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琅邪王氏的起源地为琅邪临沂似乎已经被学界默认,以至于在一些学术问题中产生了想当然的失误。然琅邪王氏之『琅邪』的起源地并不是临沂而是琅邪皋虞。琅邪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汉书·地理志》载,越王句践尝治琅邪县,设立琅邪台;秦代,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包括琅邪郡。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琅』和『邪』的解释是琅邪是跟美玉有关的地方。且认为将琅邪写成琅琊是后来的俗体写法。
琅邪王氏早期发源地为琅邪皋虞而非东海临沂
依例,西汉时期避战乱于琅邪郡的王元应是琅邪王氏的始祖,然因其无丰功伟绩见诸史传,致无史可征。其四世孙王吉,以治明经闻于世而载于《汉书》,后来被公认为是琅邪王氏的始祖。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王吉的谱系的一段记载却给学界造成了一定的误解:
(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议大夫,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
因为欧阳修和宋祁等史学家在宰相世系表里这两旬『后徙临沂』导致部分学者误认为琅邪王氏西汉时期的发源地有两个:一是琅邪皋虞,一是琅邪临沂,实则不然。
1、西汉时期的琅邪郡行政区划中没有临沂
首先,西汉时期的临沂不属于琅邪郡的行政区划,而是隶属于东海郡的行政区划。临沂划归琅邪国是东汉时期完成的,这一点范哗在《后汉书》中曾明确指出。从谭其骧先生编制的《中国历史图集》中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西汉时期徐州刺史辖下的琅邪郡包括皋虞侯国,但临沂在徐州刺史辖区内隶属于东海郡。因此,西汉时期的临沂不能称作琅邪临沂。
其次,世居琅邪皋虞的王吉祖孙三代正史有传,影响力不容忽视。据《汉书·王吉传》可知西汉避战乱于琅邪郡的王元因无丰功伟绩而不见史传。其四世孙王吉,以治明经闻于世,历经三朝,辅佐过储君,担任过谏议大夫等职。王吉之子王骏、孙王崇皆位列三公,位极人臣。王吉祖孙三代死后皆葬于琅邪皋虞,即现在的山东即墨市温泉镇皋虞村附近,该墓群已经被作为文物单位保护起来。琅邪王氏后世子孙现在每年都到皋虞村的王吉祖孙墓群拜祭。
2、史家对于琅邪王氏谱系研究有脱误
班固在《汉书·王吉传》这样记载:
王吉字子阳,琅邪皋虞人也。少好学明经,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迁云阳令。……
房玄龄等在《晋书》中这样写道: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祥有五子:肇、夏、馥、烈、芬。
对比《汉书》和《晋书》可以发现,虽然班固、房玄龄和欧阳修等史家都将琅邪王氏的先祖上溯到王元和王吉这里。但是欧阳修和宋祁撰写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却多出了王元和王吉都迁徙到临沂,这明显是有违史实的。
首先,西汉武帝时期就开始施行官员任职回避制度。《汉书》载,王吉在汉昭帝时期,曾在琅邪皋虞以外多地任职验证这一点。后王吉因言论迂阔,不被汉宣帝宠异,以病请辞回乡。在归隐琅邪皋虞多年后,王吉应汉元帝征召赴长安讲经,却病逝于远赴征召的路上。被葬在琅邪皋虞。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属实,王吉家族迁徙到了临沂,他当归葬临沂。同时,琅邪王氏子孙按任职回避制度不能够在郡望临沂附近任职。但事实显然与唐书记载不符。
其次,位列三公的王崇得罪王莽而告老还乡,一年后被自己的近侍奴婢毒死,封国被王莽撤销。王崇失去封国,若其迁到临沂,当归葬临沂,但他也葬在皋虞。只有一种解释最为合理,就是王吉、王骏和王崇没有迁徙到临沂。因为临沂属于东海郡,想要在琅邪郡和东海郡两个行政区划之间随意选择墓地不是易事,且王崇得罪的是王莽。
第三,也是最关键一点,那时候的临沂不能称为琅邪临沂,而是东海郡临沂。如果王吉迁徙到了东海郡的临沂,后世就得改称琅邪王氏为东海王氏了。显然,无论汉代班固的《汉书》还是唐代房玄龄等人编纂的《晋书》,还是现存琅邪皋虞王吉祖孙墓群都表明琅邪王氏发源地是琅邪皋虞而非东海临沂。琅邪王氏后人每年到即墨市温泉镇皋虞村王吉祖孙墓前祭扫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这祖孙三代真的没走。
3、陈寅恪认为《汉书》记载更加可信
首先,陈寅恪先生经过考证指出,王吉是琅邪王氏有史可征的始祖。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对于史书中关于琅邪王氏的起源问题有过这样一段考述:
新唐书七二中宰相世系表云:『王氏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议大夫,始家皋虞。(汉侯国,今山东即墨县东北地。)后徙临沂都;南仁里。生骏,字伟山,御史大夫。二子:崇,游。崇字德礼,大司空、扶平侯。……』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案,唐书表所载世系,其见于汉书王吉传者,自属可信。其后诸世当有脱误,然为王吉之后,要无可疑。
陈先生认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的内容凡是在《汉书》中有相应记载的才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在《汉书》中没有相应记载的是不能完全确信的,因为后世有脱误。
王吉祖孙墓与王羲之《丧乱帖》中『先墓』的关系
王羲之《丧乱帖》中提到的『先墓』,王玉池和韩玉涛等不少学者都曾进行研究考证,韩玉涛先生引用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的『琅邪(晋琅邪国约当今山东省旧兖青沂莱四府东南境及胶州之地)王氏』这句话,用以考证王羲之《丧乱帖》中再离荼毒的『先墓』是什么地方的王氏祖坟问题。他断定一从西汉王吉以下,至两晋王览以上者,『先墓』所在,可能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云一临沂都乡南仁里『者是也』。
韩先生在此有两个失误。第一,对陈寅恪先生严谨的行文理解有误。陈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特意指出,『晋琅邪国约相当于……』尤其是『晋和『琅邪国』这种严格的限定词汇。陈先生知道西汉时期的琅邪郡不包括临沂,故特意提出『晋,不是秦汉,也不是唐宋;特定的行政区划是『琅邪国』,不是琅邪郡,也不是琅邪县。第二,王羲之《丧乱帖》中的『先墓』所在地不必是『临沂都乡南仁里』,至少王吉,王骏,王崇就都没有安葬到临沂,而是葬在琅邪皋虞。综上,王羲之《丧乱帖》中提到的『先墓』还应该包括埋葬王吉、王骏和王崇的琅邪皋虞王氏祖坟。
另外,从王羲之『虽即修复,未获奔驰』来看,王羲之因在修复先墓过程中没有略尽孝心而难过。『未获奔驰』的原因很多,其中祖先墓地所在地被敌方占领是重要一条。因此,所谓的琅邪王氏『先墓』所在地,无论是王玉池先生认为的洛阳,韩玉涛先生认为的临沂,还是本文提出的琅邪皋虞彼时都非东晋辖区,就都存在可能性。
两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因战乱和政治需要而频繁调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琅邪王氏后人又大多是王家迁居临沂以后出生的,而欧阳修和宋祁等大儒在编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又将《汉书》和《晋书》中关于琅邪王氏的历史变迁叙述进行了模糊陈述,致使后世很多学者都误认为琅邪临沂就是琅邪王氏的真正发源地,也使后世学者的学术研究出现了源头性的失误。本文通过对比《汉书》,《晋书》中记载的史料和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查阅陈寅恪先生的相关论文著述,可以断定,现在有史可征的琅邪王氏发源地只能是西汉时期的琅邪皋虞而不是琅邪临沂,因为西汉时期的临沂不属于琅邪郡,而是隶属于东海郡。由此可以推演出另外一个结论,就是王羲之《丧乱帖》中所谓的『先墓』所在地已经不能仅仅限于王玉池和韩玉涛两位先生所提到的洛阳和临沂了,还应该包括西汉时期徐州刺史辖下的琅邪郡皋虞国,即现在的山东青岛即墨市温泉镇皋虞村。现存皋虞村的王吉祖孙墓群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成为青岛即墨市一个文化宣传的名片和文化旅游的拳头景点。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琅』和『邪』的解释是琅邪是跟美玉有关的地方。且认为将琅邪写成琅琊是后来的俗体写法。
琅邪王氏早期发源地为琅邪皋虞而非东海临沂
依例,西汉时期避战乱于琅邪郡的王元应是琅邪王氏的始祖,然因其无丰功伟绩见诸史传,致无史可征。其四世孙王吉,以治明经闻于世而载于《汉书》,后来被公认为是琅邪王氏的始祖。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王吉的谱系的一段记载却给学界造成了一定的误解:
(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议大夫,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
因为欧阳修和宋祁等史学家在宰相世系表里这两旬『后徙临沂』导致部分学者误认为琅邪王氏西汉时期的发源地有两个:一是琅邪皋虞,一是琅邪临沂,实则不然。
1、西汉时期的琅邪郡行政区划中没有临沂
首先,西汉时期的临沂不属于琅邪郡的行政区划,而是隶属于东海郡的行政区划。临沂划归琅邪国是东汉时期完成的,这一点范哗在《后汉书》中曾明确指出。从谭其骧先生编制的《中国历史图集》中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西汉时期徐州刺史辖下的琅邪郡包括皋虞侯国,但临沂在徐州刺史辖区内隶属于东海郡。因此,西汉时期的临沂不能称作琅邪临沂。
其次,世居琅邪皋虞的王吉祖孙三代正史有传,影响力不容忽视。据《汉书·王吉传》可知西汉避战乱于琅邪郡的王元因无丰功伟绩而不见史传。其四世孙王吉,以治明经闻于世,历经三朝,辅佐过储君,担任过谏议大夫等职。王吉之子王骏、孙王崇皆位列三公,位极人臣。王吉祖孙三代死后皆葬于琅邪皋虞,即现在的山东即墨市温泉镇皋虞村附近,该墓群已经被作为文物单位保护起来。琅邪王氏后世子孙现在每年都到皋虞村的王吉祖孙墓群拜祭。
2、史家对于琅邪王氏谱系研究有脱误
班固在《汉书·王吉传》这样记载:
王吉字子阳,琅邪皋虞人也。少好学明经,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迁云阳令。……
房玄龄等在《晋书》中这样写道: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祥有五子:肇、夏、馥、烈、芬。
对比《汉书》和《晋书》可以发现,虽然班固、房玄龄和欧阳修等史家都将琅邪王氏的先祖上溯到王元和王吉这里。但是欧阳修和宋祁撰写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却多出了王元和王吉都迁徙到临沂,这明显是有违史实的。
首先,西汉武帝时期就开始施行官员任职回避制度。《汉书》载,王吉在汉昭帝时期,曾在琅邪皋虞以外多地任职验证这一点。后王吉因言论迂阔,不被汉宣帝宠异,以病请辞回乡。在归隐琅邪皋虞多年后,王吉应汉元帝征召赴长安讲经,却病逝于远赴征召的路上。被葬在琅邪皋虞。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属实,王吉家族迁徙到了临沂,他当归葬临沂。同时,琅邪王氏子孙按任职回避制度不能够在郡望临沂附近任职。但事实显然与唐书记载不符。
其次,位列三公的王崇得罪王莽而告老还乡,一年后被自己的近侍奴婢毒死,封国被王莽撤销。王崇失去封国,若其迁到临沂,当归葬临沂,但他也葬在皋虞。只有一种解释最为合理,就是王吉、王骏和王崇没有迁徙到临沂。因为临沂属于东海郡,想要在琅邪郡和东海郡两个行政区划之间随意选择墓地不是易事,且王崇得罪的是王莽。
第三,也是最关键一点,那时候的临沂不能称为琅邪临沂,而是东海郡临沂。如果王吉迁徙到了东海郡的临沂,后世就得改称琅邪王氏为东海王氏了。显然,无论汉代班固的《汉书》还是唐代房玄龄等人编纂的《晋书》,还是现存琅邪皋虞王吉祖孙墓群都表明琅邪王氏发源地是琅邪皋虞而非东海临沂。琅邪王氏后人每年到即墨市温泉镇皋虞村王吉祖孙墓前祭扫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这祖孙三代真的没走。
3、陈寅恪认为《汉书》记载更加可信
首先,陈寅恪先生经过考证指出,王吉是琅邪王氏有史可征的始祖。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对于史书中关于琅邪王氏的起源问题有过这样一段考述:
新唐书七二中宰相世系表云:『王氏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议大夫,始家皋虞。(汉侯国,今山东即墨县东北地。)后徙临沂都;南仁里。生骏,字伟山,御史大夫。二子:崇,游。崇字德礼,大司空、扶平侯。……』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案,唐书表所载世系,其见于汉书王吉传者,自属可信。其后诸世当有脱误,然为王吉之后,要无可疑。
陈先生认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的内容凡是在《汉书》中有相应记载的才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在《汉书》中没有相应记载的是不能完全确信的,因为后世有脱误。
王吉祖孙墓与王羲之《丧乱帖》中『先墓』的关系
王羲之《丧乱帖》中提到的『先墓』,王玉池和韩玉涛等不少学者都曾进行研究考证,韩玉涛先生引用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的『琅邪(晋琅邪国约当今山东省旧兖青沂莱四府东南境及胶州之地)王氏』这句话,用以考证王羲之《丧乱帖》中再离荼毒的『先墓』是什么地方的王氏祖坟问题。他断定一从西汉王吉以下,至两晋王览以上者,『先墓』所在,可能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云一临沂都乡南仁里『者是也』。
韩先生在此有两个失误。第一,对陈寅恪先生严谨的行文理解有误。陈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特意指出,『晋琅邪国约相当于……』尤其是『晋和『琅邪国』这种严格的限定词汇。陈先生知道西汉时期的琅邪郡不包括临沂,故特意提出『晋,不是秦汉,也不是唐宋;特定的行政区划是『琅邪国』,不是琅邪郡,也不是琅邪县。第二,王羲之《丧乱帖》中的『先墓』所在地不必是『临沂都乡南仁里』,至少王吉,王骏,王崇就都没有安葬到临沂,而是葬在琅邪皋虞。综上,王羲之《丧乱帖》中提到的『先墓』还应该包括埋葬王吉、王骏和王崇的琅邪皋虞王氏祖坟。
另外,从王羲之『虽即修复,未获奔驰』来看,王羲之因在修复先墓过程中没有略尽孝心而难过。『未获奔驰』的原因很多,其中祖先墓地所在地被敌方占领是重要一条。因此,所谓的琅邪王氏『先墓』所在地,无论是王玉池先生认为的洛阳,韩玉涛先生认为的临沂,还是本文提出的琅邪皋虞彼时都非东晋辖区,就都存在可能性。
两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因战乱和政治需要而频繁调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琅邪王氏后人又大多是王家迁居临沂以后出生的,而欧阳修和宋祁等大儒在编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又将《汉书》和《晋书》中关于琅邪王氏的历史变迁叙述进行了模糊陈述,致使后世很多学者都误认为琅邪临沂就是琅邪王氏的真正发源地,也使后世学者的学术研究出现了源头性的失误。本文通过对比《汉书》,《晋书》中记载的史料和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查阅陈寅恪先生的相关论文著述,可以断定,现在有史可征的琅邪王氏发源地只能是西汉时期的琅邪皋虞而不是琅邪临沂,因为西汉时期的临沂不属于琅邪郡,而是隶属于东海郡。由此可以推演出另外一个结论,就是王羲之《丧乱帖》中所谓的『先墓』所在地已经不能仅仅限于王玉池和韩玉涛两位先生所提到的洛阳和临沂了,还应该包括西汉时期徐州刺史辖下的琅邪郡皋虞国,即现在的山东青岛即墨市温泉镇皋虞村。现存皋虞村的王吉祖孙墓群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成为青岛即墨市一个文化宣传的名片和文化旅游的拳头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