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期“蝌蚪人”的出现是一件有趣的事,关于它的产生,美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画其所知和画其所见。本文采用了实验法和作品分析法对幼儿的人物画作品进行了三项实验研究:知觉表象误差实验、需要而为实验和末尾标定试验,根据这三个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幼儿园小班孩子的“蝌蚪人”现象是一种“画其所知”的现象。
关键词
蝌蚪人 画其所知 表征 末尾标定 知觉表象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年龄段的孩子中,我们会经常看见只有头和从头部延伸出的几根简单线条的人物画,这种人有一种特定的名称叫“蝌蚪人”(见图1-图3)。在成人的眼里,蝌蚪人是不完全的,不是缺少了躯干部,就是缺少了上肢,或者缺少了身体的其他一些部位,我们惊叹于孩子善于发明创造的大脑,是它使孩子创造出如此简单而又具有视觉意义的形象,但同时也感到这种图画的表征状态是不确定的,远远偏离了大家所能接受的人物形象的标准。对此,儿童美术界对于这种现象存在
两种相对的说法:一种是认为儿童是画其所见的,幼儿的人物画之所以画得不完整是因为他们观察得不够仔细,如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阿恩海姆为代表的儿童绘画缺陷观的学者认为蝌蚪人是儿童概念表征的幼稚性导致,他们往往粗枝大叶,所以漏画了部分肢体;而另一种解释是认为儿童是画其所知的,儿童以为躯干部不重要,因而有意将躯干部省略了或者是因为儿童运用了夸张和省略的手法,强调头部的重要性,而将身体其他部位只用两条竖直的线条表示。根据凯洛格的解释:儿童画“人”不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而是儿童从动作到表征发展美术符号系统并表现自我的一个环节。
那么为什么在小班阶段会产生这样一种特殊的人物画形式,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技能不足还是观察有误?是记忆出错还是儿童故意而为之?它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怎样的启示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设计了一些实验,希望能找到相应的解释。
二、实验介绍
我认为儿童从了解一个物体的外形到把它表现在画纸上需要进行两个转化过程:一是需要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将物象以知觉表象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二是要在作画的时候从记忆中提取这些信息,并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新的建构,再依靠绘画的方式在画纸上加以表现。为了求证儿童的绘画结果为什么与事物原形会有误差,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希望能从试验结果中找到答案。
实验一:知觉表象误差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儿童在观察事物后,能否产生正确的知觉表象。
2.实验对象:本班幼儿32名。(小班,4岁左右)
3.实验过程:
a部分:请幼儿画一个人。(指导语:请小朋友画一画你的好朋友,看看你的好朋友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b部分:请幼儿完成一系列不完整的人物画。提供给每个孩子一张画纸,上面有已经画好的一部分图案,如有的是两只脚,有的是一个脑袋,有的是脖子和躯干。(指导语:有一个可怜的布娃娃,它的身体被小朋友不小心扯破了,你能帮助它把它剩下的部分添加上去吗?)
c部分:向每个幼儿提问,记录回答结果。(问题:如果我要画一个人,所有要画出的部件有哪些?)
4.实验结果
5.实验分析
结果显示在a部分中(1)中有18.6%的孩子画的人有躯干但是缺少腿或者手,37.5%画的是没有躯干的蝌蚪人,9.3%的孩子是缺少手和腿的蝌蚪人,蝌蚪人(*3+*4+*5)出现的比例高达46.8%。小部分孩子属于涂鸦阶段,没有人物形象出现。而在b部分中给了孩子人物画的一个“躯干”或“两只脚”,请他把人物添画完整,就有68.75%的孩子能把人物完整的描绘出来。在c部分中只需要请幼儿说出所要画人物的部分是什么,却有87.5%的幼儿都能回答出。绝大多数的幼儿都能正确回答出人物身体的部件,这表明,儿童的观察没有发生错误,他们可以用他们认为比较简单的语言将他们头脑里的表象讲述出来,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儿童的知觉表象是正确的 。
但是儿童的知觉表象没有出错为什么人物的部件会有缺失呢?是幼儿在提取这些信息时出了错吗?在21名没有画完整人物的幼儿中,我们进行了调查访问:你的人为什么没有手?一部分幼儿会马上把它添画上去;一部分孩子会说“忘记了”;一部分孩子会说,手藏起来了,看不见。显然孩子能意识到没有手是不对的,但他不会去改正,儿童意识到自己画的人物仅仅是一种表征,这种形象是有缺陷的。这样的访问,还是证明儿童的知觉表象没有出错。但对表征期的孩子来说要将这些正确的信息在画纸上进行正确的表征是很困难的。儿童将正确的观察结果储存在头脑中,在需要对其进行表现时,会在头脑中对原有记忆表象进行重新建构。人物形象的部分缺少是儿童将知觉表象转换成线性有序的形象,有顺序地描画出各部分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这种转换过程需要一套动作,包括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同时,这种转换也是一个决策过程,需要细致地分析任务,分解出画好一幅画所必须的几个步骤,所有的行为都需要计划。
以弗瑞曼为代表的信息加工理论专家认为蝌蚪人的出现是儿童概念表征执行过程中记忆提取策略的缺陷所致。我们不妨可以假设儿童绘画表现的主要困难在于搜索记忆中的表象的困难。
但是如果省略胳膊仅仅是记忆提取的困难,而不是观察上的错误,那么通过检查画面形象,孩子应该可以发现明显的省略,并且应该会尝试做出某些修正。是不是我们通过给幼儿的记忆一点提示会有助于孩子画出完整的形象呢?
实验二:需要而为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具体的指导语,观察幼儿的绘画行为是否是为了需要而为之。
2.实验对象:本班幼儿32名(小班, 4岁左右)。
3.实验方法:实验法,作品分析法。
4.实验过程:
(1)发给幼儿画纸,请幼儿画一个人(指导语:妈妈照顾我们很辛苦,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我们摘一朵鲜花送给妈妈吧,看看谁的鲜花最漂亮。)我们称之为“摘花实验”。 (2)第二次发给幼儿画纸,请幼儿画一个人(指导语:你们有没有见过大肚子的阿姨啊,我们把大肚子阿姨的样子画下来,好吗?)我们称之为“大肚子实验”。
5.实验结果
6.实验分析
实验表明,在小朋友摘花的图画中,有87.5%的儿童画出了胳膊(摘花),但是却有43.7%的孩子是没有脚的(见图4)。在描绘大肚子妈妈时,由于教师突出了“大肚子”这个重点,93.8%的孩子都画出了人物的躯干(见图5),除去没有人物形象出现的幼儿,这个比例几乎是100%,而这个比例在没有暗示的情况下只有62%。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表明儿童的记忆并没有出错,“人物”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清楚地知道他的外部特征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难事,这表明了儿童绘画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是否需要而画的特点;二是绘画具有趋向简约的特点,即他们倾向于用最简单的形式把他们认为的人物形象的最本质的特点表现出来。如果他们很认真仔细地去画出人物的各部分则表现出成人的状态,而把人物画成蝌蚪人这种更为原始的状态,则表明了年幼儿童还没有独立的状态。当然这种状态并不是持久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指导语越具体对越小的孩子来说越重要,它决定孩子能否画出完整的人物形象。而到了大班,指导语的作用就会慢慢减退。
那为什么孩子画出的人通常只有头和脚而不是只有躯干或者只有脑袋和胳膊呢?他们的画面为何如此简单呢?为此,我做了实验三:
实验三:末尾标定实验
1.实验目标:通过儿童的画面检测儿童的绘画是否存在末尾标定现象。
2.实验对象:小班幼儿32名(4岁左右),大班幼儿32名(6岁左右)
3.实验过程:请小班4岁幼儿和大班幼儿分别画一间房子。(指导语:请每个小朋友画一间漂亮的房子,可以请大家一起住进去哦!)
4.实验结果
5.实验分析
结果显示46.87%的4岁幼儿画的房子是有屋顶和底座,而中间部分的门窗,阳台、窗帘等物是忽略不计的,而在大班幼儿画中发现房子的构成基本上都是完整的,但是75%的孩子添画的背景都是草地和太阳,从此一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幼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和表现倾向于将事物的头与尾表现出来,这和要求人们回忆一系列已经学过的条目时,他们倾向于在系列结束部分的条目上进行“末尾标定”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位于系列最前面和最后面的条目比位于系列中间的条目更容易回忆。所以如果我们同意认为“脑袋”是人物形象的开始,“脚”是人物形象的结束时,孩子也会对这样一个最前面和最后面的条目产生偏好,产生蝌蚪人的形象。同理可以推出,屋顶和底座也是一间房子的头和尾,而中间得装饰部分容易被幼儿所忽视,对于年长一点的孩子来说,太阳和草地也是更广大空间中的头和尾,画出他们就是画出了完整图画所应具备的各个部分。
三、结论与建议
蝌蚪人是3~5岁孩子所出现的特有的症状,蝌蚪人是一种未分化完的形式,它既不是对人物形象的扭曲,也不是画错了的人物形象,她在画面上缺乏分化并不意味着它在概念上也缺乏分化,她让艺术的简洁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可以感到新奇而不应感到焦急,它是儿童的知觉、思维、记忆、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有产物。根据凯洛格的解释,儿童画“人”不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而是儿童从动作到符号表征阶段并表现自我的一个环节。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不具备完善的绘画技能,绘画没有目的性,初步尝试用象征性的符号表达意图,因此,在这一特殊的阶段,老师应该采用一些相对应的方法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
1.在绘画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可能用比较详尽的提示语,以激发幼儿对于表象的回忆,帮助他们尽可能多的从头脑里提取表象,指导语越具体,孩子就可能画得越完整。对越小的孩子来说,教师的指导语越重要。记得有一次我请儿子画蝴蝶,儿子说“不会画”,我就问儿子,“你觉得蝴蝶是怎么样的?说说看!”他说:“蝴蝶有两只大大的翅膀,有两根触角,就是这样的。”于是就有了(图6)的作品。
2.教师应该用问题引导孩子多注意观察,丰富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幼儿时期是孩子观察能力发展的敏锐期,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对孩子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是观察静的东西,也可以是观察活动的东西,大到天空,小到灰尘都可以是孩子们观察的对象,而其中教师要善于提问,用问题来引导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小班的课程中有一节活动课是画画“我的好伙伴”,如果老师只是让孩子们想一想你的好伙伴是谁,把他画下来,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如果让孩子们自由活动五分钟,在活动中让孩子对自己的好朋友仔细观察,并且让孩子来说一说你的好朋友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通过教师引导下的观察和比较,孩子容易对事物有一个相对细腻和深刻的认识,孩子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后再作画,画出来的形象自然丰富多变。
3.尊重孩子的绘画心理,转变绘画的评价标准。评价幼儿的作品时,应把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表现了孩子的想法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孩子的每张作品代表的是孩子对这张作品的理解,孩子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所画对其个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那么这幅画就是有创造性的,教师应尽量多做纵向比较,多鼓励,多表扬。尽可能进行正面评价,对其不足之处用建议的口吻,商量的方法,如“你画的人物很好,如果再加上背景就更好了”。那种把幼儿美术作品中的技能是否精湛,画面中的形象是否逼真作为评价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新编)[M].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8.8.
[2] Claire Golomb著. 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童话世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3] 张念芸.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王滢.蝌蚪人的出现:儿童涂鸦发展研究述评[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3.
幼儿期“蝌蚪人”的出现是一件有趣的事,关于它的产生,美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画其所知和画其所见。本文采用了实验法和作品分析法对幼儿的人物画作品进行了三项实验研究:知觉表象误差实验、需要而为实验和末尾标定试验,根据这三个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幼儿园小班孩子的“蝌蚪人”现象是一种“画其所知”的现象。
关键词
蝌蚪人 画其所知 表征 末尾标定 知觉表象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年龄段的孩子中,我们会经常看见只有头和从头部延伸出的几根简单线条的人物画,这种人有一种特定的名称叫“蝌蚪人”(见图1-图3)。在成人的眼里,蝌蚪人是不完全的,不是缺少了躯干部,就是缺少了上肢,或者缺少了身体的其他一些部位,我们惊叹于孩子善于发明创造的大脑,是它使孩子创造出如此简单而又具有视觉意义的形象,但同时也感到这种图画的表征状态是不确定的,远远偏离了大家所能接受的人物形象的标准。对此,儿童美术界对于这种现象存在
两种相对的说法:一种是认为儿童是画其所见的,幼儿的人物画之所以画得不完整是因为他们观察得不够仔细,如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阿恩海姆为代表的儿童绘画缺陷观的学者认为蝌蚪人是儿童概念表征的幼稚性导致,他们往往粗枝大叶,所以漏画了部分肢体;而另一种解释是认为儿童是画其所知的,儿童以为躯干部不重要,因而有意将躯干部省略了或者是因为儿童运用了夸张和省略的手法,强调头部的重要性,而将身体其他部位只用两条竖直的线条表示。根据凯洛格的解释:儿童画“人”不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而是儿童从动作到表征发展美术符号系统并表现自我的一个环节。
那么为什么在小班阶段会产生这样一种特殊的人物画形式,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技能不足还是观察有误?是记忆出错还是儿童故意而为之?它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怎样的启示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设计了一些实验,希望能找到相应的解释。
二、实验介绍
我认为儿童从了解一个物体的外形到把它表现在画纸上需要进行两个转化过程:一是需要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将物象以知觉表象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二是要在作画的时候从记忆中提取这些信息,并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新的建构,再依靠绘画的方式在画纸上加以表现。为了求证儿童的绘画结果为什么与事物原形会有误差,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希望能从试验结果中找到答案。
实验一:知觉表象误差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儿童在观察事物后,能否产生正确的知觉表象。
2.实验对象:本班幼儿32名。(小班,4岁左右)
3.实验过程:
a部分:请幼儿画一个人。(指导语:请小朋友画一画你的好朋友,看看你的好朋友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b部分:请幼儿完成一系列不完整的人物画。提供给每个孩子一张画纸,上面有已经画好的一部分图案,如有的是两只脚,有的是一个脑袋,有的是脖子和躯干。(指导语:有一个可怜的布娃娃,它的身体被小朋友不小心扯破了,你能帮助它把它剩下的部分添加上去吗?)
c部分:向每个幼儿提问,记录回答结果。(问题:如果我要画一个人,所有要画出的部件有哪些?)
4.实验结果
5.实验分析
结果显示在a部分中(1)中有18.6%的孩子画的人有躯干但是缺少腿或者手,37.5%画的是没有躯干的蝌蚪人,9.3%的孩子是缺少手和腿的蝌蚪人,蝌蚪人(*3+*4+*5)出现的比例高达46.8%。小部分孩子属于涂鸦阶段,没有人物形象出现。而在b部分中给了孩子人物画的一个“躯干”或“两只脚”,请他把人物添画完整,就有68.75%的孩子能把人物完整的描绘出来。在c部分中只需要请幼儿说出所要画人物的部分是什么,却有87.5%的幼儿都能回答出。绝大多数的幼儿都能正确回答出人物身体的部件,这表明,儿童的观察没有发生错误,他们可以用他们认为比较简单的语言将他们头脑里的表象讲述出来,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儿童的知觉表象是正确的 。
但是儿童的知觉表象没有出错为什么人物的部件会有缺失呢?是幼儿在提取这些信息时出了错吗?在21名没有画完整人物的幼儿中,我们进行了调查访问:你的人为什么没有手?一部分幼儿会马上把它添画上去;一部分孩子会说“忘记了”;一部分孩子会说,手藏起来了,看不见。显然孩子能意识到没有手是不对的,但他不会去改正,儿童意识到自己画的人物仅仅是一种表征,这种形象是有缺陷的。这样的访问,还是证明儿童的知觉表象没有出错。但对表征期的孩子来说要将这些正确的信息在画纸上进行正确的表征是很困难的。儿童将正确的观察结果储存在头脑中,在需要对其进行表现时,会在头脑中对原有记忆表象进行重新建构。人物形象的部分缺少是儿童将知觉表象转换成线性有序的形象,有顺序地描画出各部分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这种转换过程需要一套动作,包括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同时,这种转换也是一个决策过程,需要细致地分析任务,分解出画好一幅画所必须的几个步骤,所有的行为都需要计划。
以弗瑞曼为代表的信息加工理论专家认为蝌蚪人的出现是儿童概念表征执行过程中记忆提取策略的缺陷所致。我们不妨可以假设儿童绘画表现的主要困难在于搜索记忆中的表象的困难。
但是如果省略胳膊仅仅是记忆提取的困难,而不是观察上的错误,那么通过检查画面形象,孩子应该可以发现明显的省略,并且应该会尝试做出某些修正。是不是我们通过给幼儿的记忆一点提示会有助于孩子画出完整的形象呢?
实验二:需要而为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具体的指导语,观察幼儿的绘画行为是否是为了需要而为之。
2.实验对象:本班幼儿32名(小班, 4岁左右)。
3.实验方法:实验法,作品分析法。
4.实验过程:
(1)发给幼儿画纸,请幼儿画一个人(指导语:妈妈照顾我们很辛苦,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我们摘一朵鲜花送给妈妈吧,看看谁的鲜花最漂亮。)我们称之为“摘花实验”。 (2)第二次发给幼儿画纸,请幼儿画一个人(指导语:你们有没有见过大肚子的阿姨啊,我们把大肚子阿姨的样子画下来,好吗?)我们称之为“大肚子实验”。
5.实验结果
6.实验分析
实验表明,在小朋友摘花的图画中,有87.5%的儿童画出了胳膊(摘花),但是却有43.7%的孩子是没有脚的(见图4)。在描绘大肚子妈妈时,由于教师突出了“大肚子”这个重点,93.8%的孩子都画出了人物的躯干(见图5),除去没有人物形象出现的幼儿,这个比例几乎是100%,而这个比例在没有暗示的情况下只有62%。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表明儿童的记忆并没有出错,“人物”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清楚地知道他的外部特征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难事,这表明了儿童绘画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是否需要而画的特点;二是绘画具有趋向简约的特点,即他们倾向于用最简单的形式把他们认为的人物形象的最本质的特点表现出来。如果他们很认真仔细地去画出人物的各部分则表现出成人的状态,而把人物画成蝌蚪人这种更为原始的状态,则表明了年幼儿童还没有独立的状态。当然这种状态并不是持久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指导语越具体对越小的孩子来说越重要,它决定孩子能否画出完整的人物形象。而到了大班,指导语的作用就会慢慢减退。
那为什么孩子画出的人通常只有头和脚而不是只有躯干或者只有脑袋和胳膊呢?他们的画面为何如此简单呢?为此,我做了实验三:
实验三:末尾标定实验
1.实验目标:通过儿童的画面检测儿童的绘画是否存在末尾标定现象。
2.实验对象:小班幼儿32名(4岁左右),大班幼儿32名(6岁左右)
3.实验过程:请小班4岁幼儿和大班幼儿分别画一间房子。(指导语:请每个小朋友画一间漂亮的房子,可以请大家一起住进去哦!)
4.实验结果
5.实验分析
结果显示46.87%的4岁幼儿画的房子是有屋顶和底座,而中间部分的门窗,阳台、窗帘等物是忽略不计的,而在大班幼儿画中发现房子的构成基本上都是完整的,但是75%的孩子添画的背景都是草地和太阳,从此一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幼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和表现倾向于将事物的头与尾表现出来,这和要求人们回忆一系列已经学过的条目时,他们倾向于在系列结束部分的条目上进行“末尾标定”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位于系列最前面和最后面的条目比位于系列中间的条目更容易回忆。所以如果我们同意认为“脑袋”是人物形象的开始,“脚”是人物形象的结束时,孩子也会对这样一个最前面和最后面的条目产生偏好,产生蝌蚪人的形象。同理可以推出,屋顶和底座也是一间房子的头和尾,而中间得装饰部分容易被幼儿所忽视,对于年长一点的孩子来说,太阳和草地也是更广大空间中的头和尾,画出他们就是画出了完整图画所应具备的各个部分。
三、结论与建议
蝌蚪人是3~5岁孩子所出现的特有的症状,蝌蚪人是一种未分化完的形式,它既不是对人物形象的扭曲,也不是画错了的人物形象,她在画面上缺乏分化并不意味着它在概念上也缺乏分化,她让艺术的简洁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可以感到新奇而不应感到焦急,它是儿童的知觉、思维、记忆、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有产物。根据凯洛格的解释,儿童画“人”不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而是儿童从动作到符号表征阶段并表现自我的一个环节。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不具备完善的绘画技能,绘画没有目的性,初步尝试用象征性的符号表达意图,因此,在这一特殊的阶段,老师应该采用一些相对应的方法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
1.在绘画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可能用比较详尽的提示语,以激发幼儿对于表象的回忆,帮助他们尽可能多的从头脑里提取表象,指导语越具体,孩子就可能画得越完整。对越小的孩子来说,教师的指导语越重要。记得有一次我请儿子画蝴蝶,儿子说“不会画”,我就问儿子,“你觉得蝴蝶是怎么样的?说说看!”他说:“蝴蝶有两只大大的翅膀,有两根触角,就是这样的。”于是就有了(图6)的作品。
2.教师应该用问题引导孩子多注意观察,丰富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幼儿时期是孩子观察能力发展的敏锐期,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对孩子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是观察静的东西,也可以是观察活动的东西,大到天空,小到灰尘都可以是孩子们观察的对象,而其中教师要善于提问,用问题来引导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小班的课程中有一节活动课是画画“我的好伙伴”,如果老师只是让孩子们想一想你的好伙伴是谁,把他画下来,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如果让孩子们自由活动五分钟,在活动中让孩子对自己的好朋友仔细观察,并且让孩子来说一说你的好朋友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通过教师引导下的观察和比较,孩子容易对事物有一个相对细腻和深刻的认识,孩子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后再作画,画出来的形象自然丰富多变。
3.尊重孩子的绘画心理,转变绘画的评价标准。评价幼儿的作品时,应把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表现了孩子的想法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孩子的每张作品代表的是孩子对这张作品的理解,孩子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所画对其个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那么这幅画就是有创造性的,教师应尽量多做纵向比较,多鼓励,多表扬。尽可能进行正面评价,对其不足之处用建议的口吻,商量的方法,如“你画的人物很好,如果再加上背景就更好了”。那种把幼儿美术作品中的技能是否精湛,画面中的形象是否逼真作为评价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新编)[M].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8.8.
[2] Claire Golomb著. 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童话世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3] 张念芸.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王滢.蝌蚪人的出现:儿童涂鸦发展研究述评[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3.