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与此分不开的是专业不同带来的就业冷、热现象。在大量热门专业遭遇“就业难”的同时,传媒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媒体工作的惯性路径开始发生转变,毕业生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的现象开始成为普遍,越来越多传媒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去向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私营企业等从事内刊、宣传、公关、营销等工作。
传媒专业学生就业的泛媒體化,从现实来看,带动了传媒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更宽,并使得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更多元。这就需要传媒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科建设、思路培养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面对目前众多的传媒教育院校,国家需要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整合,同时也可因势利导引导新闻院校进行科学的自身定位,分类分层分级培养不同类型的传媒人才,满足传媒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一、传媒学科的从业结构变化趋势
在近年高校传媒院校持续增多、新闻类专业学生大幅增长,及传媒业界“有限需求”下,传媒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成为普遍。
广东商学院新闻系05级新闻2班57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报告显示,在大多数媒体缩减招聘名额的大环境下,这些学新闻的学生中仅有7人从事媒体工作,分布在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媒体中,纸质媒体仅2人。去年该系新闻专业45名毕业生,1/3的毕业生在网络、报纸和电视台等媒体工作。其他的同学最后更多地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其中有30多人最后选择了在汽车公司、传播公司、合资企业、国企、中小企业等企业工作。
另外一组数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在接受媒体访谈中谈到,从毕业生的去向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毕业生实际上最后去媒体工作的也就是60%-70%,其余的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跟传媒相关的公关、营销、推广、宣传等工作。①
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而更多的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并非“无可奈何”的状况。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同领域都提出对传媒学科背景的需求,比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关、营销、推广、宣传等工作,就需要具有传媒意识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广州市外经贸局相关方面负责人在谈到用人思路时提到,广州是高度外向型的城市,无论在对外联系还是把广州推向世界的工作方面,具有传媒意识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都很适用,也因为这一点更愿意招收同等条件下的传媒学科背景毕业生。广州钢铁集团党委宣传部的一名管理层人士介绍,在企业内部刊物和电视台中,骨干力量都是传媒学科背景的学生。
在这种社会需求改变之下,传媒学科学生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而集中在三大类:一类是适合传媒学科自身发展需求的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需求受近年传媒教育高速发展直至未来良好趋势影响,决定了一大批办有新闻传播院校的高校需要高水平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这种需要主要指向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一类是媒介与出版机构需要的传媒业从业者,这类人才需求受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等直接影响;还有一类就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党政机关和企业对宣传、公关人才等单位对传媒学科背景的人才需求。也即三类人才需求走向:传媒界研究型人才、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泛媒体行业人才。
二、泛媒体化下的传媒教育模式探讨
“泛媒体化”概念的理解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媒体行业内,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多,新媒体类型的不断涌现及其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带来的“泛媒体化”;另一种是媒体以外的不同行业,对具有传媒意识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推动形成“泛媒体化”从业的新需求。
从现实来看,泛媒体化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长,意味着传媒学科的毕业生就业面更宽,与之相关的是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更多元。这就要求新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培养思路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就新闻院校本身来看,如何使传媒学科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对这类人才的要求真正对接,成为有待研究的问题。更宏观层面来看,面对目前众多的传媒教育院校,国家需要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整合,同时也可因势利导引导新闻院校差异化发展、分类分层分级培养传媒人才的结构性需求:一类是给新闻单位培养适用的新闻人才,一类是给传媒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研究型人才,还有一类是给其他单位培养“泛媒体”人才。所谓泛媒体人才,其实就是指虽不在正式的传媒单位工作,但在与传媒相关的岗位上工作并具备了传媒素养的人才。为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人才要更强调研究能力和学术性,给新闻单位培养的人才要更“专”一些,而给“泛媒体”单位培养的人才可更“杂”一点,因为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泛媒体人员往往是几肩挑,因此尽可能“一专多能”。
其一,探索跨学科合作机制,筑传媒本科教育的“宽基础”。中国的新闻教育沿承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美国最初的新闻教育传统。但近年越来越多的新闻实践中已显现出,传媒学科背景的不少学生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后劲不足”、“创新思维不强”等弊病,而难免沦为技术的工匠。
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后劲足”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就需要在学科建设方面下功夫,推动传媒专业与其他多个学科专业建立选修课程的合作机制,通过这种“刚性”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文史哲、自然科学等大类基础的积累,让学生能够在实现“专才”、“泛才”的积累过程中有制度性督促和保障。
传媒本科教育的这种“宽基础”,在促进学生在大众传播领域能获得更广的就业机会方面已有实例。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沃尔特·克朗凯特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乔·福特(Joe Foote)介绍说,该学院本科和预科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除了做新闻记者外,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共关系、媒介管理以及与新闻传播相关的领域。这与他们对传媒本科教育的思路有关,该院要求本科学生选修本新闻专业以外课程最低达到80学分,其中人文学科不得少于65学分。②
而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今传媒业界,“宽基础”都是传媒教育的必要基础和世界传媒教育发展的趋势。从新闻教育起步最早的美国新闻教育来看,陈昌风曾从美国3类主流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模式中,分别抽取一个院校研究其课程设置、办学方向及特色,其结论为: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从最初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历经历史变迁,逐渐融入社会科学研究,重视跨学科发展,内容由窄渐宽,培养目标由专才而变为通才。③典型的例证为:19世纪20年代开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密苏里式的职业训练模式,其创始人布莱耶(Willard G. Bleyer)认定新闻教育应当包括一整套的知识,应当给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一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他的课程设计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应当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英语等内容。
其二,注重传媒学科的理念培养,提升传媒学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媒介融合成为趋势、新媒体不断涌现及其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带来的“泛媒体化”的传媒产业现状下,传媒学科毕业生仅仅有“宽基础”还不够,培养学生在对时代认知下的创新精神和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热门的新媒体行业来看,笔者访谈的多家新媒体行业企业反映,目前,行业新媒体发展不缺熟练的IT技术员和成熟的新闻采编人员,他们需要更多的“懂行”人才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优势或潜力——新闻资源整合者、技术官僚、公关活动家、市场营销高手。
从契合目前产业发展需求或推动引领产业发展来看,这种“懂行”的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熟练掌握新闻采编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技术的人才,而是利用先进理念走市场、推动行业发展的人才,要求应该至少具备五个方面的理念,新闻理念、信息整合理念、技术理念(互联网精神)、经营理念,以及在对传媒时代认知下的创新理念。
这些综合素质,是传媒新时代下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实际需求。不管是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的传媒,还是技术出身的传媒,其从业人员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的素质积累。但,这种理念要求不是空头理论家,而是基于“宽基础”之上的不断创新。就当下的教育体系中,在创新最需要的素质如跨领域思维、多元化思维、自我表达、沟通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方面,国内教育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所必备的多元化的能力,具体而言,需要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多角度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有新闻时代认知能力,有技术思维,有不断更新的创意,以及与人相处合作,管理运营的能力。唯有如此,传媒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甚至推动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其三,推动传媒教育分类分层分级,引导传媒院校差异化发展。传媒学科毕业生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的普遍现象,与近年高校传媒院校持续增多、新闻类专业学生成倍增长,及传媒业界“有限需求”相关联。在业界“有限需求”的大环境下,许多院校却依然瞄准传媒教育,涉足传媒教育的院校非常多,而且还有继续扩大规模之势,使已经“供大于求”的状况愈加严重。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改变这种盲目发展、同质化追求,而摸索适合自身定位的科学发展模式才是传媒教育持续发展之道。
就目前对传媒人才的三大类走向需求趋势来看,各传媒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基础,围绕“传媒研究型人才、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泛媒体行业人才”进行科学定位、特色优势发展。比如,知名度不高的一般院校的传媒专业毕业生,要在新闻单位里找到工作很难。面对这种局面可以进行“泛媒体就业”寻求新的出路,即进入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非传媒单位工作。如进入企业从事内刊、广告策划及文化传播、宣传、新闻管理、新闻发言人、公关等方面的工作。传媒学科的毕业生在这些行业完全用得着,也逐渐受这类用人单位青睐,传媒院校应该在推行“宽基础”、“理念”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泛媒体”,甚至推动自身形成该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一些重点新闻院校还应抓住传统优势基础,在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媒体中坚力量方面强化影响力。
在国外,大学有明确的分类、分层和分级,比如社区大学,培养上手快、操作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一些重点大学则培养研究型人才。传媒教育也莫过如此。卡耐基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权威性研究报告介绍,美国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分为4类:第一类是综合性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这些院校设有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并专设传媒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如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那大学、伊利诺伊斯大学的新闻与传播院校。第二类是以传播学研究為特色的传播教育。这类教育很少专业导向,培养传播通才,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传播学院。第三类是专业性研究院。他们以培养记者、编辑、广播专业等人才为主,如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新闻研究院。第四类是只有本科专业的学院和社区学院。设有新闻和传播的课程,规模较小。④但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缺少分类分层分级,专科教育想升格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想升格为研究生教育,为了办学而办学。在当下国内传媒教育院校呈现“千校一面”、“千院一面”的状况下,改变这种结构性不平衡现状,推动传媒教育分类分层分级、引导传媒院校差异化发展,不失为走出困境的一条可行之径。
注释
①《争创传媒行业人才培养典范》,《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8.5
②《美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限模糊——专访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③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汇流:世界新闻传播教育走向研究》,《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北大出版社,陈昌风
(作者陶达嫔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范以锦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传媒专业学生就业的泛媒體化,从现实来看,带动了传媒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更宽,并使得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更多元。这就需要传媒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科建设、思路培养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面对目前众多的传媒教育院校,国家需要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整合,同时也可因势利导引导新闻院校进行科学的自身定位,分类分层分级培养不同类型的传媒人才,满足传媒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一、传媒学科的从业结构变化趋势
在近年高校传媒院校持续增多、新闻类专业学生大幅增长,及传媒业界“有限需求”下,传媒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成为普遍。
广东商学院新闻系05级新闻2班57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报告显示,在大多数媒体缩减招聘名额的大环境下,这些学新闻的学生中仅有7人从事媒体工作,分布在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媒体中,纸质媒体仅2人。去年该系新闻专业45名毕业生,1/3的毕业生在网络、报纸和电视台等媒体工作。其他的同学最后更多地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其中有30多人最后选择了在汽车公司、传播公司、合资企业、国企、中小企业等企业工作。
另外一组数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在接受媒体访谈中谈到,从毕业生的去向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毕业生实际上最后去媒体工作的也就是60%-70%,其余的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跟传媒相关的公关、营销、推广、宣传等工作。①
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而更多的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并非“无可奈何”的状况。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同领域都提出对传媒学科背景的需求,比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关、营销、推广、宣传等工作,就需要具有传媒意识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广州市外经贸局相关方面负责人在谈到用人思路时提到,广州是高度外向型的城市,无论在对外联系还是把广州推向世界的工作方面,具有传媒意识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都很适用,也因为这一点更愿意招收同等条件下的传媒学科背景毕业生。广州钢铁集团党委宣传部的一名管理层人士介绍,在企业内部刊物和电视台中,骨干力量都是传媒学科背景的学生。
在这种社会需求改变之下,传媒学科学生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而集中在三大类:一类是适合传媒学科自身发展需求的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需求受近年传媒教育高速发展直至未来良好趋势影响,决定了一大批办有新闻传播院校的高校需要高水平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这种需要主要指向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一类是媒介与出版机构需要的传媒业从业者,这类人才需求受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等直接影响;还有一类就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党政机关和企业对宣传、公关人才等单位对传媒学科背景的人才需求。也即三类人才需求走向:传媒界研究型人才、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泛媒体行业人才。
二、泛媒体化下的传媒教育模式探讨
“泛媒体化”概念的理解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媒体行业内,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多,新媒体类型的不断涌现及其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带来的“泛媒体化”;另一种是媒体以外的不同行业,对具有传媒意识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推动形成“泛媒体化”从业的新需求。
从现实来看,泛媒体化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长,意味着传媒学科的毕业生就业面更宽,与之相关的是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更多元。这就要求新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培养思路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就新闻院校本身来看,如何使传媒学科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对这类人才的要求真正对接,成为有待研究的问题。更宏观层面来看,面对目前众多的传媒教育院校,国家需要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整合,同时也可因势利导引导新闻院校差异化发展、分类分层分级培养传媒人才的结构性需求:一类是给新闻单位培养适用的新闻人才,一类是给传媒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研究型人才,还有一类是给其他单位培养“泛媒体”人才。所谓泛媒体人才,其实就是指虽不在正式的传媒单位工作,但在与传媒相关的岗位上工作并具备了传媒素养的人才。为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人才要更强调研究能力和学术性,给新闻单位培养的人才要更“专”一些,而给“泛媒体”单位培养的人才可更“杂”一点,因为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泛媒体人员往往是几肩挑,因此尽可能“一专多能”。
其一,探索跨学科合作机制,筑传媒本科教育的“宽基础”。中国的新闻教育沿承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美国最初的新闻教育传统。但近年越来越多的新闻实践中已显现出,传媒学科背景的不少学生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后劲不足”、“创新思维不强”等弊病,而难免沦为技术的工匠。
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后劲足”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就需要在学科建设方面下功夫,推动传媒专业与其他多个学科专业建立选修课程的合作机制,通过这种“刚性”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文史哲、自然科学等大类基础的积累,让学生能够在实现“专才”、“泛才”的积累过程中有制度性督促和保障。
传媒本科教育的这种“宽基础”,在促进学生在大众传播领域能获得更广的就业机会方面已有实例。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沃尔特·克朗凯特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乔·福特(Joe Foote)介绍说,该学院本科和预科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除了做新闻记者外,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共关系、媒介管理以及与新闻传播相关的领域。这与他们对传媒本科教育的思路有关,该院要求本科学生选修本新闻专业以外课程最低达到80学分,其中人文学科不得少于65学分。②
而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今传媒业界,“宽基础”都是传媒教育的必要基础和世界传媒教育发展的趋势。从新闻教育起步最早的美国新闻教育来看,陈昌风曾从美国3类主流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模式中,分别抽取一个院校研究其课程设置、办学方向及特色,其结论为: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从最初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历经历史变迁,逐渐融入社会科学研究,重视跨学科发展,内容由窄渐宽,培养目标由专才而变为通才。③典型的例证为:19世纪20年代开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密苏里式的职业训练模式,其创始人布莱耶(Willard G. Bleyer)认定新闻教育应当包括一整套的知识,应当给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一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他的课程设计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应当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英语等内容。
其二,注重传媒学科的理念培养,提升传媒学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媒介融合成为趋势、新媒体不断涌现及其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带来的“泛媒体化”的传媒产业现状下,传媒学科毕业生仅仅有“宽基础”还不够,培养学生在对时代认知下的创新精神和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热门的新媒体行业来看,笔者访谈的多家新媒体行业企业反映,目前,行业新媒体发展不缺熟练的IT技术员和成熟的新闻采编人员,他们需要更多的“懂行”人才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优势或潜力——新闻资源整合者、技术官僚、公关活动家、市场营销高手。
从契合目前产业发展需求或推动引领产业发展来看,这种“懂行”的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熟练掌握新闻采编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技术的人才,而是利用先进理念走市场、推动行业发展的人才,要求应该至少具备五个方面的理念,新闻理念、信息整合理念、技术理念(互联网精神)、经营理念,以及在对传媒时代认知下的创新理念。
这些综合素质,是传媒新时代下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实际需求。不管是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的传媒,还是技术出身的传媒,其从业人员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的素质积累。但,这种理念要求不是空头理论家,而是基于“宽基础”之上的不断创新。就当下的教育体系中,在创新最需要的素质如跨领域思维、多元化思维、自我表达、沟通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方面,国内教育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所必备的多元化的能力,具体而言,需要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多角度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有新闻时代认知能力,有技术思维,有不断更新的创意,以及与人相处合作,管理运营的能力。唯有如此,传媒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甚至推动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其三,推动传媒教育分类分层分级,引导传媒院校差异化发展。传媒学科毕业生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的普遍现象,与近年高校传媒院校持续增多、新闻类专业学生成倍增长,及传媒业界“有限需求”相关联。在业界“有限需求”的大环境下,许多院校却依然瞄准传媒教育,涉足传媒教育的院校非常多,而且还有继续扩大规模之势,使已经“供大于求”的状况愈加严重。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改变这种盲目发展、同质化追求,而摸索适合自身定位的科学发展模式才是传媒教育持续发展之道。
就目前对传媒人才的三大类走向需求趋势来看,各传媒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基础,围绕“传媒研究型人才、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泛媒体行业人才”进行科学定位、特色优势发展。比如,知名度不高的一般院校的传媒专业毕业生,要在新闻单位里找到工作很难。面对这种局面可以进行“泛媒体就业”寻求新的出路,即进入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非传媒单位工作。如进入企业从事内刊、广告策划及文化传播、宣传、新闻管理、新闻发言人、公关等方面的工作。传媒学科的毕业生在这些行业完全用得着,也逐渐受这类用人单位青睐,传媒院校应该在推行“宽基础”、“理念”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泛媒体”,甚至推动自身形成该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一些重点新闻院校还应抓住传统优势基础,在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媒体中坚力量方面强化影响力。
在国外,大学有明确的分类、分层和分级,比如社区大学,培养上手快、操作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一些重点大学则培养研究型人才。传媒教育也莫过如此。卡耐基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权威性研究报告介绍,美国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分为4类:第一类是综合性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这些院校设有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并专设传媒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如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那大学、伊利诺伊斯大学的新闻与传播院校。第二类是以传播学研究為特色的传播教育。这类教育很少专业导向,培养传播通才,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传播学院。第三类是专业性研究院。他们以培养记者、编辑、广播专业等人才为主,如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新闻研究院。第四类是只有本科专业的学院和社区学院。设有新闻和传播的课程,规模较小。④但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缺少分类分层分级,专科教育想升格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想升格为研究生教育,为了办学而办学。在当下国内传媒教育院校呈现“千校一面”、“千院一面”的状况下,改变这种结构性不平衡现状,推动传媒教育分类分层分级、引导传媒院校差异化发展,不失为走出困境的一条可行之径。
注释
①《争创传媒行业人才培养典范》,《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8.5
②《美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限模糊——专访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③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汇流:世界新闻传播教育走向研究》,《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北大出版社,陈昌风
(作者陶达嫔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范以锦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