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轮读到第二段,班上一个平时不太举手的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嘴里还不停地喊:“老师,我!老师,我!”我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他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他感情充沛,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把文章所表达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同学的热烈掌声,我也高兴地鼓起掌来。我想他一定理解了课文,想借机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就笑着问他:“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他一改刚才信心十足的模样,畏畏缩缩地说:“讲……讲……”他一脸茫然,像做错了事似的低头拨弄手中的书。
由此,我不禁反思当前阅读教学中的读。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常常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许多教学观摩活动的课,课堂上书声不断,教室里难得有安静的时候,在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学生进行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自读……形式不一而足,读的腔调不论音量大小,均是张弛有度,感情丰富。授课老师也在那琅琅的读书声中满意地微笑着。分组讨论,教师更具有开放性,教师一提出问题,就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加任何指导,事后叫几个组的代表发言,至于发言者能否代表本组学生的意见就不得而知了。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似乎每个学生学习兴趣十足,但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不是真正走进了文本,品词析句,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想象意境,读出了韵味呢?我只能说,一部分学生仿佛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了提高。这就像齐宣王手下的吹竽队,大部分学生充当了“南郭先生”的角色。
读,是语文阅读课的重头戏。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语,以读悟情,是教师追求的本真课堂的精髓所在。那么怎样的读才是有效果的呢?我认为适时适度是关键。课堂上阅读活动要达到适时适度至少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到位。学生沉浸于文本中,不是一般性地接触文本,而是作为个体生命融入作品,是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因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相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发散,想象才能自由飞翔。二是方法到位。这里试举例说明。
某位教师在执教《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一自然段时安排了两次读课文。
第一次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教室里立刻书声琅琅)
第二次读课文,探究课文难点语句。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教室里再次书声琅琅。)
细细分析这位教师两次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发现,此两处安排朗读和齐读是不妥的,应该让学生默读。第一次所提的问题要求学生筛选信息,学生默读比朗读更容易达成此阅读目的。通常情况下,朗读借助于视觉、听觉、动觉等感官的协同作用,有助于识记、背诵。而默读则是潜心专注,有助于筛选信息,提炼要点。同时默读还能提高阅读速度。默读时学生视觉接受文字符号后,立即进行译码、理解,不需要像朗读那样将文字转化为口语,用口、耳作媒介,再进行理解。现代社会要求提高阅读速度,默读则是快速阅读、提取主要信息的理想方式。第二次提的问题是理解难句含义,进行个性化解读感悟,这就更需要选择默读这种方式了。因为默读能促进思考,帮助理解,能关注阅读个体的差异。默读中遇到难点可以多读几遍,加深体会;还可以停下来思考、质疑、释疑,等明白之后再读下去。遇到动情处可以细细咀嚼、回味再三。默读可谓读思结合,读中有思,思中有悟。个性化的解读需要静静品味,反复揣摩,而后才能“语不惊人死不休”。语文学习中如果一接触文本就大声朗读,或者教师要求学生刚接触文本就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显然是不太妥当的。那种对任何课文都用 “抑扬顿挫” 的一致腔调去朗读,其实是没有真情实感的。朗读如果缺少了对文本起码的理解与感悟,一味地读和背,除了那慷慨激昂的固定腔调外,能解读出什么真情来,又能悟出什么道理来呢?那样做,课堂上的讲解、朗读、问答、议论充其量不过是走过场而已。没有潜心的默读,朗读也就不会有悟有得,有悟有得方能一鸣惊人。所以,语文课堂应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62条建议里说道:“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
也就是说,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思。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第60条建议里说道:“在少年期,默读能力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不掌握这些能力,青少年的思维就会变得迟钝,思考力好像在许许多多的死胡同面前停顿下来……我们必须教会少年 学生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大教育家早就告诉我们:读,当与思并行。
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重视读的同时,留有一定时间思考,使读与悟、品与思并重,且每读一次都要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与提高。
如薛法根老师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时,除了读课题、词句(此两环节亦做足了文章,这里不作赘述),还有三次读书。
一读。师:沙漠环境恶劣,谁能生活在沙漠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二读。师: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老师有经验,在朗读时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想、那样说。(师示范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各有什么作用。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薛老师不是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而是精心设计了一个个关于读的组合,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从读课题、词句到读课文,由读正确、读通顺到读出意思、读出内涵、读出感情,他把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把感悟语言和理解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亲历对课文从陌生到熟悉、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实现了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完美结合,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由此,我不禁反思当前阅读教学中的读。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常常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许多教学观摩活动的课,课堂上书声不断,教室里难得有安静的时候,在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学生进行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自读……形式不一而足,读的腔调不论音量大小,均是张弛有度,感情丰富。授课老师也在那琅琅的读书声中满意地微笑着。分组讨论,教师更具有开放性,教师一提出问题,就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加任何指导,事后叫几个组的代表发言,至于发言者能否代表本组学生的意见就不得而知了。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似乎每个学生学习兴趣十足,但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不是真正走进了文本,品词析句,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想象意境,读出了韵味呢?我只能说,一部分学生仿佛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了提高。这就像齐宣王手下的吹竽队,大部分学生充当了“南郭先生”的角色。
读,是语文阅读课的重头戏。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语,以读悟情,是教师追求的本真课堂的精髓所在。那么怎样的读才是有效果的呢?我认为适时适度是关键。课堂上阅读活动要达到适时适度至少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到位。学生沉浸于文本中,不是一般性地接触文本,而是作为个体生命融入作品,是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因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相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发散,想象才能自由飞翔。二是方法到位。这里试举例说明。
某位教师在执教《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一自然段时安排了两次读课文。
第一次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教室里立刻书声琅琅)
第二次读课文,探究课文难点语句。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教室里再次书声琅琅。)
细细分析这位教师两次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发现,此两处安排朗读和齐读是不妥的,应该让学生默读。第一次所提的问题要求学生筛选信息,学生默读比朗读更容易达成此阅读目的。通常情况下,朗读借助于视觉、听觉、动觉等感官的协同作用,有助于识记、背诵。而默读则是潜心专注,有助于筛选信息,提炼要点。同时默读还能提高阅读速度。默读时学生视觉接受文字符号后,立即进行译码、理解,不需要像朗读那样将文字转化为口语,用口、耳作媒介,再进行理解。现代社会要求提高阅读速度,默读则是快速阅读、提取主要信息的理想方式。第二次提的问题是理解难句含义,进行个性化解读感悟,这就更需要选择默读这种方式了。因为默读能促进思考,帮助理解,能关注阅读个体的差异。默读中遇到难点可以多读几遍,加深体会;还可以停下来思考、质疑、释疑,等明白之后再读下去。遇到动情处可以细细咀嚼、回味再三。默读可谓读思结合,读中有思,思中有悟。个性化的解读需要静静品味,反复揣摩,而后才能“语不惊人死不休”。语文学习中如果一接触文本就大声朗读,或者教师要求学生刚接触文本就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显然是不太妥当的。那种对任何课文都用 “抑扬顿挫” 的一致腔调去朗读,其实是没有真情实感的。朗读如果缺少了对文本起码的理解与感悟,一味地读和背,除了那慷慨激昂的固定腔调外,能解读出什么真情来,又能悟出什么道理来呢?那样做,课堂上的讲解、朗读、问答、议论充其量不过是走过场而已。没有潜心的默读,朗读也就不会有悟有得,有悟有得方能一鸣惊人。所以,语文课堂应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62条建议里说道:“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
也就是说,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思。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第60条建议里说道:“在少年期,默读能力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不掌握这些能力,青少年的思维就会变得迟钝,思考力好像在许许多多的死胡同面前停顿下来……我们必须教会少年 学生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大教育家早就告诉我们:读,当与思并行。
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重视读的同时,留有一定时间思考,使读与悟、品与思并重,且每读一次都要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与提高。
如薛法根老师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时,除了读课题、词句(此两环节亦做足了文章,这里不作赘述),还有三次读书。
一读。师:沙漠环境恶劣,谁能生活在沙漠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二读。师: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老师有经验,在朗读时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想、那样说。(师示范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各有什么作用。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薛老师不是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而是精心设计了一个个关于读的组合,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从读课题、词句到读课文,由读正确、读通顺到读出意思、读出内涵、读出感情,他把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把感悟语言和理解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亲历对课文从陌生到熟悉、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实现了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完美结合,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