歌曲张口就唱,自编自演,一个人一台戏。这套童子功,在他以后的摄影记者生涯中,发挥出了优势。尤其是在地方采访,王颂的表演总是最具感染力的,这也使他成为众人娱乐的中心、被采访者瞩目的对象。他最拿手的“列宁在1918”,是歌曲和戏曲穿插翻唱,每次都能把在场的人笑翻。
有一次,王颂与几位记者在陕北采访。早饭时,当地宣传部的陪同听说王颂没有谱也会唱歌,就递给他一张菜单,让他唱。盛情难却,王颂拿起菜单就开唱,把周围听着陕北民歌长大的人都听傻了。
宣传队解散后,王颂被分配到团里的报道组,干起了摄影通讯员。一台海鸥双镜头照相机,两只碗形闪光灯,一块反光板,这套行头,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也算专业水平了。
王颂至今还清楚记得,他的第一张新闻照片发表在武汉军区《战斗报》的头版,那是在一个基层连队搞“岗位练兵运动”的照片。两年时间,他发了170多张反映部队训练、生活的照片,尽管大多摆布痕迹明显,现在看来无论内容 还是技法都很幼稚,但那毕竟是他新闻摄影生涯的第一步。
1980年底,王颂从部队复员,分配到郑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宣教科,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地方摄影界的老师接触,也有了更多新闻摄影的实践。那段时间,是他对摄影的“痴迷期”,和现在的许多摄影发烧友一样,他一有空就到公园、广场、街头、社区,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要听说有摄影比赛或展览,就千方百计地去参加。1985年,他的一张“倒勾救险”的体育照片,获得了河南省年度新闻摄影展览一等奖。由于经常在报纸上发新闻照片,他渐渐在郑州市的摄影圈里有了一点“知名度”,并加入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河南省摄影家协会。
1985年6月,《郑州晚报》社摄影部看中了王颂,委托一位资深摄影记者找王颂谈。当时已是市公安局团委书记的王颂(按同事们的话,是“全局最年轻的中层干部”),毅然放弃仕途选择了新闻摄影。
在《郑州晚报》的6年间,王颂先后当过文字政法记者,摄影记者,摄影组长。这是他事业的成长期,对新闻摄影规律的认识、新闻摄影技巧的掌握等都有了明显提高。此间,他获得全国年度好新闻奖一等奖,连续三年獲得了全省好新闻奖一等奖。业务论文《浅谈晚报新闻摄影》被评为首届河南省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二等奖,并收录进《第三届全国新闻摄影论文集》一书。
80年代末,王颂隐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改变,自己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他遇到当时的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赵德润,向他诉说了内心的感受。1991年,赵德润将王颂调到了河南分社,担任摄影记者。那年他34岁,按照新华社当时的规定,新进摄影记者年龄不能超过35岁。王颂说,很庆幸能在这个关口前进入新华社工作。
进入新华社后,王颂如鱼得水,他对新闻的敏感、应变能力和摄影基本功等综合素质马上凸显出来。
在马路边捡新闻
有人说,王颂的新闻敏感源自于他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其实不止于此,王颂更是个有心人。多年来,他一直不懈努力,提炼新闻素材的主题、从现象中发现、挖掘出背后的真相,并力求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1997年,王颂在河南中原油田采访。一天下午,前往一个钻井队的路上,他看到许多当地的农民随便打开路边的油气井开关,往农用塑料薄膜扎成的大口袋内灌天然气,然后抬运回家。他当即让司机停车,拿出相机拍摄,并就这一新闻线索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到了由于油气被盗,中原油田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两千多万元,发生火灾事故40多起等背景资料。这张以《偷盗油气,触目惊心》为题的照片,被近百家国内外报刊采用,受到了总编室的通报表扬,被评为当年的社级好稿。
王颂一直保留着骑自行车的习惯。没有采访任务时,双休日、节假日,他喜欢骑着那辆被妻子“淘汰”的自行车,兜里搁着一台卡片式小数码,穿行于城市的街巷之间。正是在路边,他“捡”到了一个又一个好新闻。
2005年农历正月初三,王颂骑车路过郑州火车站的一条小街,看到几个民工模样的人蹲在一个自发的劳务市场墙根“守株待兔”,等着被雇用。郑州是省会城市,每年都有20多万农民工来这里找工作,因为劳务市场建设跟不上需求,许多农民工只能靠蹲墙根的办法等机会。他想,春节过后,正是农民工进城找工作的高峰期,怎么找工作,去哪儿找工作都成了摆在许多打工者、特别是第一次离家进城的农民工面前的难题。因此,为农民工搭建劳务市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已成为当务之急。经过思考,他拍摄了一组题为《农民工找工作何时不再蹲墙根?》的照片。当时正值两会召开,作为两会报道的配合稿件,这组照片被《新华每日电讯》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用,引起了郑州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写进了政府的文件。很快,在当初农民工所蹲“墙根”的附近,建立起一个封闭式的规范的农民工市场,使农民工求职就业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2005年夏初,郑州市下了一道“禁令”,禁止农用车进城卖瓜。一个周日,王颂去菜场买菜,发现路旁一位瓜农把自家的西瓜装在面包车上,向过往的行人叫卖。他当即拍下了这位瓜农坐在炎炎烈日之下等候售瓜的照片,随后又以买瓜为由,了解到瓜农为防城管人员的“围追堵截”,只得花钱雇能够在城区行驶的小型面包车在市区内流动售瓜,成本提高了好几倍的情况。这张照片形象、直观地表现了瓜农卖瓜难的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后来,郑州市采取了为进城瓜农搭建临时售瓜点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瓜农售瓜难的问题。
进新华社以来,王颂一直把新闻摄影作为表现和反映社会的手段。他拍了黑心诊所、二手手机市场、地下赌场、礼品回收店等一大批视觉冲击力、现场感强的“马路新闻”。由于贴近生活,人物神态自然,内容真实可信。
王颂说,现在国内摄影圈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同行们相互一说起来就是“最近拍到什么大片了”、“又上哪个国家采访了”,好像只有国内外的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才能拍出好照片,才能体现摄影记者的价值。他认为一个称职的新闻摄影记者,除了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去、拿得下来外,更应具备的恐怕是在平凡的场合里、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的本领。更何况关注当地新闻,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事,本身就是新华社国内分社记者主要的工作任务。他就是想把拍摄马路边的新闻,作为培养自己真正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探索摄影规律,提高形象表现力的一种手段。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王颂把自己的调研重点放在农村,踏踏实实蹲下去,认认真真搞调研。近年来,他选定的《红旗渠传人》、《沧桑巨变黄泛区》、《豫南,这一片净土》、《黄河故道上的绿色城市》等调研题目,都被总社摄影部定为年度重点稿件。有些调研题目,他还撰写了业务文章,就其中的事件、现象,进行分析,阐明观点,提出建议。
1996年,当时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缺少成熟的摄影记者,摄影部徐佑珠、谢琍等部领导决定从国内分社调几个摄影记者到北京,其中有王颂、沈桥、鞠鹏等。按照组织程序,要分社社长同意才能调王颂来北京。能到总社摄影部工作,机会难得,是许多摄影记者梦寐以求的事。可是,当时河南分社也缺年轻人,摄影组几个老同志看好王颂,社长便找他谈话,要他留下,他还是爽快地留下了。多年后我问他,没能去北京后悔吗?王颂说,当初是老赵把我从晚报调到新华社的……
王頌是公认的点子多、自选动作到位、有想法的摄影记者,加之他扎实的工作风格,编辑部对他倍加信任,在一些大型战役报道前期,王颂总会搞出一些不凡的作品,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小专题”。
在这篇文章交稿时,王颂又征战在深圳大运会的赛场上。就在大运会开幕前,他拍摄的《绚丽“大运”夜 璀璨深圳湾》、《深圳:流动着的“青春音符”》等专题照片频频出现在报端。深圳街头年轻的打工族、商业街上时尚的情侣、搭乘地铁上班的年轻人在阅读当日的报纸……那些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身影,如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聚散于闹市中,“流淌”在人海里,汇成了一首首蓬勃向上、热情奔放的“青春之歌”,巧妙地将深圳依然是年轻人创业圆梦的圣地,是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与大学生运会的主题结合在一起。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2004年,郑煤集团大平煤矿发生了148人遇难的特大矿难事故。王颂凌晨6点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想方设法进入矿井井口,拍到了救护队员抬着遇难者遗体走出矿井的照片。这是记者唯一拍到的现场抢救过程的画面。
有人说,新华社记者有特权,可以抵近拍摄对象,随心所欲地把镜头对准自己想摄取的目标。
其实不然。新华社记者固然有机会,但是,机会永远只会钟情于有准备的人。对于没有准备只盼望机会的人,即使你是御用摄影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
2006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参观少林寺。当少林寺的武术表演结束时,普京总统突然起身,抱起身边一个少林小和尚,把他托在自己肩上。当时,普京周围有七八个身高在一米八零以上的俄罗斯警卫,所有的摄影记者被拦在圈外。王颂隔着人墙瞥见这精彩的一幕,急中生智,在视线被挡、镜头完全无法伸出去的情况下,将相机高高举过俄罗斯警卫的头顶,估计着普金总统所在位置,就在几个警卫目瞪口呆的瞬间,按动了相机的快门,拍到一张普京与少林小和尚在一起的照片。看到这张形象生动、气氛融洽的照片,你不得不佩服王颂灵敏的反应和娴熟的基本功。这张照片先后被国内外400多家媒体采用,被评为2006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2010年10月12日,中巴篮球热身赛当中,开赛不到一分钟,就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群殴事件。王颂在距朱芳雨摔倒处不足两米,他来不及换短焦距镜头,下意识地拍下《中巴篮球对抗赛上演“全武行”》。随后现场更乱,他一边躲避矿泉水、火腿肠等各种“飞行物”的袭击,一边抓紧拍摄照片。如果不是王颂在紧急状态下快速反应,不可能抓到这样的典型瞬间。
2003年,为响应新华社提出的“一专多能”的口号,王颂主动承担了分社文字体育报道任务。此后的几年里,他在完成摄影报道任务的同时,每年发体育文字稿100条以上,其中多数稿件保证了图文在同一时间发出。他自己还总结出了一套体育报道图文互动的工作流程,并对体育比赛的报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王颂说,当你进入比赛场地,真正集中精力去拍摄规定动作照片的时间是有限的,还有大量的时间在干什么呢?等待。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只要用心体味,在赛事之外同样能拍到有价值新闻、甚至是重要新闻价值的照片。其实无论赛场内外,新闻随时都会发生,就看你能否意识到它的存在,能否找准切入点。
王颂认为,体育比赛报道,除了要拍好竞技影像外,要跳出比赛拍比赛,从普通的赛事中、从司空见惯的竞赛场景中寻找新鲜、有趣味、有新闻价值的专题照片。他说,在关注经典赛事、热门项目、明星大腕的同时,要会逆向思维,冷门项目也有值得关注的地方,关键看记者的选取。
不待扬鞭自奋蹄
在新华社国内摄影记者中,王颂可以算“大哥大”了。50多岁的人每天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摄影包,行走在采访的路上,重要报道毅然担当,街头巷尾也不懈怠,永远不知疲倦。
1997年10月,黄河小浪底大坝截流,王颂披挂停当,背着器材,冒着危险爬上大坝旁的一处绝崖,拍下了大坝合龙场面壮观、激动人心的瞬间。这张照片拍摄角度新颖,现场气氛真实,尤其是整个合龙过程中,典型瞬间的攫取恰到好处,先后被评为当年新华社社级好稿、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和全国好新闻二等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颂没有要求到北京报道奥运会,而是主动提出去青岛报道奥帆赛,是唯一获得国家摄影队青岛奥帆赛摄影EP采访证的摄影记者。奥帆赛有62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运动员参加,他一个人要拿下9个级别11个项目的比赛,难度可想而知。
组委会原计划给摄影记者一条船,严格控制人数,王颂想,国外媒体人数多,而且他们更多关注外国运动员,为避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主动找组委会申请再派一条船,一是自己可以掌握主动权,二是可以让更多的国内媒体记者有机会乘船拍摄。最终说服了组委会。其实王颂也用了心眼,他回避了自己外语较弱的短板,如果和外媒一条船沟通起来也许更麻烦。
比赛期间,王颂每天必须乘媒体船在海上拍摄,晴天时紫外线强烈,遇到天阴下雨海上风大浪在,海浪加雨水像一桶桶水从头浇到脚,雨衣只能用于包裹相机,经常是从上午到晚上十几个小时穿着湿衣服。为了防止晕船呕吐,他基本不吃中午饭。奥帆赛期间,他发了100多个专题,日均发稿50张,11个项目的金牌无一遗漏。赛事以外,他拍摄青岛街头、广场、运动员、美女……其潇洒,其风光,在他的镜头里应有尽有,真可谓“水天一色,风云无边”。
偶然,王颂也有耐不住寂寞的时候,一个人坚守在青岛,免不了思念热火朝天的北京奥运主赛场。有了空,他就会给北京的哥们打电话。他是一个“鬼精灵”,他要把自己的孤独变得让人羡慕、嫉妒!他给摄影记者刘宇打电话,大侃自己在青岛的待遇,说,你没来青岛太遗憾了,我在这儿每天早上在五星级宾馆吃不同国家风味的早点;中午吃螃蟹、大虾,喝着特制青岛啤酒;晚上组委会组织各种活动,和外国美女一起唱卡拉OK,海鲜都吃腻了!说得刘宇直心里痒痒,连声说自己该去青岛。
奥帆赛结束后,王颂转到北京残奥会赛场时,我看到他晒得像条脱了水的蚂蝗,就问,听说你海鲜都吃腻了?他皱着眉头苦笑说,呵呵,逗他们玩呢,在青岛哪吃过中午饭呀,怕晕船呕吐根本不敢吃饭……
这些年,一些地方媒体请王颂讲课。他认为,新闻摄影面临着挑战。一是职业危机:现代化音视频技术的发展,给新闻摄影带来冲击,网络技术、手机、户外视频和车载视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种视频报道的迅猛崛起,逼得许多新闻单位不得不将发展的重心和资源分配向这些领域倾斜。在奥运会上,许多国外大通讯社和图片社的摄影记者,已经人手一台高清晰便携DV,所拍摄的动态影像,截图的数据,完全可以作为单独的新闻照片使用。
二是信任危机:随着“藏羚羊”、“广场鸽”等新闻照片造假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受众对照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面临危机,不能怨天忧人,只能靠自己,自我救赎。王颂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认为,要在危机下生存,最好的办法是练好自己的“功夫”,坚守自己的信念。
摄影师简介:
王颂,新华社河南分社图片总监,高级记者,生于1956年5月,山东莱州人。1985年开始从事专业新闻摄影报道工作,1991年7月调入新华社河南分社摄影采访室。曾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摄影记者、两会报道先进个人、北京奥运会报道先进个人。多幅作品获中国新闻奖铜奖、全国年度好新闻银奖和铜奖、新华社社级好稿。《浅谈晚报新闻摄影》获得河南横首届新闻理论年会二等奖,并入选第三届中国理论年会论文集。
白天,光圈8,快门1/125秒,夏天减少一挡,冬天加一挡 —— 这是35年前王颂笔记本上记录的相机使用指南,也是他当时重要的拍摄经验。
1976年,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也是王颂在农村插队的第四个年头。一支解放军宣传队到农村招兵,浑身充满艺术细胞的王颂做梦都想当兵,眼看着机会到了跟前,王颂使出浑身解数,吹小号、拉二胡、唱样板戏,自编自演,朗诵、唱歌,最后被“艺术特招”,成了一名文艺兵。
王颂到了部队,宣传队每天排练,排练完了就下连队演出。每次演出要留资料,宣传队的领导就叫王颂去新闻科请干事带着相机过来拍。干事拍完后还要冲洗胶卷,洗照片,就叫着王颂一块。渐渐地,王颂对摄影和暗房工作有了兴趣,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摄影技法。后来,在宣传队在下基层演出时,他就借来相机为大家拍照。王颂说,那时他的全部摄影经验,就是笔记本上的那段话。而那段话还是从胶卷包装上摘录的。
在部队宣传队待了两年,王颂练就一套特殊本领,吹、拉、弹、唱样样拿手,有弦能拉,有孔能吹,地方戏、流行歌曲张口就唱,自编自演,一个人一台戏。这套童子功,在他以后的摄影记者生涯中,发挥出了优势。尤其是在地方采访,王颂的表演总是最具感染力的,这也使他成为众人娱乐的中心、被采访者瞩目的对象。他最拿手的“列宁在1918”,是歌曲和戏曲穿插翻唱,每次都能把在场的人笑翻。
有一次,王颂与几位记者在陕北采访。早饭时,当地宣传部的陪同听说王颂没有谱也会唱歌,就递给他一张菜单,让他唱。盛情难却,王颂拿起菜单就开唱,把周围听着陕北民歌长大的人都听傻了。
宣传队解散后,王颂被分配到团里的报道组,干起了摄影通讯员。一台海鸥双镜头照相机,两只碗形闪光灯,一块反光板,这套行头,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也算专业水平了。
王颂至今还清楚记得,他的第一张新闻照片发表在武汉军区《战斗报》的头版,那是在一个基层连队搞“岗位练兵运动”的照片。两年时间,他发了170多张反映部队训练、生活的照片,尽管大多摆布痕迹明显,现在看来无论内容 还是技法都很幼稚,但那毕竟是他新闻摄影生涯的第一步。
1980年底,王颂从部队复员,分配到郑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宣教科,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地方摄影界的老师接触,也有了更多新闻摄影的实践。那段时间,是他对摄影的“痴迷期”,和现在的许多摄影发烧友一样,他一有空就到公园、广场、街头、社区,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要听说有摄影比赛或展览,就千方百计地去参加。1985年,他的一张“倒勾救险”的体育照片,获得了河南省年度新闻摄影展览一等奖。由于经常在报纸上发新闻照片,他渐渐在郑州市的摄影圈里有了一点“知名度”,并加入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河南省摄影家协会。
1985年6月,《郑州晚报》社摄影部看中了王颂,委托一位资深摄影记者找王颂谈。当时已是市公安局团委书记的王颂(按同事们的话,是“全局最年轻的中层干部”),毅然放弃仕途选择了新闻摄影。
在《郑州晚报》的6年间,王颂先后当过文字政法记者,摄影记者,摄影组长。这是他事业的成长期,对新闻摄影规律的认识、新闻摄影技巧的掌握等都有了明显提高。此间,他获得全国年度好新闻奖一等奖,连续三年獲得了全省好新闻奖一等奖。业务论文《浅谈晚报新闻摄影》被评为首届河南省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二等奖,并收录进《第三届全国新闻摄影论文集》一书。
80年代末,王颂隐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改变,自己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他遇到当时的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赵德润,向他诉说了内心的感受。1991年,赵德润将王颂调到了河南分社,担任摄影记者。那年他34岁,按照新华社当时的规定,新进摄影记者年龄不能超过35岁。王颂说,很庆幸能在这个关口前进入新华社工作。
进入新华社后,王颂如鱼得水,他对新闻的敏感、应变能力和摄影基本功等综合素质马上凸显出来。
在马路边捡新闻
有人说,王颂的新闻敏感源自于他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其实不止于此,王颂更是个有心人。多年来,他一直不懈努力,提炼新闻素材的主题、从现象中发现、挖掘出背后的真相,并力求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1997年,王颂在河南中原油田采访。一天下午,前往一个钻井队的路上,他看到许多当地的农民随便打开路边的油气井开关,往农用塑料薄膜扎成的大口袋内灌天然气,然后抬运回家。他当即让司机停车,拿出相机拍摄,并就这一新闻线索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到了由于油气被盗,中原油田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两千多万元,发生火灾事故40多起等背景资料。这张以《偷盗油气,触目惊心》为题的照片,被近百家国内外报刊采用,受到了总编室的通报表扬,被评为当年的社级好稿。
王颂一直保留着骑自行车的习惯。没有采访任务时,双休日、节假日,他喜欢骑着那辆被妻子“淘汰”的自行车,兜里搁着一台卡片式小数码,穿行于城市的街巷之间。正是在路边,他“捡”到了一个又一个好新闻。
2005年农历正月初三,王颂骑车路过郑州火车站的一条小街,看到几个民工模样的人蹲在一个自发的劳务市场墙根“守株待兔”,等着被雇用。郑州是省会城市,每年都有20多万农民工来这里找工作,因为劳务市场建设跟不上需求,许多农民工只能靠蹲墙根的办法等机会。他想,春节过后,正是农民工进城找工作的高峰期,怎么找工作,去哪儿找工作都成了摆在许多打工者、特别是第一次离家进城的农民工面前的难题。因此,为农民工搭建劳务市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已成为当务之急。经过思考,他拍摄了一组题为《农民工找工作何时不再蹲墙根?》的照片。当时正值两会召开,作为两会报道的配合稿件,这组照片被《新华每日电讯》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用,引起了郑州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写进了政府的文件。很快,在当初农民工所蹲“墙根”的附近,建立起一个封闭式的规范的农民工市场,使农民工求职就业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2005年夏初,郑州市下了一道“禁令”,禁止农用车进城卖瓜。一个周日,王颂去菜场买菜,发现路旁一位瓜农把自家的西瓜装在面包车上,向过往的行人叫卖。他当即拍下了这位瓜农坐在炎炎烈日之下等候售瓜的照片,随后又以买瓜为由,了解到瓜农为防城管人员的“围追堵截”,只得花钱雇能够在城区行驶的小型面包车在市区内流动售瓜,成本提高了好几倍的情况。这张照片形象、直观地表现了瓜农卖瓜难的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后来,郑州市采取了为进城瓜农搭建临时售瓜点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瓜农售瓜难的问题。
进新华社以来,王颂一直把新闻摄影作为表现和反映社会的手段。他拍了黑心诊所、二手手机市场、地下赌场、礼品回收店等一大批视觉冲击力、现场感强的“马路新闻”。由于贴近生活,人物神态自然,内容真实可信。
王颂说,现在国内摄影圈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同行们相互一说起来就是“最近拍到什么大片了”、“又上哪个国家采访了”,好像只有国内外的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才能拍出好照片,才能体现摄影记者的价值。他认为一个称职的新闻摄影记者,除了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去、拿得下来外,更应具备的恐怕是在平凡的场合里、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的本领。更何况关注当地新闻,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事,本身就是新华社国内分社记者主要的工作任务。他就是想把拍摄马路边的新闻,作为培养自己真正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探索摄影规律,提高形象表现力的一种手段。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王颂把自己的调研重点放在农村,踏踏实实蹲下去,认认真真搞调研。近年来,他选定的《红旗渠传人》、《沧桑巨变黄泛区》、《豫南,这一片净土》、《黄河故道上的绿色城市》等调研题目,都被总社摄影部定为年度重点稿件。有些调研题目,他还撰写了业务文章,就其中的事件、现象,进行分析,阐明观点,提出建议。
1996年,当时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缺少成熟的摄影记者,摄影部徐佑珠、谢琍等部领导决定从国内分社调几个摄影记者到北京,其中有王颂、沈桥、鞠鹏等。按照组织程序,要分社社长同意才能调王颂来北京。能到总社摄影部工作,机会难得,是许多摄影记者梦寐以求的事。可是,当时河南分社也缺年轻人,摄影组几个老同志看好王颂,社长便找他谈话,要他留下,他还是爽快地留下了。多年后我问他,没能去北京后悔吗?王颂说,当初是老赵把我从晚报调到新华社的……
王頌是公认的点子多、自选动作到位、有想法的摄影记者,加之他扎实的工作风格,编辑部对他倍加信任,在一些大型战役报道前期,王颂总会搞出一些不凡的作品,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小专题”。
在这篇文章交稿时,王颂又征战在深圳大运会的赛场上。就在大运会开幕前,他拍摄的《绚丽“大运”夜 璀璨深圳湾》、《深圳:流动着的“青春音符”》等专题照片频频出现在报端。深圳街头年轻的打工族、商业街上时尚的情侣、搭乘地铁上班的年轻人在阅读当日的报纸……那些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身影,如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聚散于闹市中,“流淌”在人海里,汇成了一首首蓬勃向上、热情奔放的“青春之歌”,巧妙地将深圳依然是年轻人创业圆梦的圣地,是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与大学生运会的主题结合在一起。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2004年,郑煤集团大平煤矿发生了148人遇难的特大矿难事故。王颂凌晨6点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想方设法进入矿井井口,拍到了救护队员抬着遇难者遗体走出矿井的照片。这是记者唯一拍到的现场抢救过程的画面。
有人说,新华社记者有特权,可以抵近拍摄对象,随心所欲地把镜头对准自己想摄取的目标。
其实不然。新华社记者固然有机会,但是,机会永远只会钟情于有准备的人。对于没有准备只盼望机会的人,即使你是御用摄影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
2006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参观少林寺。当少林寺的武术表演结束时,普京总统突然起身,抱起身边一个少林小和尚,把他托在自己肩上。当时,普京周围有七八个身高在一米八零以上的俄罗斯警卫,所有的摄影记者被拦在圈外。王颂隔着人墙瞥见这精彩的一幕,急中生智,在视线被挡、镜头完全无法伸出去的情况下,将相机高高举过俄罗斯警卫的头顶,估计着普金总统所在位置,就在几个警卫目瞪口呆的瞬间,按动了相机的快门,拍到一张普京与少林小和尚在一起的照片。看到这张形象生动、气氛融洽的照片,你不得不佩服王颂灵敏的反应和娴熟的基本功。这张照片先后被国内外400多家媒体采用,被评为2006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2010年10月12日,中巴篮球热身赛当中,开赛不到一分钟,就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群殴事件。王颂在距朱芳雨摔倒处不足两米,他来不及换短焦距镜头,下意识地拍下《中巴篮球对抗赛上演“全武行”》。随后现场更乱,他一边躲避矿泉水、火腿肠等各种“飞行物”的袭击,一边抓紧拍摄照片。如果不是王颂在紧急状态下快速反应,不可能抓到这样的典型瞬间。
2003年,为响应新华社提出的“一专多能”的口号,王颂主动承担了分社文字体育报道任务。此后的几年里,他在完成摄影报道任务的同时,每年发体育文字稿100条以上,其中多数稿件保证了图文在同一时间发出。他自己还总结出了一套体育报道图文互动的工作流程,并对体育比赛的报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王颂说,当你进入比赛场地,真正集中精力去拍摄规定动作照片的时间是有限的,还有大量的时间在干什么呢?等待。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只要用心体味,在赛事之外同样能拍到有价值新闻、甚至是重要新闻价值的照片。其实无论赛场内外,新闻随时都会发生,就看你能否意识到它的存在,能否找准切入点。
王颂认为,体育比赛报道,除了要拍好竞技影像外,要跳出比赛拍比赛,从普通的赛事中、从司空见惯的竞赛场景中寻找新鲜、有趣味、有新闻价值的专题照片。他说,在关注经典赛事、热门项目、明星大腕的同时,要会逆向思维,冷门项目也有值得关注的地方,关键看记者的选取。
不待扬鞭自奋蹄
在新华社国内摄影记者中,王颂可以算“大哥大”了。50多岁的人每天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摄影包,行走在采访的路上,重要报道毅然担当,街头巷尾也不懈怠,永远不知疲倦。
1997年10月,黄河小浪底大坝截流,王颂披挂停当,背着器材,冒着危险爬上大坝旁的一处绝崖,拍下了大坝合龙场面壮观、激动人心的瞬间。这张照片拍摄角度新颖,现场气氛真实,尤其是整个合龙过程中,典型瞬间的攫取恰到好处,先后被评为当年新华社社级好稿、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和全国好新闻二等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颂没有要求到北京报道奥运会,而是主动提出去青岛报道奥帆赛,是唯一获得国家摄影队青岛奥帆赛摄影EP采访证的摄影记者。奥帆赛有62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运动员参加,他一个人要拿下9个级别11个项目的比赛,难度可想而知。
组委会原计划给摄影记者一条船,严格控制人数,王颂想,国外媒体人数多,而且他们更多关注外国运动员,为避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主动找组委会申请再派一条船,一是自己可以掌握主动权,二是可以让更多的国内媒体记者有机会乘船拍摄。最终说服了组委会。其实王颂也用了心眼,他回避了自己外语较弱的短板,如果和外媒一条船沟通起来也许更麻烦。
比赛期间,王颂每天必须乘媒体船在海上拍摄,晴天时紫外线强烈,遇到天阴下雨海上风大浪在,海浪加雨水像一桶桶水从头浇到脚,雨衣只能用于包裹相机,经常是从上午到晚上十几个小时穿着湿衣服。为了防止晕船呕吐,他基本不吃中午饭。奥帆赛期间,他发了100多个专题,日均发稿50张,11个项目的金牌无一遗漏。赛事以外,他拍摄青岛街头、广场、运动员、美女……其潇洒,其风光,在他的镜头里应有尽有,真可谓“水天一色,风云无边”。
偶然,王颂也有耐不住寂寞的时候,一个人坚守在青岛,免不了思念热火朝天的北京奥运主赛场。有了空,他就会给北京的哥们打电话。他是一个“鬼精灵”,他要把自己的孤独变得让人羡慕、嫉妒!他给摄影记者刘宇打电话,大侃自己在青岛的待遇,说,你没来青岛太遗憾了,我在这儿每天早上在五星级宾馆吃不同国家风味的早点;中午吃螃蟹、大虾,喝着特制青岛啤酒;晚上组委会组织各种活动,和外国美女一起唱卡拉OK,海鲜都吃腻了!说得刘宇直心里痒痒,连声说自己该去青岛。
奥帆赛结束后,王颂转到北京残奥会赛场时,我看到他晒得像条脱了水的蚂蝗,就问,听说你海鲜都吃腻了?他皱着眉头苦笑说,呵呵,逗他们玩呢,在青岛哪吃过中午饭呀,怕晕船呕吐根本不敢吃饭……
这些年,一些地方媒体请王颂讲课。他认为,新闻摄影面临着挑战。一是职业危机:现代化音视频技术的发展,给新闻摄影带来冲击,网络技术、手机、户外视频和车载视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种视频报道的迅猛崛起,逼得许多新闻单位不得不将发展的重心和资源分配向这些领域倾斜。在奥运会上,许多国外大通讯社和图片社的摄影记者,已经人手一台高清晰便携DV,所拍摄的动态影像,截图的数据,完全可以作为单独的新闻照片使用。
二是信任危机:随着“藏羚羊”、“广场鸽”等新闻照片造假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受众对照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面临危机,不能怨天忧人,只能靠自己,自我救赎。王颂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认为,要在危机下生存,最好的办法是练好自己的“功夫”,坚守自己的信念。
摄影师简介:
王颂,新华社河南分社图片总监,高级记者,生于1956年5月,山东莱州人。1985年开始从事专业新闻摄影报道工作,1991年7月调入新华社河南分社摄影采访室。曾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摄影记者、两会报道先进个人、北京奥运会报道先进个人。多幅作品获中国新闻奖铜奖、全国年度好新闻银奖和铜奖、新华社社级好稿。《浅谈晚报新闻摄影》获得河南横首届新闻理论年会二等奖,并入选第三届中国理论年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