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认知分析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极有意思的访谈。每一位喜爱思考,对人的存在、自身的体验,以及认知世界的方式充满好奇的读者,一定会有兴趣读完每一段对话,从中你会发现艺术家闪亮的智慧和迷人的光芒。
  
  2005年你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学的是油画,什么时候开始转向摄影的?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大学时有很多资料需要记录,而摄影是个快速便捷的方法,于是就有了拍照这件事。与此同时,我开始更多地关注摄影所带来的可能性。那时的尝试也给我现在的研究课题带来不少启发。至于我过去是弄油画的,现在做摄影,为什么会这样?什么原因?这个我也一直存疑。对我来说这是个伪命题,里面不存在让人期待的那种因果关系。因为至今为止,研究、创作都始终围绕的是自己的那些思考以及生存的体验而发展,只是有些使用了我比较了解的媒介,以较合适的方式去表现创作需要,而这种需要才是我关注的重点。除这些以图片为媒介的创作外自己还有很多其他方式的作品。
  
  摄影给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和自己所能了解的其他平台一样,这种方式能给予我研究自身疑惑更多的可能。
  
  教育本身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我觉得任何人对环境以及认知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和判断,这让我很难断定是否有所特别的影响,更何况是判断自己。不过这问题让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想法及尝试:曾经不小心触电,为了这种特别性感受自己又特意尝试了几次;为了不让自己养的小鸡被冻而要把它放到微波炉里加热(被阻止);当一知半解地了解到子弹那奇妙的发射原理后,想通过榔头砸击来观察其真实的变化;为了证明自己发现金鱼会眨眼而一整天蹲守观察自己养的金鱼,等等……
  
  去年在“手感3”的展览上第一次看到你的《为极限值得唯一 Xn》球体系列的作品,后来发现你《为极限值得唯一》还有其他两组作品,一组是色块,一组是海泮球,这是你从2006年刚刚毕业时开始一直到现在仍在拍摄的作品。对于极限的思考,以及把这种思考用视觉语言表现出来,似乎很令你着迷?
  人类在生物进化史中真是微不足道,和任何一个物种比起来,我们是如此地不够自然和必要。能存在于地球实在是个特例。可是人类却运用着那些非自然性的方法修补自身并发展着,我们居然还因此得以延续,不能不让人感叹是个奇迹。然而这些修补和补充使得我们自身这个本体变得脆弱不堪,漏洞百出。比如有了一种致命病毒可以杀死弱者进化强者,但由于人类文明的需要使得人类弱者道德上不能通过自然选择被淘汰,于是我们通过一些非自然选择的方式去化解这种危机,这就有了性能强大的抗生素。此时此刻,使得人类对他物的极度依赖达到了极至,并且替代了我们原本存在的方式和理由。似乎自然定律变得不再无可动摇。
  当朝着和自然进化的基本原则相逆的方式发展时,人类自身越来越脆弱,而用于弥补掩饰这种脆弱的方式越来越强大和极端化。就不可回避地产生了一些基本原则上人类存在的悖论(我们为自己而发展,我们为自己而不能进化自身,我们为自己而无法更加信赖自己)。存在的本质和自然产生了矛盾,原本应该在人类自身所体现发展的原则被人为地转化到一切他物中,使得因人而产生的他物所具备的一切极限化物态成为人类发展存亡唯一的救命草。从这点来说,人类的发展进化是被物质转移的,人类是脆弱不堪的,真正为此而发展进化的是那些被依赖寄托以及魔幻化的他物。
  这些物因为人的存在而极端发展的确十分特别。它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物种和自然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说,这些物因为人而发展,而人又因为这些物具有存在感,这是我真正着迷而疑惑的。
  
  《为极限值得唯一 Xn》球体的系列,如果按照你的设想,Xn设为原始角度,每个Xn+1度直到Xn+0度,都拍一张照片,虽然球体、以及球体与他所占的空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然而它们在你的作品中视觉形式上可能一点变化也没有。然后你打算每年磨掉一点,然后重新拍一遍,直到球体磨光为止……最终你打算怎样来呈现这些作品呢?你通过这样做想要表达什么呢?
  我希望以较客观的方式整体地去展示这些个人体验成果。虽然很多人会觉得十分无聊,图像缺乏趣味及审美点,但客观地说它们本就该这样被展示,因为那是它们的真实常态。“视觉疲劳”是大家对物态呈现的戏剧化面貌的理想值期望太高。有些行為本身确实不具备兴趣点,可这并不能说明那些客观存在不具备存在理由。就如同吃睡俨然已成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中存在感的客观体现(因为我存在,所以还在那样做。)那么,当我把这些看似乏味的存在感的形态不可回避地展示在大家的面前又会如何?这确实是我关心的问题之一。
  你问我这么做想要表达什么。而我更想说一下这个作品及行为所能呈现的东西:
  1.从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出发,将一个石膏体反复打磨成完美的球体。(悖论1——追求不可能存在的绝对完美)
  2.用同样角度、光线、构图以及同样的非常规景深透视(利用大画幅相机移轴等改变像场和焦点达到)和无参考性的单调场景,来拍摄按照一定轨迹旋转的打磨球体。最终拍摄图像给人一种特征上的相似性和无参考性,但仍然可以通过近距离的仔细观察发现有打磨的细节区别或无区别(悖论2 ——由观察习惯和认知方式产生)。而每个角度的球体无论视觉感受上有差别还是无差别,其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如原角度Xn与旋转Xn+0°在图像结果上是无差别的,但由于Xn+0°是“旋转”了的,两者在时间、空间以及本质上已经完全不同了。(悖论3)
  3.每年按上述两个步骤对此球体进行重复的打磨和拍摄,直至球体被消磨殆尽。(终极悖论——追求完美的行为导致完美的寄托物本身消失。)这恰好说明了事物只可能无限接近而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理想值。
  选择球体作为体验的基本起点是有原因的,从其任一局部来进行比较判断,都具有相似的“弧形”特征,这点尤其不同于其他形体带给人较为清晰的形体感受,如平衡感、尖锐感、倾斜等。球体在比较时,给人的心理暗示是既相似又不明确的,人们更容易通过各自的认知习惯及兴趣点来对其进行比较、判断和定义。
  这里所展示的是人在认知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片面与局限性。
  
  还有那组来自不同材质的色块系列《为极限值得唯一》之一,我的理解是,你的这些作品探讨那些我们人类制造并定义的普通材料,比如绢布、床单、宣纸,在被孤立、去语境化、无限放大之后,虽然我们看得似乎更真切了,其实反倒更不明白了。是这样吗?这组作品你还打算继续做下去吗,做到多少你觉得可以算是完成了呢?你打算如何来展示它们呢?
  这套作品是按照拍摄风景较普遍的视角45度角左右构图拍摄,希望最大化体现空间体积。其远观几乎没有任何具体形体和意义,只是同色的类似平面。而就一般观察经验来说,较远距离观看可以判断物体整体的趋势和形体以及透视中的空间,但在此套作品中,自然规律给予人判断认知的标准以及这些基本元素的认知标准被物体本身的重复性形体所消解。
  当近距离观看时,又可看到充满纹理的重复细节。联系这些细节可看出空间的透视轨迹却无法像远距离整体观察那样真切地感受到完整的物体透视。这种判断在此刻也是被物体本身所消解的,物体原有意义的判断错觉和认知“真相”成为了矛盾焦点。
  物还是那物,空间还是那有着透视的空间,不同的是判断物体的标准随着最基本形体结构的原发表象变得使人难以把持,虽然它是客观的,但面对它的人又会如何?这应该是个人选择,也正是通过这认知的微观和宏观的引申来判断认知的本位。
  作品的物象化终究还是被悖论的循环所支配释使然,就如同在说出某件事物的同时,也就离开事物的原本更远……
  此系列是我迄今为止創作时间较长的作品之一,并还将继续下去。至于什么时候算完,我很难去设想。可能到因为衰老而无法控制的那天,也可能此后还能持续。
  这更像是一次人生体验的样本,至于展览我觉得也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吧。展示时会比较单调无聊,大尺寸的图像在较整齐客观的空间中,就如同这个存在的过程那样冰冷而无情。
  
  最早看到你的作品是fu、海岸线,以及建筑物系列,画面非常优雅,但拍摄对象是一些日常物品,甚至是被扔掉的塑料袋啊什么的,展览的名称叫“绝对零度”,你的展览前言只有一句话,“绝对零度,也就是 -273.15℃(摄氏度),没有一个地方有这个温度,人类也不可能制造出来这个温度,只能无限地接近。在这温度下物体没有热能。在绝对零度下,原子的运动完全停止了。物质呈现的既不是液体状态,也不是固体状态,更不是气体状态。”也就是说,你的这些作品也并不是在绝对零度的状态下拍的,它们只是一种模拟的状态,你是借用绝对零度这个概念来表达你的思考?非常抽象,而且似乎仍然跟令你着迷的极限有关?
  的确,这种极限化、限定性的悖论假设很让人着迷,特别是通过某种体验式的阐述更是无比美妙。如fu系列,作品是由布或纸塑造形体后拍摄而成的。它们看上去都是极端对称完美的,但当你仔细观察时会产生困惑,因为这些看似对称完美的形体是我以个人经验和手感极力塑造的。事实上观察这些大尺寸作品的细节时会发现它们的形体并非完全对称。
  此刻我想让这种限定变得更加极致,于是我又让图像的焦点只在那些所塑造形体的中心并使得景深很浅,这样得来的细节也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继续判断其特质因其零界点的极限化而成了特别困难的事,很多人的感受会变得茫然。那种完美感的错觉及愿望释然也因为物质的现实属性而变得遥不可及。极度模拟和假设性成为作品的终极阐述者。
  
  可以具体说说你这三组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吗?有什么相机,有没有后期处理? 数码还是胶片……等等?
  Fu系列使用了4×5的胶片拍摄多张拼接而成。为了达到一定的成像质量以及必要的景深效果所以选择4×5比较合适,但由于尺寸很大加上是竖长形比例,所以必须选择多张拼接。至于为什么选择胶片主要是考虑到图像的质感以及拍摄这个行为的过程延续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即刻的必然所得,不然就会缺乏唯一性和体验的未知感。作品没有使用后期特效,因为本作品原出发点就不是在考虑和数字或暗房后期相关的事,但会有基本的色彩明度控制。
  另外两组系列除此还会用到120的相机。当然我并不限定自己必须使用何种材料,这些主要是根据作品要表达的需求来看,我也有很多作品是利用后期而完成的。相机使用的类型挺多的,从自己改装的到大画幅的,从数码的到胶片的都会去用。
  
  你认为自己是摄影家还是艺术家?
  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归为哪一类。首先我根本就没有真正想当摄影家,只是因为图像、媒介是我需要证明研究的而同时利用了和摄影有关的方法罢了,在这里我称自己是摄影使用者。另外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崇拜艺术家也自认为就是个艺术家,原来以为画图画得好就是,而现在对艺术家的定义又如此宽泛。以至于用现在的眼光看自己,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很难算是个艺术家。
  可能自己更像一个状态或心理的体验者、研究者。现在我想的是只要能朝着自己的那种诉求探索下去就可以了,是什么总有一天会被定义的。
  
  摄影中的什么东西最令你感兴趣?
  摄影过程的强迫性,图像呈现的可复制性以及摄影这个行为本身都让我感到疑惑。
  
  目前,哪一个摄影潮流最令你感兴趣?
  不太关心。
  
  下一个创作计划会是什么?
  时刻都在进行着,自己的记录里有着太多东西需要被证明和研究,最近在把以前的一些还可行的想法和行为整理制作下去,比如憋气直到控制不住需要呼吸时吸气后再次憋气,这样往复循环坚持一段时间,直到身体对这个行为本身产生了非普遍性的反应,等等。
  
  可以和我们分享你喜欢的艺术家或是书籍?
  目前突然能想到的是达芬奇。自己看的书不是很多,大学毕业以后很少会去完整地读完一本书。
其他文献
收到陈小波寄来新书《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以下简称“访谈录”)》,虽然没有惊奇,我还是整整看了三天。尽管其中大多数访谈我早就读过,而且被访的摄影家我也比较熟悉。  这是陈小波6年打磨的结晶。2006年,她在出版一套“中国摄影家10人访谈丛书”后,就想进一步扩大范围,把更多优秀摄影家访谈录汇集出版,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拖再拖。去年我和潘科策划《中国纪实摄影20人》大型作品展,并与央
期刊
2008年,我在平遥策划展览《凝视中国的眼睛》,郑永仁(Ian Teh)是参展摄影师之一。这个系列的访谈就源于当年做展览的思考,郑也理所当然地被我列入访问名单里。  郑永仁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人,正如他关于中国一个系列作品的题目:《暗流》,他试图走入繁华中国的背后观看。他在中国拍摄,前后历时10年,从1999年开始拍摄中国三峡,在2008年,中国概念成为全球热点的时候,他却离开了。  郑永仁在英国生活
期刊
在杨德铭看来,“经济体系”一直是人类文明中最有趣的发明之一,它由人类一手由以物易物慢慢发展而成,到现在这庞然大物却长大到人类根本无法驾驭它;犹如大自然的威力一样,人们不时便会受到它的攻击和侵扰。金融“风暴”和金融“海啸”两个名词起得真好,这正反映了它跟大自然根本没有两样,面对灾祸我们完全束手无策:只能灾后补救,却不能事前防备。  金融海啸是百年一遇的人为灾祸,影响力扩散至各行各业各人,在香港影响尤
期刊
摄影的乐趣在于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数码红外摄影会给我们全新的看世界方式。黑白红外摄影使大千世界褪去浮华,变得安静、抽象,只剩下线条和轮廓;彩色红外摄影让缤纷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姿,给自然景色披上梦幻色彩,把看似沉寂的世界变得繁复、奢华。  下面就谈谈我的数码红外拍摄经验。  1.夏季红外光反射充足,效果优于春、秋、冬季。在一天内,中午红外光反射最强,可尽量缩短曝光时间,在户外阳光较好时拍摄,并尽量使用三
期刊
编者按:中国摄影出版社新近出版了罗伯特·卡帕的摄影典藏——《珍藏卡帕》,书中不仅有作者理查德·惠兰详细讲述了罗伯特·卡帕一生的故事,更有他的弟弟康奈尔·卡帕和作者一起从罗伯特·卡帕的约7万张底片中,挑选的933张佳作,以年代为序,按专题编排,对他的整个创作生涯(1932—1954年)做了一次深度回顾,细致回溯了他的人生轨迹。书中几乎一半作品都未被广泛发表或展出过。在这里,自言是卡帕信徒的唐师曾与我
期刊
笔者几经寻觅,最近终于找到了抗美援朝期间,霍英东为志愿军运战略物资的主力运输艇“黑猫号”的照片(图1)。“黑猫号”是当年往大陆运物资时,与香港当局“缉私艇”相撞后沉没在香港鲤鱼门海峡的(图2),当时香港报纸纷纷报道这一事件(图3)。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张“黑猫号”的照片,与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为志愿军捐献“常香玉号”喷气式战斗机(图4)、挑水老人谭楚云制作 “抗美援朝生产捐献集金筒”的照片(图5)
期刊
见到司马十一的第一印象是他开朗外向。交谈中发现,以司马十一的人生经历写厚厚一本书也绰绰有余。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长大,在香港很有名的英国中学念书,英文很好;在广州暨南大学念新闻系,对中国社会状态了解很多;几年新闻工作后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年国际关系专业获得第一个硕士学位;回港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到澳大利亚念第二个硕士学位。现在的他体型微胖,职业不是摄影,而是金融精英。就这样一个摄影师,曾业余在港报做“人间定格
期刊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通常是指閩西南独有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
期刊
日本肯高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照相器材的公司,公司产品覆盖了除相机机身外的所有照相器材。该公司的产品有1500多个品种可供用户选择。其中以肯高(KENKO)的滤光镜系列,图丽(TOKINA)的照相机镜头系列,竖力(SLIK)的三脚架系列等品牌产品最为有名。本刊近日采访了来自日本肯高总部的田原荣一先生,让他介绍肯高全系列的产品。    关于肯高公司  问:请介绍一下肯高品牌在日本摄影器材界的历史和地位。
期刊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  很多影友为了拍摄风光,不远万里赴云南、奔新疆、走西藏,似乎只有去这些地方拍摄,才叫风光摄影。其实不然,能在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拍出好作品来,最属不易。加强对摄影理论的学习与基本功的练习,打破自身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拍摄习惯与观察角度,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修养,才是本质问题。只有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拍出好作品来。  希望下面的故事能给您一点启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