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的幻灭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向读者展示了不同追梦者的幻灭结局,然而人们将视线转投现实时,会发现爵士时代的“美国梦”并没有破灭。本文将试从新历史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角度重构20世纪20年代这一形象,从而说明菲茨杰拉德在描写20世纪20年代时夸大了现实社会的阶级流动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菲茨杰拉德的悲观主义对该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他的悲观主义源于斯宾格勒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及他自身的人生经历。与其说小说揭露的是“美国梦”的虚伪性,即靠个人奋斗不可能在美国社会实现阶级跨越,不如说表达了菲茨杰拉德对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由此,真正幻灭的不是小说中各类角色的“美国梦”,而是菲茨杰拉德的“美国梦”。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阶级流动 新历史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谈及《了不起的盖茨比》,强调通过个人奋斗即可获得成功的“美国梦”总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这是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盖茨比,以及其他重要角色如尼克等人身上都展现了“追梦”元素。可是像盖茨比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没有死于英雄搏斗的场面,而是近乎荒诞地倒在一个受人误导的枪口之下;这一戏剧性的收场往往令人感到他们的梦想不过是一场短暂的幻梦,恰似那求而不得的绿光。国内一些学者(如本文所引述的陈媛媛、崔琰、谷子华、黎敏等)在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时,都会提到“梦的幻灭”,即在美国实现阶级跃升是一个伪命题。然而笔者发现,尽管小说中各阶层的追梦之旅均以失败告终,但是在菲茨杰拉德写就此书的年代里美国的社会流动性依然有其可取之处,小说中形形色色的“幻灭”是他在悲观主义的作用之下决意安排的极端情况;而人们在讨论“梦的幻灭”时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受到了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二是在利用传统马克思主义解读阶级流动问题时不够全面。此外,本文之所以立足于探讨菲氏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及其幕后原因,并非是在苛责作家必须如实反映现实,而是希望通过探讨菲氏在“梦的幻灭”中所掺杂的夸张成分和悲观色彩,向小说的读者传达这样一个观点:个人奋斗对于阶级跃升来说仍有其现实意义,所谓“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读者无须被盖茨比式的遭遇所吓倒,而应关注追梦者身上满怀希望、勇于奋进的可贵品质。
  一、小说中的幻灭色彩
  引言提到,“美国梦”是这部小说的一个关注焦点。事实上,小说里虽然多次出现“梦”“梦想”等词,但是并未直接出现“美国梦”一词。由于这一名词内涵较为复杂,历史变迁繁多,笔者在本文中将小说中的“梦”限定在“靠个人奋斗可以实现阶级向上流动”这一范围之内进行讨论,文中提到的“美国梦”也指这一含义。
  这一定义看似简单,其实并不武断,能够精确概括小说里追梦者所追求的梦想。在小说中,尼克从西部来到东部,是为了离开“宇宙的荒凉的边缘”,投身当时炙手可热的金融业,以求致富;茉特尔愿做汤姆的情人,是因为丈夫威尔逊家世贫寒,想觅得有钱人,享受奢侈生活。而盖茨比看似一心追求挚爱,其实并非只为黛西,而是为了她所象征的地位和财富。作者在这对旧情人重逢后写道:“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小说具体塑造了尼克、茉特尔和盖茨比这三类追梦者的形象,他们各自代表小说中三个阶级。尼克象征着中间层,他出身良好,在名牌大学接受教育;他和汤姆代表的上层社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本人并未拥有巨额财富,和底层社会接触也较多。茉特尔可以视为底层社会的一个缩影,身陷贫穷,努力向上攀爬。盖茨比作为新兴的富裕有产者,看似可以根据财富划入上层社会,其实在汤姆等人看来他依然是底层的草根;他获得了财富认同,却依旧缺少身份认同,恰似菲茨杰拉德在书中为新富与旧富做出的完美划分:二者的住处都需要相隔一个海湾。不过无论他们属于哪个阶级,三者都有向上流动的渴望,因而推动故事向前发展。三类追梦者汇集到纽约这座大都市,又生逢“柯立芝繁榮”之时,不难想象他们会邂逅一段白手起家、功成名就的美国式佳话。然而无论是才如尼克、貌如茉特尔,还是富如盖茨比,最终都难逃重返故乡、亡命车前和中枪倒下的结局。三类追梦者在小说中都没有实现向上流动的梦想,反而归于各式各样的悲剧。可以说,小说中的故事结局极具幻灭色彩。
  由于小说中的世界并非本文的讨论重点,在此笔者对书里世界的幻灭仅作梳理、不作过多论述。相较书内乾坤,本文更加关注小说与现实的差距,以及菲茨杰拉德选择将这一差距放大、使故事充满幻灭色彩的原因。
  二、现实世界的流动盛宴
  实际上,尽管小说中各阶层试图突破阶级桎梏、最终求而不得的结局令人唏嘘,在菲茨杰拉德身处的年代却存在着一场阶级流动的盛宴,书中殊途同归的“幻灭”是作家有意极端化的结果。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无法将小说中的悲剧与真实情况剥离,一是受到了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二是在利用传统马克思主义解读这一现象时不够全面。下文将试从这两个角度一窥“咆哮的二十年代”的真实面貌。
  1.新历史主义理论与20世纪20年代
  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学界,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家包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蒙托斯(Louis Montrose)等人。这一学派有别于传统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主张重新界定文本与历史的关系;他们认为,历史与文本是对等的,相互影响、相互印证,并且人们应关注“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笔者认为,之所以有的学者由《了不起的盖茨比》意识到“美国梦”的虚伪性,得出其必将破灭的结论,是受到了新历史主义观点的影响。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文本历史性”和“历史文本性”,人们会发现例如“富勒—麦吉案”等形形色色的真实元素,由此容易推测书中所描写的阶级固化现象也属于真实情况。然而文学批评家弗兰克·克默德(Frank Kermode)曾指出,文本中令人激动的材料未必真实存在,也许是捏造的。新历史主义自从问世,一直是“若干阵营的批评和论战的攻击目标”,存在诸多缺陷。2015年国内有学者总结道,“轶事嫁接法”是新历史主义最糟诟病的手法之一,容易借助过度联想得出主观臆断的结论;从文本的细微之处所发掘的社会文化叙事也存在牵强附会的情况。
其他文献
摘 要:早期的口语诗歌体在经历过五四运动之后逐渐被其他流派的诗歌体取代,现代诗歌在手法上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偏向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诗意,使得诗歌的诗意表达过度依赖修辞,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口语诗歌写作再次兴起,关于诗歌创作形式的讨论成为热点。本文以张执浩的诗歌为例,来阐明诗歌口语化与修辞空心化的关联性发展,以及探讨口语式诗歌应如何更好地放下“修辞”这个抓手。回归语言本质、融入本土语言的文化底
期刊
摘 要:《吉尔伽美什》《伊利亚特》两部史诗作品孕育出吉尔伽美什与阿喀琉斯两个同具卓越性而均对死亡做出探寻的角色,“卓越者与死亡”这一主题形成并非受到两部作品所处环境的文化影响,而是“人对永恒真理探寻”这一哲学观的具象证明。  关键词:吉尔伽美什 阿喀琉斯 死亡 史诗 命运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叙事史诗与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吉尔伽美什》史诗尽管由于保存于泥板至今已经残缺不整,却仍呈现出足够的
期刊
摘 要: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独特的气氛美学再现“爵士乐时代”,见证了美国梦的破碎。作者通过巧妙运用音乐、色彩和光线三大元素,营造了小说空洞华丽、迷幻朦胧的整体气氛。一方面,作者充分借助萨克斯、铜管等爵士乐因素描写特定的心情和气氛,营造独特的阅读体验的同时揭示“破碎的美国梦”主题;另一方面,作者大量运用具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如绿、金和银等,渲染神秘迷幻的氛围,并以此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此外,作者还
期刊
摘 要:《长生殿》的创作受遗民心态的影响,在描写李杨爱情故事的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为清代著名戏曲之一,其思想深度和内容形式都具有诸多创新之处。本文试从作者的遗民情结入手,分析移民心态对贵妃之欲、贵妃之死、贵妃之情以及月宫团圆四个维度的影响,深入剖析清初移民心态表征下的女性人物——杨贵妃。  关键词:遗民心态 女性人物 至情 伤感  “遗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坎坷身世注定其笔下也
期刊
摘 要:意西泽仁是藏族当代小说创作的佼佼者,他在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形成了有别于其成人文学的创作特点,也达成了后者所未达成的成就——实际上,意西泽仁于“空间转变”中建构的藏族儿童文学世界完整地记录了甘孜藏族人民心灵变化的历史轨迹,充分反映了他与时俱进的民族书写特质。此外,在兼顾儿童化与成人化、发挥儿童文学的教育意义,传播正确的民族观念方面,意西泽仁的系列作品创作对于当下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颇具有启
期刊
摘 要:《白鹿原》作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扛鼎之作,描绘了白鹿原这片充满魔幻色彩的土地,讲述了几代人的是非恩怨。作者以白家、鹿家着手,白嘉轩和鹿子霖为根,白灵、黑娃一代为枝,从白鹿原扩展到省、国,勾勒出旧伦理道德和新思想碰撞的场景。在这如此宏大的叙事背景下,对每一个个体的描写不可避免地会减少。人物符号化的同时,以人的渺小突出白鹿原的古老辽阔,同时也带来情感传递的缺失。下面以《白鹿原》中的人物以及
期刊
摘 要:本文借鉴《韩非子·五蠹》和《公天下》王朝衰败的相关概念,指出《红楼梦》中的贾府存在“五蠹”,即监守自盗的部分主子、旁系子孙、豪奴、方士和太监,此“五蠹”对贾府的啃噬与祸害加速了贾府的衰败。贾府的“五蠹”现象不乏现实警示意义:小到企业、大到国家,都要建立好任期制、审计制和回避制等制度,铲除滋生贪腐的温床,这样方能根基牢固。  关键词:《红楼梦》 五蠹 贾府 衰败  《韩非子·五蠹》是韩非子的
期刊
摘 要:莫言创作的《檀香刑》蕴含着丰富的身体叙事维度:一方面,身体作为主体呈现出野蛮生长、自由绽放的野性美;另一方面,身体作为被规训与惩罚的客体,凸显出权力意味浓厚的身体政治色彩;最后,受刑人通过身体意识反抗权力迫害,展现出身体救赎所引发的崇高美。  关键词:莫言 《檀香刑》 身体美学  作为莫言潜心五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檀香刑》运用多视角进行叙事,融合民间戏剧元素,节奏分明地描绘了一出关于农村起
期刊
摘 要:送别诗滥觞于《诗经》,至唐而大盛,为古人重要诗歌书写类型。从历时的角度看,送别诗发展进程中,其地理意象书写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递变轨迹。唐前送别诗仅涉及对移出场的自然景观的描写,唐代以后才涉及对移动路径和移入场的景观想象,形成沿路叙景式、风土展示式的写作范式。这一方面是由于唐前政治环境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离人面对不可知的命运与前程心生愁绪,送别诗主诉离愁而不涉旅途景致及远方风物。另一方面,唐
期刊
摘 要:《望岩》讲述了华裔美国人在美国主流社会谋求生存空间和话语空间的故事。由于书中女性在物质空间——“唐人街”成长的典型性,本文运用索亚的空间理论分析其在不同空间的身体成长和精神成长的历程,论证美国华裔女性如何打破男性权力机制和女性身份机制二元对立的局面,构建女性的第三空间的过程。  关键词:《望岩》 第三空间 爱德华·索亚 女性成长  继《骨》之后,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Fae Myen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