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但很多人可能都没想到,纽约吴阿姨服务中心创会人、华裔九旬老人吴世珊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和编辑。
吴世珊日前表示,她目前正在撰写并编辑一本杂志TheMemoryBook,该杂志的中文名字仍然沿用《妇女心声》。这本图文并茂的杂志约200页,为了方便不同年龄的人阅读,文章全部为中英文对照,并将刊登一些鲜为人知的老照片。
1922年,吴世珊出生在合肥东南乡的六家畈。吴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小时候她跟着伯父们学骑马,家里广有地产,在农村开办实业。生长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吴世珊从小衣食无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童年生活富足而快乐。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吴世珊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当时,中国社会充满了残酷的斗争。在吴世珊念小学的时候,国民党政府军方桂系将领控制安徽,其中李品仙、廖磊等主政安徽,将吴家兄弟以投日汉奸嫌疑逮捕,不到10天就秘密处决。亲人被杀害,家也没有了。吴世珊一个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被迫背井离乡,艰难地念完了中学,考入重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社会事业行政系就读。
战时的重庆,在一次舞会上,吴世珊和一位名叫弗兰克•雷夫波尼的美国青年相识、相知,俩人的感情越来越深。1945年,他们在重庆举办的婚礼轰动了整个山城。1946年,吴世珊漂洋过海,随丈夫弗兰克去了美国。当吴世珊来到在当时还没有华人居住的纽约皇后区,就引起了当地媒体和居民的广泛关注,成了刚刚才诞生的电视这个媒体的追踪对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第一位中国的“战争新娘”。
初到异国他乡,吴世珊也感到处处不适应。弗兰克的家是一个传统的英国家庭,按照他们的习惯,每天要不厌其烦地说几百个谢谢;每天要自己做家务拖地板……这一切对于吴世珊来说都是之前所没有经历过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碰撞让她无所适从。经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吴世珊以她的真诚和善良打动了所有人。
在那个年代,纽约的华人还非常少,华人找工作饱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作为移民美国的华人女性,吴世珊深深地感受到了种族和性别的歧视。在自己基本立足之后,吴世珊把她的事业定位为为华人社会服务。
1947年,吴世珊就设立了一条电话热线,联络华人妇女互相支持帮助,从此,吴阿姨热线就从未间断过。当时,来美国的中国人,不论来自大陆还是来自台湾,不论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她都尽心竭力。有人初来乍到,怎样办入学或补习手续,怎样找住处,甚至到何处找工作,只要拨通“吴阿姨热线”,问题就会解决。有时,她的家成了旅馆,介绍来的、接纳来的、找上门来的留学生来了走,走了来,她把他们当做娘家来人悉心照料,而她的先生回家时肚子是空的,冰箱也是空的。吴世珊只能对弗兰克抱以歉疚的笑。时间一长,“吴阿姨”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吴世珊”的知名度。
1984年,吴世珊成立了“吴阿姨服务中心”,每年要处理来电来访的个案都在3000个以上。为了帮助来美国的中国人迅速立足,英语学习班、家庭护理培训班、编织知识班、图画班以及中国老人会、青年联谊会都一期期兴办起来,她还通过筹款餐会和义卖等形式积聚资金,以便直接对某些困难的人有所助益。
为了有效地解难答疑和代理诉讼,吴世珊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她不满意于当年重庆两年半的大学生活,于是,忙里偷闲,开车赶课,挑灯夜读,终于在62岁时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拿了心理学和哲学两个学士学位。
“吴阿姨”已经成为纽约华人社区的传奇人物,获得嘉奖无数,美国人赞扬吴世珊为“纽约的中国奇女子”、“美国的雷锋”。她先后荣获纽约市约克大学人文奖、纽约市少数民族奖、纽约市荣誉市民奖、纽约市无名英雄奖和杜威大学人类服务奖、华人策画会服务奖。1987年,她又成为第一位荣获全美妇女会颁发的苏珊•安东尼奖的华裔妇女……吴世珊曾在八十多岁的高龄仍然到服务中心上班,亲自处理各种事务。
吴世珊日前表示,她目前正在撰写并编辑一本杂志TheMemoryBook,该杂志的中文名字仍然沿用《妇女心声》。这本图文并茂的杂志约200页,为了方便不同年龄的人阅读,文章全部为中英文对照,并将刊登一些鲜为人知的老照片。
1922年,吴世珊出生在合肥东南乡的六家畈。吴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小时候她跟着伯父们学骑马,家里广有地产,在农村开办实业。生长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吴世珊从小衣食无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童年生活富足而快乐。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吴世珊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当时,中国社会充满了残酷的斗争。在吴世珊念小学的时候,国民党政府军方桂系将领控制安徽,其中李品仙、廖磊等主政安徽,将吴家兄弟以投日汉奸嫌疑逮捕,不到10天就秘密处决。亲人被杀害,家也没有了。吴世珊一个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被迫背井离乡,艰难地念完了中学,考入重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社会事业行政系就读。
战时的重庆,在一次舞会上,吴世珊和一位名叫弗兰克•雷夫波尼的美国青年相识、相知,俩人的感情越来越深。1945年,他们在重庆举办的婚礼轰动了整个山城。1946年,吴世珊漂洋过海,随丈夫弗兰克去了美国。当吴世珊来到在当时还没有华人居住的纽约皇后区,就引起了当地媒体和居民的广泛关注,成了刚刚才诞生的电视这个媒体的追踪对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第一位中国的“战争新娘”。
初到异国他乡,吴世珊也感到处处不适应。弗兰克的家是一个传统的英国家庭,按照他们的习惯,每天要不厌其烦地说几百个谢谢;每天要自己做家务拖地板……这一切对于吴世珊来说都是之前所没有经历过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碰撞让她无所适从。经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吴世珊以她的真诚和善良打动了所有人。
在那个年代,纽约的华人还非常少,华人找工作饱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作为移民美国的华人女性,吴世珊深深地感受到了种族和性别的歧视。在自己基本立足之后,吴世珊把她的事业定位为为华人社会服务。
1947年,吴世珊就设立了一条电话热线,联络华人妇女互相支持帮助,从此,吴阿姨热线就从未间断过。当时,来美国的中国人,不论来自大陆还是来自台湾,不论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她都尽心竭力。有人初来乍到,怎样办入学或补习手续,怎样找住处,甚至到何处找工作,只要拨通“吴阿姨热线”,问题就会解决。有时,她的家成了旅馆,介绍来的、接纳来的、找上门来的留学生来了走,走了来,她把他们当做娘家来人悉心照料,而她的先生回家时肚子是空的,冰箱也是空的。吴世珊只能对弗兰克抱以歉疚的笑。时间一长,“吴阿姨”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吴世珊”的知名度。
1984年,吴世珊成立了“吴阿姨服务中心”,每年要处理来电来访的个案都在3000个以上。为了帮助来美国的中国人迅速立足,英语学习班、家庭护理培训班、编织知识班、图画班以及中国老人会、青年联谊会都一期期兴办起来,她还通过筹款餐会和义卖等形式积聚资金,以便直接对某些困难的人有所助益。
为了有效地解难答疑和代理诉讼,吴世珊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她不满意于当年重庆两年半的大学生活,于是,忙里偷闲,开车赶课,挑灯夜读,终于在62岁时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拿了心理学和哲学两个学士学位。
“吴阿姨”已经成为纽约华人社区的传奇人物,获得嘉奖无数,美国人赞扬吴世珊为“纽约的中国奇女子”、“美国的雷锋”。她先后荣获纽约市约克大学人文奖、纽约市少数民族奖、纽约市荣誉市民奖、纽约市无名英雄奖和杜威大学人类服务奖、华人策画会服务奖。1987年,她又成为第一位荣获全美妇女会颁发的苏珊•安东尼奖的华裔妇女……吴世珊曾在八十多岁的高龄仍然到服务中心上班,亲自处理各种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