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促进思维,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体验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学习观念。
【关键词】 体验 初中数学 教学指导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识的体验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从实践中“做”数学,使数学活动化;在游戏中“玩”数学,使数学趣味化;在情境中“问”数学,使数学问题化。
1 指导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过程必须有学生个体的参与,才能深悟某一数学概念的内涵。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例如:在学习无理数概念时,教材用“面积为2的正方形存在吗?”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于数的扩张是实际需要的思考。接着在拼图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面积为2的正方形实实在在存在着,并且同时发现通过面积为2的正方形存在,又引发了实际存在这样的线段,它的长度需要用满足条件“平方等于2”的数来表示,从而使学生更深地体验到引进一类新数的必要性。显然,这样源于学生体验所获得的概念,学生会留下十分清晰的印象。
2 指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为此应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进行大胆猜想并努力证明,凭借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掌握数学证明的思想脉络,体会数学证明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独创性。这样方能不仅懂其法,而且明其理。
例如:在学生学完了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后,出示这样一个命题:“求证: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锐角三角形全等。”学生很容易证明,但是仅仅会证明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以下体验探索:①将上述命题中的“高”改为“中线”,又怎样证明?②将上述命题中的“高”改为“角平分线”,又怎么证明?③将命题中“其中一边上的高”改为“第三边上的高”,又怎么证明?④将③中的“高”改为“中线”或者“角平分线”,又如何?⑤将③中的“锐角三角形”改为“三角形”,结论还成立吗?
对于这种问题的探究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从更深刻的层次、更广阔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再认识,再提高。这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益处的。
3 指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新课标》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处
理”三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其中的感(数感)、观(空间观)等思维能力都要在体验中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也要在体验中优化。
例如: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截得的线段会成比例吗?大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成比例,用特殊的梯形的中位线的知识可以猜测,但不知如何证明。老师点拨:有没有办法能把新问题转化到已学过的知识中?这下学生思维的“火”被点着了。有的通过辅助线将梯形转化入三角形;有的运用三角形中证明比例的思想方法——面积法来完成证明;这一体验过程的引导,把“空白”留给了学生,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寻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和思考方式的共性,最终上升到多解归一、多题归一的高度,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学方法和思想。这一过程既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仅是学生的数感、空间观等的培养都通过“体验”得以实现,而且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剧烈的碰撞中得到了锤炼。
4 指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情感世界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也培养了亲近数学,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活动,从而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体验 初中数学 教学指导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识的体验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从实践中“做”数学,使数学活动化;在游戏中“玩”数学,使数学趣味化;在情境中“问”数学,使数学问题化。
1 指导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过程必须有学生个体的参与,才能深悟某一数学概念的内涵。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例如:在学习无理数概念时,教材用“面积为2的正方形存在吗?”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于数的扩张是实际需要的思考。接着在拼图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面积为2的正方形实实在在存在着,并且同时发现通过面积为2的正方形存在,又引发了实际存在这样的线段,它的长度需要用满足条件“平方等于2”的数来表示,从而使学生更深地体验到引进一类新数的必要性。显然,这样源于学生体验所获得的概念,学生会留下十分清晰的印象。
2 指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为此应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进行大胆猜想并努力证明,凭借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掌握数学证明的思想脉络,体会数学证明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独创性。这样方能不仅懂其法,而且明其理。
例如:在学生学完了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后,出示这样一个命题:“求证: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锐角三角形全等。”学生很容易证明,但是仅仅会证明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以下体验探索:①将上述命题中的“高”改为“中线”,又怎样证明?②将上述命题中的“高”改为“角平分线”,又怎么证明?③将命题中“其中一边上的高”改为“第三边上的高”,又怎么证明?④将③中的“高”改为“中线”或者“角平分线”,又如何?⑤将③中的“锐角三角形”改为“三角形”,结论还成立吗?
对于这种问题的探究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从更深刻的层次、更广阔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再认识,再提高。这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益处的。
3 指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新课标》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处
理”三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其中的感(数感)、观(空间观)等思维能力都要在体验中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也要在体验中优化。
例如: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截得的线段会成比例吗?大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成比例,用特殊的梯形的中位线的知识可以猜测,但不知如何证明。老师点拨:有没有办法能把新问题转化到已学过的知识中?这下学生思维的“火”被点着了。有的通过辅助线将梯形转化入三角形;有的运用三角形中证明比例的思想方法——面积法来完成证明;这一体验过程的引导,把“空白”留给了学生,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寻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和思考方式的共性,最终上升到多解归一、多题归一的高度,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学方法和思想。这一过程既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仅是学生的数感、空间观等的培养都通过“体验”得以实现,而且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剧烈的碰撞中得到了锤炼。
4 指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情感世界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也培养了亲近数学,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活动,从而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