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民族的发展历史还是风俗习惯都在文化中有所体现。在幼儿园开展客家文化特色教育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入手,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节日课程资源,同时促进家长的积极参与,加深幼儿对客家文化与传统习俗的了解,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质量。
关键词:客家文化特色;传统节日;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许多追赶潮流的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导致幼儿也非常喜爱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但是对中国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要注重通过平时的幼儿教育课程和活动积极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力量,让自己得到健康成长。作为客家地区幼儿园来说,则可充分运用传统节日课程资源渗透客家文化特色,以此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本文探讨了客家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以期实现幼儿园课程与客家传统节日有机融合,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1 将客家传统节日加入课程体系,注重环境教育
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建立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符合各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促使其主动了解客家传统节日与文化特色,享受学习过程,爱上传统文化。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教师要注重环境教育,带领幼儿共同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节日装饰,渲染节日气氛,可以边做便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有什么寓意,帮助其领会传统节日的内涵。
比如,立秋是客家的传统节日,又称为“秋日”,这里的“秋”在客家方言里谐意为“就”,并不是秋天的意思,而是代表了“完毕”,此时夏收夏种已经结束,农民认为农事做“就(完)”了,趁此余闲,备办三牲粉果酬神,邀请亲朋团聚。幼儿园可以在这一天设置户外活动课程,上午由教师带领幼儿到农村参观,看一看人们为秋日做了什么准备,还可以请当地的农民讲解立秋的意义,他們会在这一天做什么等。中午教师带孩子们在秋日的宴会上吃饭,听老乡们聊天,感受节日的氛围。下午回到幼儿园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分组制作自己记忆深刻的装饰品,共同在班内和园区中营造秋日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
2 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节日活动,培养幼儿能力
幼儿天性好动,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在活动中渗透。幼儿园在开发客家传统节日课程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比如游览参观、手工制作、主题庆祝、小组竞赛等,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点燃其活动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勇于尝试、手脑并用,同时也要与其他人互相帮助、交流合作,这样不仅能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各项能力。
比如,中秋节是客家的传统节日,俗称“八月半”,据民间相传,元末朱元璋起义,在月饼内夹纸条传递统一号令,在中秋之夜举事,为客家的中秋节吃月饼赋予了特殊意义。每年的这一天,客家人都会用糖果、月饼、酒、茶敬“月光”。教师可以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进行“制作月饼”的活动,大家在教师和幼儿园厨师的帮助下亲自搅拌馅料、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具印在月饼上,在等待的时间里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中秋的传说和寓意,渗透家庭的重要性,最后让幼儿将月饼带回家与亲人一起品尝,提升其综合素质。
3 鼓励幼儿的家长积极参与教育,形成家园合力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教师在开发客家传统节日课程资源时,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鼓励其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家园合力。家庭是幼儿生活的场所,也是其获取认知的重要环境,加强家园互动对于幼儿的发展而言是一项有效助力。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和介绍客家文化特色与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要性,吸收家长的意见制定课程计划,在节假日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呵护幼儿成长。而作为家长,则要积极地配合幼儿园教师,既要认真领会利用客家传统文化节日开展小孩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更要在日常的家庭活动中有意识地融入进去,通过家园一起努力,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
比如,客家作为汉系民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客家将腊月二十五称为十二月二十五,为“入年龄卦”后,人们开始筹备年食、年货和应时糕果,酿造富有客家特色的“老酒”,制作用糯米做的“煎堆”,初一敬“赵公元帅”,大放鞭炮接“财神”,天亮后族人齐集祠堂祭祖,初二、初四是探亲访友日,正月初五称“出年卦”,表示已过了年。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在准备这些活动时带上孩子,让他们也参与其中,感受过年的氛围,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4 结语
总之,充分开发和利用客家传统节日课程资源是让幼儿了解客家文化特色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要重视传统节日,把握教育时机,科学组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幼儿园要将客家传统节日加入课程体系,注重环境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节日活动,培养幼儿能力;鼓励幼儿的家长积极参与教育,形成家园合力,通过采取种种措施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提升教育效果,让他们全方位了解客家节日风俗,培养其对传统文化以及国家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黄兰芳.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 ——以大班开展”河源客家人过大年”主题活动为例[J].魅力中国,2020(22):299-300.
[2]李文春.幼儿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探析——以龙岩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10):19-23.
[3]陈琦.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资源的开发及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0(9):116
[4]吴金英.关注·接纳·支持 从节日资源到幼儿课程之三部曲——浅谈传统节日课程实施的途径与策略[J].名师在线,2018(31):5-6
关键词:客家文化特色;传统节日;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许多追赶潮流的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导致幼儿也非常喜爱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但是对中国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要注重通过平时的幼儿教育课程和活动积极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力量,让自己得到健康成长。作为客家地区幼儿园来说,则可充分运用传统节日课程资源渗透客家文化特色,以此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本文探讨了客家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以期实现幼儿园课程与客家传统节日有机融合,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1 将客家传统节日加入课程体系,注重环境教育
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建立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符合各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促使其主动了解客家传统节日与文化特色,享受学习过程,爱上传统文化。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教师要注重环境教育,带领幼儿共同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节日装饰,渲染节日气氛,可以边做便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有什么寓意,帮助其领会传统节日的内涵。
比如,立秋是客家的传统节日,又称为“秋日”,这里的“秋”在客家方言里谐意为“就”,并不是秋天的意思,而是代表了“完毕”,此时夏收夏种已经结束,农民认为农事做“就(完)”了,趁此余闲,备办三牲粉果酬神,邀请亲朋团聚。幼儿园可以在这一天设置户外活动课程,上午由教师带领幼儿到农村参观,看一看人们为秋日做了什么准备,还可以请当地的农民讲解立秋的意义,他們会在这一天做什么等。中午教师带孩子们在秋日的宴会上吃饭,听老乡们聊天,感受节日的氛围。下午回到幼儿园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分组制作自己记忆深刻的装饰品,共同在班内和园区中营造秋日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
2 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节日活动,培养幼儿能力
幼儿天性好动,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在活动中渗透。幼儿园在开发客家传统节日课程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比如游览参观、手工制作、主题庆祝、小组竞赛等,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点燃其活动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勇于尝试、手脑并用,同时也要与其他人互相帮助、交流合作,这样不仅能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各项能力。
比如,中秋节是客家的传统节日,俗称“八月半”,据民间相传,元末朱元璋起义,在月饼内夹纸条传递统一号令,在中秋之夜举事,为客家的中秋节吃月饼赋予了特殊意义。每年的这一天,客家人都会用糖果、月饼、酒、茶敬“月光”。教师可以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进行“制作月饼”的活动,大家在教师和幼儿园厨师的帮助下亲自搅拌馅料、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具印在月饼上,在等待的时间里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中秋的传说和寓意,渗透家庭的重要性,最后让幼儿将月饼带回家与亲人一起品尝,提升其综合素质。
3 鼓励幼儿的家长积极参与教育,形成家园合力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教师在开发客家传统节日课程资源时,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鼓励其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家园合力。家庭是幼儿生活的场所,也是其获取认知的重要环境,加强家园互动对于幼儿的发展而言是一项有效助力。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和介绍客家文化特色与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要性,吸收家长的意见制定课程计划,在节假日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呵护幼儿成长。而作为家长,则要积极地配合幼儿园教师,既要认真领会利用客家传统文化节日开展小孩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更要在日常的家庭活动中有意识地融入进去,通过家园一起努力,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
比如,客家作为汉系民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客家将腊月二十五称为十二月二十五,为“入年龄卦”后,人们开始筹备年食、年货和应时糕果,酿造富有客家特色的“老酒”,制作用糯米做的“煎堆”,初一敬“赵公元帅”,大放鞭炮接“财神”,天亮后族人齐集祠堂祭祖,初二、初四是探亲访友日,正月初五称“出年卦”,表示已过了年。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在准备这些活动时带上孩子,让他们也参与其中,感受过年的氛围,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4 结语
总之,充分开发和利用客家传统节日课程资源是让幼儿了解客家文化特色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要重视传统节日,把握教育时机,科学组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幼儿园要将客家传统节日加入课程体系,注重环境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节日活动,培养幼儿能力;鼓励幼儿的家长积极参与教育,形成家园合力,通过采取种种措施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提升教育效果,让他们全方位了解客家节日风俗,培养其对传统文化以及国家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黄兰芳.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 ——以大班开展”河源客家人过大年”主题活动为例[J].魅力中国,2020(22):299-300.
[2]李文春.幼儿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探析——以龙岩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10):19-23.
[3]陈琦.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资源的开发及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0(9):116
[4]吴金英.关注·接纳·支持 从节日资源到幼儿课程之三部曲——浅谈传统节日课程实施的途径与策略[J].名师在线,2018(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