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应该且必须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作为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课文,教师教学中运用课文的指向,无疑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下面以《桥》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桥》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 “令我们感动的人”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在行文上,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交错安排情节的变化。如此的课文框架以及它所呈现出来的具体样式,为语用提供了怎样的方向和维度?
一、把握文意,梳理语言
“文意”是作者用词、构段、谋篇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把关键词句比作“大树的枝叶”,那么“文意”就是“大树的主干”。所有的词句,必须在“文意”这样一个整体语境的观照下,才可能成为富有生命力的音符,否则,“词”“句”“段”“篇”极有可能成为“文字的排列”,而非表达作者思想或情感的工具。因此,只有了解全文的思想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细读本文,“洪水之大”与“人们之举”并行推进,形成了一条“惊慌——镇定——悲痛”情感发展线,体现了情感变化的波折;落在文字上,形成了时间推移下以桥为主线的“逃生——指挥——遇难”的结构框架,其中以“老汉指挥过桥”为主体事件展开叙述。教学中,可由 “读了课题,猜猜课文可能写什么”这一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意”。为了规避学生据课题随意猜读的问题,对“文意”还需一个渐进把握的过程。对接第三学段的阅读“语用”目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可以进行分步骤的推进:1.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2. 课文写了老汉的一件什么事?这样,从文章的“意”出发,站在“篇章”的角度,梳理语言,把握文意:“面”上把握大意——老汉的舍己为人;“线”上把握事件的脉络:遇险——脱险——遇难; “点”上把握事件——老汉指挥人们过桥,撤离村子。三个层次的“整体感悟”,注重的是文意观照下的整体意义的建构,追求的是学生阅读的渐进,最终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和把握。
二、抓住特质,发展语言
如何随着年级的升高与所学课文的增多,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我认为,应该是用“这一篇课文”语用方面的主要特点,引导“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必要的“语用知识”,经过相应的训练形成语文能力。
《桥》一文,按照时间顺序随着环境的变化展开紧张的情节。正是在情节的不断推进中,人物形象在与环境的斗争中得以立体建构。因此,精读时段教学的落脚点应是“抓住课文感人之处,体会老汉的光辉形象” 。课文的感人之处可圈可点,之所以感人,是“环境”使然。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的一言一行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人格魅力。“环境变化”与“人物言行”相互交织着,共同推进情节的发展,由此构成了文本强大的张力,展现了文本独特的言说方式。如何在第三学段落实“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一语用目标?教学中,教师可抓住“环境中人物的言行描写”这一独特的言说方式,将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与学习语言形式特点结合起来,将学生的阅读触角引向“语用”,铺开三个层次的教学:
第一,动笔圈画,初步感知老汉的言行。
首先,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地方打动了你?教学的指向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提取,分析,判断,筛选,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获取“老汉形象”的具体细节,在动笔圈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联系环境,品析老汉“山”之形。
出示“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引导学生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三个短句能否调换顺序?这样,就把教学的视角聚焦到“语言”,促进学生多层面发现“语言”的秘诀:三个“!”的连用,意味着指挥果决;三个短句,意味着指挥有序。接着教师抓住“党员排在后边”推进教学:“为什么要排?”通过这一问,盘活上下文,使句子教学从“孤立状态”走向“课文整体”;使“人物语言”走向“活动环境”。教师继续推进:这个队伍怎样排?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文本的整体中,去思考队伍的“排序”。而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老汉有没有机会排在队伍的最前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样排说明了什么?把讨论推向高潮:明明可以选择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他,为什么选择排在队伍的后面?也就把学生的思考引向“舍己为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核。教师继续推进:“老汉的每一句话,都传达着自己的心声。话中,连续出现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聚焦语言之“形”,读出老汉的果断,沉稳,坚定,进而感受“他像一座山”背后的深刻含义:沉着指挥,临危不惧!
第三,置换语境,体会老汉“父”之形。
整合课文内容,出示两个句子:
只见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引导学生探究:从老汉前后的动作和语言中,你有什么发现或是有什么疑问?把思考的着力点放在:对待同一个小伙子,老汉的举动为什么前后如此矛盾?当文本的矛盾纠结着学生的心时,追问的思考又开始了。此时,引导学生又一次进入文本,在整体的语境中寻求矛盾的根源:原来,他们是一对父子!在撤离中,在儿子和群众之间,作为党员的他只能选择让群众先走;在儿子和父亲之间,他只能选择让儿子先走。此时,教者只要稍加点拨、指导,学生就会体会到文章“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这一结构特点及作用。接着,教师置换语境,把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分别置换成“父亲”和“儿子”,在“父子身份”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体会父亲的言行,说说最打动自己的是哪些举动。这样循境入词,再次把学生的视线牵引到人物的细节,聚焦到关键的词语 “揪出、推上”。 教师紧扣“揪出”一词发问:“揪出”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揪出”可以换成“拉出”吗?词语的转换无疑把教学的着重点落在品析的环节,从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把视点聚焦到“揪出”这一动作细节,引导学生发现藏在动作里的细微之处,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去捕捉动作之“情绪色彩”,推想、体会其所表之情、所达之意。教师继续推进:是啊,无论是“一揪”还是“一推”,有人说是“情势” 使然。如果把文中所有有关环境的内容删去,没有了洪水之肆虐、疯狂之状,再读读父亲的言行,你有什么发现?让这些言行沉入所在的“洪水之肆虐”的环境中,让人物形象浸润在这样的语境中“立”起来,同时,把教学的视角转向小小说的“文体特点”:在环境的烘托中,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教师再次推进:“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老汉作出了‘一揪’‘一推’的两次抉择。每一次抉择的深处,他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语境想象补充“父亲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语言的表达精妙处以慢镜头的方式“驻足”思考,窥视人物内心的奇观,探究如此言行之根。至此,在学生由果溯因,展开想象的实践活动中,把潜隐在父亲反常言行中的看似“出人意料”确实“合情合理”的“情”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化为学生精神世界里鲜活的生命元素,进而实现从语言文字到精神生命再到语言文字的螺旋上升。
由此,教学紧紧围绕最具向心力的“父亲”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在感悟、品析、运用语言的言语环境中,理解文本内涵,训练能力,发展智力。阅读的策略指向于基于文本的语言形式的感受和体验,而这种体验又始终抓住“语言形式”,并水到渠成指向内容,再直指“为什么这样写”的更高层面,目的是形成一股合力,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一、把握文意,梳理语言
“文意”是作者用词、构段、谋篇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把关键词句比作“大树的枝叶”,那么“文意”就是“大树的主干”。所有的词句,必须在“文意”这样一个整体语境的观照下,才可能成为富有生命力的音符,否则,“词”“句”“段”“篇”极有可能成为“文字的排列”,而非表达作者思想或情感的工具。因此,只有了解全文的思想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细读本文,“洪水之大”与“人们之举”并行推进,形成了一条“惊慌——镇定——悲痛”情感发展线,体现了情感变化的波折;落在文字上,形成了时间推移下以桥为主线的“逃生——指挥——遇难”的结构框架,其中以“老汉指挥过桥”为主体事件展开叙述。教学中,可由 “读了课题,猜猜课文可能写什么”这一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意”。为了规避学生据课题随意猜读的问题,对“文意”还需一个渐进把握的过程。对接第三学段的阅读“语用”目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可以进行分步骤的推进:1.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2. 课文写了老汉的一件什么事?这样,从文章的“意”出发,站在“篇章”的角度,梳理语言,把握文意:“面”上把握大意——老汉的舍己为人;“线”上把握事件的脉络:遇险——脱险——遇难; “点”上把握事件——老汉指挥人们过桥,撤离村子。三个层次的“整体感悟”,注重的是文意观照下的整体意义的建构,追求的是学生阅读的渐进,最终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和把握。
二、抓住特质,发展语言
如何随着年级的升高与所学课文的增多,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我认为,应该是用“这一篇课文”语用方面的主要特点,引导“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必要的“语用知识”,经过相应的训练形成语文能力。
《桥》一文,按照时间顺序随着环境的变化展开紧张的情节。正是在情节的不断推进中,人物形象在与环境的斗争中得以立体建构。因此,精读时段教学的落脚点应是“抓住课文感人之处,体会老汉的光辉形象” 。课文的感人之处可圈可点,之所以感人,是“环境”使然。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的一言一行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人格魅力。“环境变化”与“人物言行”相互交织着,共同推进情节的发展,由此构成了文本强大的张力,展现了文本独特的言说方式。如何在第三学段落实“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一语用目标?教学中,教师可抓住“环境中人物的言行描写”这一独特的言说方式,将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与学习语言形式特点结合起来,将学生的阅读触角引向“语用”,铺开三个层次的教学:
第一,动笔圈画,初步感知老汉的言行。
首先,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地方打动了你?教学的指向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提取,分析,判断,筛选,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获取“老汉形象”的具体细节,在动笔圈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联系环境,品析老汉“山”之形。
出示“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引导学生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三个短句能否调换顺序?这样,就把教学的视角聚焦到“语言”,促进学生多层面发现“语言”的秘诀:三个“!”的连用,意味着指挥果决;三个短句,意味着指挥有序。接着教师抓住“党员排在后边”推进教学:“为什么要排?”通过这一问,盘活上下文,使句子教学从“孤立状态”走向“课文整体”;使“人物语言”走向“活动环境”。教师继续推进:这个队伍怎样排?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文本的整体中,去思考队伍的“排序”。而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老汉有没有机会排在队伍的最前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样排说明了什么?把讨论推向高潮:明明可以选择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他,为什么选择排在队伍的后面?也就把学生的思考引向“舍己为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核。教师继续推进:“老汉的每一句话,都传达着自己的心声。话中,连续出现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聚焦语言之“形”,读出老汉的果断,沉稳,坚定,进而感受“他像一座山”背后的深刻含义:沉着指挥,临危不惧!
第三,置换语境,体会老汉“父”之形。
整合课文内容,出示两个句子:
只见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引导学生探究:从老汉前后的动作和语言中,你有什么发现或是有什么疑问?把思考的着力点放在:对待同一个小伙子,老汉的举动为什么前后如此矛盾?当文本的矛盾纠结着学生的心时,追问的思考又开始了。此时,引导学生又一次进入文本,在整体的语境中寻求矛盾的根源:原来,他们是一对父子!在撤离中,在儿子和群众之间,作为党员的他只能选择让群众先走;在儿子和父亲之间,他只能选择让儿子先走。此时,教者只要稍加点拨、指导,学生就会体会到文章“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这一结构特点及作用。接着,教师置换语境,把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分别置换成“父亲”和“儿子”,在“父子身份”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体会父亲的言行,说说最打动自己的是哪些举动。这样循境入词,再次把学生的视线牵引到人物的细节,聚焦到关键的词语 “揪出、推上”。 教师紧扣“揪出”一词发问:“揪出”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揪出”可以换成“拉出”吗?词语的转换无疑把教学的着重点落在品析的环节,从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把视点聚焦到“揪出”这一动作细节,引导学生发现藏在动作里的细微之处,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去捕捉动作之“情绪色彩”,推想、体会其所表之情、所达之意。教师继续推进:是啊,无论是“一揪”还是“一推”,有人说是“情势” 使然。如果把文中所有有关环境的内容删去,没有了洪水之肆虐、疯狂之状,再读读父亲的言行,你有什么发现?让这些言行沉入所在的“洪水之肆虐”的环境中,让人物形象浸润在这样的语境中“立”起来,同时,把教学的视角转向小小说的“文体特点”:在环境的烘托中,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教师再次推进:“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老汉作出了‘一揪’‘一推’的两次抉择。每一次抉择的深处,他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语境想象补充“父亲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语言的表达精妙处以慢镜头的方式“驻足”思考,窥视人物内心的奇观,探究如此言行之根。至此,在学生由果溯因,展开想象的实践活动中,把潜隐在父亲反常言行中的看似“出人意料”确实“合情合理”的“情”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化为学生精神世界里鲜活的生命元素,进而实现从语言文字到精神生命再到语言文字的螺旋上升。
由此,教学紧紧围绕最具向心力的“父亲”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在感悟、品析、运用语言的言语环境中,理解文本内涵,训练能力,发展智力。阅读的策略指向于基于文本的语言形式的感受和体验,而这种体验又始终抓住“语言形式”,并水到渠成指向内容,再直指“为什么这样写”的更高层面,目的是形成一股合力,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