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简化·引领:道德与法治学科备课的三要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初中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备课过程中要体现梳理、简化、引领的三个要求。
  【关键词】梳理;简化;引领;道德与法治;备课
   一、梳理,是厘清教材思路的前提
   目前,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成为各地初中普遍使用的教材。部编教材在思想性方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人文性方面注重了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在实践性方面更注重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来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基于以上特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使用部编教材备课时必须充分把握部编教材的特点,梳理好教材的思路,帮助学生逻辑清晰地认清教材内容。例如,我们在进行部编九年级上册“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这一课的备课时,我们发现本课内容很多、知识体系框架结构不明显,本课教材知识点对初中生而言也存在一定的认知深度。这时我们就需要仔细研读教材内容,寻找内容间的逻辑结构,构建知识框架,厘清认知思路。对于本课的梳理,我们可以从“民主的足音”“新型的民主”这两目为主体架构来逐步梳理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形成细分的知识架构。在“民主的足音”这一目,我们通过梳理可以将这一目内容细分为“民主的内涵”“民主价值的思想源头”“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这三个逻辑板块;在“新型的民主”这一目,我们又可以梳理出“新型民主的特征特点和真谛”“新型民主的实现”这两大逻辑板块。
   二、简化,是方便学生理解的关键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繁杂的教材内容往往很难理解记忆及运用。因此,化繁为简就成为了一种备课的艺术。简化,不是简单地删减教材内容,简化是教师对教材内容在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的高度概括和艺术化的编排。例如,我们在进行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这一课的备课时,我们发现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很多,教材对每一种基本权利进行介绍时所花的笔墨也很多,如果按照教材的原文进行教学,学生会出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现象,干扰所学内容。那么如何在本课教学中做到化繁为简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两大方面入手。
   第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类。本课所涉及的公民基本权利可以分为“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其他权利”这四大类,重点以前三大类为主要内容。前三大类的内容又可细分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这九项。针对这九项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材都花了大量篇幅进行介绍。显然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类,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把握这么多内容的。在備课时,我们可以把每一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概括归类为“含义”“宪法依据”“意义”等项目,这样可以大大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把握。
   第二,要通过编制表格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理解。在“公民基本权利”这一课备课时,我们可以把教材内容在进行概括归类后通过编制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能更直观的理解教材内容。在本课表格的编制中,我们可以把“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第一层级的标题,把“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其他权利”作为第二层级的内容展开。相对应的把“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放在“政治权利和自由”之后,把“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放在“人身自由”之后,把“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放在“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之后作为第三层级的内容;把“含义”“宪法依据”“意义”等项目作为第四层级的内容。利用表格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能非常直观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理解,简化了过程,深化了思路。
   三、引领,是价值提升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指明了方向。
   在备课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正确价值引领的重要性,要把课文教学最终落实到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引领的实践中,要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促动,在感悟和促动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例如,在进行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维护祖国统一”备课时,我们就要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播放香港港独势力暴乱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看了视频后的感受和感想,探讨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他们的行为,探究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通过备课中的这些活动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认清某些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事实,认清某些西方国家在所谓人权、民主问题上的双重标准,认清港独分子分裂国家破坏社会秩序的丑恶嘴脸和违法本质,从而让学生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批准号:E—a/2018/07)研究成果之一)
  (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物理模型,即创设联系的“图景”,通过这种物理“图景”,可以使物理过程变得更为形象和清晰,对启发学生思维,正确理解概念,分析物理问题,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以“多种方法测量定值电阻”一课为例,说明在物理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并有效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模型构建;思维能力   初三学生接触到的电学概念和规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在电学的习题
期刊
【摘 要】通過习题进行系列问题串设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思路完善知识结构,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达到提升高三二轮深度复习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以题串知;二轮复习;思维建模
期刊
【摘 要】初中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德育工作的关键点之一,教师要做到有耐心、用真心、展爱心来有效转化后进学生:第一是耐心全面查找学生后进原因,找到后进生转化突破口;第二是真心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开展有效转化;第三是用爱心来激活后进生的转化动力,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有教无类;爱心育人;后进生;有效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当前中学生成长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
期刊
【摘 要】八年级科学是初中学生对自然科学认知的启蒙阶段,而科学涵盖了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体现了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在课堂上倘若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围观的兴趣,学生就会有着追求真理、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围观的兴趣呢?本文以化学方程式教学为例,谈谈怎样在课堂中建构微观认知的学科素养,旨在与各位一线教学的同仁互相切磋,共同点亮科学的
期刊
【摘要】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课型,旨在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是词汇和句型的讲解,学生无法有效地提高听说能力。本文讨论了如何运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有效地提高听说课的效率,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关键词】“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听说;建构;学法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提出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余年
期刊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方法、有策略、有方向、有路径。如正确认识挫折,在畅所欲言中认识自己;勇于内心对接,在探究分享中矫正自己;巧借团体情境,在无痕浸润中锻造自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仅是明理课,也是心里成长课;不仅仅是技能提高课堂,也是思想开悟、心理透亮和健康人生的演绎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直面内心;探究分享;无痕浸润  曾有专家说:“心灵沟通有两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风气,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这是一种创新型教学形式,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彰显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颠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小学语文;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强调的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但是自主学习绝非教师袖手旁
期刊
【摘要】近年来,全国中小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并将它融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习生活各方面中。语文学科蕴含着强大的德育功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开展“使人心归正,塑造师生良好品格,促进师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正心教育”,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文着重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正心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寻求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习儿童诗《露珠》《太阳》《小草》,初步感受童诗中问答之趣;  2.模仿创编,用问一问的方式,体验诗意表达的乐趣;  3.关注身边事物,大胆想象,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妙情境。  【教学重难点】  模仿创编,用问一问的方式,嘗试诗意表达。  【教学过程】  板块一:猜谜导入,问答能成诗  1.猜一个谜语:(一句一句出示)圆圆的———亮闪闪的———太阳出来,它就藏———  2.追问
期刊
【摘 要】探究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学习进程,既遵循了知识的逻辑关联,又助于学生更系统地梳理知识脉络,更有深度地参与学习,是使学习有效与高效的途径。借助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阐述这三个维度的具体设计与教学,其思考角度对于教师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教学研究;知识逻辑;学习进程   “你认识平行四边形吗?”这个简单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有生活经验了。到四年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