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起来,联想现在终于决定把两个品牌的定位划分清楚了。
1月5日,杨元庆给全体员工发出邮件,宣布了联想集团将在2013年新财年(4月1日后)放弃2011年开始的四个大区架构,重组为Lenovo和Think两大业务集团的消息。
原MIDH(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负责人刘军将成为Lenovo业务集团的负责人,MIDH部门将并入Lenovo业务集团;原联想全球产品部门总裁彼得·霍腾休斯(Peter Hortensius)将成为Think业务集团负责人。
这次重组,是联想策略的一个标志性转折点——“联想不再是一味争取市场份额的个人电脑厂商。”杨元庆在宣布重组的邮件中说。利润,而不是市场份额,首次成为了联想的重点努力目标。
此前,份额一直是联想追求的目标。
2010年联想划分新兴和成熟市场,提出“进攻+保卫”战略时,强调的一直是进攻新兴市场,用低价产品抢占市场。到联想2011年成立MIDH集团后,其手机等产品一直的策略也是用低价争夺市场份额。
但到2012年第三季度时,根据Gartner的数据,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世界第一。这时,人们对联想的质疑就剩下:利润率实在太低。在2012年11月发布财报时,杨元庆被问到利润低的问题时,他回应说,“在未来一年,我们的利润率将至少提升1%”。
要提升毛利,联想的选择并不多:笔记本市场竞争激烈,联想笔记本的定价策略通常都是与对手竞品贴身肉搏、通常便宜一两百块;而联想的PC+业务,比如手机,刚起步不久,议价能力远不如三星、HTC等,且手机市场的价格战未来将更加激烈、整体价格将更低。
这两项业务难以提升售价,为联想提升毛利。现在,重塑Think高端形象,提高品牌附加值也就成为了联想不多的选项。
“我们曾经尝试在成熟市场推广Lenovo品牌。但发现,作为一个产品品牌,它只在主流和低端领域有明显成效。而在高端产品市场,Think是我们最好的品牌资产,也是唯一可以在高端市场与苹果一争高下的品牌。”杨元庆在邮件中称,Think业务集团要一方面“继续巩固核心的全球商用业务的领导地位”,一方面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领域“打造高端的消费品牌”。
让有17年IBM工作经验的霍腾休斯管理Think业务集团,也被业界认为有重塑Think高端品牌之意。
在2004年和IBM个人电脑业务部门一起加入联想后,霍腾休斯曾担任联想Think产品集团高级副总裁。期间,他主要负责对公司的商用产品系列进行管理,通过推出ThinkPad Edge笔记本电脑系列来提升企业业务领域以及中小企业等新增长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以及盈利。这使得联想在2010年第4季度,实现了企业笔记本电脑业务领域内市场份额第一的目标。
这是联想从2009年柳传志重回联想后5年时间里第5次对其公司架构进行重大调整。这并不是大公司里常见的情况,重组成本对于它们来说将会是一个沉重的压力。但对于联想来说,每一次的调整似乎都能为它带来业绩和市场份额的增长。而且,这一次对于它来说,是5年来最关键的一次——8年来,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同时,Lenovo和Think的品牌形象也越来越混乱。这意味着,Think的品牌价值一直在被削减。
但联想此前对于Think品牌的定位错误,可能让它重回高端市场与苹果这样的对手竞争颇为不易。
当联想收购IBM笔记本业务时,这部分业务的毛利有24%,而联想的笔记本业务毛利仅有14%。但在联想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历程中,联想推出了以ThinkPad为品牌的多款低价产品。在现在淘宝的排行榜上,ThinkPad电脑全网热销排名前10的产品中,有6款价格为3000多元,1款约2300元,1款约4000元,仅有两款价格为6000和7000多元。这些低价IBM凭借廉价抢占了不少市场,但无疑损害了IBM曾经打下的高端品牌形象。
但要重塑Think的高端形象,也意味着这需要投入大量的品牌推广和研发费用,这可能让联想快速提升利润率的目标不会那么容易达成。
此外,联想新追加投入的企业级业务和工作站团队,也就是与EMC合资的服务器和云存储业务,也将划入这个业务集团。
服务器业务与Think笔记本业务的共通点有两个:第一,毛利高;第二,销售方式与诸多Think产品类似,属于联想所谓的“企业/关系型”业务,卖给大客户。
而这次的组织架构调整的另一个逻辑,也就是联想对“消费/交易型业务”和“企业级/关系型”业务的划分。除了提升毛利外,提升净利润的另一个办法,就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我们的效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杨元庆称,“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业务模式和技能。想在消费业务/交易型业务中取胜,靠的是速度和效率,而企业级/关系型业务靠的是最佳的品质和定制化服务。”而联想“目前基于功能块的组织结构已经成为了一个障碍。在功能型组织结构下,每个人需要多种技能,跨越多个领域,这导致协调合作比较困难,也往往造成决策缓慢。”
杨元庆称,这需要“端到端的整合——从产品开发和设计,到用以满足具体需求的供应链管理,到营销和帮助拓展市场的其他职能,等等。”
一名联想供应链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还没有公布确切消息,但部门同事私下谈论时都认为有拆分的可能,这能够减少需要对接的部门,和沟通的成本。
杨元庆称,原有的全球运营的大部分职能将会根据其职责的关联性重新分配到后端的两大业务集团或前端的大区。小部分为了充分利用规模效应和全球开发而设的职能和团队将组成一个小而精的共享运营平台,同时向彼得·霍腾休斯和刘军汇报。 在各大区内部,将针对关系型业务模式和交易型业务模式调整销售和产品营销的组织结构。联想的公司级职能将保持不变,但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将更好地与新结构契合。
一名联想MIDH人士则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由于可能发生人事变化,现在MIDH不少部门已经暂停制定新年业务计划,等待跟电脑部分的业务计划进行配合;由于手机、电视和电脑在销售渠道等部分,以及相应的岗位有重合,可能会有合并售卖场地、人员裁撤等举措,以节省成本。
不过,从目前来看,这次调整最大的受益者将会是刘军。在此之前,联想集团内的一个普遍猜测,是刘军将接任联想集团CEO的位置,杨元庆任董事长。刘军1993年清华毕业即进入联想,已经在联想工作20年。
因此,虽然追求高毛利的Think业务由彼得·霍腾休斯负责,但在讲究“联想人”和服役年限的联想,最重要的业务还是掌握在“自己人”手里。销售总额高、市场份额大的Lenovo电脑业务依然是联想目前的根基,以及跟Intel这样的上游厂商议价的根本;而手机、平板、电视这些PC+业务则是联想的未来。
联想的手机业务的增速远超过电脑业务,市场份额从2011年第三季度的1.7%变为2012年的16.7%,到这次重组前,联想MIDH中的手机市场份额已经成为中国第二,仅次于三星。过去6个月逐步进入了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市场。
杨元庆希望Lenovo业务集团继续推动PC+业务的高速增长,“特别是智能手机业务在中国的持续增长和全球拓展,以及在智能电视等新领域的投资。”
四大IT公司业务构成
联想
台式电脑 32%
笔记本电脑 53.6%
手机、平板、电视(MIDH) 7.8%
其他 3.3%
其他产品与服务 3.3%
HP
个人系统 28.9%
打印 19.8%
服务 28.2%
企业服务器、存储和互联网设备 16.5%
软件 3.3%
惠普金融服务 3.1%
公司投资 0.1%
Dell
服务器与网络设备 17%
存储设备 3%
服务 15%
软件 16%
移动电脑和设备 26%
台式电脑 23%
IBM
全球技术服务 39.8%
全球商业服务 18.4%
软件 23.3%
系统与技术 15.8%
全球金融 2%
其他 0.7%
信息来源: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