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导入缺乏针对性,以复习旧知导入为主,因而导入效果不佳。这主要是因为数学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导入的重要性,因而不重视导入环节。针对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重新审视导入,重新认识导入的重要性,进而转化为前进动力,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导入,引活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64-1
一、设疑式导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简单,但对于不懂的问题总会问为什么。针对此,数学教师可以设疑导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学生越是弄不明白的,其求知欲就会越旺盛。但数学教师应注意,所设的疑问难度不应过大,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而言,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疑问最为适宜。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我以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并留下疑问:同学们,A和B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起去店里购买相框,A同学的妈妈给的相框尺寸为长60厘米,宽20厘米;B同学的妈妈给的相框尺寸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等到相框做好后,他们一起去领取,但在付账时两个相框的价格竟然是一样的。请问这样的收费合理吗?如果合理,你能说出为什么吗?此时,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于是纷纷向教师请示答案。教师引导:同学们,想要知道答案,那我们一起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起揭开谜底吧。在学习时,你们需要主动思考原因。
在这个案例中,数学教师利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留下悬念,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实践证明,设疑式导入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学习新知,只为揭开心中的“谜底”,然后“大彻大悟”。
二、趣味式导入,引活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生喜欢在趣味活动中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趣味导入新课学习,引活数学课堂教学。在利用趣味式导入时,应注意控制时间;注意趣味内容与新课学习的联系;考虑如何衔接等。
1.故事导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故事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数学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学习,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这一课时,为了引入比较分数的大小,我利用了如下故事导入新课: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过女儿国的时候,师徒四人口渴了。路边刚好有一个卖西瓜的,于是师傅唐僧让摊主把西瓜分成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由于猪八戒比较贪吃,于是他说我长得比较大,要吃大的,所以我要五分之一的那份。小朋友们,你们说猪八戒说得对不对?这个故事包含了分数比较的知识,加上利用西游记的内容做故事题材,很容易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2.游戏导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改下,提倡在教学中融入寓教于乐理念。而游戏导入既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游戏导入新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新知。例如,在学习《认识10以内的数》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游戏,调动学生兴趣:首先,我把班上的同学按1到10排好号;然后,游戏开始,教师随意念一个数字,如8号,这些学生需要迅速站起来,并拍拍手。一开始,学生对自己的号码比较陌生,因而经常出错。玩过几轮之后,学生对这些数字越来越敏感。因此,数学教师很容易利用游戏切入10以内的教学。在利用游戏导入时,数学教师应注意控制游戏时间和课堂掌控。
3.操作导入,激发学生亲自体验。
一般而言,小学生喜欢在“动一动”“玩一玩”中学习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动手操作导入,激发学生亲自体验。此外,在动手操作中,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取感性材料,进而上升为理性分析。这是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例如,在学习《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同学们,七巧板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现在,老师想看看,你们能利用七巧板拼出什么图形?想不想展示一下。此时,学生开始蠢蠢欲动,想着这难不倒我。于是,学生纷纷拿出七巧板,开始动手拼图形,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一番。在操作中,学生不断体会各种图形的变换,空间概念得到发展。
三、直观化导入,调动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为主。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导入新课学习,调动学生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具,把一些图形的旋转特性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摩天轮、风车等。同时,我设计了一个Flash动画,直观呈现一个小房子的平移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利用直观导入,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例如平移后的物体发生变化了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旋转等。
总之,课堂导入形式丰富多彩,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选择适宜的导入方式,引活数学课堂教学。尽管导入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都为同一教学目标所服务。数学教师只要从学生视角设计导入,多考虑学生的真正所需,相信生动、活泼的导入,定能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学习的殿堂。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64-1
一、设疑式导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简单,但对于不懂的问题总会问为什么。针对此,数学教师可以设疑导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学生越是弄不明白的,其求知欲就会越旺盛。但数学教师应注意,所设的疑问难度不应过大,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而言,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疑问最为适宜。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我以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并留下疑问:同学们,A和B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起去店里购买相框,A同学的妈妈给的相框尺寸为长60厘米,宽20厘米;B同学的妈妈给的相框尺寸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等到相框做好后,他们一起去领取,但在付账时两个相框的价格竟然是一样的。请问这样的收费合理吗?如果合理,你能说出为什么吗?此时,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于是纷纷向教师请示答案。教师引导:同学们,想要知道答案,那我们一起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起揭开谜底吧。在学习时,你们需要主动思考原因。
在这个案例中,数学教师利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留下悬念,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实践证明,设疑式导入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学习新知,只为揭开心中的“谜底”,然后“大彻大悟”。
二、趣味式导入,引活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生喜欢在趣味活动中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趣味导入新课学习,引活数学课堂教学。在利用趣味式导入时,应注意控制时间;注意趣味内容与新课学习的联系;考虑如何衔接等。
1.故事导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故事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数学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学习,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这一课时,为了引入比较分数的大小,我利用了如下故事导入新课: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过女儿国的时候,师徒四人口渴了。路边刚好有一个卖西瓜的,于是师傅唐僧让摊主把西瓜分成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由于猪八戒比较贪吃,于是他说我长得比较大,要吃大的,所以我要五分之一的那份。小朋友们,你们说猪八戒说得对不对?这个故事包含了分数比较的知识,加上利用西游记的内容做故事题材,很容易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2.游戏导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改下,提倡在教学中融入寓教于乐理念。而游戏导入既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游戏导入新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新知。例如,在学习《认识10以内的数》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游戏,调动学生兴趣:首先,我把班上的同学按1到10排好号;然后,游戏开始,教师随意念一个数字,如8号,这些学生需要迅速站起来,并拍拍手。一开始,学生对自己的号码比较陌生,因而经常出错。玩过几轮之后,学生对这些数字越来越敏感。因此,数学教师很容易利用游戏切入10以内的教学。在利用游戏导入时,数学教师应注意控制游戏时间和课堂掌控。
3.操作导入,激发学生亲自体验。
一般而言,小学生喜欢在“动一动”“玩一玩”中学习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动手操作导入,激发学生亲自体验。此外,在动手操作中,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取感性材料,进而上升为理性分析。这是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例如,在学习《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同学们,七巧板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现在,老师想看看,你们能利用七巧板拼出什么图形?想不想展示一下。此时,学生开始蠢蠢欲动,想着这难不倒我。于是,学生纷纷拿出七巧板,开始动手拼图形,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一番。在操作中,学生不断体会各种图形的变换,空间概念得到发展。
三、直观化导入,调动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为主。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导入新课学习,调动学生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具,把一些图形的旋转特性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摩天轮、风车等。同时,我设计了一个Flash动画,直观呈现一个小房子的平移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利用直观导入,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例如平移后的物体发生变化了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旋转等。
总之,课堂导入形式丰富多彩,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选择适宜的导入方式,引活数学课堂教学。尽管导入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都为同一教学目标所服务。数学教师只要从学生视角设计导入,多考虑学生的真正所需,相信生动、活泼的导入,定能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学习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