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唱也叫夹口型、对口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假唱“是指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使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乐曲代替现场演唱得行为”。 然而,对于舞台上非主体表演者的行为,如芭蕾舞剧表演、歌手演唱使用伴奏带等,以及事先录制的和声、伴唱等,是否属于“假唱”“假演奏”范围,法规却没有明确界定。
一、假唱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假唱创造了客观条件
电声科技为假唱提供了技术支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演唱艺术家可以利用高科技成果修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改革创造表达方式及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与效果。二是指技术发展改变了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改造了演唱艺术家及大众的审美观念。
2、歌手的浮躁心态与能力的欠缺是假唱的根本原因
有一些演员已经不能登台演唱了,声音已不能再唱出理想的境界了,音高也上不去了,还跑调,但受晚会导演的邀请,还想亮亮相,想挣点演出费,就特别喜欢放原来的录音对口型假唱。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天天赶场走穴,谁还有心思练功?谁还有什么艺术追求?
3.监督机制的缺失与演出(或主办方)公司的功利意识为假唱大开方便之门
一是监督机构在监督上的疏漏,致使假唱屡禁不止。二是重结果轻过程的狭隘制作观和过于功利的制作观。演出公司只看重演出结果,而歌手真唱或者假唱,认为对于它无关,只要演出能“圆满”完成就可;演出公司过份看重演出给自已带来的经济收益,置歌手与观众于不顾,缺少责任感,对假唱熟视无睹,有时甚至为了自已的经济利益支持假唱行为。
4.大众的欣赏局限使假唱赢得市场
大众的欣赏局限和盲目性使假唱有机可乘,主要体现在一是重形式而轻内容,不少观众只注重视觉效果和表演,所以假唱也算不了什么。此外还有大量追星族,每每演出只要远远的看见心中的偶像,还不等明星们开口,观众席的欢呼声早已响成一片,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偶像唱些什么。二是对精神财富追求的低要求,造成文化艺术的假现象往往容易被忽视。
5、各方条件限制与突发事件不得已采用“假唱”
由于演出设备、演出场地不够完善及准备不足,或者为了减少开支,为了追求良好的演出效果、为了讨好观众、为了保护歌手的良好形象等,演出商或演出单位不得已才主张假唱。也有的是受电视台自身的条件限制,为了追求良好的录音和转播效果,不得已才假唱的。
二、假唱的危害
l、假唱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因为,假唱是一种欺骗行为,欺骗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问题,假唱泛滥的现象是某些人思想、道德、诚信、人格等人性方面的退步。
2、假唱严重欺骗观众
假唱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的行为.是一个人的道德与诚信问题。如不制止,任其泛滥,就会扭曲人们的心理,造成观众与演员的不可交流的鸿沟。
3、假唱不利于演员自身发展
由于有些演员已习惯假唱而导致唱功的下降,造成对录音棚过于依赖,长期下去进而导致不敢真唱。所以郑钧说:假唱无疑是歌手自毁前程。
4、假唱更不利于演出市场的发展
由于假唱的日益泛滥,很多观众害怕看现场音乐会,一是花了钱怕上当。二足不愿面对假唱的形象,怕毁了歌手在心目中的形象。
5、假唱给中国的声乐基础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一假唱时的假口型,假气息、及缺乏真情实感的表演,违背了声乐艺术实践性的原则,给声乐初学者专业技能,表演等方面的提高上.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二是严重挫伤了声乐教师及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假唱、假掌声给人们带来的那样“完美”“热烈”的效果,让教师、学生有点“望而生畏”“不知所措”。三是假唱更多的带给声乐教育的是变态的艺术之路。四是假唱带给观众的误导与错觉,也会反作用于声乐教学,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动摇我们声乐教育、教学的群众基础。
三、预防与制止假唱现象的对策
1、加强立法,明确责任,加强监管
为制止假唱,《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为假唱提供条件”,“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派专人对演出进行监督,防止假唱行为的发生”,并规定了相应处罚措施。此外还要监督完善制约机制,一是加大对假唱的曝光律。新闻媒体和社会实施舆论监督。二是可以建立假唱观察员制度。如果每一场演唱会,有一位专业之士担任假唱观察员,对假唱实施现场监督,现场检验,现场曝光,那么假唱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大行其道了。
2、提高演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假唱是欺骗行为,归根到底是演员的思想道德和个人的荣辱观的问题。“人无信不立”,对于一个歌手来说,要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个人及团队形象。
3、营造尊重艺术的社会氛围
为了杜绝假唱,首先,那些懂艺术的应该从自身做起,以尊重艺术的态度来杜绝假唱,支持真唱。其次,那些组织者、策划者、演出商、演出单位、电视台、导演们要做好表率及监督作用,制定对假唱的制约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使艺术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保持统一。
4、改变制作公司技术上缺陷
“造成‘假唱’现象久禁不绝的瓶颈是技术问题。由于缺少既懂音乐又懂设备的音响师,又想追求效果好、不出错、操作方便的演出效果,现场播放先期制作好的录音就成了最佳选择,‘假唱”’也就获得了滋生的土壤,因此屡禁不止。”所以,培养业务全面的音响师,才能解决制作公司技术上的难题,从根本上清除掉“假唱”赖以生存的条件。
5、建立音乐制作业自律制度
音乐制作公司作为假唱的第二责任人,对假唱的盛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有必要建立音乐制作业自律制度,统一规范,统一思想,对抵制假唱形成一致的态度。
6、提高大众的欣赏观念,培养大众艺术化欣赏能力,提高对假唱的分辨能力,勇于制止假唱行为
欣赏者与非法经营者利害关系是根本对立的,监督抵制假唱上是最坚决最彻底,如果欣赏者动员起来,就形成了监督抵制假唱的天罗地网,使假唱无立足之地。
综上所述,假唱问题涉及科学技术、社会文化、音乐艺术和道德伦理的种种领域。消除假唱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艺人观念的转变问题,制作商的道德问题,政府的监督问题以及大众欣赏力的提高问题等等。只有各方的共同努力,假唱问题才有可能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 高登斌.传统艺术与复制艺术无需对立.
[2] 刘琪.宋长颖.杜绝假唱构建和谐舞台.
一、假唱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假唱创造了客观条件
电声科技为假唱提供了技术支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演唱艺术家可以利用高科技成果修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改革创造表达方式及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与效果。二是指技术发展改变了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改造了演唱艺术家及大众的审美观念。
2、歌手的浮躁心态与能力的欠缺是假唱的根本原因
有一些演员已经不能登台演唱了,声音已不能再唱出理想的境界了,音高也上不去了,还跑调,但受晚会导演的邀请,还想亮亮相,想挣点演出费,就特别喜欢放原来的录音对口型假唱。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天天赶场走穴,谁还有心思练功?谁还有什么艺术追求?
3.监督机制的缺失与演出(或主办方)公司的功利意识为假唱大开方便之门
一是监督机构在监督上的疏漏,致使假唱屡禁不止。二是重结果轻过程的狭隘制作观和过于功利的制作观。演出公司只看重演出结果,而歌手真唱或者假唱,认为对于它无关,只要演出能“圆满”完成就可;演出公司过份看重演出给自已带来的经济收益,置歌手与观众于不顾,缺少责任感,对假唱熟视无睹,有时甚至为了自已的经济利益支持假唱行为。
4.大众的欣赏局限使假唱赢得市场
大众的欣赏局限和盲目性使假唱有机可乘,主要体现在一是重形式而轻内容,不少观众只注重视觉效果和表演,所以假唱也算不了什么。此外还有大量追星族,每每演出只要远远的看见心中的偶像,还不等明星们开口,观众席的欢呼声早已响成一片,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偶像唱些什么。二是对精神财富追求的低要求,造成文化艺术的假现象往往容易被忽视。
5、各方条件限制与突发事件不得已采用“假唱”
由于演出设备、演出场地不够完善及准备不足,或者为了减少开支,为了追求良好的演出效果、为了讨好观众、为了保护歌手的良好形象等,演出商或演出单位不得已才主张假唱。也有的是受电视台自身的条件限制,为了追求良好的录音和转播效果,不得已才假唱的。
二、假唱的危害
l、假唱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因为,假唱是一种欺骗行为,欺骗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问题,假唱泛滥的现象是某些人思想、道德、诚信、人格等人性方面的退步。
2、假唱严重欺骗观众
假唱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的行为.是一个人的道德与诚信问题。如不制止,任其泛滥,就会扭曲人们的心理,造成观众与演员的不可交流的鸿沟。
3、假唱不利于演员自身发展
由于有些演员已习惯假唱而导致唱功的下降,造成对录音棚过于依赖,长期下去进而导致不敢真唱。所以郑钧说:假唱无疑是歌手自毁前程。
4、假唱更不利于演出市场的发展
由于假唱的日益泛滥,很多观众害怕看现场音乐会,一是花了钱怕上当。二足不愿面对假唱的形象,怕毁了歌手在心目中的形象。
5、假唱给中国的声乐基础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一假唱时的假口型,假气息、及缺乏真情实感的表演,违背了声乐艺术实践性的原则,给声乐初学者专业技能,表演等方面的提高上.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二是严重挫伤了声乐教师及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假唱、假掌声给人们带来的那样“完美”“热烈”的效果,让教师、学生有点“望而生畏”“不知所措”。三是假唱更多的带给声乐教育的是变态的艺术之路。四是假唱带给观众的误导与错觉,也会反作用于声乐教学,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动摇我们声乐教育、教学的群众基础。
三、预防与制止假唱现象的对策
1、加强立法,明确责任,加强监管
为制止假唱,《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为假唱提供条件”,“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派专人对演出进行监督,防止假唱行为的发生”,并规定了相应处罚措施。此外还要监督完善制约机制,一是加大对假唱的曝光律。新闻媒体和社会实施舆论监督。二是可以建立假唱观察员制度。如果每一场演唱会,有一位专业之士担任假唱观察员,对假唱实施现场监督,现场检验,现场曝光,那么假唱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大行其道了。
2、提高演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假唱是欺骗行为,归根到底是演员的思想道德和个人的荣辱观的问题。“人无信不立”,对于一个歌手来说,要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个人及团队形象。
3、营造尊重艺术的社会氛围
为了杜绝假唱,首先,那些懂艺术的应该从自身做起,以尊重艺术的态度来杜绝假唱,支持真唱。其次,那些组织者、策划者、演出商、演出单位、电视台、导演们要做好表率及监督作用,制定对假唱的制约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使艺术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保持统一。
4、改变制作公司技术上缺陷
“造成‘假唱’现象久禁不绝的瓶颈是技术问题。由于缺少既懂音乐又懂设备的音响师,又想追求效果好、不出错、操作方便的演出效果,现场播放先期制作好的录音就成了最佳选择,‘假唱”’也就获得了滋生的土壤,因此屡禁不止。”所以,培养业务全面的音响师,才能解决制作公司技术上的难题,从根本上清除掉“假唱”赖以生存的条件。
5、建立音乐制作业自律制度
音乐制作公司作为假唱的第二责任人,对假唱的盛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有必要建立音乐制作业自律制度,统一规范,统一思想,对抵制假唱形成一致的态度。
6、提高大众的欣赏观念,培养大众艺术化欣赏能力,提高对假唱的分辨能力,勇于制止假唱行为
欣赏者与非法经营者利害关系是根本对立的,监督抵制假唱上是最坚决最彻底,如果欣赏者动员起来,就形成了监督抵制假唱的天罗地网,使假唱无立足之地。
综上所述,假唱问题涉及科学技术、社会文化、音乐艺术和道德伦理的种种领域。消除假唱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艺人观念的转变问题,制作商的道德问题,政府的监督问题以及大众欣赏力的提高问题等等。只有各方的共同努力,假唱问题才有可能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 高登斌.传统艺术与复制艺术无需对立.
[2] 刘琪.宋长颖.杜绝假唱构建和谐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