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力于走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我省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出一系列建设标准,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经过实践探索,涌现出许多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典范,本文以“桂北第一村”——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凉水井村为个案,探究其发展成效,总结其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改进方法,旨在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凉水井村;新农村建设;经验;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160-01
1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各地农村正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道路,凉水井村作为阳朔县建设“百里新村”示范带的第一站,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的凉水井村,生产不断发展,村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阳朔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也为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极具推广意义的新路。
2 凉水井村概况
阳朔县凉水井村位于白沙镇东北面,距离白沙镇4.5公里,距桂梧高速公路白沙路口6.5公里,四级柏油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46户186人,该村在大力发展金桔种植和大理石开采加工业的同时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目前,每户都建起了别墅式小洋楼,人均砖混住房面积超过50平方米;90%的村户有小汽车,30%的家庭安装了电脑;电话入户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100%。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村、桂林市2010年度十佳魅力新农村、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是名副其实的“桂北第一村”。
3 凉水井村发展主要经验及做法
几年里来,凉水井村紧紧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村具体条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经验。
3.1 高扬党旗,党员干部率先垂范
常言道,农民富不富,看党员干部。多年来,秦文贵等凉水井村党支部干部以群众得实惠为出发点,以争创广西第一村为目标,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党员干部一是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永葆党员先进性。完善基层民主管理,首创“三会制”民主管理制度,以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建立农村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二是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村党支部书记秦文贵敢闯敢干,率先将村后的荒山改造成金橘果园,叩开了致富门,在他的带动和帮扶下,全村已形成了以金橘种植业为主的特色农业,水果种植年收入达300多万元。
3.2 产发展,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进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凉水井村走出了一条以金桔种植、生态旅游为支柱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在金桔种植上,凉水井村一是坚持走“科技种果”道路。采用“三避”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有效解决了裂果、坏果、落果的问题,提高了金桔品质和产量,使金桔产业得到了强劲发展。二是树立品牌,搞活流通。积极进行商标注册和各类认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副产品认证,打造金桔绿色食品品牌。并组建了一个由10多位党员群众组成的经纪人流通组织,积极与镇上金桔专业合作社、水果批发市场合作,及时了解生产、市场、科技和政策信息,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全村共有果园500亩,其中金桔350亩,人均拥有果园近3亩,年总产值为300多万元。
2009年凉水井村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旅游发展方面,凉水井村规范管理,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景区从业人员及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同时,创新旅游发展投资机制,鼓励个人投资,形成多主体投入格局,以股份制形式发展经营。2008年,村民以股份制形式集资398万元完成了清泉度假村一期工程,初步建成集水果采摘、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业至今,共接待各类会议140多次,接待游客4余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50多万元。
3.3 以工促农,发展乡村工业企业
凉水井村地处山区,拥有一座座储量巨大的大理石石山。村民充分利用资源,开采大理石加工成石栏杆、石板等成品,石质优越,工艺精细,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石材加工产业也越走越活,从最初的手工制作,到机械化作业,从小敲小打,到形成规模企业。自2002年村民秦试海第一个“吃螃蟹”开始,至今全村已成立大理石加工厂39家,80%以上的村民从事大理石开采加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发展建设。
3.4 注重环保,狠抓环境治理工作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凉水井村狠抓环境治理工作,实行党员清洁区域责任制,落实党员保洁工作。建设垃圾中转池,配备垃圾清运农用自卸车及垃圾桶,选派保洁员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开展农村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农户—沼气池—果园的排污管道3250米,环村雨水排水沟2400米进行雨水分流,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两不误,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第六批绿色环保教育基地。
4.凉水井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凉水井村在新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 验,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新农村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特色支柱产业发展陷入停滞困境;大理石生产加工导致的环境治理任务艰巨;村民整体素质不高等。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4.1 逐步转变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发展模式,积极创新投资机制
我国农村地域辽广,新农村建设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是不可行的,应在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的基础上创新投资机制。通过减免税收、奖励、优惠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同时鼓励村民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乡村建设,实现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保证新农村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4.2 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开辟新的增涨点
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会出现停滞不前的发展状况,应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开辟新的增涨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采用“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发展形式,实现产业企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优化升级产业发展。多渠道掌握市场信息,找准市场定位,适度延长产业链,进行产品精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持续发展。
4.3 规范工业生产管理,改进生产技术,发展绿色环保乡村工业
执行划区生产制度,生产区域远离生态区,采用现代化机械作业,运用科学生产技术。明确规定大理石生产的环境治理任务,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对于大理石开采后的荒山实行荒山回填再利用,集中处理生产废水,发展绿色环保工业,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4 提高村民素质,增强科技支撑
开设新型农民培训班,加强对村民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科学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扩大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农业技术宣传,提高农民素质。强化支农服务建设,设立专业化的农村咨询服务机构,组建支农队伍,定期下乡进行技术、理论交流,增强科技支撑。
5.结语
凉水井村在新农村发展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形成了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村庄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各地新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加以借鉴,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凉水井村在发展建设方面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继续发挥特色优势,努力改善不足,实现新农村建设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滟莎.壮族村庄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分析--广西南宁武呜大皇后村个案研究[J].乡镇经济,2008(6).
[2] 陆益龙,王成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J].江淮论坛,2007(4).
[3] 胡恒洋,刘苏社,张俊峰,邱国军,蔡平.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J].中国经贸导刊,2005(20).
[关键词]凉水井村;新农村建设;经验;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160-01
1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各地农村正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道路,凉水井村作为阳朔县建设“百里新村”示范带的第一站,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的凉水井村,生产不断发展,村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阳朔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也为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极具推广意义的新路。
2 凉水井村概况
阳朔县凉水井村位于白沙镇东北面,距离白沙镇4.5公里,距桂梧高速公路白沙路口6.5公里,四级柏油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46户186人,该村在大力发展金桔种植和大理石开采加工业的同时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目前,每户都建起了别墅式小洋楼,人均砖混住房面积超过50平方米;90%的村户有小汽车,30%的家庭安装了电脑;电话入户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100%。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村、桂林市2010年度十佳魅力新农村、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是名副其实的“桂北第一村”。
3 凉水井村发展主要经验及做法
几年里来,凉水井村紧紧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村具体条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经验。
3.1 高扬党旗,党员干部率先垂范
常言道,农民富不富,看党员干部。多年来,秦文贵等凉水井村党支部干部以群众得实惠为出发点,以争创广西第一村为目标,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党员干部一是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永葆党员先进性。完善基层民主管理,首创“三会制”民主管理制度,以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建立农村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二是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村党支部书记秦文贵敢闯敢干,率先将村后的荒山改造成金橘果园,叩开了致富门,在他的带动和帮扶下,全村已形成了以金橘种植业为主的特色农业,水果种植年收入达300多万元。
3.2 产发展,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进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凉水井村走出了一条以金桔种植、生态旅游为支柱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在金桔种植上,凉水井村一是坚持走“科技种果”道路。采用“三避”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有效解决了裂果、坏果、落果的问题,提高了金桔品质和产量,使金桔产业得到了强劲发展。二是树立品牌,搞活流通。积极进行商标注册和各类认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副产品认证,打造金桔绿色食品品牌。并组建了一个由10多位党员群众组成的经纪人流通组织,积极与镇上金桔专业合作社、水果批发市场合作,及时了解生产、市场、科技和政策信息,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全村共有果园500亩,其中金桔350亩,人均拥有果园近3亩,年总产值为300多万元。
2009年凉水井村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旅游发展方面,凉水井村规范管理,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景区从业人员及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同时,创新旅游发展投资机制,鼓励个人投资,形成多主体投入格局,以股份制形式发展经营。2008年,村民以股份制形式集资398万元完成了清泉度假村一期工程,初步建成集水果采摘、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业至今,共接待各类会议140多次,接待游客4余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50多万元。
3.3 以工促农,发展乡村工业企业
凉水井村地处山区,拥有一座座储量巨大的大理石石山。村民充分利用资源,开采大理石加工成石栏杆、石板等成品,石质优越,工艺精细,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石材加工产业也越走越活,从最初的手工制作,到机械化作业,从小敲小打,到形成规模企业。自2002年村民秦试海第一个“吃螃蟹”开始,至今全村已成立大理石加工厂39家,80%以上的村民从事大理石开采加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发展建设。
3.4 注重环保,狠抓环境治理工作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凉水井村狠抓环境治理工作,实行党员清洁区域责任制,落实党员保洁工作。建设垃圾中转池,配备垃圾清运农用自卸车及垃圾桶,选派保洁员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开展农村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农户—沼气池—果园的排污管道3250米,环村雨水排水沟2400米进行雨水分流,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两不误,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第六批绿色环保教育基地。
4.凉水井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凉水井村在新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 验,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新农村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特色支柱产业发展陷入停滞困境;大理石生产加工导致的环境治理任务艰巨;村民整体素质不高等。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4.1 逐步转变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发展模式,积极创新投资机制
我国农村地域辽广,新农村建设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是不可行的,应在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的基础上创新投资机制。通过减免税收、奖励、优惠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同时鼓励村民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乡村建设,实现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保证新农村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4.2 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开辟新的增涨点
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会出现停滞不前的发展状况,应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开辟新的增涨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采用“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发展形式,实现产业企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优化升级产业发展。多渠道掌握市场信息,找准市场定位,适度延长产业链,进行产品精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持续发展。
4.3 规范工业生产管理,改进生产技术,发展绿色环保乡村工业
执行划区生产制度,生产区域远离生态区,采用现代化机械作业,运用科学生产技术。明确规定大理石生产的环境治理任务,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对于大理石开采后的荒山实行荒山回填再利用,集中处理生产废水,发展绿色环保工业,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4 提高村民素质,增强科技支撑
开设新型农民培训班,加强对村民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科学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扩大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农业技术宣传,提高农民素质。强化支农服务建设,设立专业化的农村咨询服务机构,组建支农队伍,定期下乡进行技术、理论交流,增强科技支撑。
5.结语
凉水井村在新农村发展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形成了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村庄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各地新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加以借鉴,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凉水井村在发展建设方面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继续发挥特色优势,努力改善不足,实现新农村建设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滟莎.壮族村庄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分析--广西南宁武呜大皇后村个案研究[J].乡镇经济,2008(6).
[2] 陆益龙,王成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J].江淮论坛,2007(4).
[3] 胡恒洋,刘苏社,张俊峰,邱国军,蔡平.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J].中国经贸导刊,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