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最近您在今日艺术汇的展览—《杨洋的童话》反响很好。我觉得您的作品可以用两个词形容:美好、童真。可这个世界往往是肮脏混乱的,您一直坚持只去表达它的美好,这个很难。还有就是童真,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有一句话说:“很多人像对待一顶旧帽子一样把自己的童年丢在一边,把它像一个不用的电话号码那样忘得一干二净。以前他們都曾经是孩子,后来长大了,可现在又如何呢?只有那些已经长大,但却仍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大意)”您已经四十多岁了,但还能保持着这份童真与美好,而且您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我很疑惑为什么?
杨:我的创作题材是“逆生长”的。二十多岁时喜欢大题材和严肃性,比如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三十多岁时画少女,思考命运;到四十岁忽然变小了,画童话。题材的改变,是源于我对生活的感悟。从2011年开始,我在创作上获得了自由,一方面是精神上,一方面是技术手段上。央美出来的画家,基本功过分扎实,作品太过追求完美,但往往写实对概念却形成了束缚。越现实主义,越背离观念性。过去曾经束缚我的是构思,如何把自由想象放进现实世界中去。进入2011年,束缚我多年的东西抛开了,现实、远近关系、透视等等都放下了。观众不需要我去给他们营造现实,我只要把观念传达给他们就好了。从那一年开始,我画了新的童话题材系列。以前的童话题材有来源,现在不需要了,是属于我的童话,打破了这些框框。
单:杨洋从小热爱读书,在央美附中就是有名的才女,89年保送上中央美术学院,同年派往原苏联留学,1995年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毕业。无论是从文学还是艺术修养,她基础扎实,视野广泛,才情丰富,是位不可多得的女艺术家。
曾:说说以前对您影响比较大的画家……
杨:前几天我去国博看了“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展,一次没有过瘾,专门又去了第二次。鲁本斯是我最喜欢的画家,我受他的影响非常大。每次在欧洲看博物馆,看到鲁本斯的重要作品时都会怦然心动。
曾:观众看到您的作品,都会直观感受到童话这个题材。可能因为题材的缘故,看到您的作品,我没有想到鲁本斯,我会想到乔治·修拉,那种朦胧梦境感,但您的技法又与修拉的点彩完全无关;还会想到马格里特,但您的画面更唯美……
杨:很多人觉得我应该受到了马格里特的影响,其实完全没有。我的作品是用现实世界的道具营造了一个超出现实的真实。我从小时就热爱绘画,喜欢的艺术家不胜枚举。很小的时候接触到比亚兹莱,喜欢上他那种趣味和装饰性。青少年时期钟爱波提切利,在题材样式风格方面受他的影响很多,比如我2000年的版画《命题游戏》就很明显。后来我画风相对成熟后,他的影子就淡出了。鲁本斯不是在题材或技法上影响我。我喜欢鲁本斯,更多的是他天生才华的东西,他的造型能力强不是练出来的,他色彩的和谐度和技术的把握也都是信手拈来的。他给我的影响不是具体的样式,说大点是一种对艺术情怀的标尺般的影响。
曾:嗯。我也觉得在17世纪的欧洲,鲁本斯如同巨星般光芒四射。
杨:对,他对艺术和人生有一种使命感。
杨:其实,我第一反对个人崇拜。跟画室中的老师、教授、同时代的优秀艺术家、不同时代的大师,都可以学习,但不能复制。
单:那当然,“似我者死”嘛,艺术需要创新,需要个性化语言。
杨:我从小就认定这点,不管跟哪个老师学习,绝不学表面技法,因为每个人的笔触就如同他的相貌或声线,是天生的。模仿别人的代价就是失去自己。
曾:是呀,知易行难,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但往往很难做到,很佩服您的坚定。在您的画里面还有很多的符号,比如天空、云彩、女孩、花朵、水果、气泡等等,这些在画里面通常有特定含义的符号,您是随性而发?还是刻意为之?
杨:符号学这些年已经成为系统研究了,但是我作品中的符号仅仅是道具,还没有从美术史传承来看待。欧洲的传统绘画作品中,某幅画、某个符号到底暗喻着什么,我以前没太关心,将来要研究一下了,因为我的画里也生成了很多符号。这些符号首先在构图和色彩结构上起作用,其次,以隐喻的方式传达了主题思想。在构思阶段是信手拈来的,但是到构图阶段就会刻意强化某些符号的含义。
曾:创作的时候会不会有种想抓住转瞬即逝的美好的感受?您的作品唯美,却带着一点如梦幻泡影的淡淡哀伤。
杨:可能因为时代关系和家庭背景的原因,我是1969年生人,虽然经历了文革,但在父母亲护卫的小环境中生活一直是美好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社会和生命会有一种使命感,常常思考生存的意义何在,这仿佛是一种责任。所以我的画面基调是唯美,但是生命的本性是无常,我从很小就认识到了。
单:对,我们70后,包括69年这一代人都生活在较少时代阴影的年月,时代的阴影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至少我的童年留存的都是些美好的记忆。
曾:我只是旁观者,以前是通过作品来与您交流,我会看的很仔细,很多细节或者符号,会打动我。比如天空与云彩,至少可以感觉艺术家当时心胸的打开。所以符号和具体感受总是相通的,在作品里,玻璃球就像是保护层;水果,鲜美而易逝。而您一直这样画,我想起东坡说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能感受到您是追求“泥上偶然留指爪”这种片刻美好的人。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您的创作之所以能够坚持以自我为中心,正是由于精神上的独立、阅历上的丰富。您只关心内心中的美好,哪怕是片刻的美好,因此很早就摆脱了别人对自我的过多影响。
杨:水果,其实暗喻的是欲望。花朵、蝴蝶、玻璃球、气泡等等,尤其是气泡上虹彩越多代表它越快要破裂,我是想表达美好的短暂易逝,伤感人生美好的东西,瞬间就会没有了。美好并不是生活中的常态,但却是我们人类一直在追求的东西,也是人类赖以存活的精神支柱。正因为这世界上不美好的东西很多,我更要在精神上保持独立,不被它吞噬掉。
单: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多更深的外力在影响您呢?
杨:外力影响,具体到艺术史和艺术家对我的影响,远远没有整个人类历史、文化对我的影响大。我想过,如果不画画我能做些什么,可能我会是个很好的人类学家。我看的书很庞杂,从小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父母的藏书都会拿来翻,科学、文化、自然、地理都感兴趣,三十岁后又加上了历史、心理、社会学等。这些东西对我绘画的滋养,跟画册、博物馆和美院正统学习对我的滋养,是同等多的。如果问我的画风、笔法受到了什么外力影响的话,我觉得没有特定的脉络,而是我人生的经历和灵感沉淀后的结果,它很自然,我觉得自然的形成方式,非常好,不刻意。
曾:这我相信,因为生活本身比任何文学和艺术都更加壮阔!
杨:我的创作题材是“逆生长”的。二十多岁时喜欢大题材和严肃性,比如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三十多岁时画少女,思考命运;到四十岁忽然变小了,画童话。题材的改变,是源于我对生活的感悟。从2011年开始,我在创作上获得了自由,一方面是精神上,一方面是技术手段上。央美出来的画家,基本功过分扎实,作品太过追求完美,但往往写实对概念却形成了束缚。越现实主义,越背离观念性。过去曾经束缚我的是构思,如何把自由想象放进现实世界中去。进入2011年,束缚我多年的东西抛开了,现实、远近关系、透视等等都放下了。观众不需要我去给他们营造现实,我只要把观念传达给他们就好了。从那一年开始,我画了新的童话题材系列。以前的童话题材有来源,现在不需要了,是属于我的童话,打破了这些框框。
单:杨洋从小热爱读书,在央美附中就是有名的才女,89年保送上中央美术学院,同年派往原苏联留学,1995年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毕业。无论是从文学还是艺术修养,她基础扎实,视野广泛,才情丰富,是位不可多得的女艺术家。
曾:说说以前对您影响比较大的画家……
杨:前几天我去国博看了“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展,一次没有过瘾,专门又去了第二次。鲁本斯是我最喜欢的画家,我受他的影响非常大。每次在欧洲看博物馆,看到鲁本斯的重要作品时都会怦然心动。
曾:观众看到您的作品,都会直观感受到童话这个题材。可能因为题材的缘故,看到您的作品,我没有想到鲁本斯,我会想到乔治·修拉,那种朦胧梦境感,但您的技法又与修拉的点彩完全无关;还会想到马格里特,但您的画面更唯美……
杨:很多人觉得我应该受到了马格里特的影响,其实完全没有。我的作品是用现实世界的道具营造了一个超出现实的真实。我从小时就热爱绘画,喜欢的艺术家不胜枚举。很小的时候接触到比亚兹莱,喜欢上他那种趣味和装饰性。青少年时期钟爱波提切利,在题材样式风格方面受他的影响很多,比如我2000年的版画《命题游戏》就很明显。后来我画风相对成熟后,他的影子就淡出了。鲁本斯不是在题材或技法上影响我。我喜欢鲁本斯,更多的是他天生才华的东西,他的造型能力强不是练出来的,他色彩的和谐度和技术的把握也都是信手拈来的。他给我的影响不是具体的样式,说大点是一种对艺术情怀的标尺般的影响。
曾:嗯。我也觉得在17世纪的欧洲,鲁本斯如同巨星般光芒四射。
杨:对,他对艺术和人生有一种使命感。
杨:其实,我第一反对个人崇拜。跟画室中的老师、教授、同时代的优秀艺术家、不同时代的大师,都可以学习,但不能复制。
单:那当然,“似我者死”嘛,艺术需要创新,需要个性化语言。
杨:我从小就认定这点,不管跟哪个老师学习,绝不学表面技法,因为每个人的笔触就如同他的相貌或声线,是天生的。模仿别人的代价就是失去自己。
曾:是呀,知易行难,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但往往很难做到,很佩服您的坚定。在您的画里面还有很多的符号,比如天空、云彩、女孩、花朵、水果、气泡等等,这些在画里面通常有特定含义的符号,您是随性而发?还是刻意为之?
杨:符号学这些年已经成为系统研究了,但是我作品中的符号仅仅是道具,还没有从美术史传承来看待。欧洲的传统绘画作品中,某幅画、某个符号到底暗喻着什么,我以前没太关心,将来要研究一下了,因为我的画里也生成了很多符号。这些符号首先在构图和色彩结构上起作用,其次,以隐喻的方式传达了主题思想。在构思阶段是信手拈来的,但是到构图阶段就会刻意强化某些符号的含义。
曾:创作的时候会不会有种想抓住转瞬即逝的美好的感受?您的作品唯美,却带着一点如梦幻泡影的淡淡哀伤。
杨:可能因为时代关系和家庭背景的原因,我是1969年生人,虽然经历了文革,但在父母亲护卫的小环境中生活一直是美好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社会和生命会有一种使命感,常常思考生存的意义何在,这仿佛是一种责任。所以我的画面基调是唯美,但是生命的本性是无常,我从很小就认识到了。
单:对,我们70后,包括69年这一代人都生活在较少时代阴影的年月,时代的阴影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至少我的童年留存的都是些美好的记忆。
曾:我只是旁观者,以前是通过作品来与您交流,我会看的很仔细,很多细节或者符号,会打动我。比如天空与云彩,至少可以感觉艺术家当时心胸的打开。所以符号和具体感受总是相通的,在作品里,玻璃球就像是保护层;水果,鲜美而易逝。而您一直这样画,我想起东坡说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能感受到您是追求“泥上偶然留指爪”这种片刻美好的人。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您的创作之所以能够坚持以自我为中心,正是由于精神上的独立、阅历上的丰富。您只关心内心中的美好,哪怕是片刻的美好,因此很早就摆脱了别人对自我的过多影响。
杨:水果,其实暗喻的是欲望。花朵、蝴蝶、玻璃球、气泡等等,尤其是气泡上虹彩越多代表它越快要破裂,我是想表达美好的短暂易逝,伤感人生美好的东西,瞬间就会没有了。美好并不是生活中的常态,但却是我们人类一直在追求的东西,也是人类赖以存活的精神支柱。正因为这世界上不美好的东西很多,我更要在精神上保持独立,不被它吞噬掉。
单: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多更深的外力在影响您呢?
杨:外力影响,具体到艺术史和艺术家对我的影响,远远没有整个人类历史、文化对我的影响大。我想过,如果不画画我能做些什么,可能我会是个很好的人类学家。我看的书很庞杂,从小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父母的藏书都会拿来翻,科学、文化、自然、地理都感兴趣,三十岁后又加上了历史、心理、社会学等。这些东西对我绘画的滋养,跟画册、博物馆和美院正统学习对我的滋养,是同等多的。如果问我的画风、笔法受到了什么外力影响的话,我觉得没有特定的脉络,而是我人生的经历和灵感沉淀后的结果,它很自然,我觉得自然的形成方式,非常好,不刻意。
曾:这我相信,因为生活本身比任何文学和艺术都更加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