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课堂教学和批改学生作文中,老师总在抱怨学生思维不活跃,书看得少,没有自己的思想。主要反映在:①上课不主动发言,回答老师提问时,要不,回答问题半天说不出来,要不照本宣科,没有创意;②作文书写每每老是那些话,那些思路,老调重谈,没有新意。仿佛学生的思维仅限于狭小的空间,老师感觉到教学越来越枯燥、无聊,对自己、对学生越来越没有信心。到底是学生的阅读少了,变笨了,还是老师的引导没有到位呢?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学生年龄虽小,但接受事物很快,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学生,甚至是小学生,玩起电脑来,他们比老师还专业,这足可以说明学生不笨也不傻,更不是没有创造力,可能关键还是我们老师在引导学生方面有些不到位,那怎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活力呢?
1关注学生生活,拉近英语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语言就是生活,离开生活环境,就如鱼离开了水,它就没有了生命,显得枯燥无味。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应付考试而简单、满堂灌地教些单词、句型和语法,可想而知,时间一长,这三点式的教学模式肯定会让人感到厌恶,甚至会抹杀孩子们的创造力。要把教学注入活力,就必须关心学生的生活,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即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也是学习,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不是一个空框架,它有血有肉,学它很有用。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非常关注:①学生近段时间在看什么书?②学生近段时间在热衷什么运动或游戏?③与学生谈谈自己近段时间看的书、杂志和热衷的运动。
通过了解这些活动,再联系课本知识,有的放矢,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学的知识放入课堂,并加以放大,同时加入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学的知识以及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如:新课标九年级英语unit 9中的阅读课是有关篮球运动的。关于运动的话题,学生很兴奋,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用英语(注意:老师不能过多地打断学生的思维去纠正语言或语法错误)有些同学谈论了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由来,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员和自己的人生愿望;有些同学则谈论了对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部分运动项目的评价,而我也谈到了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在他获得奥运会8金之后,由菲尔普斯的名字衍生出了英语中的新形容词Phelpsian,词义为“前所未有的(胜利)”。这样的课堂学习既让学生自己互相学习,也引导学生去收集和吸收新的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力奠定了基础。
2正确评价学生的作品
学生的作品主要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批改是营造轻松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培养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
2.1课堂上,学生的口语表达:我经常在课堂上做“Circle Story”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老师给出一个开头,学生以组为单位编故事,最后,老师指导学生以故事情节的创造性(注意:不是语法、语言的正确)来评定一、二、三等奖。之后,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使其趋于完美。在这样的趣味游戏中我发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2课外,学生的书面表达: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学生日记和作文了。我对学生的作文从不简单地用“A”、“B”、“C”或“OK”、“Good”、“Very Good / Excellent”等进行等级性评价,而是用一些亲切的话语,幽默的语言或简笔画。作文的评语成了师生心灵沟通、感情交流的渠道,教师批改的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是一句句心语,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从情感上非常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极力地去挖掘自己的思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美作品。如:有一次,我在阅读完学生的作品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文章构思新颖,但有点遗憾的是思路不够清晰”。作文本发下去之后的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再次出现了这位同学的作品,看完这篇构思新颖、行文流畅、思路清晰的作文后,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The article is wonderful,you are more wonderful.”
2.3课堂上,学生的作文讲评:通常,在讲评作文时老师们最喜欢讲评的是字迹工整,行文流畅,无语法错误的作品。而我的做法是:从好中差三类学生中抽出一些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告诉学生好作品为什么好?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让优等学生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到差距,让中等学生、差等学生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到自信。如:在批阅完作文“My Ideal Classroom”后,我点评了3篇作文。①(优等生)郭少华同学的作文:此文行文流畅、思路清晰、语言地道;②(中等生)罗文洁同学的作文:思路清晰,有1~2句名人名言等亮句;③(差等生)闵淑伟同学的作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提出了教室里最好用机器人代替老师,这有利于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在点评这些作文的时候,我看到了学生脸上的微笑、自信、羡慕、沉思……
这些仅仅是我的一些做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感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情感,影响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作品也成了师生间心与心的对话,激励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质。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
众所周知,学生年龄虽小,但接受事物很快,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学生,甚至是小学生,玩起电脑来,他们比老师还专业,这足可以说明学生不笨也不傻,更不是没有创造力,可能关键还是我们老师在引导学生方面有些不到位,那怎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活力呢?
1关注学生生活,拉近英语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语言就是生活,离开生活环境,就如鱼离开了水,它就没有了生命,显得枯燥无味。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应付考试而简单、满堂灌地教些单词、句型和语法,可想而知,时间一长,这三点式的教学模式肯定会让人感到厌恶,甚至会抹杀孩子们的创造力。要把教学注入活力,就必须关心学生的生活,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即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也是学习,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不是一个空框架,它有血有肉,学它很有用。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非常关注:①学生近段时间在看什么书?②学生近段时间在热衷什么运动或游戏?③与学生谈谈自己近段时间看的书、杂志和热衷的运动。
通过了解这些活动,再联系课本知识,有的放矢,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学的知识放入课堂,并加以放大,同时加入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学的知识以及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如:新课标九年级英语unit 9中的阅读课是有关篮球运动的。关于运动的话题,学生很兴奋,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用英语(注意:老师不能过多地打断学生的思维去纠正语言或语法错误)有些同学谈论了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由来,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员和自己的人生愿望;有些同学则谈论了对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部分运动项目的评价,而我也谈到了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在他获得奥运会8金之后,由菲尔普斯的名字衍生出了英语中的新形容词Phelpsian,词义为“前所未有的(胜利)”。这样的课堂学习既让学生自己互相学习,也引导学生去收集和吸收新的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力奠定了基础。
2正确评价学生的作品
学生的作品主要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批改是营造轻松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培养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
2.1课堂上,学生的口语表达:我经常在课堂上做“Circle Story”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老师给出一个开头,学生以组为单位编故事,最后,老师指导学生以故事情节的创造性(注意:不是语法、语言的正确)来评定一、二、三等奖。之后,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使其趋于完美。在这样的趣味游戏中我发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2课外,学生的书面表达: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学生日记和作文了。我对学生的作文从不简单地用“A”、“B”、“C”或“OK”、“Good”、“Very Good / Excellent”等进行等级性评价,而是用一些亲切的话语,幽默的语言或简笔画。作文的评语成了师生心灵沟通、感情交流的渠道,教师批改的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是一句句心语,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从情感上非常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极力地去挖掘自己的思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美作品。如:有一次,我在阅读完学生的作品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文章构思新颖,但有点遗憾的是思路不够清晰”。作文本发下去之后的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再次出现了这位同学的作品,看完这篇构思新颖、行文流畅、思路清晰的作文后,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The article is wonderful,you are more wonderful.”
2.3课堂上,学生的作文讲评:通常,在讲评作文时老师们最喜欢讲评的是字迹工整,行文流畅,无语法错误的作品。而我的做法是:从好中差三类学生中抽出一些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告诉学生好作品为什么好?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让优等学生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到差距,让中等学生、差等学生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到自信。如:在批阅完作文“My Ideal Classroom”后,我点评了3篇作文。①(优等生)郭少华同学的作文:此文行文流畅、思路清晰、语言地道;②(中等生)罗文洁同学的作文:思路清晰,有1~2句名人名言等亮句;③(差等生)闵淑伟同学的作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提出了教室里最好用机器人代替老师,这有利于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在点评这些作文的时候,我看到了学生脸上的微笑、自信、羡慕、沉思……
这些仅仅是我的一些做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感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情感,影响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作品也成了师生间心与心的对话,激励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质。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