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读图时代”的来临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在校园里欣喜地看到,《七彩语文·画刊》令学生爱不释手,他们陶醉于生动精美的图片之中,津津有味地看图读文。这本具有浓厚“语文味”的小学生百科画刊,以独特的视角唤醒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提升了审美能力,学生以崭新的图文结合的阅读方式步入“读图时代”。
  一、《七彩语文·画刊》有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七彩语文·画刊》以图画书特有的价值体系促进和发展着阅读市场,将语文学习与艺术熏陶进行科学整合,有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合理拓展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资源,有力地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
  因此,《七彩语文·画刊》设立“经典中国”“大眼睛看世界”“成语音乐汇”“绘本魔法屋”“故事画接龙”“镜头中的语文”“我们的镜头生活”等栏目,捕捉生活中饱蘸文化、富含诗意、启迪智慧的精彩情景,用定格的画面向学生展现了处处留心皆语文的道理,并且促进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得《七彩语文·画刊》飘逸着墨香向学生抒发浓浓的语文情怀。比如,《七彩语文·画刊》2011年第4期的“封面故事”栏目,以课文图片的形式综合再现了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关于“清明”主题的课文、词串识字、成语歌和练习,从民族的价值观、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语文教育传统等层面,让学生汲取民族文化经典,给学生以经典阅读的滋养,从而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再如,“画说百科”“缤纷创意馆”栏目则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科学讯息,以独特新颖的视觉拓展思维的空间。
  二、《七彩语文·画刊》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1 运用图文合一,激发阅读兴趣
  图画和文字是《七彩语文·画刊》主要的构成元素,图文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乐趣。其中,图画在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烘托特定的人物情感中起到辅助作用。不少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用课文中的插画作为教学的工具,由一幅图片引出一个故事,进而引出一篇课文,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帮助下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描写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七彩语文·画刊》在2010年第12期中就刊登过正值旺盛生长的高粱图片:笔直的秆子、硕大而黑红的穗头随着风上下摇摆,把高粱乐呵呵的笑脸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语文教师把此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渴望能够被有效激发,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文中的拟人手法。因此,图文结合的阅读过程,能够养成学生因图读文,因文品图的能力,即图画书的阅读是一个“由图而文,由文而图”反复、递进的过程。
  2 利用艺术视觉,展开丰富想象
  视觉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尤其是儿童阶段,理性思维的发展滞后于感性思维,图片就成为了儿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发挥想象的有效载体。绘本阅读教学也就成为师生通往广阔阅读天地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七彩语文·画刊》刊登了安东尼·布朗的经典绘本之一《我爸爸》,书中的爸爸始终穿着与太阳颜色如此接近的米黄色睡衣,从封面至内页中不少画面也都藏着太阳,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爸爸”如同太阳般伟大,这种理解来源于仔细的观察,形成于合理的想象,印象深刻,意义深远。
  学生在阅读《七彩语文·画刊》的同时,领略形态各异的绘画风格:有的丰盈绚丽,有的朴素写实,这些都能赋予图画不同的视觉和意境,是一种视觉语言。而绘画又通过画面“留白”的表现方式,留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留自给学生以多元的视觉感受,产生强大的想象力,具有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3 深入拓展内涵,寻找师生汇合点
  《七彩语文·画刊》被运用到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师与学生的汇合点。一方面,教师在深入欣赏作品的同时,通过学生的眼睛发现他们发现不了的东西,熟悉儿童的思维。我们可以将《七彩语文·画刊》运用到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儿童阅读《七彩语文·画刊》,体会故事、表达故事,培养学生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和理解,促进儿童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领学生对图画书作新的诠释,延伸成人与儿童对图画书的阅读空间。
  综上所述,《七彩语文·画刊》已成为促进学生语文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它将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体味意蕴,进入广阔的“读图生活”。
其他文献
苏教版三上《哪吒闹海》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文。我们不妨从儿童的视角进行审读。  一闹:哪吒为什么不直接闯入龙宫教训龙王父子,而是先在海边掀起巨浪呢?  细心品读,不难发现,哪吒在海边掀起巨浪,更加显示出哪吒的有勇有谋。我们不妨回过头来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龙王父子就是经常兴风作浪来威吓百姓的,哪吒用乾坤圈掀起滔天巨浪来吓龙王父子,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面对恶霸,就应该以牙还牙,就是让龙王尝尝被吓
师:老师把好多节日名罗列在一起,写成了一首《节日歌》.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谁一口气能读得最长.(《节日歌》很长,学生们读得上气不接下气,很开心,感觉到节日多得读也读不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这首歌的名字叫《快乐的节日》.我们又快要过节了,你知道过什么节吗?生:六一儿童节.师:咱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当然要狂欢啦!生:端午节.师:朱老
一、联系学生已有体验  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体验性阅读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重调动已有的体验和知识,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学习的过程。常有的形式有:  1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2 在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人和事;  3 读到这里,我想起——  目的是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以便使外在文本与内在认识之间实现有效统一,更好地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这是长期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笔者想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一、打破习作与生活之间的“厚墙壁”小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
一、调查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时学生的心境如何?我曾对100名学生做了调查,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状况、情绪表现,作了简单统计:
【案例一】  “老师,我的眼前一片漆黑。”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课《升国旗》,是一首小诗,六行三句,押韵上口,好读易背。课堂上,学生在读完几遍课文后,我饱含深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看到学生们个个神情专注,若有所思,我颇为得意,感觉自己的设计很成功。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话音刚落,“小机灵”范铮举起了小手。我心里想:他的回答一定精彩。谁知,他站
苏教版二年级《乡下孩子》一课是描写农村孩子生活情景的一首诗歌,为了教好这篇诗歌,我和同组的老师先后三次教学、三次反思,颇有收获。  一画:邀请美术老师作黑板画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洋溢着浓郁乡村泥土气息的情境中走进文本,进行角色体验,尤其是体验其快乐,我们在一个班邀请了学校擅长黑板画的美术老师前来助阵,一会儿工夫,一黑板令人神往的乡村田园画出现在大家面前,众皆惊叹。教学时,我发现,虽然黑板上到处
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五年级上册的《嫦娥奔月》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执教者紧扣“周旋”一词,启发学生想象,嫦娥会怎样与逢蒙周旋?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个演逢蒙,一个演嫦娥。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位男生在大家的推搡中走上讲台,一副坏人模样,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一位女生羞羞答答地走上讲台,有点手足无措,引得大家窃窃私语。于是,一幕《嫦娥与逢蒙周旋的情景剧》就开演了,在老师
GB 1589-2004规定“三轴及三轴以上自卸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1500mm”,实际上大多数用户选择栏板高度为1500mm,个别用户购车时要求栏板高度1500mm再加200~300mm的活板,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