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于注浆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字】:注浆技术;注浆技术的用途;材料选择;使用方法
一、引言
所谓注浆技术,就是将调配的泥浆和水浆通过流体注入的形式,灌注和浇筑在待修复对象中,從而弥补病害产生的缝隙和渗漏现象,达到修复的效果。该方法还经常被用于受到特殊环境限制或者突发状况导致的非正常施工中,同样用于修复施工中的由于技术处理不当导致的病害问题。
二、注浆技术的特点及其分类
注浆技术之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房建工程的病害处理中,主要是因为其在实践中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受限条件少等特点,随着建材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标准化的注浆材料已经投入市场,这些材料不仅具备了粘着度高的特点,还具有抗老化、抗腐蚀和无污染的应用优势,这无疑大大拓宽了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
另外,在选择注浆设备的时候要注意尽可能选择耐压性能强的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爆管现象,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注浆技术分为高压喷射法、静压法以及复合法三种,三种方法各具优势,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高压喷射注浆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有效的防水防渗漏,所以对于一些存在严重渗漏病害的房屋工程可以优先选择该方法;静压注浆方法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根据软土层对于注浆材料的吸收程度对其进行固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固化软土地基的硬度,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压实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增加了材料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软土地基的荷载能力;复合法就是在对房屋工程进行病害处理的时候,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不是单独采用一种方法,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每种方法的优点,也能够在结合使用的过程中弥补对方的不足。
三、注浆技术对楼房病害的适应性
在对房建工程进行病害处理时,最基本的前提和标准就是不能够对已有的房屋结构尤其是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否则将改变房屋本身的受力形式。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影响房屋中已有的装饰面,尤其是混凝土装饰面。而根据注浆技术的施工特点分析,正能满足上述要求,所以,注浆技术是对房建工程,尤其是正在维修中的房建工程进行裂缝和渗漏病害处理的最佳选择。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对病害位置的注浆处理,有效的解决该位置的永久性工程裂缝问题。与此同时,注浆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将跟材料融合度高的修复材料和泥浆水浆等采用不同的方式注入待加固位置的材料中,所以是一种注浆材料和原有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实现材料的密封性。一般来讲,经过注浆处理后的材料性能都会大幅度的增强,比如说在采用环氧材料对原有的钢筋材料进行病害处理时,不仅能够有效的修复房屋工程中的渗漏问题,还能够大大提高钢筋材料的功能和粘结强度。并且注浆技术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使其能够广泛的适用于一些较难操作的工程修护中,最常见的有文物建筑的彩描、雕刻花梁等,还有一些工程中无法置换的材料部位的修护,如琉璃瓦面等裂缝的修补和加固,以及其他受到环境限制的不可变动部位的材料的病害修补。
从防水性能上看,注浆方式也有着很大的优势,不同于传统的给材料部位穿雨衣的防水措施,注浆技术是将材料自身融入到现有房屋工程中,通过增加其密实度来达到有效的防水,可以使材料摆脱对防水附件的依赖,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防水效果。另外,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注浆技术对于改善房建工程中的蜂窝、老化、蚀变性的混凝土结构问题,也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见,注浆技术无论是从具体的操作方法上,还是从其使用效果以及应用范围上,都能够很好适用于房建工程中的病害排除。
四、注浆材料的选择原则
注浆技术的两个施工元素为施工方法和施工材料,对于施工方法上文中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施工材料的选择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保证注浆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好、强度高、耐老化、粘结力强、充填性好。
2、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亲润性,可以灌入微细的缝隙中,对潮湿裂缝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扩散性、粘结性能好。
3、工艺简单、易操作、施工方便。
4、材料环保、固结体无毒性污染、耐老化。
5、处于对工程成本的考虑,材料的价格要适中。
五、注浆技术对楼房工程病害的常规处理方法
施工技术的飞跃发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是控制和减少病害的重要措施。
1、对于结构受力部位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处理方法
1)从设计—施工—管理—使用过程做好病害成因分析。2)根据病害部位设计布孔孔位,孔距适宜控制在30cm-40cm内,孔径在0.8mm-1.2mm,孔深根据病害部位而定。3)干缝面可在距缝两侧3cm-5cm处,涂环氧胶封闭缝口。以免注浆时浆液从敞开的缝口窜出。湿缝采用沿缝开槽,槽口宽×深宜控制在2-3cm×2-3cm内,以免扩大缝口。清孔清槽后,压上早强水泥封槽、埋管。4)干缝可注入低粘度的环氧树脂类材料,固化时间应控制在12-16小时,目的是让注浆材料能充分充填到缝隙内,起到缝面及周边微细缝隙的全面粘结作用。湿缝应选用对水具有亲和性和排水性的环氧材料,在注浆过程中克服被粘物表面的水膜与被粘物有效的粘结,从而达到固结补强的目的。
2、砖墙体及窗、门注浆处理
当发生窗台、墙体等的渗漏情况时,常会出现治理了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又开始渗漏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将砖墙体、门、窗三者间的关系割裂开来,忽视了三者为统一整体的事实。因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找到渗漏面,以墙面布孔注浆的方式提高其防渗能力,由于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外墙饰面砖的剥落,因此通常注浆压力应保持在0.1MPa-0.3MPa之间。此外,提高门、窗的密封性及雨水沿框的封闭性都是治理这一病害的有效手段。同样窗台漏水往往是在认为漏水的部位涂上一道封闭胶就可以解决问题。殊不知,窗、门一窗、门框一墙体是一个整体。当窗、门及其框不封闭,雨水沿框的固定螺丝孔、框的拼缝渗流到空心的窗、门框内,再向墙体渗漏;墙体的渗漏的另一原因是外墙的饰面材料不能起到封闭作用,以饰面砖建筑物出现的渗漏为多。采用“穿衣”防水的办法只能治标不治本,当材料老化渗漏又再出现,同时水被封闭在空心墙内(或灰砂砖体内),这些只能通过内墙蒸发。使墙体发霉,造成暗埋电线管路的损坏。采用注浆的办法是在窗的框周布孔,重点在框的底部注浆,材料以水泥浆为主。在水泥注浆结束后,再进行环氧封闭处理,其作用是控制水泥注浆后产生的干缩。
3、用砖砌墙的厨、卫间的注浆处理
厨房、卫生间是用水的集中地方,一般都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内防水处理。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出现渗漏,主要是防水层失效,厨房、卫生间水沿砖和砖缝灰砂的毛细作用渗透至墙面冒汗、发潮。处理的方法是通过环氧注浆切断渗水通道,控制水沿毛细孔扩散。即在混凝土地板与砖墙的砖缝开一小槽,沿砖缝布孔,孔距在20cm-30cm为宜,采用环氧砂浆嵌槽,埋管注入环氧浆,重复注浆至充填饱满。处理方法简单有效,如条件限制可在厨、卫间施工。即在瓷片的连接位上钻孔、埋管、注浆后,采用同色水泥进行孔位表面修饰即可,省去铲除批荡层、涂防水胶,重新批荡的工序,节省费用,缩短工时,效果明显。
六、结束语
注浆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因其具有操作简易、效果明显的优点,近些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处理房建工程常见病害的首选方法,今后要在继续沿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王世强,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方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2>.
[2]刘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与探讨[J],新建筑,2004.<5>.
[3]郑谋宏.冲(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建筑学2006.<8>
【关键字】:注浆技术;注浆技术的用途;材料选择;使用方法
一、引言
所谓注浆技术,就是将调配的泥浆和水浆通过流体注入的形式,灌注和浇筑在待修复对象中,從而弥补病害产生的缝隙和渗漏现象,达到修复的效果。该方法还经常被用于受到特殊环境限制或者突发状况导致的非正常施工中,同样用于修复施工中的由于技术处理不当导致的病害问题。
二、注浆技术的特点及其分类
注浆技术之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房建工程的病害处理中,主要是因为其在实践中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受限条件少等特点,随着建材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标准化的注浆材料已经投入市场,这些材料不仅具备了粘着度高的特点,还具有抗老化、抗腐蚀和无污染的应用优势,这无疑大大拓宽了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
另外,在选择注浆设备的时候要注意尽可能选择耐压性能强的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爆管现象,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注浆技术分为高压喷射法、静压法以及复合法三种,三种方法各具优势,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高压喷射注浆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有效的防水防渗漏,所以对于一些存在严重渗漏病害的房屋工程可以优先选择该方法;静压注浆方法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根据软土层对于注浆材料的吸收程度对其进行固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固化软土地基的硬度,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压实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增加了材料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软土地基的荷载能力;复合法就是在对房屋工程进行病害处理的时候,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不是单独采用一种方法,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每种方法的优点,也能够在结合使用的过程中弥补对方的不足。
三、注浆技术对楼房病害的适应性
在对房建工程进行病害处理时,最基本的前提和标准就是不能够对已有的房屋结构尤其是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否则将改变房屋本身的受力形式。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影响房屋中已有的装饰面,尤其是混凝土装饰面。而根据注浆技术的施工特点分析,正能满足上述要求,所以,注浆技术是对房建工程,尤其是正在维修中的房建工程进行裂缝和渗漏病害处理的最佳选择。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对病害位置的注浆处理,有效的解决该位置的永久性工程裂缝问题。与此同时,注浆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将跟材料融合度高的修复材料和泥浆水浆等采用不同的方式注入待加固位置的材料中,所以是一种注浆材料和原有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实现材料的密封性。一般来讲,经过注浆处理后的材料性能都会大幅度的增强,比如说在采用环氧材料对原有的钢筋材料进行病害处理时,不仅能够有效的修复房屋工程中的渗漏问题,还能够大大提高钢筋材料的功能和粘结强度。并且注浆技术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使其能够广泛的适用于一些较难操作的工程修护中,最常见的有文物建筑的彩描、雕刻花梁等,还有一些工程中无法置换的材料部位的修护,如琉璃瓦面等裂缝的修补和加固,以及其他受到环境限制的不可变动部位的材料的病害修补。
从防水性能上看,注浆方式也有着很大的优势,不同于传统的给材料部位穿雨衣的防水措施,注浆技术是将材料自身融入到现有房屋工程中,通过增加其密实度来达到有效的防水,可以使材料摆脱对防水附件的依赖,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防水效果。另外,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注浆技术对于改善房建工程中的蜂窝、老化、蚀变性的混凝土结构问题,也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见,注浆技术无论是从具体的操作方法上,还是从其使用效果以及应用范围上,都能够很好适用于房建工程中的病害排除。
四、注浆材料的选择原则
注浆技术的两个施工元素为施工方法和施工材料,对于施工方法上文中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施工材料的选择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保证注浆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好、强度高、耐老化、粘结力强、充填性好。
2、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亲润性,可以灌入微细的缝隙中,对潮湿裂缝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扩散性、粘结性能好。
3、工艺简单、易操作、施工方便。
4、材料环保、固结体无毒性污染、耐老化。
5、处于对工程成本的考虑,材料的价格要适中。
五、注浆技术对楼房工程病害的常规处理方法
施工技术的飞跃发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是控制和减少病害的重要措施。
1、对于结构受力部位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处理方法
1)从设计—施工—管理—使用过程做好病害成因分析。2)根据病害部位设计布孔孔位,孔距适宜控制在30cm-40cm内,孔径在0.8mm-1.2mm,孔深根据病害部位而定。3)干缝面可在距缝两侧3cm-5cm处,涂环氧胶封闭缝口。以免注浆时浆液从敞开的缝口窜出。湿缝采用沿缝开槽,槽口宽×深宜控制在2-3cm×2-3cm内,以免扩大缝口。清孔清槽后,压上早强水泥封槽、埋管。4)干缝可注入低粘度的环氧树脂类材料,固化时间应控制在12-16小时,目的是让注浆材料能充分充填到缝隙内,起到缝面及周边微细缝隙的全面粘结作用。湿缝应选用对水具有亲和性和排水性的环氧材料,在注浆过程中克服被粘物表面的水膜与被粘物有效的粘结,从而达到固结补强的目的。
2、砖墙体及窗、门注浆处理
当发生窗台、墙体等的渗漏情况时,常会出现治理了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又开始渗漏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将砖墙体、门、窗三者间的关系割裂开来,忽视了三者为统一整体的事实。因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找到渗漏面,以墙面布孔注浆的方式提高其防渗能力,由于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外墙饰面砖的剥落,因此通常注浆压力应保持在0.1MPa-0.3MPa之间。此外,提高门、窗的密封性及雨水沿框的封闭性都是治理这一病害的有效手段。同样窗台漏水往往是在认为漏水的部位涂上一道封闭胶就可以解决问题。殊不知,窗、门一窗、门框一墙体是一个整体。当窗、门及其框不封闭,雨水沿框的固定螺丝孔、框的拼缝渗流到空心的窗、门框内,再向墙体渗漏;墙体的渗漏的另一原因是外墙的饰面材料不能起到封闭作用,以饰面砖建筑物出现的渗漏为多。采用“穿衣”防水的办法只能治标不治本,当材料老化渗漏又再出现,同时水被封闭在空心墙内(或灰砂砖体内),这些只能通过内墙蒸发。使墙体发霉,造成暗埋电线管路的损坏。采用注浆的办法是在窗的框周布孔,重点在框的底部注浆,材料以水泥浆为主。在水泥注浆结束后,再进行环氧封闭处理,其作用是控制水泥注浆后产生的干缩。
3、用砖砌墙的厨、卫间的注浆处理
厨房、卫生间是用水的集中地方,一般都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内防水处理。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出现渗漏,主要是防水层失效,厨房、卫生间水沿砖和砖缝灰砂的毛细作用渗透至墙面冒汗、发潮。处理的方法是通过环氧注浆切断渗水通道,控制水沿毛细孔扩散。即在混凝土地板与砖墙的砖缝开一小槽,沿砖缝布孔,孔距在20cm-30cm为宜,采用环氧砂浆嵌槽,埋管注入环氧浆,重复注浆至充填饱满。处理方法简单有效,如条件限制可在厨、卫间施工。即在瓷片的连接位上钻孔、埋管、注浆后,采用同色水泥进行孔位表面修饰即可,省去铲除批荡层、涂防水胶,重新批荡的工序,节省费用,缩短工时,效果明显。
六、结束语
注浆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因其具有操作简易、效果明显的优点,近些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处理房建工程常见病害的首选方法,今后要在继续沿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王世强,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方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2>.
[2]刘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与探讨[J],新建筑,2004.<5>.
[3]郑谋宏.冲(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建筑学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