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础。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只有认识到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才能产生对已有知识的不满,进而产生新的设想。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
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难度适度”,过易或过难的问题都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但凭已有知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具有启发性,才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有目的地积极探索。
1.讲故事
将问题创设在故事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绘声绘色地讲述:“在阿尔卑斯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山洞,一些喜欢探险的人进去后再也没有出来过。一天,又来了一支探险队,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队伍中还有一条活蹦乱跳的狗。他们进洞后,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可走着走着,忽然狗倒在了地上。于是,队员们带着狗撤出了山洞。通过研究,发现原来是狗吸入了过量的二氧化碳。”昕到这里,原本非常安静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为什么?”“哦,我知道了。”学生们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于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等性质学生们便轻松掌握了。笔者趁热打铁,随即问到:“我们能不能冒然闯进久无人去的山洞?要进去该做什么实验?”
2.摆事实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且比较熟悉的事物、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更直接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时,笔者让学生想象自己刚好处在夏天快要下雷阵雨时的环境中,然后问:“你们感觉闷热吗?河里的鱼儿有些什么反应?”学生凭着真实的生活经验,都能说出:“闷热,有些鱼儿跃出水面。”紧接着就有学生问道:“鱼儿为什么会这样?”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夏天闷热,说明气温如何?压强如何?鱼儿跃出水面,说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多了还是少了?那么,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什么关系?”
3.做实验
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化学教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例如在教学“氢气的性质”时,笔者让学生演示“用氢气流吹肥皂泡”,看着一个个肥皂泡往上升,许多学生带着好奇的神情欣赏着。过了一会儿,有一学生忍不住在座位上悄悄地说:“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才会这样。”笔者让另一学生用燃着的木条靠近上升的肥皂泡,在大家还不解的时候,肥皂泡已化为一团火焰。顿时,教室里响起了学生的惊叹声,同时很自然地得出了“氢气具有可燃性”这一性质。
4.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多渠道地对学生展示化学的奥秘与神奇,使抽象、枯燥的问题变得具体、鲜活。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进发。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悉尼奥运会开幕式圣火点燃的片断,只见澳大利亚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卡茜·弗里曼在水中缓缓点燃圣火,圣火在水中熊熊燃烧。看到这里有学生不禁疑惑:“不是水火不容吗?”笔者随即说道:“燃烧需要一定条件,只要条件满足了,燃烧就能进行。”“什么条件?”学生忍不住问。接下去实验演示,得出结论,一切就都变得顺理成章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5.将错就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稚化自己的思维,模仿学生的错误思维方式,进行推理、论证或演示实验,当出现不合理的结论时,极易使学生产生疑问,并努力探究错误之源。例如题目“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什么组成?”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回答成“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针对这种答案,笔者诱导学生:“许多氢分子构成了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氢气。”“许多氧分子又构成了什么?”笔者随即又问。“氧气。”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笔者顺着学生的思路讲述道:“那么,水就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了。有问题吗?水还是纯净物吗?”到此,学生们自己都不由得好笑起来,至于题目的答案也就不需要反复强调了。
二、科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提问
课堂提问是学习性问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师或学生试图引出对方言语反应的信号。学生想问、敢问却不一定会问,在课堂上学生提不出问题并不意味着学生都懂了、全会了,而可能是学生不会问问题,不知道问什么。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对学生的引导、教育要贴切、恰当,让学生心悦诚服。
(1)学生的思维往往是纯朴而不够成熟的,他们难免提出一些认识狭隘、偏激或是理解上有偏颇、有误差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他们所提的化学问题要符合自身现有的能力、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问题的内容应是自己熟悉或与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所接触的生活环境相贴近。化学问题应该是学生根据自身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校现有条件,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和创新能得以解决的问题。
(2)当学生表述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明确,教师应抓住关键给予点拨,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修改、补充,使问题尽可能被准确、完整地表述出来。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别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由模糊变为清晰。
(3)如果在教学中,有学生提了不适合在课堂上展开的问题,教师不要采取否决的态度,而要鼓励他们在课后去寻找答案。因为课堂上的45分钟是有限的,课后的时间却是无限的。要让学生感觉到只要是他们提出来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并且会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研究。久而久之,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越来越强烈,并逐渐获得满足,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学习能力也就会慢慢得到提升。
(4)学生所提的化学问题必须措辞科学、严谨,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化学符号、化学术语、专用名词来规范表述。
总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良好条件,而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的正确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教师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适合现代教育的新方法,这都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可忽略的重要举措。
以问题为教学纽带,并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问则疑”“疑则思”“思则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科学、引向成熟,在思想的碰撞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断获得新知。这也就是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终目的。
一、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
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难度适度”,过易或过难的问题都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但凭已有知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具有启发性,才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有目的地积极探索。
1.讲故事
将问题创设在故事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绘声绘色地讲述:“在阿尔卑斯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山洞,一些喜欢探险的人进去后再也没有出来过。一天,又来了一支探险队,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队伍中还有一条活蹦乱跳的狗。他们进洞后,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可走着走着,忽然狗倒在了地上。于是,队员们带着狗撤出了山洞。通过研究,发现原来是狗吸入了过量的二氧化碳。”昕到这里,原本非常安静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为什么?”“哦,我知道了。”学生们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于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等性质学生们便轻松掌握了。笔者趁热打铁,随即问到:“我们能不能冒然闯进久无人去的山洞?要进去该做什么实验?”
2.摆事实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且比较熟悉的事物、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更直接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时,笔者让学生想象自己刚好处在夏天快要下雷阵雨时的环境中,然后问:“你们感觉闷热吗?河里的鱼儿有些什么反应?”学生凭着真实的生活经验,都能说出:“闷热,有些鱼儿跃出水面。”紧接着就有学生问道:“鱼儿为什么会这样?”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夏天闷热,说明气温如何?压强如何?鱼儿跃出水面,说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多了还是少了?那么,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什么关系?”
3.做实验
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化学教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例如在教学“氢气的性质”时,笔者让学生演示“用氢气流吹肥皂泡”,看着一个个肥皂泡往上升,许多学生带着好奇的神情欣赏着。过了一会儿,有一学生忍不住在座位上悄悄地说:“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才会这样。”笔者让另一学生用燃着的木条靠近上升的肥皂泡,在大家还不解的时候,肥皂泡已化为一团火焰。顿时,教室里响起了学生的惊叹声,同时很自然地得出了“氢气具有可燃性”这一性质。
4.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多渠道地对学生展示化学的奥秘与神奇,使抽象、枯燥的问题变得具体、鲜活。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进发。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悉尼奥运会开幕式圣火点燃的片断,只见澳大利亚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卡茜·弗里曼在水中缓缓点燃圣火,圣火在水中熊熊燃烧。看到这里有学生不禁疑惑:“不是水火不容吗?”笔者随即说道:“燃烧需要一定条件,只要条件满足了,燃烧就能进行。”“什么条件?”学生忍不住问。接下去实验演示,得出结论,一切就都变得顺理成章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5.将错就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稚化自己的思维,模仿学生的错误思维方式,进行推理、论证或演示实验,当出现不合理的结论时,极易使学生产生疑问,并努力探究错误之源。例如题目“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什么组成?”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回答成“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针对这种答案,笔者诱导学生:“许多氢分子构成了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氢气。”“许多氧分子又构成了什么?”笔者随即又问。“氧气。”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笔者顺着学生的思路讲述道:“那么,水就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了。有问题吗?水还是纯净物吗?”到此,学生们自己都不由得好笑起来,至于题目的答案也就不需要反复强调了。
二、科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提问
课堂提问是学习性问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师或学生试图引出对方言语反应的信号。学生想问、敢问却不一定会问,在课堂上学生提不出问题并不意味着学生都懂了、全会了,而可能是学生不会问问题,不知道问什么。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对学生的引导、教育要贴切、恰当,让学生心悦诚服。
(1)学生的思维往往是纯朴而不够成熟的,他们难免提出一些认识狭隘、偏激或是理解上有偏颇、有误差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他们所提的化学问题要符合自身现有的能力、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问题的内容应是自己熟悉或与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所接触的生活环境相贴近。化学问题应该是学生根据自身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校现有条件,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和创新能得以解决的问题。
(2)当学生表述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明确,教师应抓住关键给予点拨,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修改、补充,使问题尽可能被准确、完整地表述出来。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别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由模糊变为清晰。
(3)如果在教学中,有学生提了不适合在课堂上展开的问题,教师不要采取否决的态度,而要鼓励他们在课后去寻找答案。因为课堂上的45分钟是有限的,课后的时间却是无限的。要让学生感觉到只要是他们提出来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并且会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研究。久而久之,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越来越强烈,并逐渐获得满足,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学习能力也就会慢慢得到提升。
(4)学生所提的化学问题必须措辞科学、严谨,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化学符号、化学术语、专用名词来规范表述。
总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良好条件,而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的正确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教师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适合现代教育的新方法,这都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可忽略的重要举措。
以问题为教学纽带,并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问则疑”“疑则思”“思则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科学、引向成熟,在思想的碰撞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断获得新知。这也就是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