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教也茫茫,学茫茫是过去教育的普遍现象,然而课前预习却使之得以改变。因为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的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老师上课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去听课,效果明显会增加。课前预习目前符合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不再感到学习很枯燥、很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
一、教给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
学生一旦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尝到了课前预习的甜头,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上课前预习这一环节。不过,教师必须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而且在开始时要分类引导:如果课前预习的内容是数的运算,就教他们在预习的时候注重计算过程与法则,并注意验算。如果课前预习的内容是数学定义、性质,就教他们根据教材上的实例进行理解,并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用铅笔描出自己没有理解的地方。如果课前预习的内容是问题解决,就叫学生认真读题,获取数学信息,理清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有些问题有一题多解时,一定让学生尽量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哪种方法更简便易懂。如果课前预习的内容是几何图形,就得教学生该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算一算的,就得让学生在家进行量、比、画、剪、拼、算,使他们的手、眼、脑都充分地动起来。
二、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书本上要新授的内容基本熟悉,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再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而逐渐失去兴趣。要求课前预习以后,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教师可直接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就能精讲多练,拓展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适当的拓展知识面。同时便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2、数学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
我们的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对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有时还远远出乎老师的预料,对一些一题多解的方法又多又好,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教学“圆面积”求阴影部分面积的习题时,有的学生用数学书上的解法,有的学生是添加辅助线,有的学生是用割补法,有的学生是把原来图形进行旋转或平移等,每当这样的场景出现时,教室里会会不由自主地爆发出阵阵掌声。最后选择易懂又简便的方法完成作业。
三、课前预习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先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前先进行自主的学习。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展示学习的目标、范围、要求和自学途径,而且要为他们制作出详细的导学方案,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于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给学生发放了预习方案,在其中罗列了课程内容、要求和注意的事项:进一步认识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渗透梯形方法、(你能不能把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需要用笔、直尺、画一画。)等腰、直角、每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有一般)、剪刀等,让学生在家里先阅读教材,再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感知我们是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們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形成形式多样的感性认识,教师要不断进行观察和指导,关注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差生的自学状况,整理及明白学生遇到的难题,从而使教师的“后教”做到精简和有的放矢。
四、后教是对课前预习释疑解惑的必要保证
教师的“后教”是针对学生“先学”的一种应对方案,重点在于解决和梳理学生在“先学”中遇到的难题,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后教”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讲授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规范学生不准确的表达方式,纠正其对课程内容的错误理解;第二,教学方式不是流水式的讲授,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引,引导他们自己纠正错误,完善不足之处;第三,教学要求要与课程目标联系紧密,不能仅靠问题找寻答案,而是要寻找出事物的规律所在,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的推导过程中如下:
1、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交流课前预习成果,教师巡视了解。
(2)展示、汇报交流:把梯形分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长方形。
(3)师汇总:课件演示学生汇报的情况并分析。
2、探究操作,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成果交流,质疑解难: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乘高除以2。
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
梯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4.学习字母表达式:
谈话:谁能用字母表示?说说每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
师:S=(a+b)×h÷2(板书)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这样教师在“先学”基础上进行详细准确的讲授,既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学习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提高,又改变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教也茫茫,学茫茫是过去教育的普遍现象,然而课前预习却使之得以改变。因为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的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老师上课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去听课,效果明显会增加。课前预习目前符合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不再感到学习很枯燥、很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
一、教给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
学生一旦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尝到了课前预习的甜头,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上课前预习这一环节。不过,教师必须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而且在开始时要分类引导:如果课前预习的内容是数的运算,就教他们在预习的时候注重计算过程与法则,并注意验算。如果课前预习的内容是数学定义、性质,就教他们根据教材上的实例进行理解,并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用铅笔描出自己没有理解的地方。如果课前预习的内容是问题解决,就叫学生认真读题,获取数学信息,理清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有些问题有一题多解时,一定让学生尽量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哪种方法更简便易懂。如果课前预习的内容是几何图形,就得教学生该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算一算的,就得让学生在家进行量、比、画、剪、拼、算,使他们的手、眼、脑都充分地动起来。
二、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书本上要新授的内容基本熟悉,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再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而逐渐失去兴趣。要求课前预习以后,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教师可直接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就能精讲多练,拓展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适当的拓展知识面。同时便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2、数学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
我们的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对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有时还远远出乎老师的预料,对一些一题多解的方法又多又好,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教学“圆面积”求阴影部分面积的习题时,有的学生用数学书上的解法,有的学生是添加辅助线,有的学生是用割补法,有的学生是把原来图形进行旋转或平移等,每当这样的场景出现时,教室里会会不由自主地爆发出阵阵掌声。最后选择易懂又简便的方法完成作业。
三、课前预习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先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前先进行自主的学习。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展示学习的目标、范围、要求和自学途径,而且要为他们制作出详细的导学方案,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于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给学生发放了预习方案,在其中罗列了课程内容、要求和注意的事项:进一步认识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渗透梯形方法、(你能不能把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需要用笔、直尺、画一画。)等腰、直角、每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有一般)、剪刀等,让学生在家里先阅读教材,再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感知我们是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們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形成形式多样的感性认识,教师要不断进行观察和指导,关注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差生的自学状况,整理及明白学生遇到的难题,从而使教师的“后教”做到精简和有的放矢。
四、后教是对课前预习释疑解惑的必要保证
教师的“后教”是针对学生“先学”的一种应对方案,重点在于解决和梳理学生在“先学”中遇到的难题,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后教”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讲授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规范学生不准确的表达方式,纠正其对课程内容的错误理解;第二,教学方式不是流水式的讲授,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引,引导他们自己纠正错误,完善不足之处;第三,教学要求要与课程目标联系紧密,不能仅靠问题找寻答案,而是要寻找出事物的规律所在,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的推导过程中如下:
1、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交流课前预习成果,教师巡视了解。
(2)展示、汇报交流:把梯形分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长方形。
(3)师汇总:课件演示学生汇报的情况并分析。
2、探究操作,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成果交流,质疑解难: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乘高除以2。
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
梯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4.学习字母表达式:
谈话:谁能用字母表示?说说每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
师:S=(a+b)×h÷2(板书)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这样教师在“先学”基础上进行详细准确的讲授,既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学习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提高,又改变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