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对脑萎缩偏瘫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萎缩偏瘫6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4例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乙组34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为76.47%,乙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偏瘫的临床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萎缩偏瘫;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02-01
脑萎缩是常见的神经精神性临床疾病[1]。脑血管长期处于慢性缺血状态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患者红细胞的变性能力减弱,微血管血液灌注不足,促使脑组织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缺血状态,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形态,从而患病。中医研究认为该病发病原因为髓海失充和精血亏损,与肝、脾、心、肾四大脏腑失调存有密切关系[2]。现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萎缩偏瘫68例患者,对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萎缩偏瘫6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20例、14例,共34例,平均年龄是(65.39±1.29)岁,最大87岁,最小59岁,其中2例脑栓塞,6例高血压。乙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9例、15例,共34例,平均年龄是(65.38±1.27)岁,最大86岁,最小58岁,其中3例脑栓塞,5例高血压。甲组和乙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甲组34例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乙组34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1)西药选择胞二磷胆碱、乙酰谷酰胺和吡拉西坦。胞二磷胆碱(国药准字H22026208,包装规格2ml:0.25g),乙酰谷酰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4506,包装规格5ml:0.25g),吡拉西坦(国药准字H43020666,包装规格0.4g)。取0.5g胞二磷胆碱溶于150ml氯化钠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取100mg乙酰谷酰胺溶于250ml葡萄糖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吡拉西坦片每日3次,每次2-4片(0.8g-1.6g)。治疗时间为2个月。(2)中药选择菟丝子12g、当归10g、鹿角胶15g、砂仁10g、杜仲10g、龟板胶15g、山茱萸10g、远志5g、枸杞子12g、熟地12g、白术10g、山药12g、石菖蒲5g。针对肢体麻木、头晕胸闷、舌苔白腻、舌質红、脉滑數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中加入法半夏,陈皮,黃芩,法半夏剂量为10g,陈皮剂量为10g,黃芩劑量為6g;针对舌红少苔、口干目涩、失眠健忘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中加入酸枣仁和白菊花,酸枣仁剂量为15g,白菊花剂量为10g;针对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中加入天麻和人参,天麻剂量为10g,人参剂量为10g;針對言語不清,半身偏癱,脉弦澀的患者在上葯中加田七,水蛭,田七劑量為10g,水蛭劑量為5g;煎法:头煎时间为25min,加水量为500ml,留汁250ml;二煎时间为30min,加水量为500ml,留汁200ml,两次共450ml,分三次服用,每次150ml。治疗时间为2个月。(3)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针灸穴位选择上星、百会、大椎、太阳、四神聪、晴明、足三里、风府双侧、印堂和神门。
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
1.3疗效标准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或病情恶化;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基本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以好转和有效作为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34例治疗有效率为76.47%,乙组34例治疗有效率为94.12%。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治疗效果比较一。
3讨论
脑萎缩具有病程较长、起病缓慢、病因较复杂、进展缓慢等特点[3]。该病按照不同发病部位和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按照发病人群不同可分为成人脑萎缩和小儿脑萎缩两种,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该病早期患者表现为手足发麻、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动作迟缓和反应迟钝等。局限性患者可出现性格改变,表现为言语增多、性格急躁、多疑自私和生活习惯怪异等。弥漫性患者可出现记忆障碍、智能减退、痴呆、行为障碍、性格改变等症状,并伴有癫痫发作和偏瘫,后期患者表现为发言含糊、不别亲疏、杂言五章、口齿不清、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可出现完全痴呆。小脑萎缩患者可出现震颤、语言障碍和共济失调等症状。中医研究主张治疗该病时应以补肾填精、真气达巅、活血益脑、精髓充脑为主[4]。研究发现,对该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维护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研究中,对乙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4.12%,单独应用西医治疗的甲组治疗有效率为76.47%,乙组明显高于甲组,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分析,对脑萎缩偏瘫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珍,薛忠福.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7(22):47-48.
[2]李艳军,田秋芬,刘文志.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6(20):42-43.
[3]刘慧婷,郑林科,王翠玲.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萎缩1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18(22):55-56.
[4]闫广会.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的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3,12(17):63-64.
关键词:脑萎缩偏瘫;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02-01
脑萎缩是常见的神经精神性临床疾病[1]。脑血管长期处于慢性缺血状态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患者红细胞的变性能力减弱,微血管血液灌注不足,促使脑组织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缺血状态,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形态,从而患病。中医研究认为该病发病原因为髓海失充和精血亏损,与肝、脾、心、肾四大脏腑失调存有密切关系[2]。现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萎缩偏瘫68例患者,对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萎缩偏瘫6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20例、14例,共34例,平均年龄是(65.39±1.29)岁,最大87岁,最小59岁,其中2例脑栓塞,6例高血压。乙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9例、15例,共34例,平均年龄是(65.38±1.27)岁,最大86岁,最小58岁,其中3例脑栓塞,5例高血压。甲组和乙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甲组34例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乙组34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1)西药选择胞二磷胆碱、乙酰谷酰胺和吡拉西坦。胞二磷胆碱(国药准字H22026208,包装规格2ml:0.25g),乙酰谷酰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4506,包装规格5ml:0.25g),吡拉西坦(国药准字H43020666,包装规格0.4g)。取0.5g胞二磷胆碱溶于150ml氯化钠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取100mg乙酰谷酰胺溶于250ml葡萄糖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吡拉西坦片每日3次,每次2-4片(0.8g-1.6g)。治疗时间为2个月。(2)中药选择菟丝子12g、当归10g、鹿角胶15g、砂仁10g、杜仲10g、龟板胶15g、山茱萸10g、远志5g、枸杞子12g、熟地12g、白术10g、山药12g、石菖蒲5g。针对肢体麻木、头晕胸闷、舌苔白腻、舌質红、脉滑數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中加入法半夏,陈皮,黃芩,法半夏剂量为10g,陈皮剂量为10g,黃芩劑量為6g;针对舌红少苔、口干目涩、失眠健忘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中加入酸枣仁和白菊花,酸枣仁剂量为15g,白菊花剂量为10g;针对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中加入天麻和人参,天麻剂量为10g,人参剂量为10g;針對言語不清,半身偏癱,脉弦澀的患者在上葯中加田七,水蛭,田七劑量為10g,水蛭劑量為5g;煎法:头煎时间为25min,加水量为500ml,留汁250ml;二煎时间为30min,加水量为500ml,留汁200ml,两次共450ml,分三次服用,每次150ml。治疗时间为2个月。(3)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针灸穴位选择上星、百会、大椎、太阳、四神聪、晴明、足三里、风府双侧、印堂和神门。
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
1.3疗效标准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或病情恶化;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基本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以好转和有效作为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34例治疗有效率为76.47%,乙组34例治疗有效率为94.12%。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治疗效果比较一。
3讨论
脑萎缩具有病程较长、起病缓慢、病因较复杂、进展缓慢等特点[3]。该病按照不同发病部位和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按照发病人群不同可分为成人脑萎缩和小儿脑萎缩两种,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该病早期患者表现为手足发麻、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动作迟缓和反应迟钝等。局限性患者可出现性格改变,表现为言语增多、性格急躁、多疑自私和生活习惯怪异等。弥漫性患者可出现记忆障碍、智能减退、痴呆、行为障碍、性格改变等症状,并伴有癫痫发作和偏瘫,后期患者表现为发言含糊、不别亲疏、杂言五章、口齿不清、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可出现完全痴呆。小脑萎缩患者可出现震颤、语言障碍和共济失调等症状。中医研究主张治疗该病时应以补肾填精、真气达巅、活血益脑、精髓充脑为主[4]。研究发现,对该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维护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研究中,对乙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4.12%,单独应用西医治疗的甲组治疗有效率为76.47%,乙组明显高于甲组,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分析,对脑萎缩偏瘫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珍,薛忠福.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7(22):47-48.
[2]李艳军,田秋芬,刘文志.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6(20):42-43.
[3]刘慧婷,郑林科,王翠玲.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萎缩1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18(22):55-56.
[4]闫广会.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的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3,12(1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