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河溯源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im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向北而去,沿着昆都仑河西岸。
  秋既凉,便没了夏的烦腻。一过包钢中桥,眼前的昆河,亮亮地、滑滑地,与万米之上的深蓝呼应着。昆都仑河,自阴山出、往黄河去,是黄河流经包头段最大的支流,也是大青山与乌拉山的分界河谷。千百年前,平缓的河道是天然通衢,更是重要关隘,秦皇汉武曾走马、出塞明妃尚有痕……历史的烟尘总是掩映出一幕幕迷离的风采。
  同行的李节大哥、文达兄都有一副黝黑脸膛,这是太阳佬馈赠的别致大礼。我同李节大哥、文达兄结识在一场读书会上,李节大哥主讲“内蒙古长城的历史演进与现状”,文达兄是水文水利专家,甘当引水开源的幕后英雄,他们一山一水,一武一文,讲得风生水起,饶是动听,自那以后我们便结下不解之缘。他们是蒙古高原的行者,更准确地说是“长城卫士”,两人对内蒙古及周边地域的遗址遗存,特别是长城古迹的研究和保护颇有见地,这是他们多年来“坚守”草原、戈壁、阴山、黄河的结果。
  行走是喜悦的、也是艰辛的,而在他们内心,总是激荡着拳拳热忱——对阴山脚下,这片山川大地的热忱,持久且恒定。
  一
  昆都仑召是我们的第一站。
  环顾周遭,几座殿宇反衬着天地更加辽远。西望,包钢“绣”出结实的臂膀正舒展着鹿城新的传奇,倒和这里的白塔古今嵌合、交相辉映。微风和经幡说着什么,敖包上浑圆的石头露出微笑,静静地端详着这一切。三、五个骑行汉子,在殿前广场大杨树下纳着凉,估计这是归途中的小憩,而我们的旅程刚刚开始。
  大殿门首喇嘛师父和李节大哥是老相识,短不了寒暄一番。我也沾沾福气,随之握住师父的大手,感觉触碰到的是牧人家的驼毛毡,厚实、温暖,还有些许毛糙的质感。此时,诵经的声浪从旁殿溢出,一波接一波,环绕在殿宇上空。
  昆召修葺一新是近几年的事。自老父离世,安卧在昆都仑公墓,年年都要路经宝刹几遭,却不曾驻足片刻。今日得宽馀。进得山门,原来的黯然破败已换成红檐白墙的新妆,似与“修旧如旧”相违。这座始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的召庙,还保留着蒙文诵经的传统,这是藏传佛教中独一无二的“额尔德尼”(蒙语,“珍宝”之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心灵家园和精神密码,历经近三百年的兴衰磨难,走到今天。
  大家鱼贯而入正殿,四周壁画精美绝伦,历经光阴熏染,越发展示出蕴涵在岁月深处的魅力。画壁上,无论是敏慧超群的舍利弗、神足第一的目犍连,还是见多识广的阿难、苦行授记的弥勒……每个人物面部表情都是那樣细致入微、情韵丰满,而整体又显示出恢宏的气势。佛陀开导群生,想必这画匠也是大愿满满,让来此拜谒佛祖的人们,绕壁三匝之后,便能解法谛、慰心灵、了尘缘。壁画损坏了不少,有的因年久失修、屋漏雨湮;也有时代劫难、人为的破坏。吾心安处是故乡,此岸的人类无论如何强大,但每颗心灵是孤独和柔弱的,尤其是在不安、受伤、终了的时刻,我们需要庇佑和抚慰,需要信仰来救赎。当人们泅渡兵荒马乱的昏暗,抑或拷问碌碌劳作的一生,单纯的宗教其实充当了人类心灵原乡的角色,非“鸦片”也。这壁画,就是这种渴望的表达、顽强的写真。
  大殿后,还有一座小黄庙(注:昆都仑召创始人甲木森桑布活佛,深受清乾隆皇帝赏识,御赐该召为“法禧寺”,是一座享皇家礼遇的黄教寺院),三位师父正在为一家人做法事。左手边坐台上坐着母亲和一个女孩子,右手边是父亲和一个男孩。年轻师父开始诵经了,先徐后疾、且有节奏;右侧是年长一点的师父,口里发出呼麦般低沉的声音,盘旋于高高的天井下,仿佛在伴奏。一会儿他站起身来,用几圈儿白线绳缠住男主人和那个男孩的脖子、手、脚。酥油灯的火苗跳起了舞,把诵经的声音也映成了师父衣袍的酱红色,弥漫在这小而深遂的空间。忽而,师父找出一把剪子,将父子俩的白线绳纷纷剪断,还有一位岁数更大的师父,用一种黄澄澄的液体给爷俩洗了脸和手,或许这仪轨就是演示佛经里“调伏众生、解诸缠缚”之义吧。
  出得殿门,李节大哥言道,小时候,他和伙伴们经常来此玩耍。后来,部分殿宇遭到损毁拆除,一些寮房也住进了附近的厂矿人家。他对一棵上百年的木瓜树印象尤其深,根深叶茂,常是孩子们攀爬的对象,如今只剩黑魆魆枯木一根,缠了些经幡,矗立在新建的藏经楼后,从它的身姿,依然能想见它当年的雍容仪态。
  不经意间,一对青年男女忽至,步入殿门,双双拜叩在佛像面前。也许这一拜就把二人的前世、今生紧紧勾连。让相爱的人在一起,“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普罗大众最朴素、最真切的愿,这也是种缠缚吧?谁来持剪呢?
  二
  我们沿着包白线(包头—白云鄂博铁路)北进,虽与固阳大道(高等级公路)并行,但相距甚远,且一路颠簸着。李节大哥戏称,找的就是野外的感觉……
  包白线,包头与巴彦淖尔两市的界线。不经文达兄说起,我们未曾察觉已身在巴彦淖尔界内了。白云鄂博是包钢的主矿区,电力火车不时来回穿梭,蓝皮的是货车,红皮的是客车。我们几人年龄相仿,都有少时看到蒸汽机车呼啸而过、欢呼雀跃的记忆。一列蓝皮货车慢慢驶来了,忽想起《千与千寻》那趟时光列车,湖光山色之间,倏然有种莫名的感动涌起在心头。
  来到昆都仑水库“五八八”抗洪烈士纪念碑前观瞻,这里属文达兄的管片。碑身为极其普通的石柱,不注意看,会以为是铁路段的地标。它处于石门水坝之后,极目四望,千里舒阔奔来眼底,此时,天际飞来一队“人”形雁阵,真是美不胜收!然而我们的到来,打扰了众多栖息的水鸟,波光粼粼中,惊起一滩鸥鹭,实是愧疚。又跑几里路,就到了昆河中上游。此时已接近枯水期,河道宽大,水流已十分细小,且一段充沛一段干涸,丰歉不一。有的农户在河槽里种上了葵花、苞米等大片作物,河槽肥力足、有后劲,庄稼长得旺,就连野生的苍耳子也是胖胖的,远远望去,就是一幅醉人的丰收图。
  路过已废弃的桃儿湾站,李节大哥说,这里原来是一大站,一些农牧民、铁路厂矿职工居住于此。站前的小屋还在,是典型的五、六十年代平房建筑,屋脊虽有破损,但还能看出木质檐边。   途中,还为一辆陷入泥泽的越野车解了围。
  我们是招手即停的,此时那二人已是汗粒满头、两脸无奈。李节大哥下车一看就知道了问题所在,拿出自己车里的备用锹,铲出后轮的淤泥,垫上硬石,一脚油门就把车拯出了泥潭!二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李节大哥挥挥手,我们再启程。路上他言道,多年来,身在旅途中也会遇到这种窘境,行走多意趣、亦多艰险,以善行长养善心,济人之困也是帮助自己。
  三
  下车了。野风,呼呼掠耳,我们终于开到未名汉古城。李节大哥手一指,遥看草色间泛着片片青灰,由疏至密。秋草微黄,各样野花晃动着阳光,起伏的山丘坦裸着无限延伸的臂膀。汉家陵阙,已不止一次经见,此刻,空对苍茫默默无语。
  低头、下蹲、把玩,瓦片大小不拘。辨之识之,有陶器(生活用具)、瓦棱,陶纹分绳纹、布纹、菱形纹……绳纹好似楔形文字;布纹更是模印清晰可辨,仿佛那瓦片是刚刚制成、摔裂;菱形纹应该是陶器烧制之前,先用薄薄的木片或铁片切划成痕。看到这些美丽的陶片,文达兄兴奋不已,拿出他的“看家宝贝”,拍个不停。文达兄在其著作《水润包克图》中写道:“两千多年过去了,昆都仑沟古道就这样静静地躺着。马嘶声被凝固了,赶道行人的话语声也被凝固了。几年来,当我数次穿越群山环抱的古道之际,宛如一场穿越时光之旅,接受文明与自然的双重洗礼。”此时此刻,面对这些文明的碎片,他依然绽放着赤子般的笑容。
  这里只有屋瓦、陶器,没有砖石,说明这是生活区,砖石原是做墓室之用。忽想起孩提时,家住据此向南约百里之外的厂区平房,再向南,就是翦伯赞先生造访过的麻池古城。我们住的地方,平日里如遇居家有刨沟、铲渠、挖菜窖的活计,十有七八能挖出青砖来。明白了,小时候住的地方就是墓葬区,且面积大、埋层浅。而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是以黄河流域文明为主导,最为活跃的时期。同战国时期赵长城一样,北方房舍大都就地取材施建,夯土打垒、顶部落瓦、冬暖夏凉、结实耐用。我想,墓室是不能用土夯筑的,就算再结实,埋于地下,潮湿则坍、遇水则毁。欲保持结构稳定和经济实用,最好用烧制砖石来造建。后来人们发现用砖石建房兼具经济、耐用、可塑、抗灾和美观,所以,时至今日砖石建筑成为主流。
  先民逐水草而居,昆河河道就在不远的地方。沿着瓦砾,我们慢慢绕城,总体来看城界已模糊不清,只能循着瓦砾缓缓而行,至一沟口戛然而止。再向东走,我们来到河道之中。2018年夏,昆河暴涨、洪水肆虐,固阳县一些农户还遭了灾。也许受到洪水冲击,古城东北角部分墙体的横断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仅发现了瓦片,还有铁器、木炭和动物骨殖,有一段铁器把周围很大一圈土层染成橙黄色。据李节大哥分析,这里有可能是主生活区。
  忽然,脚跟前一个残缺的圆形陶片吸引了我,虽然残破,幽美的云头纹与其它图案的陶片区别开来,这是半块瓦当,虽然非常普通,顿觉此行不虚。最后,我們还是把它放回原地,李节大哥说:“就让这些文化遗存,慢慢消逝在荒野夕照中吧。”
  昆河两岸,乃至阴山深处,散落着很多战国、秦、汉、北魏等时期的古城,如麻池古城、孟家梁古城、燕家梁古城、冯湾古城、昆都仑沟障城、怀朔古城、梅令山古城……设关隘、必值守,欲值守、定作息,有作息、须生活,从眼前的汉古城到延安的三五九旅,保家卫国、屯垦戍边,自古一理,这就是古城的功用吧!
  赓续有代、其来有始。溯源,就是寻找自己,那个真实、质朴且遥远的我、我们。繁华还是落寞、平和还是凶险、丑陋还是美丽,都已深深烙在血脉之中,印在浩如烟海的字里行间。
  来时路,往而返,但远方的诗,不断召唤着我们去发现历史与命运交错的细节。
  ——选自《鹿鸣》2020年第1期
其他文献
陕北之北的大山深处,安静地坐落着一坳小村庄,小村庄零星分布着十几孔沧桑的窑洞。太阳落下的方向有一条蜿蜒而行的羊肠小道,小道的尽头,有一处废弃了六十多年的土窑洞大院,那便是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的老屋。父亲在那个窑洞长大,与母亲在那里成家立业。在那里,大哥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二哥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大姐度过了她的幼年时代,二姐也出生在那里。  1941年,父母成家后接过了上一代的担子,带领着他们的弟弟妹
期刊
第一次去西安令我神往的不是大城市的异彩风景,而是时任省文联主席的李若冰先生进进出出的那一间小书房。从看到李老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出书房,我的心便对里面那间小书房产生了极其神奇的诱惑。不知是李老的夫人贺老看出了我的心思,还是她想让我这个没钱买书的乡村孩子开开眼界,贺老笑盈盈地将我带进书房。  “嗬!”我不禁惊讶得出了声:“这么多的书,简直可以当成小县城的图书馆!”我来不及浏览那一本本簇新的泛黄的大的小的
期刊
袖珍小城,人口四十万余。  村庄亦大,东西近千米。  就在村东南,一家工艺品模具加工厂,悄然诞生。所谓厂,其实几间简易房,几套木工工具,地地道道的家庭作坊而已。  新鲜的是,在村东南不足十里之遥的几个村庄,类似的模具作坊,四五年前就相继关门大吉了。可如今,这家外行老板却不声不响地操其旧业,不怕步入后尘?  奇怪的是,就在这家开工后不足两年的时间,村内大约又有六家相同的模具作坊相继开业,并且,这六家
期刊
假如你我不曾相遇,天上白云依然会云起云落,地下的万物生灵照样繁衍生息,这些从不因为你我相遇而凝固。可是我们相遇了,在你我世界必然有改天换地的变化。  假如你我不曾相遇,我还是我,你还是你。各自行走在喧闹的城市里,每天看日出日落,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奔波,淹没在凡尘里。  假如你我不曾相遇,我怎会知道,有一种人可以百看不厌,日夜思念;有一种人生是第一眼就觉得似曾相识且温馨如斯。纵使不能相守
期刊
溜喉歌作为广西平地瑶最具代表性的歌曲,颇受人们关注的。在没有经过包装的自然状态下,溜喉歌所呈现的美给人以纯粹、自然、古朴的感受,这是它能胜过当地其他一些歌谣的原因所在。它以七言诗句为主,偶尔釆用三言做起句,或三、五言间用加快节奏,增强表现力。所以溜喉歌主要借鉴了汉族七言古风书体写成,这是它在所有少数民族歌谣中最独特之处。  在古代诗、歌同体,有诗必有韵,有韵必有词,不仅民间乐坊有,官廷大院更是盛行
期刊
我出生在雷州,生长在雷州。雷州这片广阔而神秘的土地,早已深深烙入心海,淳厚而熟悉,历久而弥新。  到办公室必经一条小巷。巷子不长,从这儿经过,盛夏里迎面吹过一阵凉风,立马给走得热透的身子带来清爽;严寒中穿梭其中,也觉得比大街上多了一份暖意。我喜欢走在这样的小巷,两边的建筑或高或低,新建的一幢八层楼房突兀地矗立在那儿,很是显眼。树荫下聚集着三两人群,说着家长里短,孩童的嬉闹声回荡在小巷的上空。偶尔一
期刊
李林玲分配到我们学校,是世纪交替前两年的事情。  我们在山区村小,教师好几年没变动了。每天重复着同一样的日子,常年无一件新鲜事情发生,我们都有些倦了。李林玲的到来,无疑为我们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李林玲十八九岁,一米五多的个子,皮肤微黑,单眼皮,扎个马尾,头顶上挑染了几缕红色。她身穿小短裙,走路一蹦一跳的,像个孩子。  李林玲行事风格独特,老是刷新我们的三观。  我们生活在乌蒙山区,冬天特冷,山
期刊
母亲,似乎永远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写母亲、赞美母亲的文章有许多,名家的也不少。读过的有老舍、胡适、丰子恺写的《我的母亲》、林清玄写的《浴着光辉的母亲》、莫言写的《母亲》等名篇佳作,但我最喜欢的是贾平凹的《写给母亲》,特别是在那期主题为“眼泪”的《朗读者》节目中斯琴高娃饱含深情的朗读“人虽然是去了,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阴阳相隔,但是互相那种牵挂,是永生永世的。”让人潸然泪下,又一次拨动了我关
期刊
——我知道自己就是在母亲和乡亲们坐在大炕头“捏莜面”的劳作中最初睁开眼睛的。依稀还有农妇们粗壮的手臂上的環佩叮当,带着叠词的串话或俚语,构成暖暖的交响。“一坡的莜麦、一口锅”;“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我的乡亲们总是那么苦重。——于是我最初的励志启蒙也是这样的:新媳妇在婆家第一次上锅,要在做莜面饭上露一手;新女婿登门,要吃有十种花样的莜面饭。谁家的闺女麻利巧手,会过日子,做莜
期刊
转眼间,中秋又至。  中秋佳节,是阖家团圆、赏月聊天、乐享天伦的时候。然而,对于离家的游子及其家人来说,也是离愁堆叠、思绪涌动、倍感思念的时刻!  转眼间,来鄂尔多斯工作已三年有余,回眸间感慨良多!从最初的激情满怀、壮志飞扬,到后来的波澜不惊、踌躇不定,甚至一度有了退休回家、解甲归田的无奈与冲动!一路走来,思绪在梦想与现实间游移彷徨,在适应与坚持间起伏波动。唯一不变的,依然是骨子里对真诚和善良的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