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音乐内涵。因此,在编创低年级舞蹈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握节奏脉搏,融入真情实感,渗透文化熏陶,求实突破创新,留有创设空间。
关键词:低年级;音乐课;编创舞蹈
俗话说:“言之不尽则歌之,歌之不尽则舞之。”舞蹈作为一种动觉艺术,不仅能把无形的音乐变为形象生动的舞姿,还能将情感发挥到极致,所以用舞蹈来点拨音乐教学是必然的。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气氛,提升音乐内涵,在低年段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融入舞蹈。
一、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耐心引导,但学生的协调性、乐感等发展不一,学习成效也会不同。因此在编创舞蹈时,教师应尽量面向全体学生,避免“成人化”“学院化”的舞蹈动作,教师编创的动作应凸显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夸张等特质,并适当渗透日常生活动作,让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如在教学一年级《洗手绢》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洗衣服的动作作为舞蹈元素融入舞蹈编排,但动作又要与生活有所不同,带上舞蹈体态、神态和节奏,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节奏的美、劳动的美,使学生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
二、把握节奏脉搏
节奏是低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重点,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在走、跑、摆、摇等肢体动作中找到节奏的。因此,教师可以找出一首基本节奏型的歌曲,让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脉搏,再通过与舞蹈配合,让肢体跟上节奏。
如在教学一年级《大家来劳动》时,教师可以将“XX XX、X X、X-”对应修桌子、擦桌子、扫地这三种舞蹈动作元素,让学生在协作中感受节奏的差异。节奏与舞蹈贯穿始末,是歌曲的“脉搏”。
三、融入真情实感
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学生可以在情感体验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所以教师应该赋予舞蹈情感,通过舞蹈的力度、时间、空间表达不同情绪,在舞蹈中渗透情感。
如在教学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时,为了渗透爱国旗、爱祖国等情感,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亲吻”国旗的动作,用真情实感的舞蹈来打动学生。
四、渗透文化熏陶
二年级音乐中的《我的家在日喀则》《金孔雀轻轻跳》《快乐的罗嗦》分别是我国藏族、傣族、彝族风格的歌曲,在教学这些歌曲时,如果教师没有配上舞蹈动作,学生是很难感受其民族韵味的。如在《我的家在日喀则》贯穿一个颤膝的动作,学生就能了解藏族地理文化,演唱时能够自然颤膝,并唱出歌曲活泼快乐的状态,从而切身感受各民族文化。因此,在设计具有民族特色歌曲的舞蹈时,教师要抓住能体现本土文化精髓的民族舞蹈动作元素,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歌舞的文化精髓。
五、求实突破创新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自控力较差,如果没有吸引学生眼球的“好東西”,学生极易走神。因此,在创编舞蹈时,音乐教师不仅要经常“换汤”,还要“换药”,要在追求实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当舞蹈设计遭遇“瓶颈”时,可与其他形式活动相结合。
如在教学一年级《火车开啦》时,教师可以将舞蹈律动与游戏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舞蹈感受音乐节奏,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自在地玩开火车的游戏。这种形式不仅达到了音乐学习的目的,还满足了学生“动”的欲望。
六、留有创设空间
在编创舞蹈时,教师要为学生留下创设的空间。倘若学生在课堂编创上有更好的“点子”,教师也可以采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能提升学生舞蹈编创积极性。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教学生动作,而是让学生掌握编创小窍门,体验创造和乐趣。
七、结语
舞蹈能带给低年级学生无穷的乐趣,学生走出舞蹈教室时,带走的不仅是自信的笑,更是满足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对舞蹈的喜爱,让学生明白舞蹈也让低年级音乐课堂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高蕊.浅论小学音乐戏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戏剧之家,2019,(24).
[2]苏小燕.舞蹈元素介入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9).
[3]张野.随音乐律动 创高效课堂——小学音乐教学中舞蹈律动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9,(8).
[4]杨颖.浅谈舞蹈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9,(4).
(作者单位: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
关键词:低年级;音乐课;编创舞蹈
俗话说:“言之不尽则歌之,歌之不尽则舞之。”舞蹈作为一种动觉艺术,不仅能把无形的音乐变为形象生动的舞姿,还能将情感发挥到极致,所以用舞蹈来点拨音乐教学是必然的。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气氛,提升音乐内涵,在低年段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融入舞蹈。
一、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耐心引导,但学生的协调性、乐感等发展不一,学习成效也会不同。因此在编创舞蹈时,教师应尽量面向全体学生,避免“成人化”“学院化”的舞蹈动作,教师编创的动作应凸显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夸张等特质,并适当渗透日常生活动作,让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如在教学一年级《洗手绢》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洗衣服的动作作为舞蹈元素融入舞蹈编排,但动作又要与生活有所不同,带上舞蹈体态、神态和节奏,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节奏的美、劳动的美,使学生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
二、把握节奏脉搏
节奏是低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重点,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在走、跑、摆、摇等肢体动作中找到节奏的。因此,教师可以找出一首基本节奏型的歌曲,让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脉搏,再通过与舞蹈配合,让肢体跟上节奏。
如在教学一年级《大家来劳动》时,教师可以将“XX XX、X X、X-”对应修桌子、擦桌子、扫地这三种舞蹈动作元素,让学生在协作中感受节奏的差异。节奏与舞蹈贯穿始末,是歌曲的“脉搏”。
三、融入真情实感
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学生可以在情感体验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所以教师应该赋予舞蹈情感,通过舞蹈的力度、时间、空间表达不同情绪,在舞蹈中渗透情感。
如在教学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时,为了渗透爱国旗、爱祖国等情感,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亲吻”国旗的动作,用真情实感的舞蹈来打动学生。
四、渗透文化熏陶
二年级音乐中的《我的家在日喀则》《金孔雀轻轻跳》《快乐的罗嗦》分别是我国藏族、傣族、彝族风格的歌曲,在教学这些歌曲时,如果教师没有配上舞蹈动作,学生是很难感受其民族韵味的。如在《我的家在日喀则》贯穿一个颤膝的动作,学生就能了解藏族地理文化,演唱时能够自然颤膝,并唱出歌曲活泼快乐的状态,从而切身感受各民族文化。因此,在设计具有民族特色歌曲的舞蹈时,教师要抓住能体现本土文化精髓的民族舞蹈动作元素,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歌舞的文化精髓。
五、求实突破创新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自控力较差,如果没有吸引学生眼球的“好東西”,学生极易走神。因此,在创编舞蹈时,音乐教师不仅要经常“换汤”,还要“换药”,要在追求实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当舞蹈设计遭遇“瓶颈”时,可与其他形式活动相结合。
如在教学一年级《火车开啦》时,教师可以将舞蹈律动与游戏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舞蹈感受音乐节奏,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自在地玩开火车的游戏。这种形式不仅达到了音乐学习的目的,还满足了学生“动”的欲望。
六、留有创设空间
在编创舞蹈时,教师要为学生留下创设的空间。倘若学生在课堂编创上有更好的“点子”,教师也可以采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能提升学生舞蹈编创积极性。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教学生动作,而是让学生掌握编创小窍门,体验创造和乐趣。
七、结语
舞蹈能带给低年级学生无穷的乐趣,学生走出舞蹈教室时,带走的不仅是自信的笑,更是满足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对舞蹈的喜爱,让学生明白舞蹈也让低年级音乐课堂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高蕊.浅论小学音乐戏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戏剧之家,2019,(24).
[2]苏小燕.舞蹈元素介入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9).
[3]张野.随音乐律动 创高效课堂——小学音乐教学中舞蹈律动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9,(8).
[4]杨颖.浅谈舞蹈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9,(4).
(作者单位: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