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是生活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它给了我们太多的幻象与错觉,晶莹剔透也好,温润如玉也罢,只不过是玻璃材料众多属性中的寥寥几种,正是千变万化的材料设计赋予了玻璃无与伦比的魅力,使人们探寻至今。文章中,我将带领读者对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幕拉诺玻璃博物馆以及上海玻璃博物馆中馆藏的经典玻璃艺术品进行一次生动的实物研究。
玻璃是生活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它默默地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与发展,是如此的低调、静谧。
十多年前的一次偶然邂逅,当代玻璃艺术的流光溢彩让我印象深刻,竟成为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那一抹神秘。于是玻璃艺术从此成为了我一生为之追求的事业,它就仿佛是我呼吸的空气,是我血液中流淌的那股激情。
为了这一生的追求我踏上了英伦求学之路,去探索千百年来世界玻璃艺术的轨迹。从小到大,博物馆对我而言是神秘的代名词,留学的经历赋予了我游历各国博物馆的自由和意志,那些散失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玻璃艺术品也就成为了孤寂求学生活的精神鸦片。它们的美、它们的故事以及每件艺术品中蕴含的智慧时时感动着我的心灵,解读每一件作品都会使我对玻璃艺术有新的认知与理解。
我的博士生导师Keith Cummings教授最常提起的关于玻璃材料的描述是:“玻璃材料其实是没有自然属性的,有的只是通过组成和熔铸材料的合成设计。”对于如此深奥奇特的论述最初我很是纳闷,还以为是老教授的故弄玄虚,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每个事物都有其固定的自然属性和特征,“玻璃没有自然属性”简直有些不可思议?!慢慢的,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体会到了其中的真理,的确,玻璃给了我们太多的幻象与错觉,晶莹剔透也好,温润如玉也罢,只不过是玻璃材料众多属性中的寥寥几种,正是千变万化的材料设计赋予了玻璃无与伦比的魅力,使人们探寻至今。下面我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奇妙的世界玻璃艺术之旅。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中的玻璃馆藏足以让喜爱玻璃艺术的人热血沸腾,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件保存完好、由内核成型法制作的、古埃及十八王朝时期(公元前1390-1352)的双耳油膏瓶,物件虽小,但独立陈列的方式足以体现它的弥足珍贵。蓝、白、黄梳花纹装饰纹样虽已经历了三千多年,至今仍然颜色艳丽、光泽依旧、栩栩如生,不免赞叹当时古埃及人高超的玻璃制作、成型和装饰技术。上世纪末西方学术界为了研究而复制埃及内核成型玻璃器,最终也只能在工艺上进行还原,至于颜色、装饰等却无法与之媲美。
在古埃及,由于玻璃材料珍贵,并且制作工艺复杂,因此玻璃与黄金等价,今天,玻璃材料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何尝想过,玻璃曾有如此高贵的价值,是皇室贵族的专属品。
此物件虽小,却美不胜收,留恋往返之间,仿佛能感受到残留瓶中那淡淡的香油味。
大英博物馆古代罗马馆中已有近两千年历史的波特兰玻璃花瓶(Portland Vase)是玻璃家族中价值最高、工艺最精湛的珍品,由于存世量极少,堪比陶瓷世界中的汝窑。高24.8厘米的花瓶主体由蓝底加白的两层套色吹制而成,后采用车刻的冷加工方式呈现白色浮雕人物,是希腊神话中关于爱情的描绘。直到17世纪早期,在庞贝古城沉睡了千百年的波特兰玻璃花瓶才重见天日,1633年它被当时著名的车刻大师Bernardino Capitelli誉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发明吹制玻璃工艺之后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享有很高的地位。
波特兰花瓶不仅因为其繁复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为其增添更多神秘色彩的是它迷离的身世以及碎裂之后多次的修复经历。它起先被罗马的一贵族收藏,后经历了坎坷辗转到了英伦,先后有过多个主人,1784年被波特兰公爵和公爵夫人收藏,由此而得名。波特兰花瓶被挖掘时因存放着罗马皇帝Al e x a n d e rSeverus(AD222-35)的骨灰而令学者们对于该瓶的制作目的和用途产生了分歧意见,很多学者认为它是基督诞生时候的产物,制作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存放东西,因为复杂精美的浮雕装饰赋予了这件作品更高的艺术价值,也许这也就是罗马皇帝将其陪葬的原因,为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波特兰花瓶始终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前往,更为艺术家、诗人、科学家、手工艺人和学者提供了无限灵感,尤其是在后来的19世纪深深地影响了英国的玻璃工业,掀起了在玻璃和陶瓷材料表面进行浮雕装饰的风尚。
由于花瓶精美无比,因此每每去大英博物馆,我都要在它之前顿足留连,然而却又耿耿于怀它的残缺。询问了工作人员才得知,1845年存放于大英博物馆中的波特兰花瓶遭到了一名醉汉的袭击而破裂成百余块碎片,今天我们在博物馆中所见的波特兰花瓶共进行了三次修复,其中1987年的修复工作历时数月之久,可见人们对于它的重视程度以及修复工作的艰难。至此,我们不禁要为波特兰花瓶精美绝伦的艺术价值而折服,同时也不免感叹其坎坷曲折的经历,多少有些时过境迁,世事无情的无奈与黯然。
玻璃艺术仿佛与意大利这片国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正是由于这份渊源,我踏上了幕拉诺岛Murano去感受五个世纪前威尼斯玻璃制作的辉煌。从古罗马帝国繁荣的吹制工业到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玻璃一统天下,手工艺人不断地为玻璃艺术发展史谱写新的篇章。现存于幕拉诺玻璃博物馆的一件船型大口玻璃杯,是16世纪中期威尼斯玻璃发展巅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稀有存世品。当时人们利用本土资源改良和精炼了烧制玻璃的配方,创造了更加晶莹剔透的新玻璃品种,称之为“水晶玻璃Cristallo”,可见它的纯净质地堪与天然水晶匹敌。新的玻璃品质将本来已经发展了千余年的吹制技艺推向了极致,威尼斯人不断地挑战着玻璃材料和吹制工艺的极限,不但拓展了玻璃器的造型,使之更加复杂、夸张,而且添加了繁复多样的装饰部件,尤其是对于玻璃酒杯茎部的装饰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博物馆中所有那一时期的作品无不展示了威尼斯人纯熟的玻璃制作和吹制技艺,更为我们展现了15、16世纪玻璃作为奢侈品的社会风尚和地位。以至于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欧洲各国都不断地争相模仿制造类似的玻璃制品,拥有威尼斯风格的玻璃器成为了时尚潮流。
曾今辉煌的世界玻璃制作中心威尼斯今天已成为了热爱玻璃艺术者们的朝圣之地。如今的慕拉诺岛上,这些手工艺人为人们奉献的不仅是赏心悦目的玻璃吹制表演,更演绎着传统吹制技艺代代相传、悠远流长的神话。
地中海湛蓝的海水拍打着安静的小岛,暖暖的阳光照射在玻璃表面,闪烁着光与影的浪漫与和谐。
玻璃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总是发生在社会生产力最发达的时期,罗马帝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以及当代玻璃艺术无不例外。开端于美国的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已经在短短的五十年中迅速发展到了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并在本世纪初登陆中国。
由旧玻璃厂房改建的上海玻璃博物馆陈列着当代世界各国知名玻璃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将玻璃材料从传统手工艺推向纯艺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莫过于捷克当代玻璃艺术家StanislavLibensky及其夫人Jaroslava Brychtová创作的大型玻璃雕塑作品。
Libensky夫妇是捷克玻璃工作室运动的先驱,由于受到了当时盛行的立体主义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运动思潮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常以抽象几何形体的面貌出现,造型简约却体现着玻璃与光影的微妙关系,营造真实与虚幻,正与负的空间,巨大的体积以及厚与薄的对比不仅挑战了窑制铸造玻璃的技术难度,而且具有机械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被人们定义为“玻璃雕塑艺术”。更为人称颂的是,Libensky夫妇在玻璃艺术创作中近50载的合作成为了当代玻璃艺术实践中的美谈,实在令人羡慕不已。
追溯上海玻璃博物馆的过去,这里曾经有过令人骄傲的玻璃制造业,曾经火与热交融的熔炉车间如今成为了容纳世界当代玻璃艺术品的非凡空间,它完成的是一种蜕变——从平凡到华丽的转变,讲述的是玻璃材料和工艺多变魔幻的故事,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注定了只有这一个主题。
今天散失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古代优秀玻璃艺术品为我们记录着玻璃发展史的各个章节,而完成这些作品的制作者却鲜为人知,不经意间,我们似乎已经淡忘了他们的存在。需要牢记的是,没有他们的智慧,玻璃艺术的发展历史将黯然失色。如今,玻璃成为了纯艺术表达媒介中的一员,玻璃艺术家的名字将伴随着他们的作品被永录史册。
玻璃是生活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它默默地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与发展,是如此的低调、静谧。
十多年前的一次偶然邂逅,当代玻璃艺术的流光溢彩让我印象深刻,竟成为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那一抹神秘。于是玻璃艺术从此成为了我一生为之追求的事业,它就仿佛是我呼吸的空气,是我血液中流淌的那股激情。
为了这一生的追求我踏上了英伦求学之路,去探索千百年来世界玻璃艺术的轨迹。从小到大,博物馆对我而言是神秘的代名词,留学的经历赋予了我游历各国博物馆的自由和意志,那些散失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玻璃艺术品也就成为了孤寂求学生活的精神鸦片。它们的美、它们的故事以及每件艺术品中蕴含的智慧时时感动着我的心灵,解读每一件作品都会使我对玻璃艺术有新的认知与理解。
我的博士生导师Keith Cummings教授最常提起的关于玻璃材料的描述是:“玻璃材料其实是没有自然属性的,有的只是通过组成和熔铸材料的合成设计。”对于如此深奥奇特的论述最初我很是纳闷,还以为是老教授的故弄玄虚,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每个事物都有其固定的自然属性和特征,“玻璃没有自然属性”简直有些不可思议?!慢慢的,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体会到了其中的真理,的确,玻璃给了我们太多的幻象与错觉,晶莹剔透也好,温润如玉也罢,只不过是玻璃材料众多属性中的寥寥几种,正是千变万化的材料设计赋予了玻璃无与伦比的魅力,使人们探寻至今。下面我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奇妙的世界玻璃艺术之旅。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中的玻璃馆藏足以让喜爱玻璃艺术的人热血沸腾,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件保存完好、由内核成型法制作的、古埃及十八王朝时期(公元前1390-1352)的双耳油膏瓶,物件虽小,但独立陈列的方式足以体现它的弥足珍贵。蓝、白、黄梳花纹装饰纹样虽已经历了三千多年,至今仍然颜色艳丽、光泽依旧、栩栩如生,不免赞叹当时古埃及人高超的玻璃制作、成型和装饰技术。上世纪末西方学术界为了研究而复制埃及内核成型玻璃器,最终也只能在工艺上进行还原,至于颜色、装饰等却无法与之媲美。
在古埃及,由于玻璃材料珍贵,并且制作工艺复杂,因此玻璃与黄金等价,今天,玻璃材料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何尝想过,玻璃曾有如此高贵的价值,是皇室贵族的专属品。
此物件虽小,却美不胜收,留恋往返之间,仿佛能感受到残留瓶中那淡淡的香油味。
大英博物馆古代罗马馆中已有近两千年历史的波特兰玻璃花瓶(Portland Vase)是玻璃家族中价值最高、工艺最精湛的珍品,由于存世量极少,堪比陶瓷世界中的汝窑。高24.8厘米的花瓶主体由蓝底加白的两层套色吹制而成,后采用车刻的冷加工方式呈现白色浮雕人物,是希腊神话中关于爱情的描绘。直到17世纪早期,在庞贝古城沉睡了千百年的波特兰玻璃花瓶才重见天日,1633年它被当时著名的车刻大师Bernardino Capitelli誉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发明吹制玻璃工艺之后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享有很高的地位。
波特兰花瓶不仅因为其繁复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为其增添更多神秘色彩的是它迷离的身世以及碎裂之后多次的修复经历。它起先被罗马的一贵族收藏,后经历了坎坷辗转到了英伦,先后有过多个主人,1784年被波特兰公爵和公爵夫人收藏,由此而得名。波特兰花瓶被挖掘时因存放着罗马皇帝Al e x a n d e rSeverus(AD222-35)的骨灰而令学者们对于该瓶的制作目的和用途产生了分歧意见,很多学者认为它是基督诞生时候的产物,制作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存放东西,因为复杂精美的浮雕装饰赋予了这件作品更高的艺术价值,也许这也就是罗马皇帝将其陪葬的原因,为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波特兰花瓶始终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前往,更为艺术家、诗人、科学家、手工艺人和学者提供了无限灵感,尤其是在后来的19世纪深深地影响了英国的玻璃工业,掀起了在玻璃和陶瓷材料表面进行浮雕装饰的风尚。
由于花瓶精美无比,因此每每去大英博物馆,我都要在它之前顿足留连,然而却又耿耿于怀它的残缺。询问了工作人员才得知,1845年存放于大英博物馆中的波特兰花瓶遭到了一名醉汉的袭击而破裂成百余块碎片,今天我们在博物馆中所见的波特兰花瓶共进行了三次修复,其中1987年的修复工作历时数月之久,可见人们对于它的重视程度以及修复工作的艰难。至此,我们不禁要为波特兰花瓶精美绝伦的艺术价值而折服,同时也不免感叹其坎坷曲折的经历,多少有些时过境迁,世事无情的无奈与黯然。
玻璃艺术仿佛与意大利这片国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正是由于这份渊源,我踏上了幕拉诺岛Murano去感受五个世纪前威尼斯玻璃制作的辉煌。从古罗马帝国繁荣的吹制工业到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玻璃一统天下,手工艺人不断地为玻璃艺术发展史谱写新的篇章。现存于幕拉诺玻璃博物馆的一件船型大口玻璃杯,是16世纪中期威尼斯玻璃发展巅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稀有存世品。当时人们利用本土资源改良和精炼了烧制玻璃的配方,创造了更加晶莹剔透的新玻璃品种,称之为“水晶玻璃Cristallo”,可见它的纯净质地堪与天然水晶匹敌。新的玻璃品质将本来已经发展了千余年的吹制技艺推向了极致,威尼斯人不断地挑战着玻璃材料和吹制工艺的极限,不但拓展了玻璃器的造型,使之更加复杂、夸张,而且添加了繁复多样的装饰部件,尤其是对于玻璃酒杯茎部的装饰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博物馆中所有那一时期的作品无不展示了威尼斯人纯熟的玻璃制作和吹制技艺,更为我们展现了15、16世纪玻璃作为奢侈品的社会风尚和地位。以至于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欧洲各国都不断地争相模仿制造类似的玻璃制品,拥有威尼斯风格的玻璃器成为了时尚潮流。
曾今辉煌的世界玻璃制作中心威尼斯今天已成为了热爱玻璃艺术者们的朝圣之地。如今的慕拉诺岛上,这些手工艺人为人们奉献的不仅是赏心悦目的玻璃吹制表演,更演绎着传统吹制技艺代代相传、悠远流长的神话。
地中海湛蓝的海水拍打着安静的小岛,暖暖的阳光照射在玻璃表面,闪烁着光与影的浪漫与和谐。
玻璃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总是发生在社会生产力最发达的时期,罗马帝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以及当代玻璃艺术无不例外。开端于美国的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已经在短短的五十年中迅速发展到了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并在本世纪初登陆中国。
由旧玻璃厂房改建的上海玻璃博物馆陈列着当代世界各国知名玻璃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将玻璃材料从传统手工艺推向纯艺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莫过于捷克当代玻璃艺术家StanislavLibensky及其夫人Jaroslava Brychtová创作的大型玻璃雕塑作品。
Libensky夫妇是捷克玻璃工作室运动的先驱,由于受到了当时盛行的立体主义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运动思潮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常以抽象几何形体的面貌出现,造型简约却体现着玻璃与光影的微妙关系,营造真实与虚幻,正与负的空间,巨大的体积以及厚与薄的对比不仅挑战了窑制铸造玻璃的技术难度,而且具有机械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被人们定义为“玻璃雕塑艺术”。更为人称颂的是,Libensky夫妇在玻璃艺术创作中近50载的合作成为了当代玻璃艺术实践中的美谈,实在令人羡慕不已。
追溯上海玻璃博物馆的过去,这里曾经有过令人骄傲的玻璃制造业,曾经火与热交融的熔炉车间如今成为了容纳世界当代玻璃艺术品的非凡空间,它完成的是一种蜕变——从平凡到华丽的转变,讲述的是玻璃材料和工艺多变魔幻的故事,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注定了只有这一个主题。
今天散失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古代优秀玻璃艺术品为我们记录着玻璃发展史的各个章节,而完成这些作品的制作者却鲜为人知,不经意间,我们似乎已经淡忘了他们的存在。需要牢记的是,没有他们的智慧,玻璃艺术的发展历史将黯然失色。如今,玻璃成为了纯艺术表达媒介中的一员,玻璃艺术家的名字将伴随着他们的作品被永录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