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研究是一个老问题,但在实践领域却是一个永恒的新问题,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随着研究视角的改变而历久弥新,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目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逐步减少,但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目标虚化,教师能从注重课文内容的教学走向学习作者表达方式的教学,但存在时间不充分和简单贴标签的现象,学生学得懵懵懂懂。第二,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弱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并未习得阅读策略,无法实现课外阅读迁移。第三,教师总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一节课结束,学生的学习困惑并未得到真正解决。
语文本体性教学目标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有利于教师从学科的视角选择教学内容。语文本体性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需要明确其价值内涵、制定依据和达成策略。
一、把握价值内涵,明晰本体性目标内涵
本体性教学目标包含言语智慧,即明确作者是如何运用适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什么运用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并让学生对言语智慧进行领悟、内化、提升;本体性目标也应包含学习方法,教师追溯自己获得阅读结论所用的阅读方法,梳理自己走过的理解路径,将其提炼、改造之后写入教学目标;本体性教学目标还应包含学生的学习困惑,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疑惑才能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才能上出学生喜欢的、有价值的语文课。
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叶圣陶为肖复兴精心修改作文和叶老邀请肖复兴到家里做客两件事抒发了作者对叶老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教学目标之二是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可以用景物描写衬托、表达情感。文章三次写到爬山虎:“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几句话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愉快、高兴的心情;“落日的余晖染红了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体现了爬山虎有一种力量,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一句表达了叶老永远活在作者心中。
二、依据学段目标,科学制定本体性目标
首先,紧扣《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源于对《课程标准》的细致分析,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圆心,那么教师教学设计就是半径,无论圆有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关键元素。教师必须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如若不然,教学就会迷失方向,尤其是学段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要求,依据学段目标可以把握学习重点。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形成识字能力,加强词句训练,进行简单句式的模仿表达,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低年级要落实的重点。中年级是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段的训练,把握构段方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段,初步建立篇的概念,大致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高年级教学的重点放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领会表达方法上,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其次关注每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每组教材的单元导语都会明确本组课文的主题和语言训练点,课后题会提示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单元意识,通过整组课文学习实现单元目标;最后针对学情制定目标,做到目中有人,学习者的需要是语文本体性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本体性教学目标的价值是由满足主体的需要决定的,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也应成为语文本体性教学目标制定的关键。
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很多教师只是就教材讲教材,让学生感受六月的西湖风光景色与其他时节不一样,那密密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接,满眼都是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娇艳。一次课上,教师让学生大胆质疑,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提出:既然是送别诗为什么全诗没有写离别?教师适时给学生补充了这样的资料:林子方中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他认为林子方在都城、在皇帝身边才能更有作为,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但林子方并没有理解,后来的林子方也就销声匿迹了。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应包含这样的内容“抓住关键词‘无穷碧’‘别样红’感受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并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上感悟诗情,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
三、采取有效策略,实现本体性目标有效达成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是学习语文知识,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是掌握学科知识,进行知识储存。今天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改变,仅掌握学科规定的有限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自身生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已然成为个体生存发展的必须。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学科,但是,工具的掌握毕竟是枯燥的,需要创设促进掌握工具的学习环境。更深入地说,工具的掌握是通过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因此,创设“语言文字运用”的环境,才能实现一定的非工具意义目的。学习者是由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性和存在文化水平差异的个体组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要尽量符合个体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认知结构、学习兴趣等,使之能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达到目标要求,也就是要创设生活化情境,所谓生活化,并不是说要回归当下的生活,而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是接近学习者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学习兴趣来说的。这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创设情境,晨光熹微,伴随着海上日出,我捧起心爱的书,会思考……夕阳西下,彩云满天,在海鸥声声中,我捧起心爱的书,会在脑子里想……当乡愁如薄雾缠绕,我再一次捧起这本心爱的书,我还会……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想象“以书为侣”的画面,让学生在读写中与作者对话,激发动口、动脑的表达欲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的任何变动都影响甚至促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发生改变。当然课堂是变化的,及时对制定的本体性教学目标做出价值判断,进行适切的调整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当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在解决自己阅读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领悟到作家遣词造句的精妙,学习动机必然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必然会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张 妤)
语文本体性教学目标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有利于教师从学科的视角选择教学内容。语文本体性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需要明确其价值内涵、制定依据和达成策略。
一、把握价值内涵,明晰本体性目标内涵
本体性教学目标包含言语智慧,即明确作者是如何运用适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什么运用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并让学生对言语智慧进行领悟、内化、提升;本体性目标也应包含学习方法,教师追溯自己获得阅读结论所用的阅读方法,梳理自己走过的理解路径,将其提炼、改造之后写入教学目标;本体性教学目标还应包含学生的学习困惑,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疑惑才能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才能上出学生喜欢的、有价值的语文课。
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叶圣陶为肖复兴精心修改作文和叶老邀请肖复兴到家里做客两件事抒发了作者对叶老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教学目标之二是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可以用景物描写衬托、表达情感。文章三次写到爬山虎:“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几句话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愉快、高兴的心情;“落日的余晖染红了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体现了爬山虎有一种力量,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一句表达了叶老永远活在作者心中。
二、依据学段目标,科学制定本体性目标
首先,紧扣《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源于对《课程标准》的细致分析,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圆心,那么教师教学设计就是半径,无论圆有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关键元素。教师必须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如若不然,教学就会迷失方向,尤其是学段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要求,依据学段目标可以把握学习重点。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形成识字能力,加强词句训练,进行简单句式的模仿表达,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低年级要落实的重点。中年级是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段的训练,把握构段方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段,初步建立篇的概念,大致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高年级教学的重点放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领会表达方法上,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其次关注每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每组教材的单元导语都会明确本组课文的主题和语言训练点,课后题会提示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单元意识,通过整组课文学习实现单元目标;最后针对学情制定目标,做到目中有人,学习者的需要是语文本体性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本体性教学目标的价值是由满足主体的需要决定的,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也应成为语文本体性教学目标制定的关键。
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很多教师只是就教材讲教材,让学生感受六月的西湖风光景色与其他时节不一样,那密密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接,满眼都是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娇艳。一次课上,教师让学生大胆质疑,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提出:既然是送别诗为什么全诗没有写离别?教师适时给学生补充了这样的资料:林子方中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他认为林子方在都城、在皇帝身边才能更有作为,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但林子方并没有理解,后来的林子方也就销声匿迹了。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应包含这样的内容“抓住关键词‘无穷碧’‘别样红’感受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并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上感悟诗情,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
三、采取有效策略,实现本体性目标有效达成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是学习语文知识,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是掌握学科知识,进行知识储存。今天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改变,仅掌握学科规定的有限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自身生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已然成为个体生存发展的必须。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学科,但是,工具的掌握毕竟是枯燥的,需要创设促进掌握工具的学习环境。更深入地说,工具的掌握是通过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因此,创设“语言文字运用”的环境,才能实现一定的非工具意义目的。学习者是由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性和存在文化水平差异的个体组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要尽量符合个体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认知结构、学习兴趣等,使之能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达到目标要求,也就是要创设生活化情境,所谓生活化,并不是说要回归当下的生活,而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是接近学习者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学习兴趣来说的。这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创设情境,晨光熹微,伴随着海上日出,我捧起心爱的书,会思考……夕阳西下,彩云满天,在海鸥声声中,我捧起心爱的书,会在脑子里想……当乡愁如薄雾缠绕,我再一次捧起这本心爱的书,我还会……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想象“以书为侣”的画面,让学生在读写中与作者对话,激发动口、动脑的表达欲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的任何变动都影响甚至促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发生改变。当然课堂是变化的,及时对制定的本体性教学目标做出价值判断,进行适切的调整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当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在解决自己阅读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领悟到作家遣词造句的精妙,学习动机必然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必然会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张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