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关村》:6条新政中提到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办法,请问这对企业来讲有什么意义?
赵弘:2008年,我国实施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界定了高新技术划分的范围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年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年销售额的5%以上等硬性条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一票否决条件等,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而言,大大提升了认定难度。
在中关村先行开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这意味着中关村可以探索突破先行的一刀切式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实行阶梯型的认定标准。适当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门槛,能够促进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享受相关的政策,从而推动企业实力积累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中关村》:您认为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中关村的发展?
赵弘:加快中关村发展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需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了亚洲前沿,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的前沿。无论承认与否,中国已经是成长中的大国,世界的焦点;无论愿意与否,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分摊的联合国会费上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的责任日益增多等,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强国,必须要有强劲的科技支撑。在专利数量、世界知名品牌数量、世界知名跨国公司数量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相距甚远。随着第四次科技浪潮的到来,中国需要拿出最精锐的力量参与国际竞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在一些领域实现超越。中关村作为代表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最精锐的“先锋部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科技能力是历史赋予中关村的使命,也表明了中国有决心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加快中关村发展是引领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演进,全球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资源和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在经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严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制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中关村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创新,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关村凭借强劲的创新能力显示了较强的抗冲击性。世界发展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全球性危机往往伴随着重大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的兴起。未来发展中,中关村要立足创新积累,加强特色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突破前沿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优化转型升级,进而对全国范围内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引领和示范作用。
加快中关村发展是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创新部署。中关村作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强劲的区域,在全球关注和支持创新的背景下,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将中关村打造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引领者和面向世界的科技窗口。
《中关村》:您认为中关村目前的优势及未来的着力点在哪?
赵弘:中关村的发展面临着创新积累丰厚、关注度提升、政策先行、资源倾斜等一系列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家、地区、园区的创新资源争夺和创新竞争压力。我认为,中关村未来的发展着力点有四:
一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重大建树。借助首都创新资源平台,进一步集成整合各方创新资源,继续探索在税收政策、股权激励、科技与资本对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的政策突破;二是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有重大突破,狠抓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的重大变革;三是在核心产业做大做强方面有重大跨越,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做大做强的突破口;四是在空间资源整合方面有重大手笔。加快推进“一区多园”空间拓展,构建“两带——两城——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中关村科学城打造高效运作的央地创新合作平台,未来科技城要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打造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同时,要加强各区县同类或相关特色产业聚集区的协同部署,重点打造移动通信、数字电视、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赵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北京市政府顾问)
赵弘:2008年,我国实施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界定了高新技术划分的范围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年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年销售额的5%以上等硬性条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一票否决条件等,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而言,大大提升了认定难度。
在中关村先行开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这意味着中关村可以探索突破先行的一刀切式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实行阶梯型的认定标准。适当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门槛,能够促进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享受相关的政策,从而推动企业实力积累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中关村》:您认为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中关村的发展?
赵弘:加快中关村发展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需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了亚洲前沿,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的前沿。无论承认与否,中国已经是成长中的大国,世界的焦点;无论愿意与否,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分摊的联合国会费上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的责任日益增多等,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强国,必须要有强劲的科技支撑。在专利数量、世界知名品牌数量、世界知名跨国公司数量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相距甚远。随着第四次科技浪潮的到来,中国需要拿出最精锐的力量参与国际竞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在一些领域实现超越。中关村作为代表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最精锐的“先锋部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科技能力是历史赋予中关村的使命,也表明了中国有决心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加快中关村发展是引领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演进,全球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资源和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在经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严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制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中关村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创新,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关村凭借强劲的创新能力显示了较强的抗冲击性。世界发展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全球性危机往往伴随着重大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的兴起。未来发展中,中关村要立足创新积累,加强特色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突破前沿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优化转型升级,进而对全国范围内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引领和示范作用。
加快中关村发展是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创新部署。中关村作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强劲的区域,在全球关注和支持创新的背景下,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将中关村打造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引领者和面向世界的科技窗口。
《中关村》:您认为中关村目前的优势及未来的着力点在哪?
赵弘:中关村的发展面临着创新积累丰厚、关注度提升、政策先行、资源倾斜等一系列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家、地区、园区的创新资源争夺和创新竞争压力。我认为,中关村未来的发展着力点有四:
一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重大建树。借助首都创新资源平台,进一步集成整合各方创新资源,继续探索在税收政策、股权激励、科技与资本对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的政策突破;二是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有重大突破,狠抓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的重大变革;三是在核心产业做大做强方面有重大跨越,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做大做强的突破口;四是在空间资源整合方面有重大手笔。加快推进“一区多园”空间拓展,构建“两带——两城——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中关村科学城打造高效运作的央地创新合作平台,未来科技城要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打造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同时,要加强各区县同类或相关特色产业聚集区的协同部署,重点打造移动通信、数字电视、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赵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北京市政府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