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干预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纳5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感觉、腰骶部压痛评分明显更低,晨僵时间明显、指地距、枕墙距明显更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尽早康复,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强直性脊柱炎 干预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的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且男性发病率比女性发病率高。该疾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则有可能引起终身残废。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有研究人员发现,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改善预后有着深远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对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纳5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干预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纳5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都在21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28.5±5.4)岁;病程在5个月至10年之间,平均病程(5.1±3.4)年。观察组27例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都在22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29.0±4.8)岁;病程在8个月至9年之间,平均病程(4.8±3.8)年。全体均知晓实验详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正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基本的临床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入院须知、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包括:①心理干预: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消极态度,治疗配合度低。②运动干预:结合患者个人病情,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1]。针对恢复期患者,可安排患者睡硬板床,指导患者站立时保持收腹、挺胸、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卧床休息时,注意调整体位,尽量伸展四肢。③用药干预: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需接受中药熏蒸治疗。对此,医护人员务必要注意控制熏蒸温湿度,在确保药效充分发挥的同时,控制温湿度以免灼伤患者。针对老年患者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更需给予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
1.3 观察指标与评估标准
观察并测量患者枕墙距、晨僵时间、指地距、Schober’征、疼痛感觉以及腰骶部压痛。相关指标评估标准:疼痛感评分共设为0~3级,级别越高疼痛感越强;枕墙距正常值为0,指地距正常范围应<0,Schober’征正常值应≥19cm。所有测量工作均由专业人员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接受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对比( ,n=27)
对照组:护理前疼痛感觉(2.6±0.8),腰骶部压痛(235±0.7),晨僵时间/min(121.1±31.9),枕墙距/cm(9.6±4.7),Schober’征/cm(3.55±1.1),指地距/cm(31.6±11.1);护理后疼痛感觉(1.5±0.5),腰骶部压痛(1.3±0.7),晨僵时间/min(76.6±41.9),枕墙距/cm(5.4±3.3),Schober’征/cm(4.53±1.1),指地距/cm(19.7±11.4)观察组:护理前疼痛感觉(2.7±0.7),腰骶部压痛(2.6±0.8),晨僵时间/min(128.3±33.5),枕墙距/cm(9.9±4.9),Schober’征/cm(3.3±1.2),指地距/cm(32.5±13.4);护理后疼痛感觉(1.0±0.3),腰骶部压痛(1.0±0.4),晨僵时间/min(49.4±37.9),枕墙距/cm(5.6±2.5),Schober’征/cm(4.4±1.0),指地距/cm(17.4±10.6)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感觉、腰骶部压痛评分明显更低,晨僵时间明显、指地距、枕墙距明显更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就我国现有医疗水平来看,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尚未出现根治方法。该疾病的治疗只能以控制病情,改善功能状态为主。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会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影响,患者长期饱受病痛折磨,普通临床护理显然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人需求,给予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用药干预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2]。在本组研究中,相较于未接受综合护理干預的对照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疼痛感觉、腰骶部压痛评分明显更低,晨僵时间明显、指地距、枕墙距明显更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杜日兰等人报道内容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促进僵直性脊柱炎患者尽早康复有着积极影响,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光喜,吴清香,周陶.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12):65-66.
[2]许小颖.干预性护理对2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度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6(01):106.
作者简介:王芳芳,1987年6月29日出生,女,汉族,籍贯:河南省周口市,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职称:护士,学历:大专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强直性脊柱炎 干预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的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且男性发病率比女性发病率高。该疾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则有可能引起终身残废。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有研究人员发现,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改善预后有着深远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对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纳5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干预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纳5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都在21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28.5±5.4)岁;病程在5个月至10年之间,平均病程(5.1±3.4)年。观察组27例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都在22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29.0±4.8)岁;病程在8个月至9年之间,平均病程(4.8±3.8)年。全体均知晓实验详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正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基本的临床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入院须知、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包括:①心理干预: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消极态度,治疗配合度低。②运动干预:结合患者个人病情,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1]。针对恢复期患者,可安排患者睡硬板床,指导患者站立时保持收腹、挺胸、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卧床休息时,注意调整体位,尽量伸展四肢。③用药干预: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需接受中药熏蒸治疗。对此,医护人员务必要注意控制熏蒸温湿度,在确保药效充分发挥的同时,控制温湿度以免灼伤患者。针对老年患者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更需给予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
1.3 观察指标与评估标准
观察并测量患者枕墙距、晨僵时间、指地距、Schober’征、疼痛感觉以及腰骶部压痛。相关指标评估标准:疼痛感评分共设为0~3级,级别越高疼痛感越强;枕墙距正常值为0,指地距正常范围应<0,Schober’征正常值应≥19cm。所有测量工作均由专业人员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接受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对比( ,n=27)
对照组:护理前疼痛感觉(2.6±0.8),腰骶部压痛(235±0.7),晨僵时间/min(121.1±31.9),枕墙距/cm(9.6±4.7),Schober’征/cm(3.55±1.1),指地距/cm(31.6±11.1);护理后疼痛感觉(1.5±0.5),腰骶部压痛(1.3±0.7),晨僵时间/min(76.6±41.9),枕墙距/cm(5.4±3.3),Schober’征/cm(4.53±1.1),指地距/cm(19.7±11.4)观察组:护理前疼痛感觉(2.7±0.7),腰骶部压痛(2.6±0.8),晨僵时间/min(128.3±33.5),枕墙距/cm(9.9±4.9),Schober’征/cm(3.3±1.2),指地距/cm(32.5±13.4);护理后疼痛感觉(1.0±0.3),腰骶部压痛(1.0±0.4),晨僵时间/min(49.4±37.9),枕墙距/cm(5.6±2.5),Schober’征/cm(4.4±1.0),指地距/cm(17.4±10.6)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感觉、腰骶部压痛评分明显更低,晨僵时间明显、指地距、枕墙距明显更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就我国现有医疗水平来看,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尚未出现根治方法。该疾病的治疗只能以控制病情,改善功能状态为主。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会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影响,患者长期饱受病痛折磨,普通临床护理显然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人需求,给予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用药干预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2]。在本组研究中,相较于未接受综合护理干預的对照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疼痛感觉、腰骶部压痛评分明显更低,晨僵时间明显、指地距、枕墙距明显更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杜日兰等人报道内容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促进僵直性脊柱炎患者尽早康复有着积极影响,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光喜,吴清香,周陶.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12):65-66.
[2]许小颖.干预性护理对2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度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6(01):106.
作者简介:王芳芳,1987年6月29日出生,女,汉族,籍贯:河南省周口市,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职称:护士,学历: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