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对民意的回应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所以以裁判文书的可接受性为分析视角,是因为民意对案件或者是对法院审判工作的评价也往往是从裁判文书的分析和批判入手的。一些热点案件的处理结果导致民众热议,很大一部分因为裁判文书不具有可接受性,比如“杭州飙车案”等。裁判文书可接受性包括个案当事人的可接受性和“社会公众”即民意的可接受性两个方面。民意应当不仅指公众的意见①,更应当包括个案当事人的反响或者回应。裁判可接受性在此基础上,对民意进行吸纳是完全合乎逻辑的。裁判文书是民众获取案件事实、裁判过程、裁判理由以及裁判结果的纽带与桥梁,也是民众感知司法是否公正的直接对象与客观依据。司法的权威性、可依赖性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裁判文书的可接受性。要使民众认同司法裁判,尊重司法的权威,实现审判与民意的良性互动,可以从裁判文书的可接受性为分析视角探索解决方案。
  一、认清民意在裁判结构中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即便法院在个案判决中运用、参考了民意,民意在某个法律推理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但它并不能充当裁判的规范性依据。现代法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功能性子系统,具有自成一体性和规范上的封闭性的特征。②法律是一个具有自我决定结构的系统,即“只有法律自身才能决定法律是什么”。③判断某个行动或事件合法或非法的依据,只能是法律规范而非某种社会事实(包括民意)。即便法律可以从道德或其他社会来源中沿用一些规范性主张,也必须经过明确的形式转换。进入司法领域,民意初步也只能作为一种事实依据参与具体的个案裁判。但是判决一旦引用了民意,就应该清楚的界定其在裁判结构中的地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淆和非议。在备受媒体关注的河南张金柱案中,郑州中院判决被告人“已分别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伤害罪,且手段特别残忍,社会影响极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④这一概括笼统的判断,因为将判决的辅助性依据作为判决结果的正当化理由和基本依据,落下了舆论杀人和民意审判的话柄。
  二、提升民意成为裁判正当性依据的契合度
  民意虽然具有易变性,难以衡量。但是在一定时间内,针对具体案件的民意是能够确定,并可以整合的。对于民意,应该有适当的主体加以整理判明,同时通过合法的程序进入司法过程,并且要接受法律精神的检验,才能够作为合法的民意而进入司法程序,从而对判决产生影响。前面已经论述民意在一般情况下,只能作为裁判的辅助性事实依据。作为裁判的辅助性事实依据的民意很可能被法官弃而不用,就可能造成了民众对裁判理解的歪曲,甚至不接受。但是特殊情况下,民意也可以成为裁判的规范性或正当性依据,只不过需具备的条件和程序更为严格。民意与作为裁判正当性依据的契合程度越高,裁判文书就越易于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接受,就越能实现裁判文书公正性和合理性价值目标的实现。即让民意融入法律适用的社会效果、法律价值的衡量、立法意图、社会正义标准、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等之中,这样的裁判既遵循了法律适用的原理,又兼顾了民意,就可以真正达到司法裁判效果与社会认同效果的统一。
  三、能动发挥法官法律解释的功效
  要将抽象的法律规则运用于具体案件就必须借助法律解释这个“桥梁”。法律必须解释才能适用,法律解释是抽象的法律规则与具体案件之间的“中介”。共性的规则与个性案件不会自动结合,司法实践离不开法官的法律解释。只有通过法官在个案中解释法律,一般的正义才能转变成具体的正义。⑤法律解释方法成为法官发挥法律解释功效的核心。法官面对案件首先想到的是在制定法中找到明确的法律根据,按照法律解释方法的一般优位选择,文义解释具有优先性。但是一旦民意介入了司法程序,从而导致司法过程复杂化。民意的介入必须由法官的引导,获得法官的肯定,因为只有法官认可的舆论意见,才能在法官自由心证形成中发挥作用。如何使判决既符合民意又不违背法律,民意与规则的冲突消解于法官的高超的解释技巧中。民意对判决结果不能直接施加影响,只有通过解释程序,民意才能作用于最后的判决结果。比如法官将民法“公共秩序”原则运用于判决文书中,就要对该原则的适用进行严格和充分的论证。而对存有争议、疑难复杂案件中,法官应尽量选用目的解释、社会学解释等包含特定价值选择的实质主义解释方法,即关注法律文本背后立法真的意图、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政策、社会正义标准以及法律或判决所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⑥面对民意,法官要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的运用司法智慧和解释技艺,用法律精神将民意化解于无形之中。
  四、建立正确的判决理由展示制度
  判决理由就是判决说理,一般包括案件事实、法律根据以及两者在法律上的逻辑关系三个方面的内容,判决理由要充分说明合法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司法公正最后载体的裁判文书,其“理由”部分最集中、最直接地体现着正义的实现与否,它是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灵魂。说理充分的裁判文书才能使当事人“胜的清楚,败的明白”,才能使案件的处理结果使相关当事人接受和公众认可。
  受成文法系法官对法律规则严格服从的理念影响,我国传统司法判决表现为高比例的法条主义的专门语言,判决理由论证的过程较薄弱或少有体现,说服力不强。裁判文书说理时经常运用套话、空话,未针对个案进行剖析。例如,“与法无据,本院不予采信”等,导致败诉一方不明白原因,从而怀疑司法公正。为此要建立正确的判决理由展示制度,要在判决理由中具体写明对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解释状况,根据个案实际情况扩大理由阐释的广度,除法理分析外,还可从道德伦理、人情事理及有关学科的科学原理的角度充分说明。结合案件和当事人的具体特点,根据叙事和说理的需要灵活处理,对法律知识相对欠缺的普通群众,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加强情理、事理的说明。在展示判决理由的过程中,法官还可以适当的将自己的情感注入文书之中,以体现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注释:
  ①苏力:《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中外法学》2009年第1期
  ②参见【德】卢曼:《法律的自我复制及其限制》,韩旭译,《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48页
  ③Niklas Luhmann , Law as A Social System , trans , Klaus A. Ziegert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4 , p.85.
  ④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1997)郑刑初字第307号
  ⑤陈金钊:《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170页
  ⑥沈仲衡:《疑难案件的法律解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执行力是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基层员工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着上级各项指令、要求的落实效果,体现着基层队伍的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上级的各项制度、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基层“这根针”去执行,也就是靠基层员工的执行力来实现。目前,基层员工执行力存在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严重影响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体制制度不完善,以及干事创业氛围不浓等
期刊
摘要: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PDCA模式的要义是解决各种管理工作中遭遇的实际问题。在当下的高校贫困生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为此,以PDCA循环过程管理为视角,将PDCA循环应用于高校贫困生管理,分析高校贫困生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PDCA循环模式的基本谱系,从而增强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PDCA模式;高校贫困生;过程管理;资助 ;教育  当前,
期刊
摘 要:专利新颖性对于判断产品的可专利性而言至关重要。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许多厂家会利用广告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扩大知名度。与此同时,广告方式的选择是否会对新颖性造成影响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两个无效审查决定来分析该问题,以清晰广告方式与专利新颖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广告方式;新颖性  产品的销售广告是销售者利用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做出的出售其产品的要约邀请。但内容符合要约规定
期刊
摘 要:我国传统刑法体系将被害人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使其脱离于刑法规制的中心,因而,导致在对于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进行科处时,被害人的过错这一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往往不能受到应有的关注。被害人过错作为一项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忽视对其足够的理论与实践重视,将会对犯罪分子的科处产生不利影响。实践中,被害人过错这一量刑情节要么为被法官所考虑,要么适用随意,影响该量刑情节正常功能的发挥。有必要以被害人过错这
期刊
摘 要:追诉时效制度是我国一项刑事法律制度,旨在防止案件久拖不决,是对刑事案件的一种法定处理方式。但是为了防止放纵一部分罪犯以及维护被害人的权益,我国刑法也对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进行了规定,但未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故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认定上的分歧,在此仅以一盗窃案为例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规定的适用提出一些浅见。  关键词:追诉时效;立案;逃避侦查  追诉时效,是指依法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
期刊
摘 要:青年法官培养机制一直以来是法院系统研究的重点,现实青年法官培训通常分为集中培训与分段培训。基于现实案件的复杂化、专业化等特点,呼吁主审法官具有特定领域专业知识。但事实上,青年法官的培养呈现出的是一种大杂烩形式的培养模式,既要求青年法官同时掌握民商事审判、刑事审判、行政审判等技巧,这是一种不现实的培养模式。基于专业化法官的需要,青年法官应当进行分角色培养;要着重提高青年法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
期刊
摘 要:科恩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在马克思对待正义的问题上坚持马克思反对正义的观点,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资本主义的剥削是不正义的。科恩批判诺齐克,主要是批判他的自我所有原则。科恩批判罗尔斯,主要是批判罗尔斯对差别原则的适用。科恩认为他们的正义观念其实都是在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  关键词:科恩;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观  一、对诺齐克持有正义论的批判  持有正义论的代表人物是自由至上主
期刊
摘 要: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是思想文化发展的产物,对知识的积累、传承、创造具有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先秦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思维逻辑,对新形势下认识和了解知识分子群体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凝聚民族心理、弘扬优秀文化和发挥文化软实力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先秦时期;知识分子;思维逻辑;行为模式;现实启示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完整地准确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政治清明、社会公正的社会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本文意图分析中美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政绩考核体系中的不同,从而解决我国现今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设计的问题。  关键词:法治政府;公众满意度;政绩考核;比较法研究  一、政绩考核体系有待形成统一标
期刊
人才是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才工作是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当其冲地是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  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长。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基金,对人才经费捆绑使用,集中用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支持人才重点科研或创业项目等。加强人才工作财政性奖金监管,整合项目资金,提高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